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網路電台

【真心看世界】新芽育成,北漂返鄉0922

一、【20250921人間菩提】中區新芽育成計畫 過去受教育並非易事,許多父母寧可苦自己,也不願讓孩子沒有受高的教育的機會。很感謝現在有許多人存感恩心、總是無所求的付出,將愛傳遞下去。因此,慈濟志工於2018年的新芽育成計畫,助新芽學子們有翻轉手心的機會,讓更多需要者的前路上,也能有機會被照亮。 從手心向上轉為手心向下,新芽學子一路上懂得把握因緣,利用時間去精進,成為一個能夠承擔責任、發心立願的人,這便是對這些愛最好的報答。佛菩薩指引前路,讓大家能在這人生道路上碰到好人、被愛牽引,便是要好好珍惜與聞法,懂得感恩與付出,才會無愧於眾人的菩薩心。 二、 心蓮朵朵開~ 從北漂到返鄉:陳泓儒的「馬告炒麵刈包」 陳泓儒,原本是懷抱夢想到台北打拼的年輕人,經歷過金融風暴後多次轉職,卻在30歲時選擇返鄉花蓮,單純的心念是「陪伴年邁父母」。返鄉後,他投入餐飲職訓,從早餐店學徒開始,一步步學習料理與經營。因夜市改建機緣,他抽中攤位,創立了以原住民風味結合在地小吃的「馬告炒麵刈包」,雖然最初店名來自阿美族母語「帶你吧啦棒」(意為「我可以來你家作客嗎」),卻因誤會陰錯陽差,讓「馬告炒麵刈包」成為響亮品牌,成就一段「美麗的錯誤」。 返鄉創業的過程中,他不僅用心經營美食,也透過民宿協會認識慈濟志工洪雪玲等人,在多次邀請下加入「富有愛心店家」計畫,把小愛化為大愛。因緣際會下,他獲得了特別的「666號」編號,更視此為福氣的象徵。之後,他也受到鼓勵參與社區志工服務,走入原住民文化健康站,陪伴長者、協助備餐、送餐,甚至參與課程安排,讓自己的生命逐步與服務緊密連結。 如今40歲的陳泓儒,一方面持續夜市小吃經營,一方面進修空中大學,並投入社會服務。他認為每十年都是生命的轉折點:30歲返鄉、40歲進入社會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