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任何年龄段,友谊都是重要且有意义的!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儿童和青春期的友谊~
曾经有位妈妈咨询我说:“感觉自己 6 岁的儿子老是被其他孩子欺负,也有好几次是哭着回来的,于是就忠告孩子,既然老被欺负那就不要再跟他们玩了,可是孩子一转头好像又什么都忘记了,又会再次回到那个「朋友圈」。”
妈妈即担心孩子会受伤,又担心不让孩子去玩的话,孩子也会不开心。究竟要怎么做比较好?
就针对这件事情,其实关键还是在孩子身上。孩子在这个「朋友圈」里的情绪和感受是怎么样的?往往答案和父母的感受会很不同!很多时候孩子们之间闹些矛盾,都是能自己解决的,其实他们自己是喜欢呆在那个「朋友圈」里的,尽管父母可能有不同的意见。
因为通常父母也并不清楚孩子们是为了什么起的争端,可能看到的只是自己的孩子很伤心地掉眼泪,所以爱子心切地认为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处于保护孩子的考虑,就可能会去阻止孩子继续与对方做朋友。
那么我们今天首先来看看,孩子们之间的友谊究竟是怎么样的?
通常上幼儿园的年龄,孩子有了第一个「朋友圈」,这个时候孩子之间的友谊相对很随意。但是随着孩子的共情能力以及共同的兴趣爱好,最初的友谊在逐渐发展。这个年龄的孩子通常很快就能结交朋友,但这种友谊也同样有点短暂。当然了,如果他们认为找到了特别好玩的且相处融洽的人,即使在这个年龄,也可以建立持久的友情。我的两位 13 岁和 15 岁的学生,他们俩就是从幼儿园开始成为好朋友,直到今天的「闺蜜」。
儿童期孩子的朋友圈是,通过一起玩游戏和尝试一些社交的活动来进行的。当然孩子自己对交友也已经有一定的筛选,比如某个朋友上次撇下自己和别人玩了,又或者某个小朋友的一些行为违反了自己认知的一些社会道德类的标准,那么孩子通常会自己很快做出决定。
小学生的友谊通常由孩子的自我动机来决定的,看这友情究竟能否满足自己的需求。比如,朋友就是「能和我一起玩我想玩的游戏」的那个人;他们的友情是当自己与别人发生纠纷问题的时候,朋友能支持自己,这点对于孩子来说会越来越重要。而且朋友之间的团结也越来越重要,孩子之间开始彼此支持,并保守秘密。
再来就是解答:如果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和朋友们发生冲突,父母该如何应付?
首先,肯定要给孩子自己去解决的机会,但是如果有必要的话,家长也需要给予一些支持,以防止孩子身体上受到伤害。独生子女的孩子通常缺少与人起冲突的经验,那就得先学习。让孩子们自己直接去讨论、谈判并和解。
当然如果这段友谊之间的氛围是不友好的、又或者是被嫉妒笼罩的话,那父母是需要关注的。比如关注孩子的感受和行为。
今日互动
如果你也担心孩子被欺负,看完今天的讨论,你会做什么调整吗?
Thông Tin
- Chương trình
- Đã xuất bảnlúc 20:00 UTC 3 tháng 9, 2020
- Thời lượng5 phút
- Tập2
- Xếp hạngSạ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