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性

「第二性」是一档由一个85后单身女性Eve主理的播客栏目。 她相信女性终将在当下和未来的历史舞台上承担更甚于今的作用,相信连续创业和终身学习能改变自己和世界的她希望通过这档节目来和更多女性一起,分享当代“第二性”眼中的自我、周遭;女性自身、两性关系;女性的就业、健康、教育、事业等问题。 期待通过女性的自组织和讨论,创建一个舆论场,让女性这个群体更加耀眼有光。 本节目由创意播客厂牌「BeyondPod」制作出品。

  1. 25丨更年期,不是忍忍就好:对话张绚

    22 DE MAI.

    25丨更年期,不是忍忍就好:对话张绚

    据统计,2025年,全球预计有超10亿女性绝经,每天大约有6000名妇女进入围绝经期(perimenopause),我们的母亲、女儿、姐妹、朋友,包括我们自己都会在生命中的某一天迎来更年期。然而我们目前对于更年期却没有足够的认识和讨论,甚至还停留在污名化和歧视中。我们对更年期的避而不谈和普遍厌恶难道不是另一种程度的厌女吗? 本期节目我们非常有幸邀请到了最近刚出版的新书《更年期,不是忍忍就好》(豆瓣8.6)的译者张绚,我们将在节目中大谈特谈有关更年期的定义、治疗和感受。希望听完节目的听众可以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你有关更年期的想法,我们将会挑选出点赞高的评论送上有译者祝福的《更年期,不是忍忍就好》的纸书一本。 【主播】 Eve,武汉大学媒介经济博士,复旦大学人口学女性研究方向博士在读;长期主义者,终身学习者,创业者,女性主义者,文字爱好者 【嘉宾】 张绚,思递语言服务创始人,北京语言大学翻译硕士,已出版译著《带着裂痕生活》《华为传》《达·芬奇手稿》(合译)等。 【Timeline】 00:58 一组shocking的数据 02:50 翻译的机缘一:因为妈妈想要了解更年期 04:00 翻译的机缘二:关于女性话题表达的困境 05:05 “可以找我借卫生巾” 05:33 翻译的机缘三:新生命带来的新思考 08:31 女性的一生都是在忍 10:00 这些症状竟然都跟更年期有关? 11:35 更年期默默忍受的症状:潮热、盗汗 12:53 更年期藏不住的症状:脑雾、尿失禁 14:20 什么是围绝经期? 16:00 女性的生理健康是一个全周期的问题 17:40 如何应对激素作用:谈话、心理暗示 18:40 作者如何描写更年期症状:潮热、脱发、增重、皮肤问题、失眠、情绪变化 21:20 “那个老女人一定是更年期了” 24:00 我们不能生育了之后还能有什么期待? 25:15 反思:我们是否有性别化年龄歧视 28:23 如何克服更年期:把你的症状告知专业的医生 30:33 你不是一个人在忍 36:32 国内针对更年期症状的治疗办法:只需要开口 38:07 更年期的积极意义:关照自身的开始 40:09 什么是“祖母假说”? 43:30 社会如何支持和帮助更年期女性 45:30 企业对女性职工的照顾是歧视吗? 49:30 女性需要相互了解、互助合作、增强沟通 【延伸阅读】 《更年期,不是忍忍就好》[美] 珍西·唐恩 著|张绚 译 理想国 《炙热的你》 [德]希拉•德利兹; [德] 路易莎•施托默尔; [德] 路易莎·施托默尔; [德] 希拉·德利兹 著|马心湖 译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补充信息】 《更年期,不是忍忍就好》书里总结的34种更年期症状:潮热、盗汗、月经不调、情绪波动、性欲下降、乳房酸痛、头痛、阴道干燥、口腔灼热、手脚刺痛、牙龈疾病、极度疲劳、消化不良、关节疼痛、抑郁、肌肉酸痛、皮肤搔痒、有触电感、睡眠质量差、脑雾、记忆力减退、脱发、指甲变脆、体重增加、尿失禁、头晕或眩晕、易过敏、骨密度下降、心律不齐、怪异体味、易怒、焦虑和惊恐症。 【Staff】 视觉设计:鲁邦 制作监制:老袁 内容策划:艾尔西西 后期制作:蛋挞(播客公社)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Eve朋友圈 小红书:eve的第二性 微博:@李倩eve

    52min
  2. 24丨“你不是天生的女人”:我们为什么要读《第二性》?

