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不闲

闲谈不闲

闲谈不闲,试图在生活的褶皱里找答案。 三个中年人的柴米油盐。

  1. SEP 30

    闲谈不闲|十一前聊透旅行:换地方,更要换状态

    shownotes:播客基本信息• 主播:杨婷、翊玮、晓琴• 总时长:53分钟• 核心内容:探讨旅行的意义、假期安排以及旅行中的难忘瞬间等。时间线及核心亮点• 00:01-05:30:开场话题,为啥假期总想逃离熟悉的城?主播们戳中大家“想逃离”的共鸣,提及“现代女性订钟点房独处”现象。• 05:31-11:20:深度视角,旅行本质是“突破与重构”?从社会学角度解读旅行,认为旅行能让人跳出日常角色,重新定义自己。• 11:21-18:40:真实计划,十一大家咋安排?主播们分享了自己的十一计划,有带娃去重庆的,有在兰州宅家的,也有回陕西陪父母的。• 18:41-29:50:核心探讨,旅行关键是换地方,还是换状态?三人达成共识,“换状态”更重要,摆脱疲惫才是旅行的刚需。• 29:51-45:30:故事暴击,暑期旅行的难忘瞬间。主播们分享了暑期旅行的难忘经历,如云南的火把节、长白山的稻米节、青海的悬崖木屋等。• 45:31-50:10:观念碰撞,旅行要做攻略、疯狂拍照吗?对于旅行是否要做攻略和拍照,主播们各抒己见,有人认为只定住宿交通即可,有人则喜欢让孩子当“小博主”拍照片。• 50:11-53:00:结尾治愈,旅行的意义藏在小插曲里。主播们总结旅行中的遗憾比美照更难忘,会成为未来的治愈记忆。

    55 min
  2. AUG 27

    闲谈不闲:中年不渡劫!我们聊透沉默大多数的压力与出口

    时间线在此00:00-03:00 开场•定调主题:聚焦中年人压力与情绪出口•介绍嘉宾:主持小亿;常驻嘉宾晓琴,翊玮;特邀心理师杨尚儒•引入共鸣:杨尚儒自嘲“中年压力样本”,初步聊“上有老下有小”的处境03:01-10:00 话题1:中年沉默压力•核心观点:中年人是“最脆弱的沉默大多数”,社会关注度低•案例:翊玮“车库缓冲时刻”(开车回家后独处解压)•压力分类:育儿(管三餐、盯作业)、养老(双重养老焦虑)10:01-19:00 话题2:压力躯体化预警•科普:压力致内分泌紊乱、加速基因端粒磨损(关联衰老与健康)•案例:翊玮腰酸背痛、睡眠差(每天4-5小时);同学突聋、脱发高血压•延伸:中年人“评价焦虑”重,公众人物更易受情绪影响19:01-32:00 话题3:家庭育儿冲突•理念碰撞:杨尚儒重“孩子信心”,“夫妻作业之争”(妻子高要求孩子)•案例:“高考高压致子极端行为”(提刀砍母、跳楼)•建议:家长需平衡学习与成长,关注孩子综合能力32:01-43:00 话题4:中年婚姻经营•模式分享:“朋友式相处”、嘉宾“分工式相处”(管细节vs控资金)•观点:婚姻需“系统式经营”,无需追求年轻时黏腻•技巧:重视夫妻生活、睡前/饭间情绪沟通43:01-49:00 话题5:压力疏解技巧•心理师方法:运动(减皮质醇)、晒太阳(30-40分钟)、储备“快乐能量”•嘉宾补充:独处(吃火锅、唱K)、培养爱好(骑车、自驾、写日记)49:01-51:00 结尾•总结:中年是“带烟火气慢慢走”,呼吁“照顾自己”•互动:邀请留言分享压力与疏解方法•道别收尾

