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學道德經

聖元 | 聖真門 伏魔學苑

讓大家輕鬆學會道德經 每次介紹分享一個章節 跟著聖元 進入老子的思維世界 獲取道德經的智慧吧! 不定期更新(原則上)一週會有一集喔! 另一個頻道 伏魔師之神話世界 天天更新中 SoundOn https://sndn.link/924 聖元,是神明代言人也是聖真門這個修行團體的指導師父,試著從自然的能量現象去理解道德經所講述的道理。 如果你想跟聖元聯絡,歡迎加入 LINE : @fms924 **點擊加入LINE **https://lin.ee/bXdKrFZ Instagram : kash924 聖元 mail : kash@924.com.tw 聖真門 :https://www.924.com.tw 本節目前奏音樂素材媒體來自 MotionElements

Épisodes

  1. 02/03/2021

    [輕鬆學道德經]EP05 : 道德經第五章:守中章 . 聖元|聖真門 伏魔學苑

    聖元,是神明代言人也是聖真門這個修行團體的指導師父,試著從自然的能量現象去理解道德經所講述的道理,每個星期三更新一集,希望讓大家慢慢認識道德經,這一次你真的能夠學會道德經了。 如果你想跟聖元聯絡,歡迎加入 LINE : @fms924 **點擊加入LINE **https://lin.ee/bXdKrFZ Instagram : kash924 聖元 mail : kash@924.com.tw 聖真門 :https://www.924.com.tw ………………..以下文章 聖元撰寫 請參考了……………. 《道德經 ‧ 守中章第五》 經文: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音同駝)龠(音同月)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 解釋: 天地在這指大道的存在,天地無私,對萬物是一視同仁,即使對天地來說萬物卑賤如芻狗一般的渺小,但天地還是沒有分別的去對待萬物。 聖人也是效法天地的道理,也是平等沒有分別得去看待百姓。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解釋: 天地之間,就像一個運作的風箱,中間雖然是空心的,但並不是真的空空沒有作用,而是深藏玄機,一有動作,則能量源源不絕而出,鼓動風出,生生不息。老子以此比喻,象徵天地之間的道理,人也如同風箱一樣,學習謙虛以自處,但其內有物,靜而止,動而變,能屈能伸,能藏能放。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解釋: 言多必失,而且還會虛耗精神,不如謹守中道,言行得當,反而更好。

    7 min
  2. 16/02/2021

    [輕鬆學道德經]EP04 : 道德經第四章:不盈章 . 聖元|聖真門 伏魔學苑

    [輕鬆學道德經]EP04 : 道德經第四章:不盈章 . 聖元|聖真門 伏魔學苑 聖元,是神明代言人也是聖真門這個修行團體的指導師父,試著從自然的能量現象去理解道德經所講述的道理,每個星期三更新一集,希望讓大家慢慢認識道德經,這一次你真的能夠學會道德經了。 如果你想跟聖元聯絡,歡迎加入 LINE : @fms924 **點擊加入LINE **https://lin.ee/bXdKrFZ Instagram : kash924 聖元 mail : kash@924.com.tw 聖真門 :https://www.924.com.tw ………………..以下文章 聖元撰寫 請參考了……………. 《道德經 ‧ 不盈章第四》 經文: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若存。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解釋: 道必須經由沖合才會產生作用,就像超級電腦如果只是放著,人類沒有去使用和下指令,超級電腦並不會產生任何作用。 大道有虛柔之性質,大道的能量充斥於全部整個宇宙空間,看起來應該是盈滿全部,但事實是其博大精深,廣博深厚,永遠沒有盈滿的一天。 大道的淵博深厚,就好像是萬物的宗主一樣,是創造萬物的源頭。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若存。 解釋: 修道的人要學習大道的精神,把銳利的角磨圓,清淨化解紛亂的根源,柔和的融入於光芒之中,也融於一切污穢之中。 這個是在說明修道人,要能夠有同理心,同體大悲,能與他人站在同樣的立場與角度,因此不會造成紛爭與比較的行為,而能理解他人的想法。 大道是清湛的,他的清淨宛如空寂不存在一樣,但事實上是真實存在的。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解釋: 老子說,我不知道這神秘莫測的大道是誰的小孩,這是老子在說不知道大道的源頭是誰?因為老子其實是認為大道就如同是一切的主宰帝君,早在無極之前,宇宙之初就已經存在了。

