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哥详说红楼梦

红楼梦004.5文化千年有多功利,人生一世何谓成功

  大家好,这是《猫哥详说红楼梦》的第4.5集,属于第4集的后面、第5集的前面多出来的一集。为什么要出现这么一个第4.5集呢?因为,这些年以来,猫哥发现好多听友在等着我解决一个问题。
  《猫哥详说红楼梦》最初开始录制与播出,是2016的事,那年我女儿11岁。后来,到了2018年,我读完了整部《红楼梦》以后,又回过来把节目做了一点小小的修订。加了点片头音乐、片尾音乐、加了点感想;当然也有些内容小修改啦,对于明显的错误就改一改,一般的小错误就不改了。比如读错字啊、说错人名啊,这种小错误,大家一耳朵就能听出是我读错了,不至于被我带到沟里去,所以未必会改动。
  就在那次修订的过程中,我在第4集的结尾加了一句未完的观点。我说:目前我们这个社会的教育是出了问题的,而对于这个问题,猫哥我是开出了药方的,药方是什么呢?限于节目的时间关系,以及与本节目关系不太大,猫哥就不再聊了,我把我写过的文章放在末尾的文稿里,大家自己去读吧。
  结果,这些年来可就苦了广大听众朋友,因为他们找不到那篇文稿。
  其实要找这篇文章是非常的容易,而且有好多听友是找着了的,还有好多人把它转载走了,转到了他们自己的空间、公众号、小红书等等地方,我有的时候还能看到:咦,居然有人把我的文章转载到这儿来了。蒙你看得起,谢谢啊。
  但是,也有好多人死活也找不到这篇文稿。于是,这些年来,就一直有人在问我,通过各种方法问的都有。你在第4集末尾说的文章究竟在哪儿?甚至于,连百度搜索的智能提醒里干脆多出了一条:当你搜索猫哥的红楼梦节目时,百度会让你选,你要搜的是不是第4集末尾的文稿。百度能有这个功能,还不是因为太多的人去那儿寻求答案了嘛。
  所以,今天,时隔4年了,猫哥我亲自把这个文稿读一读,免得大家找来找去也找不着。
  顺便说一句,这几年来,猫哥的录音设备经过几次升级,录音效果不是当年那个设备可以同日而语的了,我也没有必要从垃圾堆里再把旧设备找来录一录,就让大家偶尔听一听更好的声音效果,洗一洗耳朵吧。唯一的问题是,听完了这个第4.5集,后面再听第5集的时候,又回到当年那个比较差的音效去了。
  那篇文章要讲的是什么呢?是从教育的困境说起的。在我们整个社会,从古到今存在过很多思想流派,它们互相碰撞又互相融合,既慢慢趋同又保持自己独立、对立的观点。在这些思想流派中,典型的是儒释道三家,也就是儒家、道家、佛家。而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思想就是儒家,到现在也还是这样。尽管,我们现代教育体系是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的,尽管我们早就提倡多元化,但是,儒家的某些思想依然有着很牢固的力量。比如: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要做一番事业。
  在这里我插播一句,有一件刚刚发生的事,当年我是不可能写下来做我的论据的。说明,我那年看到的问题,到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没解决——8年过去了,为什么是8年?后面再给大家讲。
  刚刚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就在最近几天,2022年的一天,有一位初中生写信给马督工,问他一个问题:我这样的初中生,我发现我和身边的同学们差异巨大、距离遥远,而同学们之间的距离起决定作用的是天赋而不是努力。这位初中生举了个例子,一群学生去做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新领域的题目,他自己费尽千辛做对两题,而另外一个平时“聪明优秀”的孩子稍微努努力对了一半以上。于是他问马督工,像我这样的人,离那样的同学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我怎样才能学会服务人民、服务全人类的本领?
