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出世间一切诸法,都是借着时节因缘而作为发起。所以古大德说:“时节因缘如果成熟,真理自然彰显。”确实如此,确实如此。我是个平庸卑劣、百无一能的人,挂单在普陀山法雨寺吃住了三十二年。
之前阅读《普陀山志》,见到其中所记载的,都是关于道场的兴衰,以及种种平常的事情。至于观音大士过去劫中的本、迹事理,以及在此方的感应因缘,全都没有记载,不禁令人长叹。
民国六年,王采臣、周孝怀、陈锡周三位居士来普陀山造访。王、周二位居士说:“普陀山是观音大士的圣道场地,中外景仰,怎么能长期没有讲经法会,而忍心让法道寂寞呢?祈求师父发心讲经,我们来筹备办道的资粮。”我以自己知见浅陋为理由,硬是推辞掉了。
陈锡周说:“《普陀山志》很久没有修订了,书板已经模糊。师父如果肯修订,我来负责刊板。”
我说:“这件事很不容易。如果依照旧例(来修订),那么一般文人都能做到。
如果要将观音大士过去劫中,本、迹的修证,以及在此方的感应事迹,全都概略地加以叙述。让阅读的人都知道大士的恩德,周遍恒河沙数世界,大士的慈悲济度,没有边疆和界限。从此发起正信,身心归依,近获人天之福,远证菩提之果的话。那就非要遍阅大藏经,普遍考览各种典籍不可。
如果不发挥观音大士本、迹感应的诸多事理,那就成了丢开主人,追随宾客,舍弃根本,追逐枝末,和平常的山经水志有什么不同呢。用什么来显示普陀山是观音大士应化道场,又用什么来显示观音大士是法界众生的大慈悲父母,而且和娑婆世界众生因缘最深呢。
資訊
- 節目
- 發佈時間2025年10月12日 上午2:45 [UTC]
- 長度11 分鐘
- 集數270
- 年齡分級兒少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