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几何?」

纪晓亮

从做设计到想设计,带你一起思考设计,几何?

  1. JUL 23

    如何做到对随机性臣服,但不放弃人生?重聚逗砂(下)

    核心内容1. 世界AI论:随机性即本质 虚拟世界隐喻:若五感皆可由AI生成,现实也可能是“逻辑自洽的AI系统”——如同AI扩图能无缝衔接两张无关图像,现实事件(如特朗普关税引发股市波动)的随机转折也充满荒诞合理性。 命运提示词:吸引力法则类似AI提示词——设定终点(向宇宙“下订单”),过程交由系统随机生成,但人类难控杂念(无效提示词)。 佛教印证:念头生灭的“间隙”如同AI底层模型,包含一切可能性;人生如多分支游戏,所有剧情已预存。2. 反“稳定执念”生存指南 稳定幻觉批判:公务员、大厂身份非避风港(财政缩编/技术颠覆);父母辈的“稳定”实含文革动荡,绝对稳定仅存于死亡。 滑梯哲学:拒绝“永远上坡”的疲惫叙事,享受下落快感(如小孩痴迷滑梯);疫情/特朗普时代虽荒诞,却提供“刺激剧情”。3. 创造者的心流自救 意义感配方:豆沙:被网暴仍坚持AI塔罗(粉丝群扩至6个),视恐惧为“突破限制性信念”的游戏关卡;姥爷:牛棚中翻译俄诗(明知永不出版),用自建项目填满动荡岁月;晓亮:收集玻璃马赛克碰撞编故事,桌游设计是成人版心流玩具。 创作心法:放下ego才能召唤“神之手”(洗澡/梦中蹦出解决方案);痛苦源于“抗拒变化” VS 快乐生于“允许随机性入侵”。4. AI时代的元能力 悖论启示:豆沙躺平年收入反升(投资随机收益)VS 上班时“去哪哪黄”;警惕“学AI防淘汰”的恐惧驱动,转向“做快乐事”的能量正循环。 终极安全:“饿死在现代社会难度极高,唯一风险是——你从未允许自己真正活过。”内容升华点 恐惧的背面是魔法:网暴(塔罗圈质疑)与爆红一体两面,恐惧被看见才能被消解。 AI最佳用法:不是内卷工具,而是照见世界随机性的镜子,逼人放下掌控幻觉。 心流即反叛:在意义崩塌处自建游戏(塔罗/桌游/翻译),是对抗系统PUA的温柔暴动。听友群+V: JXLJXL36 嘉宾们也都在群里哦~

    55 min
  2. JUL 16

    躺平卷王的毕业设计,怎么用AI复活韦特塔罗牌?重聚逗砂(上)

    内容总结核心主题:逗砂耗时一年半用AI技术复刻传统韦特塔罗牌,探索AI创作的边界与商业落地的可能性,同时反思技术热潮中的创作意义。 关键内容: 创作动机初衷:填补“纯写实复刻版韦特塔罗牌”的市场空白(传统摄影/3D成本过高)。转折:AI生成视频爆火小红书后遭塔罗圈质疑牌面符号错误,推动深度优化。野心:将AI绘画、动态视频、音效、音乐技术熔铸为“AI毕业作品”,验证技术产品化能力。 技术困境精准性挑战:塔罗牌每处细节(如死神牌的五角色+三层背景)均有神秘学含义,AI发散性生成难以完全还原符号体系。工具局限:Midjourney美学优但可控性差;PS Beta修补元素效率低;Runway早期视频像“会动的PPT”。终极解法:混合工作流(AI生成主体+手动增删关键符号+AR动态化)。 行业反思反“快消式AI”:拒绝跟风测评昙花一现的工具,转而深耕能留存价值的实体产品(AR卡牌+电子版小程序)。用户价值:动态超写实牌面提升学习效率(粉丝反馈“多维信息冲击强化理解”)。创作者悖论:“卷”:曾熬夜追AI热点,身体预警后暂停;“躺”:项目自然生长,接受“随机性引领方向”(如从AR自媒体→虚拟占星师→塔罗牌)。 人生启示臣服实验:受《臣服实验》启发,不做预设,让项目随技术迭代与用户反馈演进。随机性价值:关键转折(如离职做自媒体、AI视频技术爆发)均非计划,而是“看不见的手推动”。金句提炼 “AI圈99%的项目是炮灰,自媒体是唯一能沉淀粉丝的路径——但用健康换时效不值得。” “当技术只能做参赛作品和涨粉工具,所谓的‘颠覆行业’不过是圈内自嗨。” “在也门原始岛躺七天忽然明白:科技颠覆的幻觉,抵不过一朵龙血树的真实。” “我的工作流:把AI当‘不完美员工’,PS修图是给它写需求文档。”听友群+V: JXLJXL36嘉宾们也都在群里哦~

