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看中國-蔡明芳時間

蔡明芳,Rti

中國崛起對世界帶來巨大影響,台灣更是面對強權的第一線。瞭解中國是越來越重要!! 中央廣播電臺播出的「這樣看中國」節目,邀請不同領域的學者、專家,帶您從國際、兩岸、財經等多元且深入的角度透視中國。 請聽每週三晚間9點30分到10點,由蔡明芳主持的【蔡明芳時間】,帶您從財經與產業等視角解析中國。 歡迎透過電子郵件與我們聯繫,「這樣看中國」節目電子信箱:2020@rti.org.tw、20200203news@gmail.com PODCAST收聽:SOUND ON  、SPOTIFY 、Apple Podcasts 

  1. SEP 24

    【蔡明芳時間】TikTok背後的美中角力與國安隱憂及台韓經濟比較

    主持人蔡明芳指出,近期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通話,將TikTok問題推上了美中角力的風口浪尖。蔡明芳表示,這次爭議的核心不僅是商業利益,更是數據安全與國家主權的攻防。 蔡明芳強調,TikTok透過演算法蒐集並分析用戶的消費習慣、觀看偏好甚至日常作息,從而掌握個人的行為模式與金流,除此之外,TikTok由中國公司控制,這使得中國政府能夠利用平台推播特定的內容,進行認知作戰與思想滲透,這也是美國政府為何對TikTok問題如此重視。 節目中還談及,美中貿易戰已加速了全球供應鏈的重組,許多廠商為規避高關稅與地緣政治風險,正將生產基地從中國轉移至台灣、越南、墨西哥等國家,形成一股去中國化的趨勢,從而減弱了中國在國際談判中的籌碼。 這一點也體現在台灣近期的經濟表現上。蔡明芳提到,根據高盛的報告與最新數據,台灣今年的人均GDP有望超越韓國。他認為,這主要歸功於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即便有人覺得台灣經濟過度依賴單一產業,但這也恰恰證明了台灣在高科技領域取得了成功。 (精彩節目內容歡迎點選連結頁面上的三角形播放鍵圖案收聽,或透過Podcast平台搜尋「這樣看中國 蔡明芳時間」收聽。) 【與節目互動】 EMAIL: 2020@rti.org.tw、20200203news@gmail.com PODCAST收聽:SOUND ON  、SPOTIFY  、Apple Podcasts

  2. SEP 17

    【蔡明芳時間】剖析中國近期經濟態勢

    蔡明芳分析指出,中國國家統計局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與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雙雙呈現負成長,反映出中國在消費與生產兩端同時面臨挑戰,內需不足與生產過剩的問題已經非常嚴重。 蔡明芳認為,CPI轉負,源自於民眾對於未來就業、薪資前景感到悲觀,導致消費意願低落的問題,而PPI持續負成長則暴露了中國產業內卷化的困境,殺價競爭更為激烈,這不僅會造成企業虧損,更讓外資對中國市場卻步。 節目中還提到,外資的信心是觀察中國經濟的指標,但根據上海美國商會的最新調查顯示,美商對未來五年中國市場的樂觀程度大幅降低,主要原因在於美中關係緊張、中國市場激烈的價格競爭,以及整體經濟狀況的不佳。蔡明芳強調,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近年來的政策,以及對香港的處理方式,已嚴重破壞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的信任,是再多優惠政策都難以挽回的。 蔡明芳還分析,儘管中國近期推出放寬外匯管制、簡化投資登記等九大措施想要吸引外資,但這些都只是治標不治本,除非領導階層出現轉變,重建國際信任,否則經濟將會持續下行。 (精彩節目內容歡迎點選連結頁面上的三角形播放鍵圖案收聽,或透過Podcast平台搜尋「這樣看中國 蔡明芳時間」收聽。) 【與節目互動】 EMAIL: 2020@rti.org.tw、20200203news@gmail.com PODCAST收聽:SOUND ON  、SPOTIFY  、Apple Podcasts