    15 DE MAI.

    24丨“你不是天生的女人”:我们为什么要读《第二性》?

    你有没有在一瞬间突然感觉,很累,很不理解,为什么做女人这么难,为什么我自己选择的路还是那么难——因为你以为的选择,其实早已被命名、规定、驯化。 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什么?我的选择是再一次阅读西蒙娜·波伏瓦的《第二性》。 好消息是:在《第二性》里我们确实可以找到答案! 坏消息是:这个书有点难读。 所以我准备跟大家一起,重新来阅读这本书,希望手机前的听友可以加入我,在阅读中找到答案和希望。 【主播】 Eve,武汉大学媒介经济博士,复旦大学人口学 女性研究方向博士在读;长期主义者,终身学习者,创业者,女性主义者,文字爱好者 【Timeline】 00:40 我如何阅读波伏瓦 01:30 为什么要逐章阅读《第二性》 02:50 如何理解“你不是天生为女人”这个观点 03:45《第二性》译本选择的考虑 04:40 从目录开始分析《第二性》的写作结构 05:40 上卷:女性怎么被解读 08:20 下卷:女性怎么被塑造 10:10 作为生活指南的《第二性》 11:55 批判性地阅读《第二性》 14:13 作为写作模板的《第二性》 15:43 我的阅读计划 【延伸阅读】 《第二性》[法] 西蒙娜·德·波伏瓦 著|郑克鲁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成为波伏瓦》[英] 凯特·柯克帕特里克 著|刘海平 译 中信出版社 【Staff】 视觉设计:鲁邦 制作监制:老袁 内容策划:艾尔西西 后期制作:蛋挞(播客公社) 【联系我们】(传送门) 微信公众号:Eve朋友圈 小红书:eve的第二性 微博:@李倩eve

    18min
  3. 23丨女权主义可以是爱情孤勇者吗丨对话李博婷博士

    24 DE ABR.

    23丨女权主义可以是爱情孤勇者吗丨对话李博婷博士

    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女性是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18世纪的思想斗士和女权先驱,并且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了她的三部作品的中文版译者,北京大学的李博婷老师。她跟我们分享了为什么200多年后的今天,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观点依然不过时,她的作品依旧值得被大家反复阅读。 【主播】 Eve,武汉大学媒介经济博士,复旦大学人口学 女性研究方向博士在读;长期主义者,终身学习者,创业者,女性主义者,文字爱好者 【嘉宾】 李博婷,文学博士,北京大学教师,英语文学研究者,主要研究兴趣为英国中世纪、十八世纪和二十世纪文学。 【Timeline】 02:43 如何定义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女性主义 VS 女权主义 04:37 如何理解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女作家、妻子和母亲 09:37 如何评价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创作:不止理性而且非常感性 14:14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在中国的传播 16:36 “不年轻”的英国才女:生活还是写作,这是个问题! 18:00 “离经叛道” 的爱情孤勇者 19:14 一间自己的房子:新颖的婚姻模式 22:30 逆袭之路:从“小镇女孩”到专业作家 25:09 18、19、20世纪的女作家们:时代的使然和必然 31:18 永不过时的《女权辩护》:我们进步了吗? 31:39 自由的真正解释:人对自己的存在总负其责 33:00 波伏瓦为什么没有引用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36:20 如何翻译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原文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37:29 大变革中的女性如何参与历史: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VS 简·奥斯丁 41:30 如何阅读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喜欢哪本读哪本 43:50 女作家情谊:不嫉妒、不排斥、不自恋 【延伸阅读】 《女子教育》[英]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著丨李博婷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欧书简》[英]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著丨李博婷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法国革命》[英]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著丨李博婷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为女权辩护:关于政治及道德问题的批评》[英]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著丨常莹/典典/刘荻 译 中信出版社 【Staff】 视觉设计:鲁邦 制作监制:老袁 后期制作:蛋挞(播客公社) 【联系我们】(传送门�) 微信公众号:Eve朋友圈 小红书:eve的第二性 微博:@李倩eve