    52 min
  3. AUG 7

    闲谈不闲:年轻人的爱情困局与破解之道(下)相亲市场的真相

    本期《闲谈不闲》继续请到婚恋行业“老法师”曹姐,掏心窝子聊透相亲那些事儿:28岁美女拒绝当“三”,专找40+大叔竟成了?38岁男生非1米8不娶,到底卡在哪了?父母拿着子女资料去相亲角“摆摊”,真的有用吗?从业5年,曹姐见过太多“高要求低现实”的单身男女,也拆穿过不少“许愿式择偶”的套路。想知道相亲市场的潜规则?大龄未婚的真相是什么?听完这期,或许你对“找对象”会有新想法~本期亮点时间线•02:15 曹姐的“王炸案例”:黑长直美女不做“小三”,靠啥嫁给43岁老板?“她第一次跟男方吃饭就抢着买单,说‘aa是尊重,我不图你钱’。43岁兰州老板当场记住她,婚后才露家底:酒窖里的藏酒值一套房。这姑娘聪明就聪明在——不拿颜值当筹码,拿真诚当底牌。”•07:10 “你直接给我包办了!”——相亲界的“甩手掌柜”有多离谱?曹姐笑到拍桌:“上周有个90后男生说‘我忙,你帮我聊,合适就结婚’。我回他‘那洞房要不要我替你去?’感情哪能偷懒?你自己不张嘴,难道让我替你跟对象吵架?”•12:30 大龄未婚的真相:35岁后,真的“爱不动了”?“86年银行高管跟我说:‘见再漂亮的姑娘,心动超不过半分钟,一想到要哄人、要约会,累得慌’。曹姐说句扎心的:不是不想爱,是‘荷尔蒙退潮’后,更怕‘麻烦’——但更多人是被执念卡着:非1米8不嫁,非编制不娶,把爱情过成了‘考试划重点’。”•18:05 相亲角的“大型尴尬现场”:父母替子女相亲,越帮越忙?“上周见个阿姨,拿着儿子照片说‘我儿子1米78,必须找1米65以上的’,结果她儿子偷偷跟我说‘我喜欢小巧的’。父母总把自己的标准当‘圣旨’,却忘了——日子是孩子自己过啊。”•24:50 曹姐的3句大实话,戳醒“择偶迷路人”① 别迷信“眼缘”:帅哥们婚后都会发福,对你好才是“抗老药”;② 指标别卡太死:1米75对你嘘寒问暖,比1米8对你冷若冰霜强;③ 大龄不可怕,“怕”才可怕:35岁遇到对的人,比25岁凑活结婚强一万倍。•27:30 最后一卦:相亲机构真有“婚托”吗?曹姐放话:“我这儿没有,但同行有过——给你推个‘完美对象’,聊俩月说‘不合适’,钱照收。找机构认准一点:敢让你直接见本人,不藏着掖着的,才靠谱。”(29分钟干货拉满,听到最后记得去评论区聊聊:你相亲时踩过最离谱的坑是啥?)

    30 min
  4. JUL 4

    【闲谈不闲】:年轻人的爱情困局与破局之道(上)

    本期节目邀请到从业5年的婚介机构主理人曹姐,从跨界婚介人的视角,拆解当代年轻人的婚恋困境:社交软件越刷越孤独、相亲时的现实考量、不同年龄段的择偶差异,以及如何在快节奏时代找到合适的伴侣。时间线亮点•00:00-05:30 嘉宾登场:曹姐从房地产销售跨界婚介的契机,5 年促成上百对新人的背后故事。•05:30-15:00 行业初体验:花 1 万元买 5000 组客户资源却遇“流动数据”难题,疫情下的婚介生存挑战。•15:00-20:00 社交软件的真相:曹姐亲身经历“杀猪盘”,揭秘交友软件与婚介机构的本质区别。•20:00-25:00 客户画像:22 - 30 岁年轻人的择偶需求。•25:00-30:00 客户画像:30 - 40 岁人群的择偶特点。•30:00-35:00 客户画像:40 - 50 岁人群因孤独寻求陪伴的择偶诉求。•35:00-40:00 相亲潜规则:收费标准背后的逻辑(3000 - 6000 元的服务差异),为何“有房有稳定工作”是男性基本门槛。•40:00-45:00 婚恋痛点:大龄高知女性的择偶困境,35 岁上下人群“想结又犹豫”的普遍心态。•45:00-49:00 破局建议:相亲一定要线下见面,短期旅行是检验适配度的最佳方式。金句摘录•“相亲的本质:一群没情商的男人追一班难搞的女人。”•“社交软件是‘交友’,婚介是‘以结婚为目的的精准匹配’。”•“婚姻里能长久的不是眼缘和感觉,而是人品和性格。”•“35 岁上下最尴尬:想结婚又怕妥协,事业上升期没时间磨合。”适合人群被婚恋问题困扰的年轻人、对相亲行业好奇的听众、想了解当代社交困境的你。本期主播:曹姐 杨婷 翊玮 晓琴

