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吉象《影视美学》轻松讲解

1.5法国新浪潮与现代主义电影

需要更加深入,书面化的纸质版背诵资料,可以加微信:xw521224 或者关注苏岸艺术考研公众号,回复 影视美学 了解,可以直接背诵!

现代主义电影的产生与20世纪西方社会的剧烈变化和精神危机密切相关。两次世界大战和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造成了人们的精神空虚和困惑,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如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等为现代主义电影提供了理论基础。

现代主义电影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先锋派电影运动,主张将现代主义美学原则应用于电影创作,追求反传统和表现个人心理。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以法国新浪潮电影和左岸派为代表的现代主义电影崛起,成为世界影坛的重要力量。

法国新浪潮与左岸派是现代主义电影的重要分支。新浪潮电影由戈达尔、特吕弗等年轻导演推动,强调个人风格和反传统叙事,提出了“作者电影”理论,主张导演是影片的作者,应通过作品表达个人见解。左岸派则以雷乃、瓦尔达等为代表,注重心理探索和文学性,善于将现代主义文学手法移植到电影中,其作品常围绕“记忆与遗忘”展开。

欧洲现代派电影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包括瑞典导演伯格曼和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费里尼等人的作品。这些影片具有商业性,但与传统商业电影不同,更注重表现人生哲理和主观心理,强调“意识银幕化”,反对传统情节和理性叙事,注重表现作者的“自我”。

共同特征:法国新浪潮、左岸派和欧洲现代派电影都强调反传统叙事,采用时空颠倒、多线交叉等手法,革新电影语言。它们在摄影、音响、色彩等方面进行创新,追求自然纪实风格或表现人物内心世界。这些电影流派受西方现代主义哲学影响,注重表现内心世界和非理性主义,通过意识流、象征等手法展现人物心理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