    48min
  4. 22|女人,可以活成波伏娃,也可以是杜拉斯| 对话袁筱一教授

    14 DE MAR.

    22|女人,可以活成波伏娃,也可以是杜拉斯| 对话袁筱一教授

    在大众认识里,波伏娃是哲学家、也是小说家,她的一生,将创作和研究合而为一。前不久,在思南读书会,我和法国文学翻译家——袁筱一老师一起深度解析了波伏娃的作品,也聊了聊波伏娃与萨特的故事,还有杜拉斯,希望他们的故事会启发今天的我们。 【主播】 Eve,武汉大学媒介经济博士,复旦大学人口学 女性研究方向博士在读;长期主义者,终身学习者,创业者,女性主义者,文字爱好者 【嘉宾】 袁筱一,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华师大思勉人文高等研究所所长;法语文学教授,法语文学译者,翻译家、教育家、创作者 【Timeline】 02:47 嘉宾自述:女性可以多重身份,我首先是一名学者 03:48 波伏娃:是非常出色的时代证人 08:35 波伏娃的几本小说在波伏娃创作生涯中的分别占据什么位置?有什么代表意义? 08:48《女宾》:波伏娃第一部出版的小说,映射她当时情感关系中的尖锐问题 10:34《名士风流》:创作成熟期,生动反映了战后知识分子的理想、迷茫和挣扎 14:28《告别的仪式》:以自传性叙事反映萨特生命最后十年,在法国文坛引发轩然大波 19:28 杜拉斯VS波伏娃:人生道路决定了创作风格 25:49 波伏娃不认为有一条道路适合所有人 27:21 如何理解《第二性》的核心思想? 29:31 如果波伏娃没有遇见萨特,她还会成为波伏娃吗? 31:39 自由的真正解释:人对自己的存在总负其责 32:10 波伏娃如是说:女性要获得解放,两条道路一定要走;一是节育,二有自己的事业 35:55 波伏娃和萨特的另一重启示:性别之外均是平等 43:26 父亲对波伏娃态度的转变,激发了波伏娃的反叛 46:15 成长顺利或不顺利都可能经历自我价值判断的“危机时刻” 48:08 学术教育体系培养了特殊的法国知识分子群体,他们成为20世纪上半叶的社会明星 53:38 波伏娃经历的痛苦和提出的问题也是所有女性都可能会面临的痛苦 58:08 非洲问题、后殖民问题、社会秩序问题是当代法国文学创作热点 01:00:24 小说越来越不是现代文学的主流,读者群体、书写方式、写作类型都在发生变化 01:02:38 现今写作的门槛很低,互联网给了每个人实时虚构写作的可能性 01:05:43 从揭示女性是第二性以及怎么成为第二性这一贡献,波伏娃足以称为早期社会学家 01:11:38 存在主义倡导的自由,是女性可以自己选择和决定 【延伸阅读】 《第二性》[法] 西蒙娜·德·波伏瓦 著丨郑克鲁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女宾》[法] 西蒙娜·德·波伏瓦 著丨周以光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名士风流》[法] 西蒙娜·德·波伏瓦 著丨许钧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人都是要死的》[法] 西蒙娜·德·波伏瓦 著丨马振骋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告别的仪式》[法] 西蒙娜·德·波伏瓦 著丨孙凯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文字·传奇》袁筱一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Staff】 视觉设计:鲁邦 制作监制:老袁 后期制作:蛋挞(播客公社)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Eve朋友圈 小红书:eve的第二性 微博:@李倩eve

    1h14min
  5. 21|李飞飞:从洗衣工到“AI教母”,她如何让机器看见世界?

    20 DE FEV.

    21|李飞飞:从洗衣工到“AI教母”,她如何让机器看见世界?

