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熟地黄与泽蟹:补肾黄金搭档的奥秘!
04:03 肾虚、肾阴虚的表现和耳朵的关系:中医理论探秘
06:04 肾与生殖系统:中医肾系统理论的深入解读
“兆灵说健康”频道“|中医养生|冬季养生的学问”专辑
《077冬季养肾六味地黄丸及肾阴虚的辨症》核心要点(中医典籍视角):
一、三补三泻,开阖有度——六味地黄丸配伍精要
本方源自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三味补药与泽泻、丹皮、茯苓三味泻药组成,暗合《内经》“精气夺则虚”之旨。其配伍之妙在于补泻兼施:熟地黄填精益髓为君,佐泽泻泄浊;山茱萸涩精固脱,配丹皮清相火;山药平补脾肾,佐茯苓渗湿邪。此结构正如《医方集解》所言“补中寓泻,补而不滞”,完美体现中医“阴阳互根”的立方智慧。
二、熟地为君,九蒸九晒——炮制工艺与药效升华
熟地黄用量独重,其炮制可追溯至《千金要方》记载的“九蒸九晒”古法。经过反复蒸晒,生地黄的寒凉之性转化为温润滋补,实现《本草新编》所谓“生则凉,熟则温”的质变。现代研究证实,此工艺可使梓醇等有效成分转化,增强滋阴效能。其与泽泻相配,正合《医宗金鉴》“补药必兼泻邪,邪去则补药得力”之论,构成清补相得益彰的经典药对。
三、肾阴亏虚,辨证为先——适用证候与误用警示
本方专为真阴不足、虚火上炎之证而设,典型见症包括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舌红少苔等。然《景岳全书》特别强调“有是证用是药”的原则,若见痰湿内阻或阳虚寒盛者误用,反如《医林绳墨》警示“闭门留寇”,致病情加重。案例中青年男性服用后倦怠加重,实因湿困中焦而妄投滋腻,此即《伤寒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辨证思想的具体体现。
四、肾系统论,整体关联——中医藏象现代印证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主骨生髓,此理论在现代医学中获得多重印证:胚胎学研究显示肾与听神经同源发育;临床观察发现肾功能衰竭者常伴耳聋骨病;内分泌学证实肾脏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影响骨髓造血。这些发现完美诠释《内经》“肾气通于耳”和“肾主骨”理论,揭示六味地黄丸通过滋补肾精,能同时改善耳鸣、骨质疏松等症的科学内涵。
用形象语言解析中医理论,将名医经验化为常识。守护您的健康,收听《兆灵说健康》,免费订阅,点击头像关注,推荐给朋友。
정보
- 프로그램
- 주기매주 업데이트
- 발행일2025년 10월 25일 오전 11:55 UTC
- 길이7분
- 에피소드6
- 등급전체 연령 사용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