    9 min
  3. 10/02/2021

    [輕鬆學道德經]EP03 : 道德經第三章:安民章 . 聖元|聖真門 伏魔學苑

    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讓人身心靈都安頓安定了,自然就能無為而治了 聖元,是神明代言人也是聖真門這個修行團體的指導師父,試著從自然的能量現象去理解道德經所講述的道理,每個星期三更新一集,希望讓大家慢慢認識道德經,這一次你真的能夠學會道德經了。 如果你想跟聖元聯絡,歡迎加入 LINE : @fms924 **點擊加入LINE **https://lin.ee/bXdKrFZ Instagram : kash924 聖元 mail : kash@924.com.tw 聖真門 :https://www.924.com.tw ………………..以下文章 聖元撰寫 請參考了……………. [輕鬆學道德經]EP03 : 道德經第三章:安民章 . 聖元|聖真門 伏魔學苑 道德經 第三章 安民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解釋: 不要去崇尚賢能與尊貴,這樣人民就不會去爭這虛名。 不去標榜難得珍貴的奇珍異品,這樣人民就不會因為自己沒有,而興起偷盜之心。 不去接觸會勾引慾望的事物,讓人民心不會散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解釋: 所以聖人在教導人民的方法,是先教人要能清淨自己的心念,充實內在,虛弱他的意志,讓他不會過度固執而能柔和,堅強人的體魄。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解釋: 常使人民回到純樸沒有慾望的狀態,使善巧投機的人不敢繼續惡行。 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切都能順其自然,那麼就沒有什麼不能治理的。

    7 min
  4. 02/02/2021

    [輕鬆學道德經]EP02 : 道德經第二章:觀徼章 . 聖元|聖真門 伏魔學苑

    聖元,是神明代言人也是聖真門這個修行團體的指導師父,試著從自然的能量現象去理解道德經所講述的道理,每個星期三更新一集,希望讓大家慢慢認識道德經,這一次你真的能夠學會道德經了。 如果你想跟聖元聯絡,歡迎加入 LINE : @fms924 **點擊加入LINE **https://lin.ee/bXdKrFZ Instagram : kash924 聖元 mail : kash@924.com.tw 聖真門 :https://www.924.com.tw ………………..以下文章 聖元撰寫 請參考了……………. [輕鬆學道德經]EP02 : 道德經第二章:觀徼章 . 分別心與比較心之闡述 聖元|聖真門 伏魔學苑 道德經 第二章 觀徼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解釋: 當天下的人都知道什麼是美的,醜的觀念也因而產生,反而是件惡事。 當天下的人都知道分別善的事物時,惡的觀念也產生了,反而是件不善的事。 這是因為人們開始有了分別心與執著產生之後,反而在取捨之間,求美去醜,趨善避惡,若無法求得所想美與善,便會升起罣礙,進而就會有了煩惱。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解釋: 有和無,是相對應而產生的。難與易,長與短,高與下,音和聲,前與後,這兩兩相對的對比觀念,因為立場角度不同,便會有不同的認知。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 解釋: 了解大道之理的聖人,做事順其自然,不是因為特別有所求,才去做。 教化人民不需要特別用言語說明,而是以身作則去教育人民。 任由萬物自然成長,而不加以干涉。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解釋: 生長萬物,也是自然無心的作為,也不會仗恃認為是自己的能力使然。成就了一切萬物,也不會居功。因為沒有居功的心態,這樣的德性,才能永恆存在,不會消滅。

