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文化播客 | 出走的逻格斯: 谈论智慧与思想

【神祇解构】财神信仰的演化,见证着从古代到现代,金钱观念的转变

最近「在寺庙刮刮乐」频繁登上热搜,各大寺庙也逐渐成为了年轻人的心头好,变成了网红打卡地,雍和宫手串「一串难求」,甚至黄牛加价几百代求。

求财,大概是当代年轻人最常见的愿望之一。

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将对财富的渴望寄托在神佛之上?

如果求财,该拜什么神?该怎么拜?

我们这一期节目,想尝试通过聊聊「财神」的历史形象变迁,来为现在的迷茫寻找答案。

(我们接下来会尝试做一个系列节目,每期通过探索某一个宗教、神话中的神祇历史形象,来对文化现象进行解构。如果大家喜欢,我们会继续更新这个系列)

-本期主播 -

骅仔:前互联网运营,前媒体编辑,小说作者,自媒体人,电影爱好者。

流浪猫:哲学博士,爱好电影文学解读,中二病晚期,希腊神话中毒(偏爱阴间故事),擅长电影文学哲学伦理讨论和文化暗喻解读。

「时间线」

00:06:41:中国年轻人拜庙求财运,宗教选择与时代特征结合

00:13:29:财神的存在与作用:不同文化下的财神传说

00:20:14:财神的前身竟是邪神五通神:从独立神灵到商业化象征

00:26:58:古代财神形象变化:商业发展与财富紧密关联的历史见证

00:40:27:关公成为财政象征的历史演变:清代晋商的贡献

00:47:14:中国的商界传统与包容性——中国文化的特点与包容性

00:53:56:人的需求与钱的出现:不同时代的诉求变迁

01:07:30:拜神佛仍需要做好自己:学习考试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