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好,欢迎收听《历史的混响》,我是夕洋洋。今天是2025年9月26日。一百九十九年前的明天,墨西哥城的主教堂广场上,一面绣着“自由帽”和“鹰衔蛇”的旗帜在秋风中舒展。一位身着褪色军装、眼神坚毅的军人站在临时搭建的木台上,用略带西班牙语口音的西班牙语向人群宣告:“墨西哥共和国,今日诞生!”
这个人叫奥古斯丁·德·伊图尔维德,是墨西哥独立战争的最后一位军事领袖。而他脚下的土地,刚刚结束了长达300年的西班牙殖民统治。这一天,墨西哥不再是“新西班牙总督区”,而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墨西哥合众国。
要讲清墨西哥独立的故事,我们必须先回到16世纪的墨西哥。那时的墨西哥高原上,存在着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阿兹特克帝国。
1519年,西班牙探险家埃尔南·科尔特斯率领一支由600名士兵、16匹马和10门大炮组成的队伍,登陆墨西哥东海岸的韦拉克鲁斯。此时,阿兹特克帝国的统治者蒙特苏马二世正坐在特诺奇蒂特兰(今墨西哥城)的金字塔神庙上,俯瞰着他的帝国:从危地马拉到得克萨斯,从太平洋到大西洋,阿兹特克人用武力和宗教建立起庞大的统治网络。
科尔特斯的到来,彻底打破了这份平静。他与蒙特苏马二世最初保持着表面的友好——科尔特斯送来玻璃珠、马匹,声称自己是“西班牙国王的使者”;蒙特苏马二世则将科尔特斯迎入特诺奇蒂特兰,甚至称他为“神使”。但随着对黄金、土地的贪婪欲望膨胀,冲突不可避免。
1520年,科尔特斯趁蒙特苏马二世在宗教仪式中遇刺,率军攻占了特诺奇蒂特兰的临时首都。1521年8月13日,经过93天的围城战,西班牙军队终于攻破了阿兹特克帝国的最后堡垒。蒙特苏马二世在混乱中被杀,阿兹特克帝国的战士们用石头和长矛抵抗到最后一刻,最终倒在血泊中。
西班牙人将这片新征服的土地命名为“新西班牙”,并设立了总督区,由西班牙国王直接任命总督统治。从此,墨西哥开始了长达300年的殖民时代。
殖民时期的墨西哥,是西班牙帝国的“白银王国”,却也是原住民的“地狱”。
西班牙人在墨西哥中部发现了丰富的银矿(如萨卡特卡斯的雷亚尔德尔蒙特银矿),他们强迫原住民(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后裔)下矿劳作,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死亡率高达60%。矿工们的尸体被直接扔进矿井,连名字都不会被记录。
更残酷的是“监护征赋制”(Encomienda):每个西班牙人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原住民“监护”,名义上是“保护”,实际上是强迫他们缴纳粮食、矿产,甚至充当奴隶。原住民的土地被西班牙贵族圈占,他们被迫迁徙到贫瘠的山地,靠种植玉米和豆类为生。
西班牙人还带来了天花、麻疹等传染病。原住民对这些病毒毫无免疫力,90%的人口在殖民后的100年内死亡。一位名叫贝尔纳迪诺·德·萨阿贡的西班牙传教士,在1540年的《新西班牙史》中写道:“原住民像被抽干了汁液的玉米,他们的村庄变成废墟,孩子被贩卖为奴,连信仰都被摧毁——教堂的钟声取代了阿兹特克的祭祀鼓声,西班牙语成为唯一的官方语言。”
但压迫之下,反抗的种子从未停止生长。
18世纪末,启蒙思想的浪潮从欧洲席卷美洲。墨西哥的知识分子开始接触伏尔泰、卢梭的著作,意识到“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一位名叫卡洛斯·德·西根萨的神父,在1790年的日记中写道:“欧洲人在谈论‘天赋人权’,而我们的原住民连基本的人权都没有——他们被当作牲畜,被剥夺了土地和信仰。”
与此同时,西班牙本土因拿破仑入侵(1808年)陷入混乱。拿破仑的军队攻占马德里,俘虏了国王斐迪南七世,扶持他的哥哥约瑟夫·波拿巴为西班牙国王。殖民地的统治根基开始动摇——西班牙本土的混乱,让墨西哥的殖民官员失去了“国王授权”的合法性。
1810年9月16日,一个名叫米格尔·伊达尔戈的神父,在多洛雷斯村(今墨西哥瓜纳华托州)的教堂前敲响了钟声。
伊达尔戈是克雷塔罗州的神父,受过良好的教育,能读会写,甚至能用拉丁语布道。他目睹了原住民的苦难,也对西班牙殖民的不公深恶痛绝。这一天,他站在教堂的台阶上,对聚集的印第安人和混血种人说:“我的孩子们,你们还要忍受多久的压迫?西班牙人把我们的土地、财富、信仰都抢走了!今天,我们要站起来,为自由而战!”