    11 min
  5. 26/01/2021

    [輕鬆學道德經]EP01 : 道德經第一章:觀玅章 . 聖元|聖真門 伏魔學苑

    聖元,是神明代言人也是聖真門這個修行團體的指導師父,試著從自然的能量現象去理解道德經所講述的道理,每個星期三更新一集,希望讓大家慢慢認識道德經,這一次你真的能夠學會道德經了。 如果你想跟聖元聯絡,歡迎加入 LINE : @fms924 **點擊加入LINE **https://lin.ee/bXdKrFZ Instagram : kash924 聖元 mail : kash@924.com.tw 聖真門 :https://www.924.com.tw ………………..以下文章 聖元撰寫 請參考了……………. 輕鬆學道德經]EP01 : 道德經第一章:觀玅章,親自體驗與同理心讓你進入道德經大道的世界 第一章 觀玅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ㄐㄧㄠˋ)。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玅之門。 注釋: 道(注一)可道(注二),非常(注三)道 注一:道,名詞,指的是大道本體,最原始的存在. 注二:道,動詞,解說的意思 注三:常,恆常不變 白話:道,如果可以解說清楚的話就不是恆常不變的道。 名(注四)可名(注五),非常(注六)名 注四:名,名詞,指道的本源名稱 注五:名,動詞,用名字稱謂定義可以理解的意思 注六:常,恆常不變 白話解釋: 道,如果可以透過解說讓大家了解的話,就不是真正恆常不變的道,因此真正的道是無法透過說明讓大家明白的。 道的本源,無法用名字來形容,甚至侷限祂,所以如果可以用名稱來稱呼祂,就不是真正恆常不變的名稱,換句話說,道是無法用名稱來定義解釋的,但因為世人總習慣以名稱去定義理解的能量或是描述能量物體等,所以道的本源,勉強給了一個名字,叫做道。 因此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其實是再說什麼呢? 這裡簡化一下 詳解如下: 道是無法去解說的,能解說的就不是真正永恆的道,道也是無法用名稱去定義的,如果可以用名稱去定義道代表的能量,這個名稱必然不是真正的道的名稱。 那麼既然道不能說,也沒有名稱可以幫助世人去理解,那麼我們該怎麼去理解道呢? 聖元的領悟是,道是無法說明的,也不能用名稱去局限祂,所以道才會有道路的說法,每個人自己走的道路,便是道,換句話說,道是要去經驗與經歷的,你經驗的,你所經歷過的,成就為你的道,而你在這之中,去獲得你的智慧,甚至去明白自然的道理。 尹喜問道於老子,但老子開宗明義就說,道是無法說清楚的,也無法給道一個名稱,那既然如此,老子要怎麼談道呢?我想,這也就是老子著作道德經最重要的意義,道不可說,不可名,但世人總需要有辦法去了解道,所以還是著述文字,留下經典,方便人類去理解,我相信這也是身為一位引領人類的師者,老子,用心良苦的地方。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白話解釋: 這個無窮無盡的廣大世界,最初開始的狀態,一般稱為混沌,自混沌中有了一股靈炁(現今人類概稱其為先天一炁)誕生,自此運轉能量,至陰陽二氣產生,輕清之氣往上飄,重濁之氣往下沉,分化產生了天地,而這天地,則是站在地球的角度來看,有了天地之後,陰陽確立,日月出現,而後五行齊備,天下萬物出現。 在天地產生之前的狀態,一般稱為無,也就是所謂的無極。 有了天地,而後才有了萬物,因此萬物誕生的時期,一般稱為有,也就是所謂的太極。 因此可以這樣解讀這一句話, 天地開始之前,是處在無極世界中,名為無。 誕生萬物的母親,源自太極世界的開始,名為有。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注釋: 欲以觀其徼(ㄐㄧㄠˋ):徼(ㄐㄧㄠˋ),在這裡是當作邊界的意思。 白話解釋: 這一段,可以說是此章精華重點所在,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故字,是延續上文(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接續內容說明的意思。 所以你必須處在同樣的恆常不變的無極世界中,才能去明白無極世界的奧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必須處在同樣的恆常不變的太極世界中,才能明白太極世界的邊際有多大。 這段話,提示人類,最重要的便是同理心,你要了解一個世界或是一個事情,必須要站在同樣的角度,才能真正理解,看清全貌。人與人相處也是如此,當你可以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事情,自然可以更容易去理解他人的想法,當遇到需要溝通的時候,也可以更迅速找到共識或理解對方的作為,減少溝通不良的狀況或是因為不懂對方想法而產生紛爭。 在修行上,同理心也是很重要的一環。觀音法門中,觀音菩薩以能尋聲救苦,有求必應的大願廣為人知,其尋聲救苦的顯化,便是大慈大悲,同體大悲的願力 。此大悲願力,便是能夠試著站在他人角度去理解他人的想法,當你可以站在他人的立場角度時,自然更可以理解他人想法,減少彼此的分歧。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玅之門。 白話解釋: 此兩者,指的便是無和有,雖然同樣是由大道而生,但名稱卻不同,無和有,這兩者,其中蘊含道理都是極其深奧玄妙,這個奧妙難以用人類世界的言語解釋,因此用玄之又玄來說明其玄妙程度之深奧,並且是人類難以理解的。 如果可以明白此篇章的道理,就可以由此進入了解大道的世界,這便是大道玄玅之處一切的入門。

