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學道德經

[輕鬆學道德經]EP01 : 道德經第一章:觀玅章 . 聖元|聖真門 伏魔學苑

聖元,是神明代言人也是聖真門這個修行團體的指導師父,試著從自然的能量現象去理解道德經所講述的道理,每個星期三更新一集,希望讓大家慢慢認識道德經,這一次你真的能夠學會道德經了。

如果你想跟聖元聯絡,歡迎加入

LINE : @fms924

**點擊加入LINE **https://lin.ee/bXdKrFZ

Instagram : kash924

聖元 mail : kash@924.com.tw

聖真門 :https://www.924.com.tw

………………..以下文章 聖元撰寫 請參考了…………….

輕鬆學道德經]EP01 : 道德經第一章:觀玅章,親自體驗與同理心讓你進入道德經大道的世界

第一章 觀玅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ㄐㄧㄠˋ)。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玅之門。

注釋:

道(注一)可道(注二),非常(注三)道

注一:道,名詞,指的是大道本體,最原始的存在.

注二:道,動詞,解說的意思

注三:常,恆常不變

白話:道,如果可以解說清楚的話就不是恆常不變的道。

名(注四)可名(注五),非常(注六)名

注四:名,名詞,指道的本源名稱

注五:名,動詞,用名字稱謂定義可以理解的意思

注六:常,恆常不變

白話解釋:

道,如果可以透過解說讓大家了解的話,就不是真正恆常不變的道,因此真正的道是無法透過說明讓大家明白的。

道的本源,無法用名字來形容,甚至侷限祂,所以如果可以用名稱來稱呼祂,就不是真正恆常不變的名稱,換句話說,道是無法用名稱來定義解釋的,但因為世人總習慣以名稱去定義理解的能量或是描述能量物體等,所以道的本源,勉強給了一個名字,叫做道。

因此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其實是再說什麼呢?

這裡簡化一下

詳解如下:

道是無法去解說的,能解說的就不是真正永恆的道,道也是無法用名稱去定義的,如果可以用名稱去定義道代表的能量,這個名稱必然不是真正的道的名稱。

那麼既然道不能說,也沒有名稱可以幫助世人去理解,那麼我們該怎麼去理解道呢?

聖元的領悟是,道是無法說明的,也不能用名稱去局限祂,所以道才會有道路的說法,每個人自己走的道路,便是道,換句話說,道是要去經驗與經歷的,你經驗的,你所經歷過的,成就為你的道,而你在這之中,去獲得你的智慧,甚至去明白自然的道理。

尹喜問道於老子,但老子開宗明義就說,道是無法說清楚的,也無法給道一個名稱,那既然如此,老子要怎麼談道呢?我想,這也就是老子著作道德經最重要的意義,道不可說,不可名,但世人總需要有辦法去了解道,所以還是著述文字,留下經典,方便人類去理解,我相信這也是身為一位引領人類的師者,老子,用心良苦的地方。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白話解釋:

這個無窮無盡的廣大世界,最初開始的狀態,一般稱為混沌,自混沌中有了一股靈炁(現今人類概稱其為先天一炁)誕生,自此運轉能量,至陰陽二氣產生,輕清之氣往上飄,重濁之氣往下沉,分化產生了天地,而這天地,則是站在地球的角度來看,有了天地之後,陰陽確立,日月出現,而後五行齊備,天下萬物出現。

在天地產生之前的狀態,一般稱為無,也就是所謂的無極。

有了天地,而後才有了萬物,因此萬物誕生的時期,一般稱為有,也就是所謂的太極。

因此可以這樣解讀這一句話,

天地開始之前,是處在無極世界中,名為無。

誕生萬物的母親,源自太極世界的開始,名為有。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注釋:

欲以觀其徼(ㄐㄧㄠˋ):徼(ㄐㄧㄠˋ),在這裡是當作邊界的意思。

白話解釋:

這一段,可以說是此章精華重點所在,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故字,是延續上文(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接續內容說明的意思。

所以你必須處在同樣的恆常不變的無極世界中,才能去明白無極世界的奧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必須處在同樣的恆常不變的太極世界中,才能明白太極世界的邊際有多大。

這段話,提示人類,最重要的便是同理心,你要了解一個世界或是一個事情,必須要站在同樣的角度,才能真正理解,看清全貌。人與人相處也是如此,當你可以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事情,自然可以更容易去理解他人的想法,當遇到需要溝通的時候,也可以更迅速找到共識或理解對方的作為,減少溝通不良的狀況或是因為不懂對方想法而產生紛爭。

在修行上,同理心也是很重要的一環。觀音法門中,觀音菩薩以能尋聲救苦,有求必應的大願廣為人知,其尋聲救苦的顯化,便是大慈大悲,同體大悲的願力

。此大悲願力,便是能夠試著站在他人角度去理解他人的想法,當你可以站在他人的立場角度時,自然更可以理解他人想法,減少彼此的分歧。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玅之門。

白話解釋:

此兩者,指的便是無和有,雖然同樣是由大道而生,但名稱卻不同,無和有,這兩者,其中蘊含道理都是極其深奧玄妙,這個奧妙難以用人類世界的言語解釋,因此用玄之又玄來說明其玄妙程度之深奧,並且是人類難以理解的。

如果可以明白此篇章的道理,就可以由此進入了解大道的世界,這便是大道玄玅之處一切的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