    2024年伊始,AI的浪潮席卷全球。ChatGPT能写诗作画,Midjourney让创意瞬间成像,Claude能完成复杂推理...这些令人惊叹的突破,都建立在一个关键基础上:让机器真正“看懂”这个世界,而这一切的背后,有一个公认的推动者——AI教母李飞飞,今天和大家分享李飞飞和她所看见的世界,她对AI热度背后对“以人为本“的科学伦理的终极思考。 【主播】 Eve,武汉大学媒介经济博士,复旦大学人口学 女性研究方向博士在读;长期主义者,终身学习者,创业者,女性主义者,文字爱好者 【Timeline】 01:04 若干标签认识AI教母李飞飞以及她所解决的AI研究难题:视觉智能 06:37 工程师父亲和教师母亲的家庭教育培养儿时李飞飞阅读习惯、思维方式 11:43 小学数学老师的否定VS语文老师的鼓励如何影响Eve兴趣习惯养成 15:56 高中阶段恩师萨贝拉从阅读开始帮助李飞飞克服语言障碍,重建自信 18:13 女生在敏感的青春期遇到困难,家长、朋友能如何给予帮助? 21:06 从普林斯顿到伯克利,李飞飞找到人生的北极星 24:21 去企业还是继续科研?母亲的鼓励下李飞飞决心继续科研之路,转入加州理工 26:04 李飞飞科研之路起点关键助力:两位移民榜样导师、科学家品质、项目管理能力 29:56 Caltech 101项目:让李飞飞震撼业界的ImageNet项目的原始雏形 34:01 李飞飞科研方法对普通人的启示:自己先行动、向信任的人寻求帮助、选择体系化赛道、建立家庭支持体系 38:28 理解李飞飞的科研理念、以人为本的AI伦理观 41:02 李飞飞在科技领域打破性别壁垒的意义 42:56 开个脑洞——假如波伏娃和李飞飞对谈,四连问 技术如何作为他者介入人类文明进程? 如何运用存在主义破解“女性不适合学AI”的偏见? 中国移民身份和科学界“双重他者”如何催生科研成果? 假设开发出能读第二性的AI,如何开发性别觉醒测试? 【参考文献】 1. 自传《我看见的世界》中信出版社:重点阅读ImageNet创业史、移民经历 2. 斯坦福HAI研究院《AI伦理白皮书》(官网可下载) 3. TED演讲:李飞飞《如何教会计算机理解图片》(2015年) 4. 轻量级推荐:播客《Exponential View》李飞飞专访(中译版) 5. 在ChatGPT出现之前,李飞飞的ImageNet如何奠定了人工智能的技术革命?2024年3月 6. 邓嘉《对超过10000个图像进行分类能告诉我们什么》:邓嘉认为,ImageNet不仅代表了规模的扩大,还代表了分类逻辑的转变,类似于物理学领域的“相变”,在这种转变中,甚至现象的最基本属性也会发生变化。ImageNet极大地拓宽了算法面临的可能性,但因为规模太大,也给算法造成了挑战(相比而言,小型数据集就不会有这个问题)。 7. 邓嘉《赌注对冲:优化大规模视觉识别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权衡》:即使是最先进的图像分类器,也面临一个日益增长的挑战,即需要在面对模糊不清的物体时做出明智的判断 8. 李飞飞《The Worlds I See: Curiosity, Exploration, and Discovery at the Dawn of AI》:本书探讨,AI技术的潜力与风险,并呼吁社会重视AI的伦理问题。 【延伸阅读】 《看不见的女性》(卡罗琳·克里亚多·佩雷斯):数据偏见与性别盲区 【Staff】 视觉设计:鲁邦 制作监制:老袁 后期制作:蛋挞(播客公社)

    50min
  6. 20|当长寿可能和年龄焦虑同时来袭,如何面对百岁人生?

    13 DE FEV.

    20|当长寿可能和年龄焦虑同时来袭,如何面对百岁人生?

