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影無聲-我找到了,幸福之道-詹俊裕長老文章分享
這是朋友分享的“張忠謀先生的人生格言”:
不要跟別人不停的講道理,永遠要記住:
1.位置不同,少言為貴
2.認知不同,不爭不辯
3. 三觀不合,徒費口舌(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在現實的生活中,每一個人的際遇不同,從出生開始,有人“含著金湯匙”出生在富貴之家,卻也有人“背著山債”出生在乞丐之門。
2005年5月時報出版社出版陳藹玲小姐所寫的“何必含著金湯匙”一書。
卸下台視當家主播光環嫁入豪門的陳藹玲,是富邦集團大董蔡明忠董事長的夫人,是四個孩子的母親,但關懷社會的新聞人特質,依舊不減,擔任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推動許多社會工作,長期關注兒童與青少年教育,並以自身的教養經驗與大家分享。
在“何必含著金湯匙”書中,她說: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陳藹玲建議現代父母,光靠自己的經驗及想像、閉門造車的養兒育女,只會給親子之間帶來痛苦,最好還是廣納各家之言、細心觀照,不斷修正方為上策。
明末張獻忠的“七殺碑”說: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德以報天,殺殺殺殺殺殺殺”。清代學者彭遵泗所著“蜀碧”一書記載張獻忠留下的“聖諭碑”碑文說:天生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用以說明自己受天命而戰鬥,希冀民眾順天而行,勿以命相搏。
每一個人的出生都有他的使命,因此,無論你的境遇如何,都應該用感恩的心愛你所遇到的每一個人,尊重他們的不同,並用“盡人事、聽天命”的心態,努力活出美好燦爛的獨特人生。
在我們的一生中會遇到各種形形色色的人,他們的出現就是你的有緣人,因為他們的出現不是讓你“得到”,就是讓你“學到”,因此應該帶著感恩之心互相尊重,彼此造就。
網路群組朋友分享一篇“不再見、不相欠”的文章,整理出來和大家分享:
相遇皆是因為有緣,相伴就是為了還債,若無相欠,如何遇見,償還之後,從此不欠。相識只是瞬間,相知需要數年,沒有無緣無故的遇見,不管你遇見誰,他都是你生命中該出現的人,前世五百年的修煉才能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前世一千年的煎熬才能換來今生的一次碰面,那些和你相遇的人,前世都有扯不清的關係,愛或被愛,欠或被欠,今生我們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前世的記憶被抹去,你不認識我,我不認識你,唯有冥冥之中的牽引,才能讓彼此碰面。陪著你的人欠你太多,離開你的人債務已還,所以珍惜陪伴你的人,別恨離開你的人,不再見的人不再欠,再遇見的人還在欠,不管是誰,反反覆覆的相遇一直陪在身邊,那就是你前世的還債人,前世沒機會,今生再償還,見或不見,放在心裡面,欠或不欠,是否能相見,茫茫人海中,誰是誰的債主,愛恨情仇欠太多,聚聚散散情未還,前世的記憶消散,今生的緣分萬千,留在身邊緣未盡,轉身離去緣已斷,別恨別念別留戀,若相欠自會見,不再欠不相見。
這篇文章中,我比較不認同“欠債、還債”的說法,如果是“感恩、報恩”的理念,是否會讓人更快樂一些呢?
聖經約翰一書4:16說:神愛我們的心,我們也知道也信。神就是愛;住在愛裡面的,就是住在神裡面,神也住在他裡面。
詹俊裕寫於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Informações
- Podcast
- FrequênciaSemanal
- Publicado29 de outubro de 2025 às 20:30 UTC
- Duração1min
- Temporada98
- Episódio20 mi
- ClassificaçãoLiv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