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侃财

视频|“深圳除了大疆再无创新”?企业新星数不完

此前,杭州DeepSeek大模型、宇树科机器人、《黑神话:悟空》等让杭州的“六小龙”们抢尽了风头。于是有人说,“大疆之后再无深圳创新”。然而,近期,媒体记者统计发现,继登陆科创板的影石创新后,深圳正集中涌现一批类似的高成长硬科技企业。

但你要是仔细看看,深圳其实在闷声干大事。一批像做全景相机的影石、做户外电源的正浩、做骨传导耳机的韶音这样的公司,不声不响地,年收入都冲到了好几十亿。这说明什么?说明深圳的创新根本就没熄火。们将理论和技术迅速转化为高价值商品,并正在迅速得到全球市场验证。

这帮“新星”公司,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清晰的机会方向:别光搞虚的,得“硬科技+全球化品牌”两手抓。 它们不再是简单的组装厂,而是有核心的算法、独有的技术。然后,它们一上来就盯着全球市场,不是去低价竞争,而是用好东西征服高端用户,再用市场的高要求逼着自己技术升级,形成了一个越转越快的“增长飞轮”。

所以,深圳接下来需要的竞争模式,也得跟着变。得玩“系统作战”,拼的是整个生态。

什么意思呢?就是企业家得有全球眼光,敢做“技术信仰者”;供应链要能支持你“小步快跑”,快速试错、快速迭代;资本也得有耐心,愿意陪着硬科技公司长跑。当然,也离不开政府在背后搭好台,尤其是在基础研发和跨境便利上推一把。

当下,深圳正在完成一个关键转身:把“深圳制造”这块牌子,从“啥都能造,便宜好用”,升级为“技术牛、品质硬、品牌响”。这条路没那么快,但你看这些已经浮出水面的公司,证明这条路不仅走得通。深圳的创新,从来不是声量最大的那个,但往往是最被市场长期看好的那种。

文、图、视频|记者 戚耀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