    上一期,我们聊到了琼瑶在送走丈夫的过程中经历的生死离别,以及跟丈夫的三个孩子因为是否继续治疗产生的纠葛。我去年也看了一些安乐死和临终关爱的书,其中北京海淀医院的临终关爱病房的故事等都让我非常动容。春节期间重读《百岁人生》,开工后发现网上铺天盖地的渲染年龄焦虑,35岁的职业门槛等。一边是寿命不断增加,一边却是年龄焦虑的蔓延,我就很想和大家交流:本来长寿是个好事情,但为什么大家都那么焦虑?年龄本来也是一个正常的过程,为什么我们一到35岁,45岁就很难受,很焦虑。 ——本期内容聚焦“年龄”这个话题,来聊聊“老龄化背景下,对于年龄的思考”。 【主播】 Eve,武汉大学媒介经济博士,复旦大学人口学 女性研究方向博士在读;长期主义者,终身学习者,创业者,女性主义者,文字爱好者 【嘉宾】 Lingjun:人口学博士研究生,专注于死亡与健康的研究,关注死亡率、寿命、健康不平等等议题。 【Timeline】 04:04 嘉宾Lingjun对死亡与健康问题研究兴趣的缘起 05:25 世界各国老龄化现状和趋势 07:30 中国社会未富先老带来的养老金压力、老年群体医疗等议题 08:31 中国人预期寿命已经超过71岁,女性更长寿但同时面临不健康寿命风险 12:08 日本的团块世代的”老后破产“困境 17:12 年龄歧视包括社会制度、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的三重暴力叠加 20:18 社会制度层面的年龄歧视暴力根源于“人力资本折旧论” 22:22 当今社会对年轻幼态的崇尚或来自资本和全球化力量构建的叙事体系 25:35 长期暴露在年龄歧视中影响个人身心健康,厌老氛围压缩老年人生活空间 27:41 Deepseek对女性年龄歧视的解读更彰显女性的双重弱势地位 30:37 送给女性个体应对年龄歧视的建议:正视生理年龄的可逆性、实践三个“50”策略 33:12 长寿时代的个人健康策略:养成”治未病“意识,做好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更重要 34:57 35+女性的个人财务健康管理:测算养老所需财务积累需要,开拓被动收入 37:55 建构个体心理学防线,抵消年龄焦虑 41:02 嘉宾Lingjun2025新尝试:开通新播客《因为所以》,分享健康研究热点、以数据 【延伸阅读】 人口金字塔图 《无退休社会》日本《朝日新闻》采访组 《第二性》(法)西蒙娜-波伏娃 《论老年》译文出版社,待出版 《自卑与超越》(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洞察人性》(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Staff】 视觉设计:鲁邦 制作监制:老袁 后期制作:蛋挞(播客公社)

    44min
  7. 19|遍地怀疑的时代,我们还能相信爱情吗?

    23 DE JAN.

    19|遍地怀疑的时代,我们还能相信爱情吗?

    2024年热播综艺《再见爱情》的讨论热度逆天,网友们都说"当爱情褪去滤镜,我们看到的不只是疲惫,更是一代人对亲密关系的迷茫"。 我们总能看到“智者不入爱河”“恋爱自由,但不恋爱”等诸多清醒言论,还应该相信爱情吗? 但仅仅三四十年前,琼瑶的爱情故事曾让让几代人相信爱情是值得拼命的,相比他们"相信爱情死去活来",我们这一代很多人选择了"不死不活地逃避爱情",这些变化是如何产生的?是不是我们一边在逃避和怀疑爱情,一边渴望被爱?我们究竟该如何面对爱情? 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继续和NAGA聊琼瑶小说背后的爱情观,希望也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主播】 Eve,武汉大学媒介经济博士,复旦大学人口学 女性研究方向博士在读;长期主义者,终身学习者,创业者,女性主义者,文字爱好者 【嘉宾】 NAGA,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历史博士研究生,广泛&深度阅读爱好者 【Timeline】 03:19 从热播综艺《再见爱情》折射的爱情婚姻困境说起 06:07 琼瑶和她的作品始终坚信爱情至上 08:51 1960s前期两部作品折射琼瑶在第一段婚姻后期的爱情矛盾心理 11:08 琼瑶感情观核心:爱情是逃离现实生活的解决方式 13:04 主理人观点:现代女性经济独立,爱情本身可以成为身心独立和自我成长 15:07 以色列心理学家伊瓦-伊洛斯观点:社会压力是亲密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社交平台带来“冷亲密” 19:03 嘉宾观点:琼瑶小说给现代女性的启发之一是要有足够经济基础 21:27 琼瑶小说中副线角色全职妈妈的选择困境 25:03 大部分男性在爱情里会有更多权衡,女性相对更容易“恋爱脑”,主体性滞后? 27:48 主理人观点:爱情值得被体验,即使不拥有爱情时也要拥有爱的能力 28:47 琼瑶不同阶段作品中女性的关键选择 33:30 每一段感情中,都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34:48 女性可以有多样性的活法和选择,远比琼瑶的时代更丰富 36:33 琼瑶小说当年流行的重要原因:经济开始起飞,社会结构松动,女性开始思考自己在婚姻中是否幸福 39:39 短剧热门背后反映了现代人越来越独立,更难共鸣琼瑶作品的缠绵爱情世界产生 41:18 如果只推荐一部琼瑶小说,嘉宾的选择是几乎全部CP都BE的《匆匆太匆匆》 44:37 在爱情变得看起来越来越不那么重要的年代,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至少在爱情来临时不要转身离开 46:40 《第二性》2025年发布计划剧透 EVE带来的文字小彩蛋: 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但可以让生活更完整; 相信爱情不是天真,而是选择让生命多一种可能。 也许质疑爱情的时代,正是我们最需要重新理解爱情的时代, 保有对爱情的信心,就是我们对生活最大的诚意和浪漫。 【延伸阅读】 部分琼瑶作品: 《再见爱情》 《庭院深深》 《菟丝花》 《几度夕阳红》 《情深深雨濛濛》 《匆匆太匆匆》 【Staff】 视觉设计:鲁邦 制作监制:老袁 后期制作:蛋挞(播客公社)

