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至30日,2025世界粤商大会在广州举行。与此同时,在广东江门鹤山工业城里,广大电子的新厂房正加紧施工,工人们忙着安装设备,企业负责人冯平江告诉记者:“从落地到动工,电总是比我们早一步,让我们省了不少时间和成本。”
江门这一幕,是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服务企业、助力营商环境改善的一个缩影。据悉,广东电网正围绕实体经济需求,建立覆盖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岭南特色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用电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一企一策”的办电服务。
首份非住宅电力接入容量指引出台
企业报装不再“拍脑袋”
“有了这本小册子,再也不用靠经验‘毛估’了。”9月22日上午,中山市板芙镇中玺通用设备制造基地正式通电,中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的项目经理岑勇飞在对《非住宅用户单位面积电力接入容量基本配置区间工作指引》详细了解后连口称赞:“我得把这个消息带回总部,以后少走弯路。”
9月18日,这份由中山市发改局、南方电网广东中山供电局联合编制的指引正式印发,成为南方电网经营区内首份面向所有非住宅用户的电力接入容量“说明书”。据悉,《指引》把工业、仓储、商业、公共服务等常见建筑按“平方米”拆成区间,对应给出单位面积的供电容量配置标准,企业只需“对号入座”就能算出总容量,误差控制在10%以内,既避免“大马拉小车”的投资浪费,也防止“小马拉大车”的后顾之忧。
中玺园区是中山市板芙镇首个政府挂账收储、“工改”与“招商”同步推进的示范项目,预计引入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企业。按照传统做法,设计单位习惯按“每平方米100瓦”上限估算,总报装容量往往虚高20%—30%。“我们按指引把容量配置降到80瓦每平方米,光是厂房1就可以少投资1台250千伏安的变压器,直接节省了设备、电缆、高低压柜等初期投资。”岑勇飞说。
更让企业省心的是,中山供电局还计划把《指引》嵌入广东政务服务网、“南网在线”App,企业报装时输入面积、行业,系统自动弹出推荐区间,后台同步把需求推送至供电所,提前启动外线改造。南方电网广东中山供电局市场营销部总经理助理成龙杰介绍,“今年1—8月,我局为全市高压客户节约配套资金超2.037亿元。”
从“企业上门申请”到“政府电网主动办”,广东电网把“获得电力”前置到招商谈判桌。据了解,广东电网未来将积极融入地方数字政府建设,主动对接数据源部门,以“共享为原则、不共享为例外”,明确共享数据主题和交互标准,兼顾数据安全与共享效率,确保数据共享“想用能用好用”。“电力像自来水一样,拧开龙头就用,不多放一滴,企业才能把每一分钱投到产能、投到研发。”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市场部副总经理杨晓东说。
“电”在等您
“预接电”让塔吊与变压器一起长出来
“我宣布,中欧国际创新园项目正式动工!”随着一声令下,挖掘机挥动长臂,一台400千伏安的箱式变压器早已静立在红线边,像一位提前到岗的“电管家”。中欧国际创新园项目副总经理袁云华笑得爽朗:“刚摘地就有电,塔吊一响就能干活,我们直接‘拎包’进场,一天都没耽误!”
过去,企业拿地后要先跑报装、再建临电,前后折腾一个多月,厂房等电、工人等电、设备等电,电不来,谁都动不了。现在,电比企业“先到一步”。惠州在潼湖生态智慧区试点“政企预接电”:政府把招商、国土、规划信息一次打包,供电局提前半年把电缆、管沟、环网柜铺到企业围墙边;同时推出可选择的“临电租赁”套餐,变压器、配电箱统一采购、统一运维,企业无需再自行申报用电、采购设备或组织施工,在完成摘地当天即可“一键接入”临时电源,真正实现“开工无忧”。
“拿地当天通电”已成为惠州招商的新承诺。截至目前,等中欧国际创新园等4家湾区龙头企业已享受“预接电”服务,累计节省60个工作日、减少800万元外线投资。
惠州只是一个脚注。下一步,广东电网计划将“预接电”经验推广至全省各大产业园区,预计到2026年,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园区将实现“预接电”全覆盖,年均服务企业超过200家,平均为每家企业节省接电时间20个工作日以上,降低企业接电成本超8000万元。
“电”等企业,项目快跑,广东电网正把“用电营商环境”六个字,变成工地上的轰鸣声、厂房里的亮灯光,成为大湾区投资兴业的新动力。
文、图|记者 董鹏程 通讯员 欧阳逸雪 沈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