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看中國-林廷輝時間

林廷輝,Rti

中國崛起對世界帶來巨大影響,台灣更是面對強權的第一線。瞭解中國是越來越重要!! 中央廣播電臺播出的「這樣看中國」節目,邀請不同領域的學者、專家,帶您從國際、兩岸、財經等多元且深入的角度透視中國。 每週二晚間9點30分到10點,請聽由林廷輝主持的【林廷輝時間】,帶您從國際與政治等視角解析中國。 歡迎透過電子郵件與我們聯繫,「這樣看中國」節目電子信箱:2020@rti.org.tw、20200203news@gmail.com PODCAST收聽:SOUND ON 、SPOTIFY 、Apple Podcasts 

  1. 1D AGO

    【林廷輝時間】以新住民鏈結力落實企業ESG的社會責任

    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系助理教授湯晏甄接受主持人林廷輝訪問時表示,ESG的定義,即環境(E)、社會(S)與治理(G)。她指出,目前台灣企業在實踐ESG時,常忽略了社會層面,特別是在對待與運用新住民資源上,存在嚴重的誤解與人才浪費,問題在於,企業與社會普遍將定居台灣、建立家庭的新住民,與短期工作的移工混淆,擔憂他們會引發勞資糾紛。 湯晏甄分析,許多新住民在母國擁有高等學歷與專業技能像是企管學位、會計學位等等,來到台灣卻因資訊不對稱及系統性問題,只能從事清潔、餐飲等低階工作。這不僅是個人才華的埋沒,更是台灣社會人力資源的重大損失。湯晏甄強調,新住民是台灣的珍貴資產與新活力,他們為家庭和孩子的未來打拼,穩定性高,是值得企業發掘的人才庫。 湯晏甄還分享了她在台南親自籌辦的「印尼文化美食藝術」系列活動。透過傳統舞蹈、美食DIY、服飾體驗等等的五感體驗,讓台灣民眾能親身感受新住民文化的豐富內涵,促進了雙方的理解與融合,這正是ESG社會責任的具體實踐。 (精彩節目內容歡迎點選連結頁面上的三角形播放鍵圖案收聽,或透過Podcast平台搜尋「這樣看中國 林廷輝時間」收聽。) 【與節目互動】 EMAIL: 2020@rti.org.tw、20200203news@gmail.com PODCAST收聽:SOUND ON  、SPOTIFY  、Apple Podcasts

  2. JUL 22

    【林廷輝時間】日本參議院選舉觀察

    主持人林廷輝邀訪淡江大學日本政經研究碩士班助理教授徐浤馨共同探討此次日本參議院選舉結果,林廷輝點出,此次參議院選舉結果使得日本首相石破茂的政權陷入不穩定的局面,這對日本乃至全球局勢都將產生深遠影響。儘管石破茂已表明不會辭職,但面對內外交迫的壓力,政局顯得詭譎多變。 徐浤馨表示,這次選舉對自民黨而言是歷史性的挫敗,創下1955年以來首次參、眾兩院皆未過半的窘境,其敗選主因在於支持者流向參政黨與國民民主黨等在野勢力,徐浤馨分析,自民黨內部逼宮的聲浪已然浮現,這將對石破茂形成巨大壓力。他還說明,石破茂的政治路線較接近日本前首相岸信介的自主路線,在對美關稅談判上立場強硬,試圖抵擋美國壓力,但此舉並未成功轉化為選票,反而使其處境更為艱難。 徐浤馨認為,若石破茂下台,自民黨內的中壯派與高市早苗都是可能的接替人選。高市早苗的機會在於,自民黨可能藉由推出首位女性黨魁來尋求黨內革新與突破,以應對當前的政治危機。然而,無論誰上台,都必須面對如何穩定政局、處理對美關係,以及應對中國挑戰等棘手問題。 (精彩節目內容歡迎點選連結頁面上的三角形播放鍵圖案收聽,或透過Podcast平台搜尋「這樣看中國 林廷輝時間」收聽。) 【與節目互動】 EMAIL: 2020@rti.org.tw、20200203news@gmail.com PODCAST收聽:SOUND ON  、SPOTIFY  、Apple Podcasts

  3. JUL 15

    【林廷輝時間】新住民如何應對台灣高齡少子化的問題?

