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母親的那一刻,我們以為要學會照顧孩子,但其實,第一課是——如何照顧自己。
陳昭惠醫師說:「當母親能先安頓自己,孩子也能學會安心。」
這一集,我們一起聊聊「母職」背後,那些不被看見的情緒與支持。
成為母親,不只是迎接新生命,也是一場身心靈的重建。
從孕期到哺乳,每一次焦慮、疲倦與期待,
都在提醒我們——母親不該是孤軍奮戰。
這一集邀請 陳昭惠醫師,
新生兒與兒童神經學專科醫師,
推動母乳哺育與母嬰友善運動三十多年。
她告訴我們,
「母職,不是犧牲,而是一場學會愛自己的實踐。」
🔥 訪談亮點
1️⃣ 為什麼「關愛自己」是母職的第一課?
2️⃣ 母親應擁有哪些「知的權利」?
3️⃣ 什麼是「支持暖鏈」?
4️⃣ 母乳與配方奶的關鍵差異與選擇重點?
5️⃣ 母乳哺育背後的心理連結與信任力量。
陳昭惠醫師
新生兒及兒童神經學專科醫師,也是推動台灣母乳哺育與母嬰友善的重要推手。從 1990 年代起,她就投入母乳推廣與新生兒全人照護超過三十年,不僅曾擔任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的第一任理事長,更長年參與國際愛嬰醫院倡議。從推動台灣第一波母乳哺育運動,到參與國際愛嬰醫院倡議,再到現在不斷提倡「支持暖鏈」,她希望透過醫療、社會和政策的力量,讓母親和嬰兒都能被好好照顧。
本集節目由 DKSH 台灣大昌華嘉『病患關懷日』活動贊助播出。DKSH 以優質醫療保健豐富每個人的生活,本月特別聚焦女性健康主題。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Information
- Show
- FrequencyUpdated Semiweekly
- PublishedOctober 20, 2025 at 3:00 PM UTC
- Length51 min
- Season3
- Episode28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