  3. SEP 3

    【蔡明芳時間】最新國際經濟事件解析

    主持人蔡明芳表示,美國即將撤銷台積電南京廠設備進口的豁免權,此舉並非單獨事件,而是繼南韓三星、SK海力士之後,美國一系列收緊對半導體技術管制的延續,他說明,這不僅是單純的商業考量,更是美國基於國家安全以及全球產業鏈能夠健康有序發展的布局。 關於中國部分,蔡明芳指出,中國正面臨深刻的內部挑戰,包括人口結構高齡化帶來的隱憂,還有產能過剩的問題,尤其在電動車、鋰電池與太陽能板等新三樣產業,已引發了激烈的價格戰與出口傾銷。蔡明芳認為,儘管北京高層已意識到此問題並試圖改變,但這種結構性失衡,短期內是難以輕易扭轉的。 蔡明芳還觀察到,面對中國的困境,美國手中還握有232條款這張王牌,用以對特定產業發動更精準的關稅打擊。他舉例,未來即便汽車整車未被課稅,但只要其使用的鋼鐵、晶片等關鍵零組件源自中國或其夥伴國,就可能被課以重稅,形成一種更具穿透力的間接制裁。 面對圍堵,蔡明芳分析,中國正積極建構替代性的經濟聯盟。以上海合作組織峰會為例,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不僅承諾提供20億人民幣的無償援助,更倡議成立開發銀行,其目的在於利用金融資本拉幫結派,從而打造一個足以抗衡美國的經濟圈。 (精彩節目內容歡迎點選連結頁面上的三角形播放鍵圖案收聽,或透過Podcast平台搜尋「這樣看中國 蔡明芳時間」收聽。) 【與節目互動】 EMAIL: 2020@rti.org.tw、20200203news@gmail.com PODCAST收聽:SOUND ON  、SPOTIFY  、Apple Podcasts

  4. AUG 27

    【蔡明芳時間】消費者預期心理引爆,國內車商降價潮來襲

    蔡明芳表示,台美對等關稅談判觸及了台灣長期以來進行的幼稚產業保護政策,他解釋,政府保護特定產業的初衷是為了培養其競爭力,讓特定產業能夠成長茁壯,然而,與成功發展的半導體業相比,台灣汽車產業在長期的保護下,並未建立起足夠的國際競爭力,甚至連第一年上市車款的自製率要求都僅有15%,顯示保護政策並未達到預期效果。 再來,蔡明芳指出,大眾對關稅降低的理解存在誤區。他強調,此次談判的關稅減讓並非全球適用,而是針對從美國製造並進口的汽車,這不僅包括美國品牌,也涵蓋了在美國設廠組裝的日系或德系車款,而從其他如歐洲、日本地區直接進口的車輛並不受惠。這種針對單一國家的優惠,也引發了是否違反WTO最惠國待遇的問題。 蔡明芳認為,市場上的討論,加上政府可能會調降貨物稅的議題,已經讓消費者產生出一股強大的預期降價心理,此種預期心理可能導致消費者延後購車,形成觀望態勢。這種需求面的壓力,也將讓所有車商為了避免車輛成為滯銷的跨年車,而必須提前祭出優惠。因此,最終導致車價下跌的,可能不是關稅本身,而是市場的集體預期,甚至會影響到中古車市場,引發全面的價格重估。 (精彩節目內容歡迎點選連結頁面上的三角形播放鍵圖案收聽,或透過Podcast平台搜尋「這樣看中國 蔡明芳時間」收聽。) 【與節目互動】 EMAIL: 2020@rti.org.tw、20200203news@gmail.com PODCAST收聽:SOUND ON  、SPOTIFY  、Apple Podcasts

