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的士”往来深穗之间,无人机在农田上精准喷洒,“空中外卖”直达家门……低空经济正悄然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10月10日,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联盟合作交流会暨低空安全研讨会在广州增城召开,以“安全筑基 领航未来”为主题,旨在推动低空经济安全有序发展。
会上,广东省低空装备验证测试基地正式揭牌,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现场汇聚近500名来自省、市、区相关部门、企业、科研院所,以及港澳相关行业机构的专家代表,围绕低空安全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本次会议由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联盟主办,广州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广州市增城区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东赛宝新天地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以安全为底座
“低空经济”迎来发展新阶段
近年来,“低空经济”逐渐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赛道。2024年,“低空经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战略地位凸显。根据中国民航局的预测数据,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可达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在这样的发展格局下,低空经济正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与此同时,政府、企业等纷纷入局,以“抢跑者”的姿态在全国赛道中分羹。
会议前,与会嘉宾参观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低空经济产业展厅。展厅涵盖低空制造、场景应用、基础设施及低空安全四大板块,并配备低空飞行跑道、室外测试场地及试飞空域等专业设施,为联盟成员单位提供重要的成果展示与交流平台。
然而,低空经济的蓝海背后,安全始终是不可逾越的底线。空域密集化运行带来的碰撞风险、数据链路安全隐患、适航认证标准不完善等问题日益凸显。解决安全问题,成为产业突破瓶颈、实现规模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活动现场,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五所、广东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为广东省低空装备验证测试基地揭牌。该基地将重点开展低空装备技术验证、适航验证、标准制定与场景开发,为低空装备的研发、设计、制造和应用提供专业的验证测试平台。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副所长王勇表示,安全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唯有在标准、技术、管理和验证等多个层面筑牢安全基础,低空经济才能真正实现规模化和商业化发展。本次大会旨在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共同探讨如何筑牢安全防线,提升公共安全治理能力。希望与会各方深化合作、凝聚共识,共同构建科学、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在中国经济航道上领跑全国,链接全球。
值得一提的是,粤港澳大湾区凭借城市群密集、产业基础雄厚、科技创新能力强等优势,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天然土壤。会议还为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联盟的新增成员单位举行授牌仪式。截至目前,联盟成员单位已超过360家。
未来,联盟将继续参与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亚洲通航展、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等重要活动,积极对接政策、技术、资金与人才资源,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安全发展取得突破性成效。
产业集聚成势
大湾区加速构建“低空经济”高地
广东对低空经济的重视,首先体现在政策的布局之中,以制度和规划为引擎,驱动整个产业体系稳步发展。
《广东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总体目标提出,到2026年,低空管理机制运转顺畅、基础设施基本完备、应用场景加快拓展、创新能力国际领先、产业规模不断突破,推动形成低空制造和服务融合、应用和产业互促的发展格局,打造世界领先的低空经济产业高地。
目前,广东已形成广州、深圳、珠海“三核联动、多点支撑、成片发展”的低空经济产业格局。广州吸引小鹏汇天、亿航智能等龙头企业落地;深圳拥有大疆等企业并获批建设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珠海依托航展资源集聚多家航空制造及配套企业。
低空经济正在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但“安全”是先决条件、底线红线。在此背景下,电子五所定位低空安全集成服务商,正式发布赛宝低空安全体系。该体系以顶层设计、安全评估、中试验证、设施部署、持续提升“五大服务”贯通全链条治理,为推动低空经济安全发展提供体系化支撑。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工业质量研究部主任王韬介绍,低空安全风险涵盖人-机-环-管四个维度,影响包括空中和地面两大类。电子五所通过顶层设计、组建专家团队、安全评估、中试验证和设施部署等措施,构建科学、高效、安全的低空安全监管体系,为低空经济安全发展保驾护航。
会议期间,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广州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中宇万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峰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等联盟单位代表也分享专业见解。
会议还举行增城区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和智航产业基地推介。增城区空域资源优、服务能力强、产业基础实、人才资源足、应用场景多,增城区低空应用系统是广州首个接入市低空平台的区系统。电子五所拥有56平方公里、真高600米的试飞空域和省低空飞行器中试平台,助力增城区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创新高地。
面向未来,低空经济不仅是技术赛道,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高地。唯有以安全为前提、以规则为底座、以协同为引擎,才能让低空经济飞得高、飞得稳、飞得远。随着安全体系完善、试点示范推进、产业集群壮大,粤港澳大湾区正从制度、技术、产业和治理等方面协同发力,致力于探索一条可推广、可复制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文|记者 詹淑真
视频|记者 扶贝贝
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