    主持人林廷輝訪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系助理教授湯晏甄,共同探討新住民如何成為應對台灣人口危機的方法。林廷輝點出,台灣面臨與日本同樣嚴峻的高齡化與少子化挑戰,而如何善用新住民的力量,是當務之急。 湯晏甄表示,台灣人口問題的核心是缺人,她將此分為兩大面向:在高齡照護上,相較於有工作年限的移工,因婚姻而落地生根的新住民是更穩定、寶貴的長照人力,他們將台灣視為為家,能提供長期支持。在少子化方面,湯晏甄指出,新住民是台灣唯一生育率持平的群體,他們與其子女新二代的人口總數已近130萬,將是補充台灣未來人才與勞動力的關鍵。 林廷輝提問,政府設立的新住民發展基金成效如何?湯晏甄說明,其實多數新住民並不知情。她的研究顯示,高達97%的新住民有工作意願,卻僅4.7%透過政府管道求職,主因是官方資訊複雜、語言隔閡,使他們更依賴人際網絡。她指出,政府的職訓課程常缺乏後續的就業媒合,淪為交朋友的社交活動,新住民真正需要的是在緊急狀況下簡單直接的求助管道。 在政治層面,湯晏甄分析,新住民的政治力量正快速成長,已有政黨開始提名不分區立委,顯示其重要性已獲正視。她更表示,未來的族群主流化政策綱領將正式納入新住民,這是一項重要的進展。 (精彩節目內容歡迎點選連結頁面上的三角形播放鍵圖案收聽,或透過Podcast平台搜尋「這樣看中國 林廷輝時間」收聽。) 【與節目互動】 EMAIL: 2020@rti.org.tw、20200203news@gmail.com PODCAST收聽:SOUND ON  、SPOTIFY  、Apple Podcasts

  4. JUL 8

    【林廷輝時間】探討中國在西太平洋進行的聯合演訓

    主持人林廷輝邀訪實踐大學會計暨稅務學系系主任蔡裕民副教授,一同探討近期中國解放軍遼寧號與山東號,雙航空母艦編隊在西太平洋進行的聯合演訓。 蔡裕民教授分析,這次演訓是中國在香格里拉對話後,對外展示其說到做到的戰略可信度。此次演訓,雙航母編隊搭載的各式飛彈與艦載機能對關島等美軍基地構成威脅,由此可知,中國正試圖建構一個從內層、中層到外層的三層式防衛體系。 林廷輝點出了中國海軍的關鍵弱點,他分析,與美國的核動力航母不同,中國的常規動力航母在續航力與後勤補給上面臨巨大挑戰。缺乏海外軍事基地進行整補,是其遠洋作戰能力的軟肋。蔡教授補充,除了後勤問題,解放軍還面臨高技術人才短缺以及一胎化政策導致的兵源質量與數量困境。 蔡教授進一步提出,中國正對台採取一種「三步走」的戰略,包括建構低強度、模糊邊界的戰場、深化戰略封鎖演練、創造戰略不確定性,意在模糊戰爭與和平的界線。他並表示,台灣除了強化自身防衛,更需建立應對這類模糊衝突的明確準則,並加強與國際盟友的溝通協調,以應對中國的挑戰。 (精彩節目內容歡迎點選連結頁面上的三角形播放鍵圖案收聽,或透過Podcast平台搜尋「這樣看中國 林廷輝時間」收聽。) 【與節目互動】 EMAIL: 2020@rti.org.tw、20200203news@gmail.com PODCAST收聽:SOUND ON  、SPOTIFY  、Apple Podcasts

