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发布”29日消息称:为迎接国庆黄金周旅游高峰,顺德“宠客”服务再升级,机关大院约1200个停车位免费开放停车,机关食堂同步开放,为游客、市民提供就餐服务,让大家假期出行更省心、更舒心。
常见机关部门围栏高耸,以 “内部车场、不对外开放”示人。如今顺德机关大院在黄金周期间提供便民服务,这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开放,更是政府职能以人民为中心的象征。政府机关内部资源社会化,本质上是一种角色的回归与重塑。
其实,早在几年前,全国多地出现了政府机关与民共享资源的暖闻,比如有的地方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向社会开放停车场和公厕;有的则鼓励临街单位一楼内设厕所免费对外开放;还有的推动机关食堂、停车场地、活动场地等资源与市民共享。这些举措看似小事,却蕴含着政府职能转变的深意,彰显了公共服务理念的回归与进步。
从传统政治哲学看,政府的本分就是提供公共服务,保障公民权益,促进社会福祉。如今,政府打开大门开放厕所、停车场等资源,正是从“权力中心”向 “公共服务提供者” 的本色回归,找回了“设官为民”的初心。
从经济学角度看,政府机关开放内部资源也是一种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带来多重经济效益。公共物品理论告诉我们,机关厕所、停车场等资源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当这些设施在非工作时间闲置时,其使用价值为零。而向社会开放后,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却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一方面,这解决了“停车难”“如厕难”等民生问题,降低了市民的生活成本。据媒体报道,2023年开始,苏州初步统计的全市党政机关办公场所可开放地上停车位26330个、室外卫生间60个、室外运动场地19个等。这些资源一旦被盘活,将大幅提升公共福利。如果每个城市都仿效苏州政府的开放做法,的确能给当地社会带来巨大的福利提升。
另一方面,开放之举,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也就减少了政府建设新公共设施的土地和资金成本。以广州市为例,通过“厕所革命”和鼓励机关开放内部厕所,全市各类公厕数量达11534座,的确能有效满足市民的需求。
当下,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正在推进,主旨就在于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因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而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样能够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一个“有为政府”,在保证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还能管好那些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比如城市短期之内增加停车位和洗手间面积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政府完全可以更有作为,并带动其他机关事业单位仿效。如此一来,机关单位开放内部资源,正是“有为政府”的体现,通过提供基础服务为市场运行创造良好环境。
着眼长远,政府机关不仅有厕所、停车场和绿地,更有着与民众共享的发展理念。各地政府开放资源,更要注意从“物理开放”到“制度开放”的升华。比如数字化服务场景运用,将开放共享车位、卫生间纳入“智慧停车”“智慧公厕”等信息管理平台,成为全社会可知、可用的资源,这值得各地借鉴。
文|记者 戚耀琪
图|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