  5. AUG 20

    【蔡明芳時間】對等關稅政策對台灣產業的衝擊

    蔡明芳表示,將台灣工具機產業的困境歸咎於美國的對等關稅,是一種過於簡化的看法。他強調,產業的低迷是多重因素累積導致的結果,且許多問題早已存在,例如,中國作為台灣工具機最大的出口市場,其經濟放緩直接衝擊了訂單,還有,日圓持續貶值,大幅增強了日本產品的價格競爭力,也對台灣造成了排擠效應。 從數據來看,蔡明芳分析,台灣工具機出口至美國的佔比相對有限,因此美國關稅的直接衝擊並不像媒體所說的那麼大,他認為,真正需要警惕的是,當中國大量產品因高關稅而無法銷往美國時,這些產能將轉向其他市場,形成低價傾銷。這股壓力不僅會衝擊台灣在歐洲等地的外銷市場,更可能倒灌回台灣本土,對產業造成價格破壞。 蔡明芳還指出,這場貿易戰的影響是全球性的,廠商的倒閉可能是長期經營不善、技術未升級等多重因素疊加,而非單一關稅事件所導致,因此,在評估衝擊時,必須將視角從單一的美國關稅,擴展到全球供應鏈重組、匯率變動以及中國產能外溢的宏觀層面,才能看清問題的全貌。 (精彩節目內容歡迎點選連結頁面上的三角形播放鍵圖案收聽,或透過Podcast平台搜尋「這樣看中國 蔡明芳時間」收聽。) 【與節目互動】 EMAIL: 2020@rti.org.tw、20200203news@gmail.com PODCAST收聽:SOUND ON  、SPOTIFY  、Apple Podcasts

  6. AUG 13

    【蔡明芳時間】解析各國最新對等關稅稅率及影響

    主持人蔡明芳表示,美國的對等關稅並非取代舊稅率,而是在既有關稅基礎上額外加徵。例如,為規避關稅而進行的轉口貿易,將被額外加徵40%。在此框架下,各國反應不一,歐盟與日本透過積極協商,成功將稅率降至淨課徵15%,然而,台灣與南韓等國目前仍面臨在原有稅率上額外加徵的壓力。此外,美國也運用次級關稅對與其制裁國交易的第三方國家施壓,擴大其貿易政策的影響力。 再來,蔡明芳指出,中國經濟面臨空前挑戰。數據顯示,中國7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趨近於零,而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已連續34個月衰退,這反映出嚴重的內需不足與產能過剩問題。更關鍵的是,外國直接投資(FDI)金額急遽下滑,今年第二季的FDI金額只有去年高峰期的8%,顯示國際資本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大幅滑落。 對於台灣,蔡明芳分析,第一,美國已正式超越中國,成為台灣最大的出口市場,這代表著全球供應鏈重組的重大轉變。第二,針對台積電等企業赴美設廠引發的掏空台灣疑慮,他認為,此舉是為了滿足客戶需求以及市場的策略佈局,與過去將工廠完整搬遷至中國的情況不同。他更進一步指出,若考慮到台灣自身的缺水、缺電等「五缺」問題,強行將所有頂尖產能留在國內,反而會扼殺企業的成長,這才是真正的掏空。 (精彩節目內容歡迎點選連結頁面上的三角形播放鍵圖案收聽,或透過Podcast平台搜尋「這樣看中國 蔡明芳時間」收聽。) 【與節目互動】 EMAIL: 2020@rti.org.tw、20200203news@gmail.com PODCAST收聽:SOUND ON  、SPOTIFY  、Apple Podcasts

About

中國崛起對世界帶來巨大影響,台灣更是面對強權的第一線。瞭解中國是越來越重要!! 中央廣播電臺播出的「這樣看中國」節目,邀請不同領域的學者、專家,帶您從國際、兩岸、財經等多元且深入的角度透視中國。 請聽每週三晚間9點30分到10點,由蔡明芳主持的【蔡明芳時間】,帶您從財經與產業等視角解析中國。 歡迎透過電子郵件與我們聯繫,「這樣看中國」節目電子信箱:2020@rti.org.tw、20200203news@gmail.com PODCAST收聽:SOUND ON  、SPOTIFY 、Apple Podcasts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