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更加深入,书面化的纸质版背诵资料,可以加微信:xw521224 或者关注苏岸艺术考研公众号,回复 影视美学 了解,可以直接背诵!
本节主要介绍了苏联蒙太奇电影流派及其美学理论的发展。蒙太奇作为电影的核心表现形式,经历了从技术手段到艺术手法再到美学思维的升华过程。
格里菲斯奠定了蒙太奇的基础,其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通过平行剪辑、快速交叉剪接等手法,开创了电影叙事的新模式。然而,蒙太奇理论的系统化和深化是由苏联电影人完成的。
苏联蒙太奇学派分为三个阶段:维尔托夫和库里肖夫的奠基阶段、爱森斯坦的高峰阶段、普多夫金的完成阶段。维尔托夫主张实况拍摄,强调蒙太奇作为分析生活的工具;库里肖夫通过实验,证明了镜头组合能够产生新的含义,提出了“库里肖夫效应”。爱森斯坦将蒙太奇上升到哲学美学高度,提出理性蒙太奇理论,强调通过画面冲突产生思想,并在《战舰波将金号》中成功运用蒙太奇手法,创造出强烈的心理冲击。普多夫金则更注重蒙太奇的叙事功能和情感感染力,提出对比、平行、隐喻、交叉、复现等五种蒙太奇类型,其理论对好莱坞和苏联情节剧电影产生了深远影响。
尽管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在蒙太奇的理解上存在分歧,但他们的理论和实践都极大地推动了电影艺术的发展。然而,过分夸大蒙太奇的作用,如爱森斯坦的“理性电影”理论,也导致了一些创作上的失败。苏联蒙太奇学派的理论和实践,不仅奠定了电影美学的基础,也为后来的电影创作和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Информация
- Подкаст
- ЧастотаСерия выпусков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30 июня 2025 г. в 08:03 UTC
- Длительность11 мин.
- Выпуск6
- ОграниченияБез ненормативной лексик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