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女兒的100封信

蜜絲珍妮

這是一檔專為女性、媽媽,以及關心親子關係與自我成長的聽眾打造的 Podcast── 《給女兒的100封信》。我是蜜絲珍妮 我做這個節目的契機,來自於一個單純又深刻的念頭:我想記錄女兒成長的每個階段,還有身為媽媽的心情與叮嚀。孩子總是在不知不覺中長大,而當下那些想對她們說的話、那些既溫柔又帶點碎念的提醒、那些希望她們記得的人生智慧,往往轉眼就被日常瑣事淹沒。我希望透過這個 Podcast,把這些話記錄下來,讓未來的她們能夠聽見,也讓現在的我們,能夠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來,感受彼此的情感。 每一集的開頭,我都會寫下一封 「給女兒的信」,這不只是媽媽給孩子的叮嚀,更是我對這個時代的觀察。在女兒成長的同時,世界也在劇變——科技的發展、數位時代的挑戰、社會價值觀的轉變,都影響著我們的選擇與生活方式。因此,除了親子話題,我也會討論 孩子的社交適應、出生順位對個性的影響、數位世界的挑戰、選擇學校的迷思、如何鼓勵行動力,甚至是 JOMO(享受錯過的美好)。這些議題,不僅是媽媽關心的事,也是這個時代賦予我們的挑戰與機遇。 這不只是給孩子的信,也是一場媽媽與媽媽之間的對話,一個陪伴女性成長的空間。我希望這個節目,能帶給你溫暖、共鳴,甚至是一點點對生活的啟發。如果你是一位媽媽、女性,或只是想聽點輕鬆又有深度的故事,歡迎加入我們,一起在這趟人生旅程中,找到共鳴與力量。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2月11日

    給女兒的100封信 Ep16 川普大神回歸 世界變變變

    本集整理 郭育仁博士" 川普回歸國際情勢"演講重點 以及影響川普行事準則的兩個人物 Roy Cohn 和 Reagan 《The Teachings》解析: 核心要點被歸納為以下幾點: 1. Public speech(公共演說) 2. Play the man, not the ball(攻擊對手,而非議題) 3. Exploit and instill fear to your enemy(利用並灌輸恐懼給對手) 4. Safeguard democracy to violate technicalities(以維護民主之名,挑戰制度的技術性漏洞) 5. Attack, deny accusation, claim victory(攻擊、否認指控、宣稱勝利) 這些行事風格,幾乎是 Roy Cohn 的「戰鬥模式」與 Ronald Reagan 的「影響力戰略」的結合。 今天我們要來聊一個關乎全球的重大變局——如果川普當選,美國的外交與國際秩序會怎麼改變?台灣又該如何因應? 這不是遙遠的政治議題,而是跟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事!股市、科技、國際貿易,甚至我們用的手機、AI科技,都可能受到影響。 在女兒成長的同時,世界也在劇變——科技的發展、數位時代的挑戰、社會價值觀的轉變,都影響著我們的選擇與生活方式 給女兒的信: 親愛的寶貝, "這個世界每天都在變,國際新聞裡的大人物,他們的一句話、一個決定,可能會影響全球的經濟、科技,甚至是我們的未來。今天,媽媽在 podcast 裡聊到川普這位美國前總統,他的行事風格、他的決策,還有他如何影響世界。 但比起政治,媽媽更想跟妳聊的是——如何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裡,成為一個有判斷力、不容易被操控的人。 世界上有些人,他們說話大聲、自信滿滿,擅長用簡單的話語告訴大家:「這就是對的!那就是錯的!」他們懂得如何讓別人害怕,如何塑造敵人,如何讓自己看起來像英雄。可是,真相真的這麼簡單嗎? 媽媽希望妳學會一件重要的事——不要只聽別人怎麼說,而要去思考,去了解,去問:「為什麼?」 當新聞告訴妳:「這個國家是我們的敵人。」妳要問:「為什麼?」 當某個領袖說:「只有我可以拯救大家。」妳要問:「真的嗎?」 當網路上有人說:「這件事一定是對的!」妳要想:「有沒有別種可能?」 最強大的人,不是最會說話、最會操控別人的人,而是那些能夠獨立思考、不輕易被恐懼影響的人。 無論世界怎麼變,無論誰當選總統,無論新聞怎麼報導,媽媽希望妳都能保持冷靜,學會分辨資訊,找到自己的信念與價值。因為真正的力量,不是來自於跟隨某個強者,而是來自於內心的清醒與堅定。 愛妳的媽媽 ❤️" 郭育仁 博士背景介紹  美國南加州大學 政治學博士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 教授兼所長 國策研究院 副院長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25l60sv042101vj5kllemge/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6 分钟
  2. 2024/12/11

