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我是麥思印刷代表!
印刷是品牌形象的最終呈現,但為什麼設計師在螢幕上看到的顏色,印出來卻總是「走鐘」?為什麼印刷廠之間無法用同一套語言溝通?
本期節目,我們將深度剖析一份聽眾提供的 ISO 12647 國際印刷品質標準介紹文件 ,並不是枯燥地唸條文!我將從「業界實戰」的角度,為您拆解這套標準的核心價值:它如何成為設計師與印刷廠之間溝通色彩的「共通語言」,以及如何將 LAB 值、ΔE 這些冷冰冰的技術指標,轉化為提升品牌一致性、降低溝通成本與重印風險的實質商業效益。這是一堂教您掌握印刷品品質主導權的必修課!
痛點與標準的強連結: ISO 12647 不只是規範,它是解決「每次印製顏色都不一樣」、「設計師與印刷廠顏色溝通雞同鴨講」等核心痛點的具體方案。
「所以呢」的價值轉化: 我們拆解了像 LAB 值和 ΔE 容許值這些參數背後的商業價值,它如何確保品牌色彩在跨媒體、跨地區印刷時的高度一致性,進而提升客戶滿意度與企業專業形象。
紙張與光澤度的核心邏輯: 點明了 ISO 標準中列出的五種典型紙張(Type 1-5)的意義,它們是用來作為「印刷環境的共同錨點」,而非唯一選項。同時,我們強調了油墨光澤度測量在高階藝術畫冊或精品包裝等高要求印件中的關鍵作用。
標準化是風險管理: 遵循 ISO 標準,實質上是在印刷流程的早期階段就進行風險管理,通過精確控制網點擴大(Dot Gain)和套印準度(Imprint Displacement),確保圖像清晰銳利,細節層次分明,從源頭上避免了「失焦」或「模糊」的低品質風險。
設計師與品牌主: 您將學會如何用客觀的「數據語言」(如 ΔE 值)來與印刷廠溝通,不再依賴主觀感受。讓您設計的色彩,無論在哪裡印製,都能忠實呈現。
印刷與製版從業人員: 您會理解每個技術要求(如 LAB、網點擴大)背後的實際邏輯與應用情境,幫助您優化品管流程,降低廢品率,並提升與客戶溝通的專業度,讓您的服務更具市場競爭力。
建立「共同語言」思維: 突破將標準視為「束縛」的盲點,將 ISO 12647 視為整個印刷供應鏈的「共同數據語言」,這是提升產業效率與品質的關鍵。
這期節目,我們用思辨和實戰經驗,為 ISO 12647 脫去了冰冷的外衣。我們麥思印刷一直相信:真正的印刷品質,不只來自於機器,更來自於精準的「標準化溝通」。
如果您覺得今天的內容讓您對色彩管理有了新的啟發,請立即將這集節目分享給您身邊的設計師朋友、品牌同仁或印刷夥伴!
您對 ISO 12647 的實務應用有什麼樣的挑戰或心得嗎?歡迎到我們的節目評論區留言,或直接聯繫麥思印刷,讓我們共同「點醒」更多產業盲點!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Informations
- Émission
- FréquenceChaque semaine
- Publiée6 novembre 2025 à 12:36 UTC
- Durée18 min
- Saison4
- Épisode2
- ClassificationTous public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