    49 min
  5. JUN 3

    【六一特辑】8090后的童年盲盒(下集)童年互联网考古社交与成长阵痛

    主播:杨婷&翊玮&晓琴&小亿嘉宾:90后冯博健时间:2025年6月3日时间线:00:00-12:00 | 90年代互联网启蒙:拨号音里的新世界• 97年五年级首台电脑:电话线拨号上网的“滋滋”声,蜘蛛纸牌+聊天室的初代网聊• 笔友vs网友:西双版纳笔友的书信分享,互联网如何让童年视野“破圈”12:01-25:00 | 游戏厅与黑网吧:叛逆少年的冒险地图• 街机厅回忆:一块钱三个币的《97格斗》,男生放学必打卡的“快乐老家”• 网吧翻车现场:班长逃值日被班主任抓包,二伯通风报信引发的“男女混合双打”• 3D眩晕患者自救:别人玩CS我写QQ空间歌词,网吧里的“文艺清流”25:01-38:00 | 兴趣班翻车实录:艺术细胞的“滑铁卢”• 国画写生迷路记:白塔山全日游找组织,没学会画画却逛遍公园每个角落• 鼓号队“降级史”:从吹号手到三角铁担当,被老师吐槽“音准全靠缘分”• 校服黑历史:蓝色运动服当抹布擦桌子,毕业都没穿上心仪的“电视款校服”38:01-45:00 | 校园江湖:小团体、霸凌与家庭课• 杀马特发型危机:比校草帅被堵?90后非主流的“颜值焦虑”• 课桌板当武器:为班级卫生区打架,一脚踹开木桌板的“热血青春”• 原生家庭反思:“为你不离婚”的压抑vs“朋克妈妈”的松弛感,当我们成为父母后结尾彩蛋 | 超龄儿童六一本色出演• 00后仪式感:朋友互送零食大礼包,成年人的“返童三件套”• 带娃党日常:孩子选玩具先比价淘宝,小黄人密室成亲子新顶流互动话题• 你当年的QQ空间签名是什么“黑历史”?• 如果能给父母一个育儿建议,你会说什么?出品:闲谈不闲50分钟带你穿越回没有滤镜的真实童年,有笑有泪却足够真实。愿你偶尔慢下来,听听旧时光里的“土味”故事~ �

    41 min
  6. MAY 31

    【六一特辑】8090后的童年盲盒:那些回不去的快乐密码

    � 本期时间线:[00:00] 主播杨婷开场 | 超龄儿童的六一碎碎念:谁规定大人不能过儿童节?[02:10] 童年时间线大不同 ⏳• 有人认为到初中毕业(独立离家为节点)• 有人觉得“意识到自己傻”时就结束了• 翊玮:我三岁丢过自己,但童年在记忆里永不结束![10:30] 快乐巅峰大揭秘 �• 初中党:友情续航20年的秘密,每年30人聚会的快乐谁懂?• 小学党:大院里的“犯罪团伙”,一起拆火车轮子、偷桑葚、烤土豆• 杨婷:农村野孩子的快乐——被鹅追着跑也算亲近自然?[18:40] 那些年的“危险游戏”�• 拆报废火车卖钱(50块巨款!最后藏石头下不见了)• 偷桑葚被狗追,挂在树上进退两难• 滑土坡、烤蛇肉、抓萤火虫当手电筒(手臭三天也值了!)[35:20] 南北童年差异大赏 �️• 北方:滑土坡、骑骆驼、抓蚂蚱• 南方:偷菜野炊、小溪摸鱼、被鹅啄到流鼻血• 共同记忆:校门口的彩色小鸡,养到下蛋后神秘失踪…[42:10] 暴露年龄的影视歌单 �• 电视剧:《聊斋》前奏一响就缩被窝、《神雕侠侣》古天乐版yyds• 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全班哭到抽纸告急• 动画片:《圣斗士星矢》《四驱小子》《小神龙俱乐部》承包暑假[55:30] 玩具与礼物的仪式感 �• 传全班的《狮子王》硬皮书,破了能哭一礼拜• 抄歌词的笔记本:周杰伦歌词+非主流贴纸=青春标配• 送贺卡的“内卷”:圣诞节前狂写50张,水晶球里的雪花摇出年味[1:05:40] 偶像的力量与成长 �• 追星方式:买磁带、贴海报、抄歌词,纯纯的“作品粉”• 童年梦想:从“想成为周杰伦”到“平凡也英雄”,我们都长大了• 冯博健:小学作文《我的父亲是局长》竟是刘德华歌词,老师当场笑场![1:12:30] 结尾彩蛋 �全员合唱《童年》改编版:“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好像都一样~” 互动话题:你的童年关键词是什么?评论区晒出你的“童年三件套”(例:辣条+弹珠+大风车),揪3位朋友送复古零食大礼包!#8090回忆杀 #童年时光机 #超龄儿童保护协会� 主播:杨婷 & 翊玮&晓琴&小亿&冯博健(80后天团+90后观察员)� 播客平台搜索“闲谈不闲”,订阅解锁更多生活褶皱里的故事~

