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咖

【零碳未來】EP190:巴黎協定十年,從青年視角看COP30 ft.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 吳昀芳、陳婉昀

2025年是各國第三次提交NDC報告的「繳卷年」。雖然原定2月截止,但目前只有少數國家如期交卷,顯示多數仍在重新評估或調整策略。青年氣候聯盟吳昀芳、陳婉昀說明:根據青年氣候聯盟的觀察,許多國家的承諾仍停留在政治宣示,尚未真正融入國家發展藍圖與產業投資架構。台灣的NDC 3.0預計將在COP30前後提出,除了更新減碳目標,更需明確落實至能源、產業、財政與教育等層面。🌧️ 調適焦點:從救災到預防近年台灣頻遭颱風、洪水與地層下陷侵襲,顯示氣候災害已從例外變日常。陳婉昀指出,今年國際間正研擬把原本超過7,000項調適指標,整合為100項核心清單,讓各國能以具體科學依據進行防災與社會準備。讓調適不只是修補災後創傷,更是提前預判、降低風險的治理工程。⚖️ 公正轉型:減碳不能犧牲他人當再生能源逐步取代化石燃料,原產業勞工與社群的生計也面臨轉型壓力。公正轉型正是要確保減碳過程中,沒有人被遺忘。吳昀芳指出,這議題在國際上引發激烈辯論,尤其歐盟推行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後,開發中國家質疑:高排放國累積百年經濟紅利,如今卻以關稅迫使他國減碳,這真的是「公正」嗎?如何在氣候責任與發展權之間取得平衡,將成為COP30的重要攻防。🏛️ SB會前會:為COP30鋪路今年6月舉辦的SB62會議,被視為COP30的暖身場。會中重點包括全球盤點結果的回應策略、NDC指引更新與調適機制的初稿形成。主席強調:「宣示若沒有對接財政與投資,就無法轉化為真正的行動。」這提醒各國,氣候治理不只是談判與目標,更關乎制度、預算與社會協作。🔑 台灣觀察與未來關注COP30除了將公布各國NDC進度,也將確立調適清單、檢討氣候融資與公正轉型機制。對台灣而言,除了更新政策,更應強化三項能力:1️⃣ 碳盤查與數據透明化。2️⃣ 減量行動與產業轉型。3️⃣ 供應鏈協作力:企業彼此支持、共構低碳生態系。氣候變遷不再是未來式,而是現在進行式。巴黎協定十年後的今天,「行動」比「承諾」更重要。正如青年氣候聯盟所言,這是一個世代議題,也是一場長跑。今年COP30,《零碳未來》也將持續追蹤相關進度及報告。________________  企劃 | 孫聖峰製作 | 孫聖峰________________  TWYCC FB: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BY6EV47wh/?mibextid=wwXIfrTWYCC官網:https://shorturl.at/HFFow為 氣 候 而 走|活動資訊遊行日期|2025.11.1(六)12:30 ~ 17: 00集合地點|台北市政府東門廣場詳見官網 https://neti.cc/ZmEK9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