  5. JUN 30

    【林廷輝時間】以色列與伊朗衝突對台灣的啟發

    主持人林廷輝邀訪實踐大學會計暨稅務學系系主任蔡裕明副教授,深入探討了近期以色列與伊朗的衝突,以及對台灣國防安全的啟示。 蔡裕明分析,以色列的策略為先癱瘓,後突襲的模式,也可由此看出現代戰爭已演變為一種結合情報、網路、金融與實體攻擊的混合戰新形態,這仰賴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長期的深度滲透,在伊朗境內建立情報網。例如,他們從伊朗內部發射大量的無人機,癱瘓了伊朗的防空雷達與指揮系統,為後續主力戰機部隊創造了攻擊窗口。 節目接著討論,為何像伊朗與俄羅斯這樣的國家,其防衛體系會顯得如此脆弱。蔡裕明認為,主要原因在於他們的防空系統專注於防禦傳統的中高空威脅,對於從內部發起、低空飛行的小型無人機群幾乎來不及反應。此外,這些國家在關鍵基礎設施周邊的反滲透監控能力不足,加上官僚體系可能存在的腐敗漏洞,影響到國家安全。 對於這場衝突給台灣的啟示,蔡裕明表示,台灣可從強化關鍵基礎設施防護做起,台灣的防衛思維不能只停留在抵禦來自海峽對岸的飛彈,更要對港口、倉儲等進行常態化的安全檢查與監控,再來是重視金融與網路戰,台灣應將金融與網路安全視為國防的第一道防線,以及建立快速應變機制,面對新型態威脅,台灣應建立從中央到地方的快速反應鏈,並將任何針對關鍵基礎設施的攻擊視為戰略挑釁,給予以即時果斷的回應。 (精彩節目內容歡迎點選連結頁面上的三角形播放鍵圖案收聽,或透過Podcast平台搜尋「這樣看中國 林廷輝時間」收聽。) 【與節目互動】 EMAIL: 2020@rti.org.tw、20200203news@gmail.com PODCAST收聽:SOUND ON  、SPOTIFY  、Apple Podcasts

  6. JUN 24

    【林廷輝時間】深入解析法國的印太戰略

    主持人林廷輝邀訪全球話智庫執行長黃惠華共同探討法國總統馬克宏的印太戰略,及其背後的矛盾與挑戰。 林廷輝提到,法國總統馬克宏在香格里拉會議中表示,俄烏戰爭中若是大家沒有制止俄羅斯的野心,中國將會侵略台灣,林廷輝還指出,法國在印太地區擁有多個屬地,並駐紮有超過1600名海軍及多艘軍艦,顯示對印太區域的高度重視。 黃惠華分析法國印太戰略的矛盾之處在於法國一方面希望擺脫對美國的依賴,追求戰略自主,另一方面,在俄烏戰爭中,法國的出資額遠低於美國與英國,卻又試圖在國際事務上扮演主導角色。 黃惠華表示,馬克宏提出的「第三條路」新聯盟構想,意在為不想在美中之間選邊站的國家提供另一個選項,這個戰略是希望利用法國在軍工、航太等領域的科技實力,與印太地區的夥伴國家,如日本、印度、澳洲、越南、印尼等,建立多邊與雙邊的合作關係。 然而,黃惠華也點出這個戰略的困境。她認為,法國的「第三條路」從未成為主流,其理念大於實力,且缺乏具體的架構支撐,法國既無法完全脫離美國的影響,也無力單獨對抗中國,使法國處於尷尬的境地,她認為,馬克宏的「第三條路」能否成功,不僅取決於法國自身的實力,也仰賴其他國家的接受程度以及美中兩國的反應。這些都將是未來觀察的重點。 (精彩節目內容歡迎點選連結頁面上的三角形播放鍵圖案收聽,或透過Podcast平台搜尋「這樣看中國 林廷輝時間」收聽。) 【與節目互動】 EMAIL: 2020@rti.org.tw、20200203news@gmail.com PODCAST收聽:SOUND ON  、SPOTIFY  、Apple Podcasts

