琪明瑶述 我们的空中书房

思琪和梦瑶

30+姐姐的聊天播客。一个爱读书的房产中介,一个爱上网的英语老师。聊聊读书过的书,走过的人生。

  1. HACE 15 H

    095.李诞的脱口秀底层逻辑 - 努力、成长和真诚

    正在创作、正在找方向、或正在怀疑人生的人,可能都适合看看李诞的《脱口秀工作手册》。 这本书不仅仅是讲脱口秀,更像是在讲所有内容创作者都绕不开的困惑——效率、真诚、成长,以及“为什么别人能从 0 到 1,而我们常常原地打转”。 在这一期里,我们聊了从脱口秀到短视频,从灵感到结构,从工作态度到人生价值感的各种纠结与顿悟;也聊到为什么真诚这么难、为什么结构这么重要、为什么创作永远离不开观察、反省、以及一点点笨功夫。 【节目时间轴】 00:33 聊聊李诞和这本《脱口秀工作手册》 03:26 李诞的努力、方法与工作观 aaaa06:23 为什么懂底层逻辑的人才能做老板 07:59 脱口秀创作的两大核心:内容与态度 10:24 创作 vs 生活:灵感从哪里来? 12:17 为什么“天天写”是创作者的必修课 15:38 五分钟段子里的“主角成长” 17:22 幽默的本质:打破预期 18:52 真诚、情绪与人格魅力 20:57 做人做事为什么绕不开“真诚” 25:53 人为什么会“占便宜”?讨论职场结构性问题 29:41 提高工作效率的几个关键点 33:53 创作者如何避免低质量重复? 36:31 李诞为什么能成?天赋 + 好奇心 + 反省力 40:34 多接触案例,才能有素材、有反应 40:54 一本适合所有内容创作者的书

    40 min
  2. 17 NOV

    094.当感到焦虑时,我就翻开黑塞的《悉达多》

    明明已经很用力生活了,为什么还是会焦虑、迷茫,不知道“我到底要什么”? 明明一边想追求钱、欲望、爱情,一边又嫌自己太世俗,觉得“这样是不是不够 spiritual”? 明明很爱孩子、很爱身边的人,却总是放不开控制欲,不知道到底要管到哪一步,才叫真正的爱和放手。 这些纠结在《悉达多》里,都被排成了一条人生路线:从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完美贵族,到绝食打坐的苦行僧,再到沉溺于钱、欲望和爱情的享乐派,最后在一条河边,变成安静摆渡人的那一刻——他才慢慢学会不再和命运对抗,也不再跟自己较劲。 如果你正处在那种:不知道自己是在“修行”,还是只是很普通地在生活;不知道要不要继续折腾,还是干脆认命——这期可能会让你心里松一口气:原来我们只是还在路上而已。 【节目时间轴】 00:00 为什么《悉达多》是一剂心灵安定剂 02:45 悉达多的出发:从完美贵族到苦行僧 19:13 每个人的觉醒之路都是独一无二的 20:00 有钱人与农民:生活方式相似,差别在心态 27:21 勇敢去经历:不过关的方法就是“去过一遍” 30:13 互联网时代,我们为什么只爱“真实的人” 33:01 《悉达多》里那些击中心口的句子 34:50 妈妈的人生密度:爱过、痛过,就是一种福气 38:28 MBTI 里的体验派与抽象派

    43 min
  3. 27 OCT

    091.打造高价值产品的底层逻辑

    明明不想打价格战,却总被用户一句“太贵了”卡住?面对同行同款,很难把自己的产品卖出“高价值感”?还有,想做高客单价,却不知道该从哪一步开始拆解? 这期我们一起读Alex Hormozi的《100M Offers》,这本书里把很多问题都说透了:从“价值>价格”的底层逻辑,到如何把一个普通产品做成让人“拒绝都觉得亏”的组合包;从选市场与细分定价,到列出客户在购买前后的所有阻碍,再用社群、赠品、保证与截止日期把临门一脚踢进去。 所以在这一期里,我们聊了“如何把一个产品卖成一个方案”,以及“怎么让价值被看见、被愿意买单”。 【节目时间轴】 00:33 开场:一本“让人无法拒绝的Offer”的书 03:45 作者的生意进化:健身房→补剂→线上社群/投资 07:51 核心思路:把产品做成“组合包” 09:29 四步打造:价值公式|细分定价|列障碍|打包售卖 11:25 三大长青市场:健康、财富、人际关系 12:47 细分举例:时间管理→销售→跨境电商销售 14:55 价格≠价值;高价的前提是“值” 17:02 价值四公式:梦想结果|成功概率|时间成本|所需牺牲 24:09 用“问题清单”反推产品结构 25:35 打包增值服务与差异化,避免直接比价 28:40 销售招:稀缺性、截止时间、风险保证 29:46 退款策略的边界与经验 33:11 持续生产内容与“换皮”保持新鲜感 39:40 重新定义“正反馈”:No也是反馈 41:16 别为“光环”冲动买单的提醒