    16 min
  6. 19/01/2021

    [輕鬆學道德經]EP0 : 前言,準備好進入道德經的世界了嗎 ?聖元|聖真門 伏魔學苑

    聖元,是神明代言人也是聖真門這個修行團體的指導師父,試著從自然的能量現象去理解道德經所講述的道理,每個星期三更新一集,希望讓大家慢慢認識道德經,這一次你真的能夠學會道德經了。 如果你想跟聖元聯絡,歡迎加入 LINE : @fms924 **點擊加入LINE **https://lin.ee/bXdKrFZ Instagram : kash924 聖真門 :https://www.924.com.tw 聖元 mail : kash@924.com.tw ………………..以下文章 聖元撰寫 請參考了……………. [輕鬆學道德經]EP0 : 前言,準備好進入道德經的世界了嗎 ?聖元|聖真門 伏魔學苑 道德經,又稱老子,是一本影響全世界人類的偉大著作,被翻譯成各國語言出版,其數量之巨大,可想而知,基本上來說,每一個偉大的思想家甚至企業家等,大抵都閱讀過道德經,更遑論是以修行為主的身心靈工作者或宗教相關行業的人士等,有接觸過的人,都對道德經深深讚歎。 聖真門是一個修行團體,以培養具足伏魔能力,能夠降妖伏魔,平衡陰陽能量的伏魔師為主要志業,這其中成敗關鍵就在於伏魔師對能量的了解與否? 伏魔,最重要的是要能『降伏心魔,驅除外魔』。若沒有心魔的升起影響,人心自然清靜,那麼外魔也不會被感召而來。所以,心的鍛鍊,轉化負能量,趨向好能量,便是第一首要之事。 佛教講一切唯心,而聖真門講,一切皆能量。瞭解能量本質,創造能量,善用能量,讓自己常處在好能量之中,便是伏魔師基本自我要求。其次,在理解如何使用好的能量去幫助他人,這便是伏魔師在做的事情,幫助他人的過程中,也成就了自己的學習與精進。 自古,經典的道理,便是鍛鍊心最好的學習方式。透過這些具足神聖力量,諸佛 仙聖的神聖語言文字等,讓大家可以處在能量高頻正向的共振中,因此閱讀經典 ,便是很好的學習方式,契入經典的內涵,沉浸在神聖的能量之中。 聖元,奉行三清道祖聖真仙們的厚愛,在人生與修行道路上,努力透過自己的經驗與理解,將修行中所獲得的智慧,與大家分享,雖然我不是國學大師或學富五車的學者,但我的確是信受奉行的修行人,而且還是與神相通的靈通者(神明代言人),或許我的心得分享,也可以給一些人簡單契入經典的機會。 道法自然,是修道人士常聽聞的一句話,而老子的主要精神,無為而治的自然大道,講的道,其實開宗明義,就一直強調,道是每個人經驗過後的覺察,真正的道其實只有自己知道,甚至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 洋洋灑灑寫了一堆,總之,雖然很多老師與學者都有道德經相關著作與註解,但聖元畢竟是一個靈修多年的人士,也指導許多朋友踏入修行的世界,那麼不妨你也可以看看聖元這樣的靈修人士,是神明代言人,也會降妖伏魔,抓鬼的師父,與道德經會碰觸出什麼樣的火花? 好了,以上大概可以算是前言,現在就來進入道德經,老子的世界吧。 要明白道德經之前,我們先來簡單認識一下,道德經的撰寫者,老子。 名聞天下的儒家學者,孔子,曾經這樣論述老子 孔子道:「鳥,我知它能飛;魚,吾知它能游;獸,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網縛之,游者可用鉤釣之,飛者可用箭取之,至於龍,吾不知其何以?