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網路電台

DaaiRadio

手指輕輕一點 全球聽見大愛 慈悲利他的人間美善訊息,啟迪省思的證嚴上人法語,清淨溫暖,就在大愛網路電台。 http://daairadio.tw/

  1. 【真心看世界】慧心同行×手搖飲的警訊1118

    14 GIỜ TRƯỚC

    【真心看世界】慧心同行×手搖飲的警訊1118

    一、【20251114人間菩提】喜修福慧度有緣 2025年11月2日,第一梯第一場的海外授證暨歲末祝福,於花蓮靜思堂舉行, 上人為海外培訓回來的慈誠委員授證,希望大家能「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將法傳遞出去。同時,精進也不分年齡,許多有福的孩子,從小就有因緣接觸佛法,生於佛法家庭,更有因緣在慈濟團體裡行菩薩道,這都是過去生的因緣。 「受證」也證明了我們過去的好因緣,現在再度見證,便是還有生生世世的永恆。所以大家要發心立願,虔誠用心。心中有法就有慧,要把時間用在求法、聞法、行法。廣結善緣鋪菩薩道在人間,使人人心中有法,反娑婆(堪忍)為淨土。讓人看得歡喜、聽得歡喜、傳法也歡喜。 二、健康100分~糖尿病大流行:手搖飲文化下的健康警訊 花蓮慈濟醫院新陳代謝科彭瓊慧醫師,深入談論台灣糖尿病快速增加的現象。彭醫師指出,台灣糖尿病患者在2000年只有八十多萬人,如今已突破250萬,等於每十人就有一人罹病。而65歲以上的長者中,更是兩個人就有一位患有糖尿病;75歲以上人口則有四分之一面臨此疾病。加上約二十多萬未被診斷的患者與250萬糖尿病前期族群,使得糖尿病成為台灣極普遍的慢性疾病。 彭醫師說明,糖尿病病例暴增,與現代飲食文化息息相關,尤其手搖飲的盛行大幅提高糖攝取量。過去糖是珍貴食材,但現在一杯手搖飲的「微糖」竟可能含有十顆方糖,讓身體承受大量負擔。年輕化的糖尿病趨勢與飲食甜化、含糖飲料取代白開水密切相關。 此外,肥胖也是造成糖尿病的重要因素。脂肪增加會讓身體出現「胰島素阻抗」,導致胰臟需分泌更多胰島素,但效果卻不佳,使血糖持續偏高。彭醫師提到,只要減重達體重的7%,就有機會逆轉糖尿病前期,因此不只是減肥者,甚至瘦的人也需要透過運動增加肌肉量,提升身體運用血糖的能力。 彭醫師以自身父母為例,他們體型瘦但有糖尿病前期,裝上連續血糖監測器後發現飯後血糖可達200以上。透過飯後十到二十分鐘開始快走或超慢跑,短短十五分鐘即可有效降低血糖。她強調:飯後不是躺下,而是溫和運動,才是最有效的降糖方式。 總結來說,糖尿病不再只是老年人的病,而是與飲食習慣、生活型態密切相關。彭醫師呼籲,了解自己身體反應、避免含糖飲料、規律運動,是守護健康的關鍵。

