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我去广东北部的一个小镇待了几天时间,是去找一群做手工皮具的女工姐姐们聊天。本期是其中两个女工采访内容的剪辑。
夏初,国产皮具品牌裘真联系到我,问我有没有兴趣去记录一下他们家普通女工的故事?他们告诉我,这群女工性格都很活泼,制作皮具的技术也非常好,更重要的是,这一群女性其实代表了 1990 年代到 2010 年之间,一大批广东打工妹们的真实生活处境。
当年韶关梅花镇大批辍学的女孩,一个介绍一个,都跑到广州的皮具厂打工,但是嫁人生子后,她们就不得不返回到自己的老家照顾孩子。这些妈妈,他们还有自己的职业路径吗?
我飞到广东的第一天,刚在工厂见到她们,一坐下,她们就讲出了很多让人瞠目结舌的故事。比如,我从来没想过跟我同龄的女生,一直到11岁才上学;比如,此前流水线上的女工们如果想涨薪,就要偷偷花时间,自学更难的车工技术;乐昌市虽然在富裕的广东省,但女工们从小是在极度贫困的状态下长大的,有些人至今一个字都不认识。
2018 年,裘真在梅花镇开了第一家加工厂,让这群“留守妇女”重新捡起手艺,又有了稳定的收入。她们对自己的工作很自豪,但也有新的烦恼——自己的孩子过去都是留守儿童,大多学习成绩不太好,这个夏天,女工们下班后,总要去奶茶店去抓孩子回家。
我问,为什么是奶茶店?是可以跟女孩们约会吗?
一个姐姐说,嗨,因为那里有空调和免费Wifi,可以打手机游戏啊!
下面是两个女工姐姐的个人故事:
01:47 在广东韶关,一坐下来,女工们就讲了很多让我瞠目结舌的个人故事
不知道自己出生年月日的罗连英:
03:33 78年、79年还是80年?父母没记住罗连英的生日
07:07 16岁去东莞电子厂打工,遇到黑心厂,拉长会用铁棍子打人
10:09 工厂太苦了,罗连英想回家。妈妈说,不要回来呀,家里太穷了,你们长大了还是在外面找钱吧
12:21 夹包、公文袋、背包、大牌奢侈品包,我全都做过。
14:13 结婚生子,再回到梅花镇,罗连英发现自己的手艺一点都用不上了
15:30 在老家上山种树、摘茶籽、挖洞、做建筑小工,“罗大姐,这个年代难找你这么勤快的人”
18:31 2018年,镇上开了皮具厂,“连姐你做事不行的话,没人行了。”
捡烂边角料,偷偷学车工的罗燕兰
19:32 上一年级时我已经11岁了,比所有人高一大截
22:29 爸爸总吃白饭拌白糖,我想长大也这样吃,不明白其实是没有菜了
26:23 烂了、染色的、有问题的废料,我捡过来,偷偷学怎么折边
29:15 分手后,男朋友天天半夜坐在客厅里发呆,我可怜他,又和好了
33:19 如何分辨皮包的质量?看走线直不直,针脚乱不乱,再拎起来看看重量
34:08 好的车间,胶水不是臭的。让我做便宜包,我的手艺已经不习惯了。
36:00 丈夫不敢考驾照,因为分不清“宽窄”“左右”怎么写
作为熟手、高级车工的大小罗:
38:33 (也许是)78年生的罗连英:你人生最快乐是什么时候?
39:51 88年生的罗燕兰,你对儿子的期待是什么?
十年来,裘真致力于把皮具更好地融入生活,以极简、实用、长期的价值,制作持续生长、独一无二的物品,用对传统水染植鞣工艺的坚持,容纳时间的本真痕迹。
今年初夏,我们来到广东梅花镇,为回到家乡的工人们,改造旧的屋子,搭建更舒适的工作空间,也赋予她们更多的选择。
当手艺成为连接日常的线索,当空间成为相遇的起点,我们和导演滕丛丛一起记录下梅花镇的她们,如何奔跑、采摘、劳作、闲谈,又是如何在院子里,编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
片尾曲:林生祥《问南方》
[口白]
望想男丁兴 (望想男丁兴)
哀哉妹落地 (哀哉妹落地)
要蓄系加捡 (要养是多余)
想送毋落心 (想送不放心)
自顾自大像放生 (自顾自大像放生)
命运自家担 (命运自己担)
在家系零星 (在家是零星)
出外像野生 (出外像野生)
外背风景恶 (外面风景恶)
看天不由命 (看天不由命)
躅来躅去毋使惊 (闯来闯去不用惊)
野生过耐命 (野生较韧命)
剪辑制作:孙晟钧
编辑顾问:也卜
照片:野生安迪
梅花镇周边是明显的喀斯特地貌
村里的宗祠,这名字很有特色
镇上的篮球村超比赛,奖品是猪肉
周日厂里休息,遇到有酒席,厂里员工在帮忙洗大肠
梅花镇只有一条大马路,遇到了一场晚霞
資訊
- 節目
- 頻率隔週更新
- 發佈時間2025年8月14日 上午2:03 [UTC]
- 長度42 分鐘
- 年齡分級兒少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