龍乘風雲而上九天也!吾所見老子也,其猶龍乎?學識淵深而莫測,志趣高邈而難知;如蛇之隨時屈伸,如龍之應時變化。老聃,真吾師也!」 簡單說,孔子,覺得老子就像龍這個神祕生物一樣,具備他所無法瞭解的高深學問與智慧。 近代的歷史學者,對老子的研究頗多,只是老子的來源,的確也有幾種說法,詳細的資訊,大家網路上可以找到的,我在這裡就不多贅述了。 我試著從我的角度與大家聊聊,關於老子,身為修行人的我的看法。 老子,姓李,一說姓老,名耳,字伯陽、外字聃,世人尊稱為「老子」 道教的修行人,普遍認知是,老子,即是太上老君所應,東漢末年,張道陵創立道教的時候,便奉太上老君為教祖,因此又稱道祖,是大道的源頭,一切的根本 。 《雲笈七籤》稱太上老君「此即道之身也,元氣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 一般世俗普遍認為太上老君化身老子,著道德經,因此又稱其是道德天尊,居住在太清仙境,與居住在玉清聖境的元始天尊,上清真境的靈寶天尊,合稱為『三清道祖』。 前面我說過,聖真門,講的是能量的世界,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提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大家有想過,這能量更迭是如何進行的嗎? 道與萬物的關係是什麼?萬物是誰生的?如果看這段經文,你應該會知道答 案,沒有錯,萬物是三生的,因為三生萬物。 好了,既然道是至高無上的存在,理應可以寫成『道生萬物』,為何要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由此可知,生萬物的是三,這三是由二所生,而二是由一所生,而一是由道所生,以能量的角度來說,三的能量,必然跟一或是二的能量不同,我們或許可以這樣認知 道的能量生出一,這是一個階段的能量陳述,通常我們把大道看成宇宙最初一切的本源,大概沒有甚麼人會反對。 道生一,這個階段的能量代表,我們給一個名稱,就是元始天尊,宇宙大道原本什麼都沒有,混沌一片,灰暗未明,其中,突然產生了一股陽性的能量,光芒四射,自轉不停,這便是先天一炁的來源,針對這先天一炁,因為是一切最元始的存在,古人因此給祂一個名稱,稱元始天尊。這時候能量顏色是青色的。 一生二,元始天尊先天一炁的能量,持續運轉,至能量更為成熟巨大,一炁流行的這個階段,再給祂一個名稱,稱靈寶天尊。這時候能量顏色變為黃色的。 二生三,靈寶天尊的能量繼續運轉,越轉能量越大,趨近成熟。這個階段,再給祂一個名稱,稱道德天尊。這時候能量顏色是白色的。 以上便是一炁化三清的說法,先天一炁的流行傳布,能量的演變進化,到了道德天尊階段的末期,終於成熟,輕清之炁上揚,出現了天,重濁之炁下沉,產生了地,因此天地生成,陰陽二炁自此分離。至後五行具備,化生天下萬物。(即是三生萬物的階段)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也提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也揭示了,人與天地的關係,甚至是人與道的關係,當然最重要的是『道法自然』的說法,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大道的能量塑造了自然的世界,道即是自然。 