    45 min
  7. MAY 24

    【闲谈不闲】EP09:生命在于运动还是静止——听听骨科专家怎么说

    主播:杨婷、翊玮、晓琴嘉宾:甘肃省人民医院骨科 高明暄 主任医师时间线速览• 00:00-05:00 开场互动:全民健身热潮下,运动小白盲目选项目引争议,直击核心问题:跑步伤膝盖是真命题吗?• 05:01-15:00 跑者实录:38岁跑者翊玮分享月跑300公里经历,自述足底筋膜炎、膝关节弹响等伤病,探讨「运动过量」与关节健康的平衡。• 15:01-25:00 专家拆解:高明暄主任从临床数据出发,强调运动损伤因人而异,对比重体力劳动者与运动爱好者损伤差异,破除「跑步必伤膝」刻板印象。• 25:01-35:00 体重与运动密码:大体重人群如何选运动?游泳等低冲击项目优先!解析「走路 vs 跑步谁更伤膝」,揭秘关节压力与体重的「倍数关系」。• 35:01-45:00 热门项目风险榜:瑜伽「过度拉伸」、爬楼梯「姿势陷阱」... 专家提醒:关节活动度是红线,别让热爱变伤害。• 45:01-55:00 防护干货包:跑者如何选跑鞋(缓震/支撑型别搞混)?跑前热身 vs 跑后拉伸怎么选?教你区分「正常酸痛」与「疾病信号」。• 55:01-65:00 健康延伸课:骨质疏松与运动啥关系?氨糖是「智商税」吗?破除谣言,倡导「科学运动+定期体检」双保险。核心观点• 运动需「量体裁衣」:体重、年龄、基础体能决定运动强度,大体重人群别硬刚跑步,游泳、椭圆机更友好。• 疼痛是「警示灯」:偶尔酸胀是劳损信号,持续疼痛、关节卡响别硬扛,及时排查痛风、滑膜炎等隐患。• 装备与细节为王:跑鞋选不对,膝盖两行泪!动态拉伸比「硬拉」更护关节,单一项目别贪多(比如别天天跑全马)。互动话题你信过哪些「运动谣言」?比如「爬楼梯=毁膝盖」「瑜伽越痛越有效」?评论区聊聊你的「交智商税」经历~下期预告办公室「久坐族」颈椎自救指南:脖子咔咔响、肩背僵如棍?专家教你科学护颈!

    54 min
  8. MAY 15

    「闲谈不闲」EP08:塔罗牌是心理学还是神秘学?职业塔罗师揭秘78张牌的潜意识

    主播:杨婷、晓琴、翊玮嘉宾:职业塔罗师童末时长:约60分钟风格:轻松对话+专业解析+现场占卜体验⏳ 时间线 & 核心内容00:00-06:30 � 开场:塔罗牌的双面印象• 从90年代小姨的占卜回忆到都市女性小说创作,探讨现代人对塔罗的好奇与困惑• 金句:「塔罗像一面会呼吸的镜子,映照着我们对命运的提问」06:31-18:00 � 职业塔罗师的入行故事• 童末从上市公司财务到职业塔罗师的转型历程(疫情低谷期接触占星→塔罗疗愈自我→持证执业)• 学习成本揭秘:2年系统学习+上万学费+8本手写笔记,天赋与努力的双重积累18:01-32:00 � 塔罗牌的底层逻辑:心理学还是神秘学?• 荣格共识性原理+吸引力法则:抽牌是「能量同频」的潜意识投射• 对比AI占卜:职业塔罗师的核心竞争力是「经验复盘+情绪价值」,而非机械解牌32:01-45:00 � 塔罗行业大起底• 客户画像:70%为25-45岁女性,情感问题占比最高(70%)• 收费模式:线上平台388元/4小时 vs 线下按牌阵收费,禁忌领域(赌博/生死/健康)明确拒绝45:01-55:00 �️ 现场占卜实战:播客发展预测• 抽取「圣杯7+星币9逆位+圣杯骑士逆位」,解析半年内挑战:需突破现实支撑、加强女性视角包装• 建议牌「愚人牌」启示:以新生心态探索小众文化赛道,自带光芒无需焦虑55:01-60:00 � 延伸讨论• 占星与塔罗的学科关联:前者是「人生地图」(长期框架),后者是「当下状态」(短期洞察)• 行业展望:对抗AI替代的关键——用「人的温度」解读牌面,而非依赖标准答案� 本期金句「塔罗不是算命,而是通过牌面让你看见潜意识里的答案。」「职业塔罗师的价值,是用经验帮你把模糊的困惑,翻译成清晰的行动指南。」「所有占卜的终点,都是为了让你更有勇气面对真实的生活。」

    47 min

About

闲谈不闲,试图在生活的褶皱里找答案。 三个中年人的柴米油盐。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