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的认知里,教师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神圣的职业。除了普通的传授知识的工作之外,教师还承担着启迪心智,答疑解惑的工作。然而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结识一位优秀的教师更是可遇而不可求。不同的授课方式,教师自己的立场,复杂的师生关系都在改变我们对于一个好教师的认知。
在今年的教师节来临之际,《以读攻读》推出一期教师节特别节目。除了感谢各位老师长久以来的辛勤劳动之外,也结合雅克•朗西埃《无知的教师:智力解放五讲》与乔治•斯坦纳 《大师与门徒》两位大师的作品,从另一个角度谈论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教育这份特别的工作,讲讲究竟什么样的老师才是真正的好老师。
嘉宾:
林晓筱
1985年生人,浙江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文学译者,现为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教师。译有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所谓好玩的事,我再也不做了》《弦理论》《永远在上》,大卫·利普斯基《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与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公路之旅》,帕梅拉·保罗《至少还有书》,以及艾拉·莱文、萨尔曼·拉什迪、雷蒙·格诺等人的作品,参与合译《格兰塔·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等。
豆瓣 @无人售票
黄哲成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豆瓣 @hzcneo
《雅典学院》,轴心时代的大师普遍使用口述的教育方式
时间轴:
00:03:20 教师节的由来
00:04:59 传统认知中,对好老师的不同定义
00:07:55 朗西埃在《无知的教师》中对好老师的定义
00:12:49 “普遍教学法”是如何改变教师的教育方式
00:18:24 一般的“解释性教育”存在的问题
00:23:09 师生之间存在的不平等关系
00:29:03 “无知”的教师倡导的是一种民主教育
00:36:01 AI是不是一个完美的“无知”教师
00:43:20 《大师与门徒》中对师生关系的诠释
00:46:08 教学过程之中的临场感为什么重要
00:49:17 传统的大师在授课时候为什么更多采用口述的方式
00:56:03 书写与口述在传递知识过程之中不同优势
01:02:59 朗西埃与斯坦纳对教育理念的不同侧重
01:06:13 林老师自己对于教育工作和老师的理解
布洛德(左)与 卡夫卡(右)是另一种形态的师生关系
涉及作品:
雅克·朗西埃《无知的教师:智力解放五讲》
乔治·斯坦纳 《大师与门徒》
马塞尔·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死亡诗社(Dead PoetsSociety)× green to blue .
中插:Waltz No.10 in B Minor, Op.69 No.2
结尾:Rufus Wainwright——The Art Teacher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黄哲成
信息
- 节目
- 频率一日一更
- 发布时间2025年9月9日 UTC 09:00
- 长度1 小时 13 分钟
- 分级儿童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