    1 giờ
  2. 【真心看世界】善的傳承 × 夜市逆轉人生1117

    1 NGÀY TRƯỚC

    【真心看世界】善的傳承 × 夜市逆轉人生1117

    一、【20251112人間菩提】 2025年10月19日臺北、桃園、新竹、宜蘭培訓委員慈誠返回花蓮尋根及精神研習。圓緣典禮上,大家共同一心虔誠發願,讓師父歡喜、感恩與安心。尤其看到年輕菩薩出來接棒,有慈二代、慈三代,相信也在培養慈四代了,這樣全家都是慈濟人,闔家和樂融融,讓人感動。 現在慈濟人已普及幾十個國家、慈善足跡遍布百多個國家,曾幫助過的地方,當地人也走入慈濟來取經。此時此刻,透過科技與翻譯,也能將臺灣愛的好典範,傳給海外的菩薩。 愛的能量在慈濟世界代代相傳,慈濟人彼此之間要用心用愛凝聚,互相增長見識與智慧,常住師父也與大家共修禮節,展現合宜的禮儀。 最後, 上人解說三皈依的意義,勉勵大眾要發大心、立大願,多深入經藏了解佛法,才能引導大眾走入人間智慧之道,利益群生。 二、心蓮朵朵開~ 高培筳,自 17 歲因家道中落,與父母從烤玉米開始,一路走過跌跌撞撞的「夜市人生」。歷經反覆試驗、研發半自動化設備,讓傳統攤位更有效率。求學階段,他一邊讀書一邊工作,看著同學享受假期,他卻天天奔走在夜市,這段最苦的時光,造就了他願意吃苦、堅定做事的性格。 退伍後他到台北開店,後受舅舅鼓勵回到花蓮東大門夜市。剛開始連續三年生意慘淡,被戲稱是「百元俱樂部」,日收入不滿千元。他白天到林務局打卡上班、晚上到夜市擺攤、假日兼差導遊,靠著堅持與努力才慢慢做出起色,從一人作業增加到能養起多位員工。 高培筳堅持使用台灣當天現採的非基改玉米,每支玉米成長期比一般多一個月,成本高卻品質佳;醬料使用中藥熬製、辣椒需發酵兩年。他認為「好的味道沒有捷徑」,也因此累積出名氣與口碑。然而疫情突然襲來,夜市全面停業,店面收入歸零。他仍堅持不裁員、照給薪水,不斷試驗,研發「宅配烤玉米」。為突破冷凍與現烤口感的差距,試了無數次,甚至常常咬一口就全盤推翻重來。最終靠著原料順序、配方、火候的調整,找到最接近現烤的祕訣,宅配訂單逐漸穩定。 夜市在外人眼中或許複雜,但他說那裡臥虎藏龍,能看到最真實的生意頭腦,也學到最多人生智慧。曾被嘲笑、被否定,但他始終相信,只要自己做得踏實,人生就會苦盡甘來。

    1 giờ
  3. 【真心看世界】慈濟廣播40年溯源1112

    6 NGÀY TRƯỚC

    【真心看世界】慈濟廣播40年溯源1112

    一、【20251108人間菩提】 早期有許多富有愛心的人,他們一生節儉度日,但為支持 上人建醫院的大願,將積蓄全數捐出。 上人讚歎這份捐獻不僅是金錢的價值,更是生命歷程中愛與願力的結晶。 回顧慈濟於菲律賓「海燕」風災的救援歷史,慈濟人啟動關懷援助、祝福金發放、人醫義診,並透過「以工代賑」重建家園,展現菩薩在人間的行動力。 上人勉勵要將這些真實的故事、影像、文字好好保存,成為人間的「慈濟大藏經」。每一段歷史都有見證者、有時日、有影像,是慈濟精神的活教材。這些感人的故事不可忘,更需要用心來分享,這都是有價值的慈濟歷史 二、慈濟的愛一直在─慈濟廣播40年溯源 慈濟基金會編纂處主任 洪靜原 回溯《慈濟世界》廣播誕生的因緣,起點可追至 1985 年。當時天南電台主持人 林義傑 在柯美玉師姐的接引下,聽聞證嚴上人的開示後深受觸動,發願在自己的廣播時段開闢一個「淨化人心」的節目,讓更多人透過聲音認識慈濟。上人起初不習慣「宣傳」,但思考到廣播能讓更多家庭接觸善的訊息,便欣然允許。林義傑於同年 11 月 16 日提供免費時段,《慈濟世界》正式在天南電台開播,成為慈濟第一個廣播節目,也呼應慈濟月刊與日後電視節目的共同名稱——「慈濟世界」,象徵慈濟是一個走向全球的善行版圖。 節目一開始即以經典的片頭詩句開場: 「步行在清朗芬芳的路上,沐浴在佛法清泉流中, 它是慈悲康莊的道路,它是智慧不息的泉源。」 邀請聽眾走入真善美的慈濟世界。 早期主持由柯美玉師姐與林義傑搭檔,她以「不專業做專業」的精神撐起節目,四年間存取與分享不輟。然而缺乏廣播訓練,加上內容龐大,主持壓力漸增。1988 年後,希望節目品質提升,靜暘(紀媽咪)便積極尋找專業人才,終於在 1989 年迎來慈韻師姐——慈濟第一位具廣播電視科班背景的同仁,自此節目邁向專業化,不只在錄音室工作,更跟著上人行腳、採訪、寫稿,以「化複雜為簡單、保持赤子之心」作為廣播原則,並自我苦練台語,只為與更多聽眾貼近。 《慈濟世界》不只傳遞訊息,也深刻影響社會。例如 1989 年上人為樂生療養院病患發起「心蓮募心蓮」活動,聽眾透過廣播感受老菩薩的堅毅與善念,即使每月僅領 1200 元,也願意一年一年存錢成就一朵「心中的蓮花」。這些故事在空中傳遞,帶動無數善念共振。 隔年(1986)中區中廣也在上人的帶動下加入播出《慈濟世界》,形成北中區的善迴圈。透過聲音,慈濟的人文、故事、行腳與智慧,從此在臺灣各地綿延,開啟慈濟廣播深遠的歷史與使命。

