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yau Fwu Properties Financial Controller Mr. Ma @ Fireside
訪問者:蔣沛芸,周先翼
Interviewer: Wendy Chong, Zoey Zhou
您青年時家境清貧,但通過自身努力考取會計師牌,並進修了科大MBA課程。聽説當年您爲了節省書費而在圖書館閲讀整日,可以分享一下當日的心境嗎?我們年輕人現在學習資源豐富,更應該向您學習。
哦,好啊。首先我現在也很年輕,不是當年年輕。那時候沒錢買書,我不知道你們試沒試過這些情況。因為我考會計師那時候是已經在工作,我是19歲出去工作,要自己湊錢供自己讀書,要去報考會計的考試,包括考會計師。都很貴的,考試費要錢、買書讀要錢,不用想著去上課了,因為你已經沒錢上課。我不知道你們現在對錢的概念是什麼樣。那時候我一開始出來工作19歲,第一份工作工資是一千四百五十元一個月。我記得那時候如果你買本書去考會計師的一科——我們有很多科,有十幾科要考——一科我想那本textbook大概三百多塊。那如果你一年要考四五科的話,你那個月工資就只可以用來買書,你就不用吃飯了。那不可能了,我們要吃飯要搭車,那就不能買書了。那不能買書怎麼辦呢?那我不知道你們現在有沒有為(遇到?)這種情況預備過,就是,你要考試,但是你沒錢買書。不要說沒錢上課了,有沒有錢上課——不用想了,一定沒有。沒有錢去讀書,只能買書回來讀,但是你連買本書都沒有錢。那可以怎樣呢?那我們那時候唯有影印,去借本書回來影印。那但是當你身邊的同學都好像你一樣這麼窮,那可能連借本書都借不到,因為沒人有錢買第一本。那就很辛苦,大部分我們都找到方法影印,那有些書就真是——我記得——圖書館這個東西我常常拿來講。因為有一科是比較難的,要買三本書。三本書加起來我想要一千多塊錢,那沒有人會有那本書,大家都找不到。最後我是在 (Holly) [3:34]? 圖書館找到了。Holly Reserve Library?。Reserve Library 是什麼概念呢,我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就是那本書不讓你借走,不只是不能借走離開圖書館,是不能借走離開Reserve那個area。Reserve的area講的是圖書館的一個corner,你連離開那個corner都不行。那些書大部分都像字典一樣,人們進去是去查一查,check 一 check就要走了。那他讓你每天可以在reserve 那裡借四個小時,也不能離開reserve的area。也就是說你不能拿本書借出圖書館影印。那有什麼方法呢?就唯有每天用四個小時在library看那本書。那就是每天要去看四個小時,也不能take notes,什麼都不行,因為你那個時間四個小時你只可以看,再去take notes已經沒時間。因為那三本書加起來我想有一尺厚,可能你只有兩個月的時間,每天進去看四個小時,接著就要去考試了。好在我那科還是及格的。我不知道這些事對你們來講是天方夜譚,還是想都沒想過會發生的事,還是現在的孩子是怎樣我也不知道。但那時候我們真會發生這樣的事。甚至reserve library是沒桌子沒凳子的。我是坐在地上,把書放在大腿上,這樣看了幾個月。我現在經常跟小朋友講,你們有書、有人教,就真的要認真讀書。講完。
據我所知,您沒有大學文憑,但您給我的感覺是人的後天的自我學習的能力其實更重要。
是啊是啊。我們那個年紀全香港只有兩間大學,只有港大和中大。讀完中五,那時候我們還要讀了預科才可以考大學。其實中五入預科已經很困難,預科再進大學就更加困難。如果是普通學校——就不要講名校了——我想一班預科生三四十人是有一個人能進大學,平均來講。你想象一下,入預科的比例大概是——有五班六班的中五,一半文科一半理科,去到中六只剩兩班,可能是一班文科一班理科,就已經有五分之三或者一半的人被人foul了。就是中五升中六那時候。中六升大學,一班只有一個人進得了——這是一般學校的情況。其實一班有一個人進大學就已經很不錯了,那間學校很okay的了,已經是比較出名的中學了。那如果是不出名的中學一個都進不了大學。我那時候讀中學一向成績都很差,我可以用很差來形容。每年我的目標——不要留級,就已經達到我的目標了。很幸運,我中一到中五都沒留過級。我這個人很討厭走回頭路,什麼都好千萬不可以回頭,不可以退後。去到中五那時候,一直都沒留級但是這麼多年,中一至中五,我有一樣東西是沒試過的,除了留級之外。