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光伏“小作文”带来的暴跌,来自围棋投研。
万万没想到,制造业核心龙头的下跌,竟然快要写成一个系列了,继机器人和工程器械板块的下跌后,11月12日光伏赛道也迎来了调整。
光伏是最近内容里的“常客”,原因是反内卷相关新闻和信息非常多,同时“小作文”就更多,好的坏的都有,这些“作家”简直是乐此不疲。
光伏赛道都比较纯粹,不像拓普那样有新增长曲线,也不像三一那样有出海潜力,看起来没有多个下跌理由。但实际上,光伏领域有两个逻辑能够影响到市值,就是最最原始的业绩和估值,说得再具体些,就是产业链价格(基本面)和反内卷进展(情绪面)。
有了这个划分,就能一步步找到下跌的原因:
一是价格端,昨天有多家硅片企业宣布降价,183N型硅片区间价跌到1.25到1.3元每片,甭管跌多少,降价就会让市场觉得价格战又要开始了。
二是反内卷,有传闻说某组件公司的管理层暗示收储事件黄了。简单解释下,收储就是几家光伏龙头抱团,把市面上过剩产能收购掉,要么淘汰、要么高价卖,实现产能出清。因此,收储失败就意味着反内卷失败。
三是对标美股,美国光伏上市公司阿特斯太阳能在昨晚大跌8个点,对国内资金情绪产生了影响。
三个因素里谁的影响最大?显然是反内卷,因为这事儿会动摇光伏产业周期的拐点逻辑,一旦价格战重启就相当于从头再来了。
接下去就要判断,变化是否存在以及影响大不大。
其实用脚趾头想想都能知道,上市公司管理层是不可能直接说收储失败的,既不合规,又对自己股价没好处,大概率是“有心之人”添油加醋。
巧合的是,这两天在参加券商策略会,就和几家光伏企业有过交流。人家口风都紧得很,只愿意谈到联合体(就是抱团)进展正常,至于具体价格和股权比例等信息,都不敢多透露。
被现场投资者们逼得没办法了,管理层给到四个字就是:静待花开。
而且当天的“小作文”还惊动到了光伏协会,盘中朋友圈和公众号都紧急辟谣:明确小道消息均为不实消息,强调(反内卷等)相关工作一定会成功。
坦白说,没想到业内的反应会那么大。按道理股价波动本是正常现象,估计是很多人辛辛苦苦的工作被全盘否定,觉得很气愤吧(其他原因不妄猜了)。
再站得高一些,最近相关领导刚发表了署名文章《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里面就提到“防止一哄而上、重复建设,坚决反对‘内卷式’竞争,增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整体效能”,说明战略层面是无比清晰。
综上,往近看“去产能”进展不错,往远看不要低估“反内卷”决心。
顺便再看看另外两个因素:
美股下跌的本质是涨多了,10个交易日直接股价翻倍,短期急涨后适当调整下很正常;
硅片降价是需求放缓的正常现象,每年年底和春节前都是淡季,但上游硅料是实实在在的在涨价,从三季度开始,多晶硅就从3万多元/吨涨到5万多元/吨,后面都会慢慢传导下去的,不用急。
最后就是扪心自问的环节,当时为什么要关注光伏赛道?
永远离不开好公司和好价格,国内光伏企业在全球的地位不用多说,核心就是盈利能力能不能有点提升。当“反内卷”被提出时,就是往好赛道更近了一步。
供需的背后就是周期,涨价了大家都扩产就供不应求,供应多了产能过剩就疯狂降价和减值,直到企业亏损后只能放弃部分产能,供给少了就要再次涨价,涨价了大家都扩产就供不应求......
里面有个重要指标就是“亏钱”:往往龙头企业都亏钱的时候,行业就差不多见底;往往街边夫妻老婆店或者跨界选手都能赚大钱,行业就差不多见顶。
当时看到隆基绿能一季度毛利率为负,就是值得兴奋的时候。
至于“好价格”,现在很多光伏企业都是亏损或者刚刚扭亏,市盈率肯定是失真的,P市净率比较有参考意义,目前是近10年维度的25%分位数。
当业绩处于底部反转、“反内卷”旗帜依然鲜明、估值仍在底部区间,就不必太过动摇,出现极致行情时,就是考验研究底气和信心的时候了。
虽然看到很多制造业龙头慢慢进入到“好价格”区间,心里很是欣慰,自己产品建仓期是比较舒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