    1 giờ
  4. 【真心看世界】善行與健康同行1111

    11 THG 11

    【真心看世界】善行與健康同行1111

    一、【20251109人間菩提】改變自己 互相度化 耕耘自己的心,播下善種與人分享,當他人接收到了善的種子,又再傳遞下去,便是相互地度化。一人之力雖渺小,但人人都發一念心開始做慈濟,便會結下善的循環,帶動更多的人一同投入菩薩道。 當年慈濟從「五毛錢」起家,開辦義診所時,因為花東交通的不便,使有些本該可以挽回的生命,就此以遺憾作結。因此慈濟醫院建院時,人人的一念善心,紛紛盡自己最大的力量,才有如今的醫院。 人,在這世間的生命法則都同,總是不知自己的時日還有多少。 上人希望大家能把握因緣將善法傳遞開來,讓家裡及周遭的人也都能認識善法,共闢人間菩薩道。 二、健康100分~守護呼吸健康: 肺阻塞的預防與保健 花蓮慈濟醫院有「肺部守門員」之稱的胸腔科醫師劉迪塑,深入解析國人十大死因之一的「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其中最普遍也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又稱肺阻塞)。劉醫師指出,肺阻塞屬於退化性肺部疾病,特別好發於抽煙族群,其中部分人體質對煙害更敏感,從40歲左右就開始出現症狀。如果從20多歲開始吸菸,到了四、五十歲肺功能便可能明顯下降。正常人肺功能會隨年齡自然退化,但肺阻塞患者的退化速度可能是一般人的兩倍,因此「及早預防」遠比治療更關鍵,因為肺功能一旦衰退便是不可逆的。 在預防方面,劉醫師強調最重要的就是「遠離煙害」。不僅不要吸菸,也要避免一手煙、二手煙與環境污染,如汽機車廢氣、工業排放等。若已經有煙癮,目前有尼古丁替代品、戒菸藥物及醫療院所的戒菸門診可協助增加成功率,越早戒菸越能延緩肺功能惡化。 第二個保健關鍵是「運動」。雖然肺功能退化不可逆,但透過提升心肺耐力與肺活量,可減輕呼吸困難與提升生活品質。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週至少需 150 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心跳維持在最大心跳(220-年齡)的 65%~75%。劉醫師提醒,運動其實不難達成,可分段累積,例如走路、爬樓梯、以走路取代交通工具皆屬中等強度活動。超慢跑也是很好的選擇,不受天氣限制且可依個人狀況漸進增加時間。 此外,他也分享兩個肺阻塞患者常用的實用呼吸技巧,其中最重要的是「噘嘴式呼吸」。透過縮脣、延長吐氣時間,可維持吐氣時的正壓,避免肺泡塌陷,使氣體能更順利排出,改善呼吸困難。 整體而言,只要戒菸、遠離污染、規律運動並學習正確呼吸技巧,即可大幅延緩肺功能退化,重新找回呼吸的自主權。

    1 giờ

Xếp Hạng & Nhận Xét

4,4
/5
11 Xếp hạng

Giới Thiệu

手指輕輕一點 全球聽見大愛 慈悲利他的人間美善訊息,啟迪省思的證嚴上人法語,清淨溫暖,就在大愛網路電台。 http://daairadio.tw/

Có Thể Bạn Cũng Thí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