  围绕着这封信,最让我震撼的不是说有一位学生发生了天赋的作用远大于后天努力。而是,一位初中生,开口闭口就是为全人类服务。这个思想从哪来的?还不是他这十几年的生命里,家长和老师总拿这个口号喊给他听吗?那么,家长和老师的观点从哪里来的呢?就来自这两千年的儒家思想。这个思想到今天还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至于通过家长和老师每天的唠叨,刻进了初中学生的身体里。不出意外的话,还要再去刻进下一代孩子身体里。
  我的插播内容到此结束,下面再回到最初的8年前的内容中来。
  尽管影响我们最深的思想是儒家,但是,猫哥我最喜欢的是道派思想,而且,就目前的社会教育现状,所有家长和孩子都苦不堪言,猫哥我开出的药方就是放弃儒家思想,回到道家思想里去。
  下面就是我在第4集末尾让大家自己去找,结果找也找不着的文稿了。
  这篇文稿的标题叫:猪油蒙了心——猫哥眼里的教育症结。
  大家知道“猪油蒙了心”这句话从哪儿引用的吗?就是《红楼梦》里,王熙凤骂人的话。
  这篇文章最初写于2015年的2月份,2015年,注意,《猫哥详说红楼梦》最初录制也要到2016年末,也就是说,这篇文稿最初发表出来,比我后来开始解读《红楼梦》要早差不多2年,比我把它放到《红楼梦》的第4集里要差不多早4年。现在一晃又是4年过去了,这是8年前的作品。
  题记——也就是写在开头的一句话——题记:传承千百年的儒家思想,恰恰是蒙了心的一块猪油,让你看不到接受教育真正的目的。
  前两天,——注意这个“前两天”,是2015年2月份的前两天——前两天,猫哥在微信和空间做了一个预告,说有空要写篇文章细细地说一下教育的功能。
  在这里我又得插一段话了:那时候我可还没有解读《红楼梦》哦,我此后这么多年里影响力最大的节目还没开始诞生,离它开始干还差两年呢是不是啊?但是,我做我的节目、我写我的文章可是从来没有停止过。所以,在那个时候,我就因为一直在输出节目——既做音频节目也写文章嘛,所以我已经预告了一下:前两天,我在微信和空间做了个预告,说有空要写篇文章,细细地说一下教育的功能。
  那天是因为看到罗胖的总结——我补充一下,罗胖叫罗振宇,另外一个主播,做节目的。那天我看到罗胖的总结,说:教育的根本功能第一是提升能力,第二是赢得社会竞争。猫哥我有些不以为然,因为这两点既不能说是教育的功能,而且教育也没能实现这两个功能。
  来看看罗胖说的那两个功能有没有完成吧。
  第一,他说第一是提升能力嘛。“能力”这个概念太广泛了,如果指的是生存能力,那倒很重要。可是,好多大学生还不如文盲能养活自己,可见教育没能解决最基本的生存能力问题。除此以外的种种其它能力,在学校这种机构接受的话,效率及其低下,最关键的是考核方式和应用需求完全脱节。所以,学校可以培养考试高手,却无法培养实际有用的人才。真正的人才无一例外是先应付了考试,然后用其它时间自学的。
  下面看他的第二个功能,叫“赢得竞争”,这就是更悬乎的了。现在大学生为什么工作难找啊?罗胖他只说对了一半,说人与机器赛跑。——因为我们都知道现在自动化机器一开起来,整条生产线都不须要人,全部自动了。而且最近这些年,AI的出现,连设计类的工作都有危险了,比如画画。AI画画,传统的插画师,他们的工作就受到了挑战嘛。这是最近这两年的内容,我当年写文章的时候不可能预见到AI有这么牛,但是那个时候全自动的流水线已经越来越不需要人了。所以罗胖他说对了一半,就是人与机器赛跑,另外一半罗胖没有说过,就是高等教育恰恰让就业渠道变窄了。为什么呢?要是不扩招的话,有很多人根本上不了本科、或者连专科都没上得了,他会安心地去做一个技术工人,一线的技术工人赚的钱不少的。可是他因为教育扩招了,他读了本科,从此他要找工作就只盯着办公文员那种工作,千军万马去挤另一座独木桥不说,就算挤上了,他的工资收入还不如一线工人呢。
  这里我要补充一下,到现在为止也还是这样:在一线流水线上干着活的人,尽管他的工作比较枯燥,但是他的工资收入的确是比我要高。所以,如果我当年不是因为教育扩招我能上一个本科,如果我去上一个大专,如果我连大专都没上得了,我高中毕业以后随便找一个什么职校去读一读,很有可能我现在的工资收入比现在还高呢是吧?所以我用这句话来否决了罗胖的第二个作用。罗胖说的教育的两大作用嘛,第二个作用是赢得竞争,哪里赢得竞争了?你是自己的路变窄了,你接受的教育越好,自己给自己找工作的路就变得越窄,你是失去了竞争,而不是赢得了竞争。
  然后,我们继续,刚才那些话都是补充的,不是原文里有的。所以大家来听我的第4.5集还是有收获的,因为这些年的新内容,我在读的过程中就不知不觉地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