我就是沒試過每一科都及格,我總是有一些不及格。【笑】就...成績很差啦,那去到中五,我記得那時候講的是1981年,進不了自己學校的預科,進不了中六中七的預科,就去找其他學校。找其他學校都進不了,你現在可能不知道,當時預科有兩種,一種是正常讀中六加上中七,考港大的A level入學試,叫 A level。另一種就是只讀中六,就可以考中大的入學試,叫 high level。讀完中六中七,考A level,你可以報港大或者中大。但是如果你只是讀中六,考完high level,只可以報中大,不能報港大。所以成績好一點的同學就通常會讀A level的中六中七。成績沒那麼好的同學就只可以報high level的中六去考中大,那時候中大是讀四年,港大是讀三年,所以ultimately你是一樣的畢業時間,但是就分了兩批不同的同學了。那時候我連讀A level的中六我都沒有資格就去讀high level的中六,也就是考中大。考完也進不了中大,因為那時我記得全班四十人只有一個進了中大。而我記得我上課的時候老師叫我們不要讀了,你們進的幾率很小,不要這樣浪費著一年了。你要麼全心全意,什麼都不要理——因為當時上一年學只有九個月,九月上課去到明年的三四月考試,其實那時候很辛苦。怎麼辛苦呢,我們第一已經不是一班很聰明的小朋友,成績很普通,第二那是我們讀英文學校,中文很差。但是你讀A level考港大其實可以不考中文,中文可以忘記了它,不及格都無所謂。但是你讀high level,因為要進中大,你中文一定要及格。那就慘了。我們那時候已經成績很差,還要用九個月的時間來考中大high level的中文科。中大的中文科包括了中四中五的中文科和中六有些加進去的課文的中文科,加上中四中五的中國文學。那奇怪了我們大部分同學沒有讀過中國文學,也就是說在九個月的時間內,你除了要溫習中四中五的中文,你要學中六中文的課文,再加上中四中五你沒讀過的中國文學的課文。那就很痛苦的,我們中文已經很慘,再讀成一百課課文,有七十課我沒讀過。那時候如果你不及格你進不了中大。科科拿A都沒有用,如果你中文不及格。我們那時候背書,天天拿著本中文書背,沒辦法。中六那時候我讀完還是進不了中大,其實我可以repeat再讀一次中六,但是我剛才講過我這個人最不喜歡走回頭路,所以我進了TI。那時候的TI也就是現在的IVE,我們那時叫()學院?(13:16)。我那時是讀account,讀兩年,我們叫diploma。讀完之後我十九歲,還不夠二十歲我就出去工作。就是這樣。就是上full-time學就上到十九歲。你們很多都差不多十九歲我想。{Wendy:我們十五歲,不過都差不多}【笑】差不多啦。
您的經驗告訴我們,大學文憑固然重要,但即使沒有,也可以靠後天業餘時間的不斷進修來彌補,也可以成功。這對我們學習成績未如理想,未必能考入大學的青年人有一定的啓發,您有什麽鼓勵的嗎?
其實我覺得現在的讀書環境比以前好很多很多倍,機會已經擺在大家面前,現在差的就是大家的努力,還有肯不肯讀。就算你現在考不進大學,也不代表你人生玩完了,只不過是你人生的很小一部分,還有很長一段路給大家走。之後也有很多方面可以去努力,可以再爭取之後的成就,不用這麼不開心,覺得是這麼大一件事。就是這樣。但是我覺得最終是要努力的,這是很重要的。但是努力是不是一定要現在進得了大學——我覺得現在年輕人最大的問題反而是,很多朋友進了大學,讀完大學之後就覺得“我已經讀完書了,我已經知道所有我要知道的東西了”,結果出來之後什麼都不知道。這是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最大的問題。我們以前出去工作,我每一年都是正在讀書的,就是讀到年紀很大,一邊工作一邊讀書,因為我們那時候永遠都覺得自己知道的東西不夠,不停地找東西讀,出去工作一直找東西學,每一天都上學——每一天的意思是你出去工作到二十幾三十歲你都不斷找東西學。我們那時候的風氣是這樣的。我自己就要麼上學,要麼多做一份工作,我很少下班回家就完了,就是我永遠都不會這樣,要麼下班去上學,要麼下班去做另一份工作。那時候我們老是覺得自己不夠,材料不夠。但是現在我回顧我年輕一些的同事很少會這樣,通常的模式就是大學畢業,然後就工作,上班下班就work-life balance很開心地去enjoy自己
資訊
- 節目
- 頻率系列
- 發佈時間2021年4月22日 下午3:00 [UTC]
- 長度29 分鐘
- 季數1
- 集數8
- 年齡分級兒少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