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0日,一家来自“黄金界华强北”水贝的金表公司深圳西普尼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望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这是其在“两进两出”新三板、折戟A股后,终于在港股圆了“上市梦”。然而,这家以“足金手表”闻名的企业,在金价持续走高的背景下,仍要面临“金表难卖”的尴尬局面。
一波三折的上市路
西普尼的核心业务是贵金属手表的设计、制造与销售,旗下拥有“HIPINE”和“金熊”两个品牌。西普尼的主要收入来自自主品牌贵金属手表的设计制造,同时也为老凤祥、中国珠宝及周大生等第三方国内珠宝品牌和批发商提供ODM服务,包括开发及生产贴牌贵金属手表及饰品,并提供受托加工服务。
9月15日,港交所文件披露,西普尼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由平安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随后西普尼披露,公司于9月19日至9月24日招股,拟全球发售1060万股,其中香港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每股发售价27.0-29.6港元。原计划于9月29日在联交所开始买卖,但受到天气影响,将推迟至9月30日。
西普尼提供的最新资料显示,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2024年,HIPINE既是中国最大的足金贵金属手表品牌,也是最大的镶足金的镶贵金属手表品牌,就足金贵金属手表的GMV及镶足金的镶贵金属手表的GMV计算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7.08%及28.96%。
西普尼的故事始于2013年,胡少华在深圳水贝创立了西普尼的前身——深圳市尊尚钟表有限公司,瞄准贵金属手表赛道,次年推出中国首款可量产的足金手表。2015年,胡少华的岳父李永忠及其子李硕、李林茂等通过增资加入,此后西普尼逐渐变成一家家族控股的企业。目前,李永忠、胡少华、李硕及李林茂四人为一致行动人及控股股东,四人共同有权行使西普尼已发行股份总数约61.60%附带的表决权。
在2016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后,西普尼开启了资本化的征程。当年8月,西普尼以“穿金戴银”之名在新三板挂牌,一度成为市场关注的“金表第一股”,但仅在两年后,2019年西普尼便在新三板摘牌,并启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筹备。西普尼在招股书中解释,考虑到当时国内资本市场的整体情绪、行业状况等因素,第一次“冲A”计划暂停,并没有向交易所提交正式申请。
2022年,西普尼为冲击北交所再度挂牌新三板。根据相关规定,申请北交所上市的公司须在新三板创新层持续上市至少12个月。在第二次挂牌期间,西普尼引入了莆田国资委旗下的金银谷投资。然而,北交所上市之路同样波折。2024年11月,西普尼再次从新三板摘牌,此时西普尼已经把资本化的目光转向了港股。尽管2024年11月首次港股递表因6个月内未通过聆讯而失效,但西普尼在今年6月再次递交申请,转战港股市场的决心不小。
据悉,西普尼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进一步提升产能,以巩固在传统贵金属手表市场的领导地位,并把握智能贵金属手表和饰品市场的增长机遇;通过建立莆田研发中心加强研发能力以推动业务持续增长;扩大并优化销售网络、加强品牌建设并提升品牌影响力及知名度等。
不断缩水的金表“含金量”
在金价居高不下的背景下,金表“龙头”正面临新的挑战。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西普尼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24亿元、4.45亿元和4.5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454万元、5210万元和4935万元。2024年,西普尼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现象,净利润同比下滑5.28%。
不过,2025年前5个月,西普尼的净利润出现明显回暖,达到4279万元,同比2024年同期的2019万元大幅增长111.9%。事实上,这一利润主要来自饰品销售收入的大幅增长,饰品业务在2024财年及2025年前五个月收入因一客户的订单而急升,这一增长抵消了手表销售收入同期超2成的减幅。
一直以来,传统贵金属手表是西普尼的主要收入产品,2024年占公司收入的70.7%,2023年更占到9成以上。仅在今年前五个月,西普尼今年发力饰品销售,此消彼长导致手表收入占比大幅下降至47.9%。
过去这几年,西普尼的金表并不好卖。2024年,西普尼贵金属手表产品销售收入下降严重,从2023年的4.03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3.23亿元。今年前五个月,贵金属手表的销售收入为1.15亿元,同比下降约22%。西普尼表示,传统贵金属手表的平均售价上升,主要由于金价上涨所致,西普尼一般根据金价的波动适时调整传统贵金属手表的售价。高金价是西普尼面临的首要挑战。以黄金为主的主要原材料占销售成本的9成以上,金表售价的节节攀升最终也抑制了终端消费需求。
为了应对金价带来的成本上涨,西普尼的传统贵金属手表含金量在不断“缩水”。西普尼披露,2022年平均每只手表含有5.48克黄金,到2023年减少了4.56%,降至每只5.23克;到了2024年,又进一步减少了17.40%,降至每只4.32克。而今年前五个月每只手表的平均黄金使用量又进一步减少至3.44克。与此同时,每只手表的平均售价从2022财年的2627元上涨8.72%至2023财年的2856元,在2024财年则保持基本稳定,到了2025年前五个月,每只手表售价再增长4.80%至2993元。
西普尼解释,公司OBM传统手表的平均售价相对稳定,主要由于每只手表的平均黄金重量下降,这反映公司应对成本压力的策略。并表示,公司已大幅降低单位产品黄金重量,此项措施现已近极限以维持产品完整性。因此,预期现有核心产品线的黄金含量不会出现进一步的重大减少。然而,从手表的销售情况看,这一策略的效果显然不符合预期。
面对传统金表业务的瓶颈,西普尼开始尝试转型。2023年,公司与华为合作,首发一款搭载华为智能机芯的智能足金手表,试图将传统金表与智能科技结合。在2023—2024年,西普尼推出一系列创新的智能手表系列。其中包括足金、银、铂金及宝石表款,所有表款均搭载华为的智能机芯。然而,新业务的表现并不理想。2024年,智能手表的收入仅为2802.5万元,占总收入的6.1%,毛利率为18%,远低于传统金表业务的29%。2025年前五个月,智能手表的销售收入更占总销售收入仅为2%。智能金表的市场接受度、技术整合难度以及品牌认知度,都是西普尼转型要面临的重要挑战。
文|记者 莫谨榕
图|西普尼官网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