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的嘉宾杨崇圣老师十多年来一直在从事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研究。穿着人字拖和大裤衩,游走在非洲国家的街头巷尾,和摩的司机聊天,和工厂主聊天,和头顶货物的乌干达妇女聊天,是他的田野日常。这期节目我们就从杨老师第一次落地南非做田野的那一天聊起,听一听这些年在国内的各种语境里被讲了又讲的非洲,在他的视角里长什么样。
嘉宾简介
杨崇圣,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清华大学博士,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博士后研究员。曾在南非开普敦大学、乌干达麦克雷雷大学、卢旺达大学、毛里求斯大学等研究机构访学。从事撒哈拉以南非洲研究十余年,曾在南非、乌干达、卢旺达、坦桑尼亚、毛里求斯等国进行长期田野。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兴趣包括非洲经济发展,非正式经济,全球园区经济以及区域国别理论和实践等。
时间轴
01:37 第一次去非洲,如何打扮得local一些
03:24 雅思名师到了南非也得重新学英语
05:40 南非青年的“去殖民化”诉求,到底在求些什么
10:42 人才,人才,还是人才!
13:13 “沉迷指数”(indulgence index)和及时行乐的非洲人
15:37 经济开发区:明明是好东西,为什么到了南非不work?
21:10 南非停电有多频繁?他们甚至开发了一个“断电app”
23:42 投身非洲经济和研究非洲经济,不能兼得吗?
26:18 共情能力也是一种学术素养
29:35 被符号化的非洲
35:11 乌干达的摩的司机,赚了钱第一件事是买什么?
39:41 头顶货物的妇女:游客眼中的“景观”其实是乌干达女性的日常
43:26 非正式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弥合剂”
45:16 研究非洲的一万种方式
Bgm:《Waka Waka》
幕后制作
主播:张琳
剪辑:尹佳
责编:张琳
关于人文清华播客
这里是清华大学官方主办的学术内容平台,兼顾学术性与大众性,外行听得懂,内行有收获。
我们遍访清华学术大家、新锐学者,聊他们的人生经历、学术经历、经典学说、独特发现;也偶尔会组织学生圆桌,听同学们讲讲他们的所思所想。
主理人兼主播张小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常驻主播张琳,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我们四个常设栏目:
【清华访谈录】大家学者,深度访谈
【清华大课间】清华课间,师生围谈
【清华小客厅】少年心事,朋辈互勉
【清华博论】和博士(生)聊聊毕业论文
欢迎您订阅和收听!
資訊
- 節目
- 頻率隔週更新
- 發佈時間2025年8月14日 下午12:00 [UTC]
- 長度53 分鐘
- 集數2
- 年齡分級兒少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