    給女兒的100封信EP 09 周杰倫的歌跨世代的溝通

    給女兒的第10封信 "每個時代都有屬於它自己的故事。當妳的外公外婆成長時,他們面臨的世界可能是戰後的艱難歲月,那是一個要努力生存、堅守傳統價值的時代;而我這一代,成長於經濟快速起飛、社會逐漸開放的1980年代,接觸到的新事物越來越多,價值觀也開始從「集體利益」轉向「個人選擇」。至於妳這一代,則生活在網際網路與AI飛速發展的時代,妳們的世界是高度互聯、資訊爆炸的,無論是文化、科技還是價值觀,都在不斷地重塑和顛覆。 這些背景影響了每一個家庭,也塑造了每個父母的教育觀念。當我們成為母親時,總會不自覺地用我們成長時吸收的價值觀,去引導妳們的成長。比如,外婆會覺得一碗好吃的飯才是愛的表現,而我可能更重視與妳的溝通與陪伴;而妳未來成為母親時,可能會教孩子如何善用科技,但也提醒他們保持人與人的真實連結。 這樣的「世代差異」,就像接力棒一樣,代代相傳,卻又與時俱進。它不是壞事,只是代表我們每個人都受到了各自時代的塑造。也正因為這樣,代溝成了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當妳覺得我「不懂妳」時,也許只是因為我的思維方式還留在我的那個時代,而不是妳的。 所以,我想請妳多一點耐心,去理解每一個世代的背景:他們的社會文化、經濟壓力、藝術潮流、娛樂方式,甚至是他們那個時代最深刻的集體記憶。當妳能用開放的心態去看待這些差異時,妳會發現,我們其實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愛彼此。 未來的某一天,妳也會成為母親,這些經歷會讓妳更懂得如何與孩子溝通。我希望那時的妳,也能像現在的妳一樣,願意去學習、去包容、去跨越那道「看似隔著時間的橋」。 記住,溝通永遠是我們最強大的工具。而這封信,就是我給妳的第一步。 (順便提醒妳,記得做家事喔~這可是跨世代的共通價值 😂) 愛妳的媽媽"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25l60sv042101vj5kllemge/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7 分钟
  3. 給女兒的100封信 Ep08 感恩節後的省思? 了解榮格心理學在婚姻及親子關係的溝通有幫助嗎?

    2024/12/03

    給女兒的100封信 Ep08 感恩節後的省思? 了解榮格心理學在婚姻及親子關係的溝通有幫助嗎?

    本集podcast介紹榮格心理學教我們如何認識內心的陰影、接納自己跟別人的不同,並希望藉由心理學理論能在婚姻與親子教養中找到更深的理解與平衡。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啟發你在家庭生活中,去感受更多愛與接納。 如果你喜歡這集內容,歡迎訂閱我的節目《給女兒的100封信》,每週三陪你聊聊生活中的大小事!我們下次見! 榮格心理學(Jungian Psychology)由瑞士心理學家 卡爾·榮格(Carl Gustav Jung) 創立,。 榮格心理學的核心概念 原型(Archetypes)原型是集體無意識中的結構性元素,代表人類共通的心理模式或象徵。 主要原型包括: 母親(The Mother):關於養育與保護的形象。 英雄(The Hero):象徵勇氣與成就的力量。 陰影(The Shadow):代表被壓抑的負面或黑暗面。 阿尼瑪與阿尼姆斯(Anima & Animus):分別代表男性內在的女性特質,以及女性內在的男性特質。 心理類型(Psychological Types)榮格將人格分為八種心理類型,基於兩種主要取向與四種功能: 取向: 外向型(Extroversion)與內向型(Introversion)。 功能: 思考(Thinking)、感覺(Feeling)、感知(Sensation)、直覺(Intuition)。 這一理論成為後來MBTI性格測試的基礎。 給女兒的第9封信 親愛的寶貝: 你們兩個的個性不一樣, 會因為不同的事情爆炸或難過,長大以後會有更多想哭不能哭的時刻, 想宣洩情緒卻又必須忍住情緒的事情, 請想想你們目前在EQ課上學習到的, 當下了解觀察自己的情緒, 情緒就像天氣一樣,有晴天,也有雨天。最糟糕的不是壞天氣,而是我們拒絕接受它的存在,或拒絕接受它的消失。可以不斷的訓練自己觀察自己的情緒, 內心會越來越強大!我跟你們一起成長學習 愛你的媽媽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25l60sv042101vj5kllemge/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4 分钟

关于

這是一檔專為女性、媽媽,以及關心親子關係與自我成長的聽眾打造的 Podcast── 《給女兒的100封信》。我是蜜絲珍妮 我做這個節目的契機,來自於一個單純又深刻的念頭:我想記錄女兒成長的每個階段,還有身為媽媽的心情與叮嚀。孩子總是在不知不覺中長大,而當下那些想對她們說的話、那些既溫柔又帶點碎念的提醒、那些希望她們記得的人生智慧,往往轉眼就被日常瑣事淹沒。我希望透過這個 Podcast,把這些話記錄下來,讓未來的她們能夠聽見,也讓現在的我們,能夠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來,感受彼此的情感。 每一集的開頭,我都會寫下一封 「給女兒的信」,這不只是媽媽給孩子的叮嚀,更是我對這個時代的觀察。在女兒成長的同時,世界也在劇變——科技的發展、數位時代的挑戰、社會價值觀的轉變,都影響著我們的選擇與生活方式。因此,除了親子話題,我也會討論 孩子的社交適應、出生順位對個性的影響、數位世界的挑戰、選擇學校的迷思、如何鼓勵行動力,甚至是 JOMO(享受錯過的美好)。這些議題,不僅是媽媽關心的事,也是這個時代賦予我們的挑戰與機遇。 這不只是給孩子的信,也是一場媽媽與媽媽之間的對話,一個陪伴女性成長的空間。我希望這個節目,能帶給你溫暖、共鳴,甚至是一點點對生活的啟發。如果你是一位媽媽、女性,或只是想聽點輕鬆又有深度的故事,歡迎加入我們,一起在這趟人生旅程中,找到共鳴與力量。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你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