  7. JUN 17

    【林廷輝時間】香格里拉會議的觀察

    主持人林廷輝邀訪全球話智庫執行長黃惠華共同探討此次香格里拉會議的亮點與背後的意涵。 林廷輝提到,美國新任國防部長赫格塞斯首次參與香格里拉會議,外界預測會議的焦點會集中在美國與中國的互動上,但中國國防部長董軍卻沒有出席,僅派出一名少將做代表,林廷輝認為這可能與中國的政治內部動盪有關。於此會議中,赫格塞斯發表談話,明確警告中國若入侵台灣將引發毀滅性的後果,這顯示美方已做好應對準備。 黃惠華表示,此次會議可從幾個地方觀察,首先在戰略主軸方面,內容聚焦在印太戰略架構的深化,特別是海上安全保障,還有新型態的科技戰,包括無人系統、AI用在軍事領域還有軍事力量整合等等,若是從地緣代表性來看頗為多元,參與國有許多歐盟國家或跟北約有關的國家,甚至於是南太平洋小島的國家,黃惠華形容,香格里拉會議其實是美國主導的大拜拜與軍售場合,美國希望盟友提高國防支出,實則是為推銷美製武器、鞏固以美國為核心的威懾力量。 黃惠華分析,這次會議的亮點,在於新型態的戰爭,包括網路、海底電纜及太空安全等非傳統領域。這不僅是法國、紐西蘭、芬蘭等國的關注重點,也完全符合近年美國推動的多重領域作戰,也就是整合海、陸、空、太空、網路等領域同步進行聯合作戰的戰略。 (精彩節目內容歡迎點選連結頁面上的三角形播放鍵圖案收聽,或透過Podcast平台搜尋「這樣看中國 林廷輝時間」收聽。) 【與節目互動】 EMAIL: 2020@rti.org.tw、20200203news@gmail.com PODCAST收聽:SOUND ON  、SPOTIFY  、Apple Podcasts

  8. JUN 10

    【林廷輝時間】深入探討「單一戰區」

    主持人林廷輝邀請國防院國家安全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尊彥一同深入探討日本向美國提出的「單一戰區」(one theater)構想。 副研究員王尊彥分析,此概念具其合理性,主要是為了因應朝鮮半島、台灣海峽及南海等東亞三大熱點安全情勢的連動性。他認為,這可被視為亞洲版北約的另一種實踐形式,目的在建立一個更緊密的集體防禦框架。 然而,「單一戰區」的構想面臨最大的挑戰在於各國間對威脅認知的差異,例如,日本已將中國視為首要威脅,但對韓國而言,其主要威脅來自北韓,且中國是其無法忽視的重要經濟夥伴,這使得各國在戰略排序上難以完全一致,再者,此提案也被解讀為日本的策略性倡議,意在確保美軍在此整合戰區中繼續扮演核心指揮角色,而非將日本獨自推向第一線。美國對此構想的初步反應較為平淡,顯示該計畫尚需大量的溝通與協調。 王尊彥認為,要成功實現「單一戰區」,首要任務是參與國之間必須就共同威脅達成共識並進行深度溝通,儘管各國國家利益與立場不同,但面對一個共同且日益增強的潛在威脅,透過協調建立互信是計畫成功的第一步,且若能有效整合,將對區域形成強大的嚇阻力量。 (精彩節目內容歡迎點選連結頁面上的三角形播放鍵圖案收聽,或透過Podcast平台搜尋「這樣看中國 林廷輝時間」收聽。) 【與節目互動】 EMAIL: 2020@rti.org.tw、20200203news@gmail.com PODCAST收聽:SOUND ON  、SPOTIFY  、Apple Podcasts

About

中國崛起對世界帶來巨大影響,台灣更是面對強權的第一線。瞭解中國是越來越重要!! 中央廣播電臺播出的「這樣看中國」節目,邀請不同領域的學者、專家,帶您從國際、兩岸、財經等多元且深入的角度透視中國。 每週二晚間9點30分到10點,請聽由林廷輝主持的【林廷輝時間】,帶您從國際與政治等視角解析中國。 歡迎透過電子郵件與我們聯繫,「這樣看中國」節目電子信箱:2020@rti.org.tw、20200203news@gmail.com PODCAST收聽:SOUND ON 、SPOTIFY 、Apple Podca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