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才算够?
人类很难得到 "足够",总是有更多的东西,更多的钱,更多的健康,更多的生活,更多的爱,更多的性,更多的各种东西。
什么时候才是 "足够",为什么我们总是想要 "更多",道路通向哪里?而谁会 "需要 "他/她获得的所有东西?
极简主义的趋势一再出现,特别是在消费社会,因为人们内心深处意识到,购买狂热也是无用的,确实可以是无用的。
就我而言,我现在将在春天再次挖掘我所有的财产,整理出所有无用的东西,使我的生活更轻更精,重新找到自己。因为所有的财产,它们不是我,它们基本上都是无用的物品,主要是在收集灰尘。
通常这导致了现在根本无法预见的其他活动,这些活动都是在整理过程中产生的。
但这是针对春天的,我说的是一般性的,什么时候才够,谁会不做,谁会放弃想要的,停止希望的?我们人类也越来越多地作为一个集体进行积累,我们的消费越来越多,没有措施和目标,一切都被剥削,自然、动物、人类都贪得无厌。
我们是要思考这个问题,还是要继续下去?我们是想把动物看成是活生生的人,还是总是把它们称为农场动物?我们是想最终理智地对待环境,还是不想?
什么时候是 "足够",什么时候对你来说是 "足够"?
我们需要什么,旅程应该去哪里?为了我们人类,也为了人类?
你要不要想一想,想一想你的旅程应该去哪里?作为一个人,你什么时候才会 "够"?当你想专注于内容和价值时?
在内心深处,我们知道所有的财产都只是无聊的饰品,所有的东西都不可能真正重要,还有别的东西,确实必须有。从你在这一页上阅读佛教文本的事实来看,你认识到其他东西对你来说也是算数的,这些东西不是物质性质的。
所有老师中的老师的哲学说,我们受苦是因为我们不能保留任何东西,我们将失去一切,因为无常是每个人生命中的所有决定性因素。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自己如何站在这一点上,我们从这一确定性中得出什么教训;从这一确定性中得到什么?
道路就是目标!
当你在一个地方住得太久,你会积累太多的东西。你承担了太多的职责和业务,与太多的家庭交往,当你搬走时,你会感到分离的痛苦。
- 佛陀—释迦牟尼的尊称--560年至480年的零点前
Información
- Programa
- Publicado17 de junio de 2022, 4:35 a.m. UTC
- Duración6 min
- Temporada1
- Episodio39
- ClasificaciónAp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