道既然是自然,那麼要瞭解道,或許可以從自然來下手,懂了何謂自然?應該就可以明白什麼是道? 聖真門的求道之路,便是根源於這樣對自然的體悟與認知,從中去悟道。 讀到這裡,大家有發現嗎?道德經短短二段話,好像就包含了很多道理,那其他的道德經內容,又再說什麼呢?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聖元的道德經探索之路 好了,我們先從道德經的傳承故事開始來說說, 相傳,老子,曾經在周朝(東周)當官,做的是類似現今的圖書館管理員的工作,據說他因為不忍見周朝衰弱,也為了避禍,因此辭官離開,途中經過函谷關這個地方,當時的關令,尹喜見東方紫炁騰騰,霞光萬道,天現異象,驚覺必有聖人自東方而來,因此命令官吏打掃街道,準備恭迎聖駕,果然見老子騎青牛而來,於是,攔下老子,邀請作客,問道於老子,因而留下著作道德經,完成之時,老子告訴尹喜說:「老夫授汝《道德經》,分上下兩篇,上篇為《道經》,言宇宙根本,含天地變化之機,蘊神鬼應驗之秘;下篇為《德經》,言處世之方,含人事進退之術,蘊長生久視之道。研習不止,苦修不懈,終有所成!」 聖元於神佛多有所接觸,深知神佛之理,因此每每在閱讀這些神話相關的故事時,都會有一些不同思維與領悟見解,在這也提出供大家參考。 1.老子是聖人,智慧高深莫測,眼見必然寬廣,相傳道德天尊投胎成人,每每都為皇者師,協助統治天下者,領悟真道,奉行大道,利益蒼生,那麼這樣一位偉人,真的是因為不忍見周朝衰弱,才辭官離去,還是早知因緣果報之輪迴,而用了方法(傳下道德經),教育天下眾生。 2.尹喜,相傳好道術,也潛心修行,如果你是他,一個真心修道的人,知道有聖人來,你最想問聖人的問題是什麼? 我想,應該就是如何修道成功吧。而對當時的修行人來說,修道成功,無非就是昇天成仙,逍遙自在。所以,道德經,應該可以是為一部教你怎麼修煉成仙的經典。 而這一點,冥冥中,與聖真門的教義,真心入聖,誠心登真,慈心成仙的說法,不謀而合 【關於聖真門與三清道祖的關係,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https://www.924.com.tw/blog/?page_id=1358 看樣子,關於道德經是一本教人如何成仙的經典的說法,邏輯似乎可以通順,當然古人對神仙的認知,我覺得那就是最終的究竟解脫了。

    30 min

À propos

讓大家輕鬆學會道德經 每次介紹分享一個章節 跟著聖元 進入老子的思維世界 獲取道德經的智慧吧! 不定期更新(原則上)一週會有一集喔! 另一個頻道 伏魔師之神話世界 天天更新中 SoundOn https://sndn.link/924 聖元,是神明代言人也是聖真門這個修行團體的指導師父,試著從自然的能量現象去理解道德經所講述的道理。 如果你想跟聖元聯絡,歡迎加入 LINE : @fms924 **點擊加入LINE **https://lin.ee/bXdKrFZ Instagram : kash924 聖元 mail : kash@924.com.tw 聖真門 :https://www.924.com.tw 本節目前奏音樂素材媒體來自 MotionElements

Vous aimeriez peut‑être aus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