    45 min
  4. 13 OCT

    089.当白蛇不谈爱,只谈姐妹同盟

    总觉得爱情故事里,女人总要更委屈一点吗? 今天我们聊聊《青蛇》,为什么李碧华把“白蛇传”从男女爱恋,翻成了姐妹同盟?为什么许仙这种“普通到骨子里”的男人,总能牵动剧情甚至拖累结局?以及,90 年代港片的“俗”“快”“火爆”,怎么会和今天的短剧热遥相呼应、甚至变成新的经典? 这些问题在我们的聊天里,一点点被搅动、对照、拆解。 这一期里,我们从《青蛇》的情节走起:汤圆里塞的七情六欲、婚后“男弱女强”的隐痛、法海与许仙的双重隐喻;再聊到女性书写的锋利视角和“稳稳的幸福”的代价;最后把镜头拉远,放进港女气质、流行文化的“雅俗共赏”,以及创作者如何当“人性的矿工”。 【节目时间轴】 00:57 为什么又去读《青蛇》:电影重映勾起兴趣 04:17 《青蛇》的故事情节 18:05 女性视角下的“男人是一种让女人伤心的同类” 20:05 要不要主动表白?表达的“爽”与得失 22:58 情感博主逻辑vs.体验情感本身 27:39 为何仍执念“完整家庭”? 28:59 没有男人也能过得很好:姐妹同盟的回望 29:25 港女气质与时代环境:干练、独立与选择 35:41 雅俗共赏:经典如何被时间筛出来 45:27 没有“善终”的人生:列车仍在向前 46:53 别执念圆满:活到哪一站是哪一站 48:06 收尾:把背靠给同伴,先抓住自己

    48 min
  5. 6 OCT

    088.精致穷买人设,理性富买快乐:成年人的消费进化论

    明知道自己钱不多,却总忍不住为「精致生活」买单?为了一只梦寐以求的名牌包,咬咬牙买了,结果除了朋友圈里几张照片,生活并没因此更幸福?又或者花了大几千去上网课、请家教、买课程,却隐隐觉得这些投入未必真的「值回票价」? 在这一期节目里,我们终于到了可以聊理性富的状态。绝对不是要劝你抠门,而是想带你看看:我们怎么从为人设买单、为虚荣付费,一步步转变成现在更理性、轻松、踏实的花钱方式。我们也回顾了那些曾经让我们肉疼的消费决策,聊了聊什么样的花钱才是真的聪明,什么样的「消费」其实是被套路了。 00:58 从精致穷到理性富,我们终于可以聊这个话题了 03:27 从“月光族”到“不敢花”,消费观念转折背后的社会背景 04:37 精致穷vs理性富:我们怎么定义这两个词? 07:22 那些年我们为人设买的单 18:52 为什么我们曾经愿意为这些“虚荣”买单? 22:31 转变的起点:去魅之后,我们开始明白价值不靠物质来定义 29:50 理性富的三大消费原则:为质感、时间和体验买单 46:07 理性消费小tips:记账真的很重要 48:41 从衣服多到极简风:真正了解自己才知道什么值得买 51:09 不买将就的,只买最爱的——像找对象一样选物品 53:36 “开源比节流更重要”:认真赚钱,也是一种聪明消费 我们都曾是「精致穷」的一员,也都在努力成为理性富的路上,边试错边成长。希望这期节目能给你带来一些共鸣和灵感,也欢迎你在评论区和我们分享你的消费故事~

    55 min

Acerca de

30+姐姐的聊天播客。一个爱读书的房产中介,一个爱上网的英语老师。聊聊读书过的书,走过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