这就是著名的“多洛雷斯呼声”(El Grito de Dolores)。伊达尔戈的话像一把火,点燃了墨西哥人的反抗之火。短短几个月,起义军从几百人发展到数万人。他们攻占城镇、焚烧教堂、处决西班牙殖民官员,喊出“独立万岁!”的口号。
伊达尔戈的起义军中,有原住民、混血种人,甚至还有少数西班牙裔的支持者。他们使用简陋的武器——锄头、镰刀、猎枪,但凭借着对土地的热爱和对自由的渴望,屡次击败装备精良的西班牙军队。1810年10月,起义军攻占了瓜纳华托州的首府瓜纳华托,处决了当地的西班牙总督;11月,他们又占领了阿卡普尔科港,切断了西班牙的海上补给线。
但起义的迅速扩张也带来了问题。伊达尔戈缺乏军事经验,起义军内部矛盾重重——一些混血种人领袖担心原住民“夺权”,开始与西班牙殖民军妥协;另一些人则沉迷于抢劫和杀戮,失去了民众的支持。1811年3月,伊达尔戈在霍尔金战役中被西班牙军队击败,随后被捕。同年7月30日,他在奇瓦瓦市被处以绞刑,时年57岁。
伊达尔戈的牺牲并没有扑灭革命的火焰。另一位领袖何塞·玛丽亚·莫雷洛斯接过接力棒。
莫雷洛斯是混血种人(父亲是西班牙人,母亲是印第安人),他比伊达尔戈更了解底层百姓的苦难。他曾是神父,但因反对西班牙殖民的暴政而被革除教籍。他提出“废除奴隶制”“土地归农民”“取消人头税”等主张,吸引了更多原住民、黑人和混血种人加入起义。
1813年9月,莫雷洛斯在奇尔潘辛戈召开“国民议会”,宣布成立“墨西哥共和国”,并制定了《奇尔潘辛戈宪法》草案。这部宪法规定:所有种族平等,废除奴隶制,土地由国家分配给农民,教会财产收归国有。尽管这次政权仅维持了两年(1815年莫雷洛斯被捕牺牲),但它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墨西哥独立”的政治目标。
19世纪初,西班牙本土的局势进一步恶化。1820年,西班牙爆发自由派革命,国王斐迪南七世被迫恢复1812年宪法,允许殖民地有一定的自治权。但墨西哥的保守派(主要是西班牙裔大地主)害怕自由派改革会威胁他们的利益——他们担心土地被重新分配,特权被取消,因此反而倾向于独立。
保守派与独立派开始谈判。独立派的领袖奥古斯丁·德·伊图尔维德(Agustín de Iturbide)提出“三保证计划”:独立、保留天主教为国教、保障西班牙裔和克里奥尔人(西班牙裔墨西哥人)的特权。这一计划巧妙地平衡了各方利益——保守派得到了特权,独立派赢得了独立,原住民和混血种人也获得了法律上的平等。
1821年,墨西哥的独立派与保守派达成妥协。伊图尔维德的军队从南方出发,一路势如破竹,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1821年9月27日,他的军队进入墨西哥城。
这一天,墨西哥城的街道上挤满了人群。有人穿着印第安传统的“丘佩”(一种刺绣披肩),有人戴着西班牙式的宽檐帽,还有人举着临时制作的旗帜——有的用床单染成红色,有的用报纸拼出“自由”二字。伊图尔维德站在主教堂的台阶上,声音洪亮:“从今天起,墨西哥不再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而是独立自由的国家!”
广场上的人群爆发出欢呼,有人哭泣,有人拥抱,有人跪在地上亲吻土地。一位老印第安人颤抖着说:“我活了70岁,终于看到了自由!”一位西班牙裔商人则感叹:“过去我们剥削他们,现在他们解放了——但愿我们能和平共处。”
墨西哥的独立,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比阿根廷(1816年)、智利(1818年)、秘鲁(1821年)稍晚,但意义同样深远。
首先,它终结了西班牙300年的殖民统治,让墨西哥人民获得了民族自决的权利。尽管独立后墨西哥经历了内战(如1823-1824年的“三巨头战争”)、外国干涉(如法国1862-1867年的入侵)和政治动荡,但“独立”始终是墨西哥国家认同的核心。
其次,它推动了拉美其他国家的独立进程。墨西哥的成功让阿根廷、智利的独立派受到鼓舞,也让西班牙意识到,仅凭武力已无法维持对美洲殖民地的控制。1824年,西班牙承认了墨西哥的独立,随后陆续放弃了在拉美的其他殖民地。
最后,它为墨西哥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独立后,墨西哥废除了奴隶制(1829年),推行土地改革(尽管效果有限),建立了共和国体制,开始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1853年,墨西哥和美国签订
المعلومات
- البرنامج
- معدل البثيتم التحديث يوميًا
- تاريخ النشر٢٦ سبتمبر ٢٠٢٥ في ١٢:٠٠ م UTC
- مدة الحلقة١٣ من الدقائق
- التقييمملائ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