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購連結
https://fifty9design.com/shop/ols/products/digest
今年初我以為矽谷廣電總局阿祖已經棄守思想審查,就開始寫 #美國社會觀察 系列,跟 #本日讀報心得,以及在四月時整合出 #阿跪今天有點政經。
寫著寫著,我就發現祖他騙肖,我都棄下我身上的假草掩護,從樹林裡跑出來,祖還躲在暗處,來搞降觸及這套。
因為要適應阿祖的社群守則,維護基本的觸及數,所以一切只能是「有點」政經的大眾化內容,提供美塔proved闔家觀賞的Sesame Street、天線寶寶等級,較深入的其他內容在祖的世界還是限制級。
除此之外,還常收到些看天線寶寶都還會玻璃心的潑糞留言,說是「舔川跪婦」、在用詞上跳針說是「新型態農場文」,甚至常碰到些都能挑錯字了還是看不懂整個邏輯架構的人,只能放大絕說「整篇廢文」,「建議把文案好好規劃」。都給你看免費的,我幹嘛平白受你們騷擾,奇怪捏。不想看就不要看,幹嘛像吸毒一樣邊看邊痛?
不過從四月初以來陸續看到台灣那些金控或研究院的經濟學家、財經分析師、兩黨前院長部長、大學教授,不管從財經、總經、還是國際關係角度而受主流媒體訪談所發表的觀點,都覺得實在是不太了解美國的核心價值。他們的美國經驗都停留在他們當年留學美國東西兩岸或短暫的訪問學者時期,那個自由貿易好棒的柯林頓時代。
也因為他們全都是以全球化時代的自由市場經濟觀念,所以去評估四月以來突變的逆全球化市場經濟,這本質上就是矛盾的分析方法。結果哩!碰到無法解釋的現象就簡單地以「川普亂搞」來解釋。
但其實理解這一切都不難,因為這就是一門近年來新興的跨領域-「政治經濟學(Political Economy)」,研究「權力如何塑造資源分配,經濟結構如何影響權力」,結合經濟學的推理、政治學的制度分析、與社會學的歷史文化脈絡,來了解市場、國家、與社會。亞當史密斯所寫的「國富論」,還有馬克思的「資本論」,就是古典的政治經濟學研究。
對於台美經貿關係,就是該從「國際政治經濟」的學派來理解,這主要聚焦在國際貿易、金融、匯率制度、供應鏈、地緣政治,尤其是美國的國內政治與國際體系的互動。
台灣人很可能難以接受的就是: 為何自己得受半個地球外的美國國內政治高度影響?
這就要從「依附與世界體系」學派,來將視角拉到全球來理解,核心地區是如何透過分工與交換關係,長期剝取邊陲地區。並要從「發展型國家工業政策」學派的視角,來看亞洲國家如何透過選擇性產業扶植政策,與美國市場的互補,來促進後發工業化。
也因此台灣不可能如一堆政客或專家所期望的,將選擇性發展的半導體單一產業價值,全面擴大到整體對美國的經濟、貿易、貨幣、外交、國防軍事關係上。
任何一個發展型國家,理解當代世界的核心美國其國內社會價值觀就有其必要性,只不過現今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對於美國的理解,是來自二戰後美國基於維護戰時美軍在太平洋與西歐地區所佔領的海外利益,所建立的全球化世界體系。而這樣的戰後全球化體系,其實是美國國內帶有十字軍東征色彩的海外擴張勢力,與新大陸反海外殖民社會價值觀下的妥協產物。
但因為這樣的體系在美國國內兩黨過去80年的共識下,在世界上運作了三個世代,而導致人們早忘記了在1941年12月7日前的300年間,這塊美洲新大陸上十幾個世代的社會,其實自1620年11月21日五月花號靠岸以來,都是採取遠離歐亞大陸上封建帝制地緣政治的態度。
阿跪雖然大學主修金融、數學及統計,MBA也是主修金融與行銷,這看似與國際關係及經貿發展不相關,憑什麼阿跪可以出版「很」政經的訂閱期刊?
因為我是以美視角、華爾街視角來分析,除了我自己,我也引入自己家的小秘書一起做主編。「政治經濟學」的相關內容,是他從15年前還在哥大讀博士做奈米物理光學研究時的日常休閒讀物,阿跪也在這段婚姻裡,過著每天照三餐討論國際大事的日常。
成立粉專三年多來,很多朋友都跟我說,如果我出書,他們一定會買。但是國際大事是與時俱進的,用寫書的速度,寫完了,不是變成馬後炮,就是又發生了更多大事,要全部重寫。
西姐每周末都在電視上播出她的當周讀報心得,阿跪今天「很」政經訂閱期刊,10月開始美東時間每周日凌晨,會寄出我和夜間部同學當週新聞時事摘要與「深度評論」的PDF檔,這些新聞來源主要有:
The Wall Street Jounral
The New York Times
The Washington Post
Politico
The Hill
HuffPost
Foreign Affairs
Foreign Policy
除了挑選這些媒體,主要還會關注各媒體上的Opinion專欄,就是整合「華盛頓」的政治與「華爾街」的經濟觀點。至於半導體、AI、機器人、電動車、新能源、數據中心這些科技議題跟產業數據分析就留給矽谷人啦。
阿跪還不太懂行情,看別的財經部落客們都是每月六篇$399台幣,那我們就訂$99美金的年費,每月會另有一篇針對現在白宮主要幕僚的「深度人物介紹」,10月份要介紹的人物就是川普的競選三核心之一,主導川普政府對幹長春藤大學的人物,現任白宮副幕僚長兼美國國土安全顧問Stephen Miller。11月則會由美國國防部長Pete Hegseth所寫的The War on Warriors,對他做深度人物介紹。
另外每月還會引用一本「台灣誠品沒在賣中譯版」的精選書籍,作為深度內容評論主題,目前規劃的前幾本分別是:
前任川普政府的四年美國貿易代表Robert Lighthinzer所寫的No Trade is Free - Change Course, Taking on China, and Helping America's Workers
前眾議院議長Newt Gingrich所寫的Trump's Triumph - America's Greatest Comeback
R. Christopher Whalen所寫的Inflated - Money, Debt, and the American Dream
前聯準會主席Alan Greenspan與Adrian Wooldridge所寫的Capitalism in American - A History
之後不定期的還會有些深入的歷史脈絡研究特刊,這部分的歷史研究包含了金融史、貿易史、戰爭史,由歷史脈絡來分析當代政經環境的形成。
阿跪今天「很」政經期刊,效仿的是Arianna Huffington,是由美國公民編寫,由註冊在紐約的美國公司所發售的電子期刊,內容受美國憲法的言論自由保障,遵守美國聯邦與紐約州的智慧財產權法規,不受加州矽谷各科技平台的社群守則或美國海外任何國家的行政機關內容審查。因此訂閱方式一定要在我們紐約公司的官網上訂購,每月各期內容皆會以@fifty9.com的email寄出,未來可能再移至專有的網站上。我們使用GoDaddy的金流,除了信用卡也接受Apple跟Google Pay,全球皆可訂閱,但非美國信用卡會有銀行海外交易手續費。訂閱日期以訂單成立當日起算一年,但不會自動續訂,美東時間9/27半夜前訂閱,會贈送一個月,效期至2026年10月31日。
未來每期的版面精美程度就會受訂閱數量影響,越多人訂那我們就有預算給平面設計師排版啦。
Information
- Show
- FrequencyUpdated Semiweekly
- PublishedSeptember 21, 2025 at 7:03 AM UTC
- Length18 min
- Season2K
- Episode55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