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101. 做研究也是做 IP:从博士生到教授的网络营销方案来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越来越多的教授开始玩小红书、做自媒体了。

可是教授们不是很忙的吗?他们是想做网红搞副业吗?

咱们之前的节目里多次聊过:当今学术的尽头是销售,而销售的基础是社交——这样连起来一想,是不是就都通了?

没错,网络带货的风,终究是吹到了学术圈。

或者可以反过来说,学术圈可能才是最早开始搞网络带货的。从20年前社交媒体兴起开始,第一波教授用户就已经在发布学术资讯、推广研究成果了。

在论文产出浩如烟海的今天,仅凭优秀的研究产出,早已不能直接转化为“影响力”和“曝光度”。博士生找工作时搭建个人网站,教授们在社媒平台宣传新书、运营学术群组,甚至开自媒体账号分享学术经验和研究日常……这些不能说是“副业”,而更像是“主业”的加速器——既是跑业务、赚吆喝,也是惠及学界同仁、助力知识流动。

本期节目,杜伦大学副教授Cora将跟我们分享,从新手博士生到教职,十几年里不断运营自己的“学术IP”,给她带来了哪些收获和启示。

我们会聊到:

- 如何考量平台和内容的选择?【生活/私人】与【学术/职业】内容要不要分开?

- 新手研究生还没有学术发表,可以发布哪些适合自己的内容?

- 博士生是否有必要建立个人网站?

- 如何在社交媒体上与领域大佬互动?

- 网络社交与线下社交(如学术会议)的对比

- 如何克服“自我推销羞耻”?

- 如何平衡“网络营销”与科研、教学的时间精力冲突?

- 在网络上发布研究内容甚至论文草稿,有没有安全隐患?

【嘉宾】Cora Lingling Xu 许玲玲,杜伦大学教育学系副教授

新书:The Time Inheritors: How Time Inequalities Shape Higher Education Mobility in China (SUNY Press 2025)

学校主页:https://www.durham.ac.uk/staff/lingling-xu/

个人网站:https://coralinglingxublog.wordpress.com/

学术组织网站:Network for Research into Chinese Education Mobilities (NRCEM) 中国教育流动研究网络 https://chineseedmobilities.com/

B站、小红书:@许博士看学术

YouTube:@Dr Xu Gazing at Academia

节目中提到的其他平台和工具:

X(Twitter)、Facebook、Instagram、Bluesky、LinkedIn、ResearchGate、Academia、arXiv、GoogleScholar、YouTube、Substack、WordPress

01:57 如何选择不同的社媒和网络平台发布学术内容

06:55 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需要通过网络提升学术曝光度

10:08 学术分享和生活分享要不要分开,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13:32 社交媒体上的学术互动,给Cora带来哪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20:16 从博士一年级到教职各个阶段的“网络营销打法”

28:11 看看Cora如何宣传自己的新书:《时间继承者》

31:49 职业性/学术性社交平台的玩法,上传文章是否有风险?

38:09 为什么越来越多学者都在做个人网站?要花钱吗?

48:12 为什么想到做学术类的视频分享?

52:10 如何管理网络运营的时间、精力,甚至情绪投入?

59:56 如何克服“自我宣传羞耻”?别人会不会觉得我在炫耀?

1:09:20 和学术同行互动时有没有“点赞压力”?如何克服内耗?

1:13:05 学术新人面对大佬时如何树立积极平等的心态

1:21:08 Action plan!来和我们一起立flag!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每两周周四晚更新

订阅我们的播客: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网易云音乐 App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gradlounge@outlook.com

小红书:@GillianZ,@Zeyuan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