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以“粤联四海 商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世界粤商大会举行。在下午的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专题会上,广东省委金融办二级巡视员刘凯文做专题报告。
强化金融支持、全面赋能广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刘凯文提到,广东省金融系统深入落实“支持民营经济25条”,持续提升融资覆盖面与金融服务质效。
他给出了一组数据:截至今年8月末,广东省民营企业贷款余额8.6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759亿元,同比增长1.2%;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5.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714亿元,同比增长15.6%。
2024年以来,广东新增上市企业30家,其中28家为民营企业,募集资金177.36亿元,位居全国前列;新上市民企总市值超3000亿元,位居全国第一。
今年以来,广东持续完善政策支持,推动出台《关于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助力广东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措施》《广东省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多措并举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他提到,认真落实国家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广东金融监管局和省发展改革委将超1300万户小微经营主体纳入走访服务目标。
在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方面,为了让企业扎根广东创新发展,广东省委金融办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财政厅和广东金融监管局6部门制定了《广东省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贷款贴息实施细则》,连续3年对在2025年5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发放的、符合条件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贷款给予财政贴息,单个企业年度贴息金额最高2000万元。
据了解,此次广东财政贴息对应的贷款规模每年在2000亿元以内,三年总规模6000亿元,额度用完即止,达到上限后不再接受新增申请。“目前,省委金融办正牵头推动这项我省目前规模最大的贷款财政贴息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刘凯文透露。
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方面,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会同相关部门建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备选项目清单,大力支持中小科技型企业和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主要投向民营企业。2025年已完成两次省级财政贴息的审核及拨付,对近50亿元的设备更新贷款进行省级财政贴息,审核后拨付贴息866万元,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等经营主体设备更新积极性,加速广东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此外,刘凯文表示,广东持续发挥多层次市场支撑民营企业直接融资增量扩面。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工具支持民营企业做优做强,深入推进“并购六条”落地见效,“三四板”常态化对接夯实科创民企上市基础。全省1-8月上市公司累计开展并购重组226家次,交易规模逾1250亿元。其中,重大资产重组项目27单,数量居全国第一。
刘凯文呼吁,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家能坚定信心、聚焦主业、锐意创新,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成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弄潮儿”和“排头兵”。
文、图|记者 杭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