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期結構來看,黃金的價值支撐點在於其作為非金融系統(不受央行供應影響)的儲值資產地位。黃金的存量總體穩定,決定了其不受主權貨幣濫發的影響,成為對沖通脹和政治不確定性的工具。但近年央行對黃金的持續增持,反而成為金價的重要結構性支撐。這種增持不僅是出於對美元體系的信心考量,更是一個國家進行宏觀經濟調控的工具。特別是對於外匯管制國家(如中國、越南)。央行通過在市場上買入黃金,並在國內市場上透過買賣黃金來控制本土貨幣的流通量,從而對抗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
短期暴跌:週期性調整的推論
在缺乏一致宏觀利空消息的情況下,市場有各種揣測包括:「中美貿易關係轉好」或「地緣政治風險下降」(如俄烏或中東和平),但這些理由似乎未能解釋得到整體市場的變化。所緣從客觀事實推論,本次暴跌更傾向於一種週期性(非結構性)的技術性調整。
在金價於六週內經歷大幅上漲後,市場積累了巨大的浮動利潤,這為大規模的獲利了結提供了基礎。這種調整往往由以下因素複合驅動:
* 獲利了結: 價格急漲後,部分投資者(尤其是短期投機者)選擇先行減磅,將黃金兌現以鎖定利潤,這與稅制或個人資產配置需求有關。
* 程式交易(Algo-trade)的放大效應: 在缺乏基本面消息的情況下,大型拋單被程式交易捕捉為沽空訊號。這些程式會在短時間內集體跟隨沽空,導致價格在幾日內出現不合理的快速下跌。
支撐金價的基本宏觀結構性因素(如各國央行需求、全球貨幣超發、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等)沒有根本轉變,投機者應視為一次在宏觀大趨勢不變下的趁低吸納良機。然而,應始終銘記,黃金不產生現金流,對於追求穩定現金收入的理財者而言,它不應作為資產配置的核心,而僅是輔助性的保值工具。
This is a public episode. If you'd like to discuss this with other subscribers or get access to bonus episodes,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subscribe
Информация
- Подкаст
- ЧастотаЕжемесячно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22 октября 2025 г. в 19:07 UTC
- Длительность34 мин.
- ОграниченияБез ненормативной лексик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