    48min
  8. 18|毒言情还是真清醒?琼瑶竟是一位女性主义作家

    16 DE JAN.

    18|毒言情还是真清醒?琼瑶竟是一位女性主义作家

    Hello,大家好!好久不见,2025年的开年第一期想和大家聊一聊琼瑶。以自杀告别人世让离开公众视线已久的她再次被热议,她的故事和作品影响了一代人的爱情观,李敖认为她带来的都是毒爱情,张爱玲又嫉妒又讽刺“她的作品还是太普及了”。但这一次,和飞行嘉宾NAGA的对谈让我意识到,原来她是一个传统又独立、清醒自持的女性,活出了属于她的时代的女性主义典范。 关于琼瑶的内容值得多期探讨,今天我们先聊一聊琼瑶作品背后的女性主义内核。欢迎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主播】 Eve,武汉大学媒介经济博士,复旦大学人口学 女性研究方向博士在读;长期主义者,终身学习者,创业者,女性主义者,文字爱好者 【嘉宾】 NAGA,法国某大学历史博士研究生 【Timeline】 02:15 琼瑶和女性主义有关吗? 04:36 琼瑶何以为什么选择以自杀走向人生终点? 06:40 男性视角如何看待琼瑶生平和她构造的“琼瑶宇宙”对80后的影响 09:50 琼瑶的三个人生阶段:书香门第原生家庭、职业作家及婚恋纠缠、第二段婚姻及家族纠葛 12:05 《我的故事》提及,儿时弟弟走失让琼瑶意识到父母对弟弟更偏爱,成为内心伤疤 14:16 “白雪公主”昵称背后的外貌期待,母亲对琼瑶一生影响至深 17:15 《窗外》与琼瑶青春期的“师生恋” 19:45 琼瑶的每一段感情都没得到母亲的支持,“罪该万死”心态贯穿她的人生 21:24 弟弟妹妹的成就更受父母认可,她以传统价值观回馈家人 24:25 女性主义写作三要素:女性作家、女性意识、女性叙事 28:46 第一段婚姻中投射的学历仰慕、才华差距 32:15 第二段婚姻与平鑫涛(皇冠集团创始人),从相爱痛苦“相约自杀”到灵魂伴侣相濡以沫 39:35 琼瑶、潘玉良等情感观念传统又自我突破的独立女性观:给予付出但不求回报的精神满足 41:29 平鑫涛如何给足琼瑶情绪价值 47:43 “小三”标签背后是两性的不平等,若平鑫涛和琼瑶身份互换,可能是另一种结局 51:23 琼瑶在每段感情中从未觉得一定要承担到底,她完成了情感中的自足, 53:16 琼瑶小说其实是“套着言情小说外衣的独立女性小说”,不与世界为敌,我要现有框架下更好活出自己 55:03 下一期主题预告:生命后期如何面对死亡 【延伸阅读】 《我的故事》琼瑶 《雪花飘落之前》琼瑶 【Staff】 视觉设计:鲁邦 制作监制:老袁 后期制作:蛋挞(播客公社)

    56min

Classificações e avaliações

5
de 5
2 avaliações

Sobre

「第二性」是一档由一个85后单身女性Eve主理的播客栏目。 她相信女性终将在当下和未来的历史舞台上承担更甚于今的作用,相信连续创业和终身学习能改变自己和世界的她希望通过这档节目来和更多女性一起,分享当代“第二性”眼中的自我、周遭;女性自身、两性关系;女性的就业、健康、教育、事业等问题。 期待通过女性的自组织和讨论,创建一个舆论场,让女性这个群体更加耀眼有光。 本节目由创意播客厂牌「BeyondPod」制作出品。

Mais de BeyondPod|超声播

Você também pode gostar 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