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跨步走

【雙語跨步走】EP.15|讓學生真正「用」出來!雙語課堂的 Output 輸出心法:學生開口說、動筆寫英文

雙語課有可能讓學生有機會用英文「口說」與「寫作」嗎?本集一次破解!
輸入Input和輸出output有沒有什麼黃金比例?
搭配一個原則和三個橋段,帶你把沉澱在學生腦海的輸入,轉化成流暢又有內容的自然輸出。🎯

精華重點
1. Output前提:input怎樣才夠,輸出怎麼才會不卡?
2. 怎麼打造儀式感?這個對output有幫助?
3. 如何讓學生開口分享?幾個引導工具讓大家帶著走。
4. 用英文writing怎麼成為雙語課的一種可能?雙語課只是抄寫出單字不算writing?

延伸收聽
🔗 EP.7|【雙語備課】打造高效雙語課的三大心法!

分享給正在嘗試雙語教學的同事,一起提升學生輸出力。
到留言區許願:想聽什麼雙語教學話題?告訴我們!
訂閱+五星評價,你的支持是我們持續創作的最大動力。
-
本集重點傳送門:

  • (00:42) 核心概念: 什麼是 Output?聽說讀寫中的口說與書寫
  • (01:14) 關鍵原則: 為何需要「大量輸入」?閱讀與寫作的 10:1 比例
  • (03:04) 實踐分享: 大量輸入如何創造「自然語言流動」的課堂氛圍
  • (06:07) 【口說篇】策略一: 創造「儀式感」的口說機會 (課堂敬禮、Exit Ticket)
  • (07:05) 【口說篇】策略二: 暖身活動中的 Output (如體育課帶操)
  • (08:53) 【口說篇】策略三: 提供足夠鷹架的「分享」橋段 (句型、Word Bank、SEL融入)
  • (11:45) 【口說篇】策略四: 結合學科的「表現任務」設計 (音樂課的 Dynamics 範例)
  • (16:48) 【口說篇】Howard 的補充: 輔導課的口說嘗試 (認識賓果、關心同學)
  • (21:24) 深度討論: 雙語教學前後,在活動設計上的心態轉變
  • (26:41) 【書寫篇】策略分享: 如何將口說策略轉化為書寫活動
  • (28:52) 【書寫篇】Howard 的做法: 輔導課的書寫設計與語言選擇的困境與巧思
  • (32:24) 深度探討: 抄寫單字算不算 Writing?非語言學科的雙語教學定位
  • (35:01) Pro-Tip: 用學生影片當作鷹架,加速學習成效!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