    53 min
  3. JUN 25

    从LABUBU聊起,你拥有“人味儿消费”的手感么?串台《擅自发疯》

    这期播客串台我的另外一档播客《擅自发疯》我们聊了拉布布这个突然火起来的潮玩IP。作为设计师,我对它的走红充满了好奇。设计与运气哪个更重要?盲盒的魅力在哪里?艺术收藏的背后是对永恒的追求吗?我们探讨了这些话题,并试图找到答案。听完你会发现,也许每个看似简单的玩具背后都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和深意。 02:02 设计之美:从拉布布到泡泡玛特的创意之路 07:16 创造力与情感共鸣:玩具设计中的留白与表达 14:39 艺术世界的贪嗔痴:解读拉布布和泡泡玛特的成功密码 22:00 企业的起起伏伏:生意失败与个人压力的挑战 29:18 AI的崛起与人类的自我反思:贪婪、愤怒和痴迷的心理剖析 36:37 日本消费时代的变迁与启示:探索实用价值与虚的价值 44:00 第五消费时代的文化共通性与个人情绪共鸣:从狂妄到自怨自艾的转变 51:21 探秘交易市场的价值秘密:你重视的东西真的有价值吗? 58:36 展现实力与品味的炫酷玩具:从打猎到泡泡玛特的演变之路 01:05:58 心灵孤独的痛苦:一个华人男孩的挣扎与酗酒的背后故事 01:13:17 真实世界中的孤独与理解:通过感统培养社交能力 01:20:37 文明的仪式感:集体主义与个体自由的冲突 听友群+V: JXLJXL36 嘉宾们也都在群里哦~

    1h 28m
  4. JUN 11

    行业变迁,设计公司如何用深耕破局?重聚你好大海创始人田边汉(上)

    内容归纳: 设计公司发展与行业环境:田边汉分享 “你好大海” 设计公司从 2012 年成立至今的历程,提及郑州作为非设计城市的创业挑战,以及站酷等专业平台对草根团队的支持。疫情期间行业面临业绩下滑,但疫情也成为筛选专业设计公司的 “分水岭”,促使行业向深耕化、专业化发展。 自媒体运营与流量逻辑:对比站酷、小红书等平台差异,强调专业平台(如站酷)对设计师背书的重要性,而大众平台(如小红书)虽流量大,但客户审美与定价偏低。田边汉指出,设计师需平衡流量与专业,避免因追逐流量而忽视作品深度。 设计师能力缺失与深耕价值:招聘中发现,多数字体设计师缺乏对品牌调性、文化附加值的思考,作品流于表面变形而忽视底层逻辑。田边汉强调,设计师需在细分领域深耕(如字体、图形设计),以专业度建立不可替代性。 内容创作的核心策略:提出 “内容为王” 需兼顾数量与质量,通过持续输出专业作品积累口碑,同时抓住平台红利期(如微博、小红书的爆发期),利用专业粉丝背书实现流量转化。 02:04 设计公司的成长与挑战:回顾过去,展望未来04:07 设计公司的挑战与机遇:疫情、自媒体和AI时代的思考 07:31 如何衡量一个好的字体设计标准?——从田老师的经验中得到答案 11:13 设计师的创作思路:以用户为主的信息生成方法的优势 15:05 小红书设计趋势:大众消费品品牌的设计方法与思考 18:52 重视专业媒体,打造独特形象,小红书消费领域创作者的定位与发展建议 22:37 小红书、微博和设计师的流量问题:如何在不同平台上获得认可? 26:24 标题3: 互联网媒体时代的设计师成功之道:作品数量与专业认可的重要性 30:06 转变价值,作品质量与未来发展空间的重要性分析 33:57 自媒体创作中的困境与突破:设计师的挑战与成长 37:41 追求设计领域的意义与信仰:坚持的重要性与挑战 41:29 揭秘反馈信息的真实价值:科学分析与实践方法 听友群+V: JXLJXL36 嘉宾们也都在群里哦~

    45 min

About

从做设计到想设计,带你一起思考设计,几何?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