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晓晨,欢迎收听今天的财经播客。今天咱们聊点半导体圈的八卦——英特尔和台积电的“联姻”计划刚传出风声,就被花旗银行泼了一大盆冷水。花旗直接放话,说这俩巨头合资开工厂压根儿不靠谱,还劝英特尔干脆别玩代工了,老老实实回去做CPU。这事儿听着挺热闹,咱们得好好挖一挖,看看这背后到底藏着啥玄机。
先说说这事儿的前因后果。就在前两天,有消息称英特尔和台积电初步谈妥,要搞个合资公司,专门运营英特尔的美国工厂,台积电占20%股份。这消息一出,英特尔股价蹭蹭涨了7%,投资者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毕竟,英特尔这几年过得不太顺,2024年净亏188亿美元,股价跌得比跳水运动员还惨,代工业务更是被台积电甩了好几条街。台积电呢,全球代工老大,手握苹果、英伟达这些大客户,日子过得风生水起。这俩凑一块儿,乍一看像是强强联合,可花旗却站出来唱反调,说这事儿“行不通”。
花旗的理由挺硬核,他们直指英特尔和台积电在制造和运营上的差异,简直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你想啊,台积电的工厂那是流水线上的艺术品,工艺调得跟瑞士钟表似的精准,客户定制芯片随便挑,效率高得吓人。反观英特尔,代工业务搞了好几年,还是半吊子水平,前CEO帕特·基辛格喊着要转型“世界级代工厂”,结果钱烧了一堆,客户没几个,技术服务也跟不上趟。花旗说得直白:这俩要是硬凑一块儿,技术整合就是个大坑,台积电的经验搬到英特尔厂里,怕是水土不服,搞不好还得赔本赚吆喝。
更扎心的是,花旗还质疑这合资公司对客户的吸引力。他们点名说,像高通、博通这些无晶圆厂公司,谁会傻到投钱进一个“半拉子”代工厂?英特尔的18A工艺听着挺唬人,可实际量产能力跟台积电的2纳米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客户要是把订单交给这合资公司,成本高、效率低不说,万一生产出问题,股东价值直接打水漂。花旗这话说得狠,但也不是没道理——市场竞争这么残酷,谁敢拿自己的命根子去赌一个不成熟的实验品?
最狠的一招是,花旗直接建议英特尔“断臂求生”,干脆退出代工业务,专心做CPU。这话听着刺耳,可细想想也有点现实意义。英特尔本来就是CPU起家,PC和服务器市场占了70%的份额,这块蛋糕虽然不如AI芯片那么香,但好歹是自家老本行。反过来,代工这摊子事儿,英特尔砸了上百亿美金下去,愣是没砸出个水花,现金流还被拖得喘不过气。花旗的意思很明白:你与其跟台积电硬碰硬,不如回去守住核心阵地,别把好牌打烂了。
当然,这事儿没那么简单。特朗普政府可是这桩“联姻”的大媒人,他们急着让英特尔翻身,保住美国半导体制造业的脸面。台积电要是真能帮英特尔把工厂盘活,美国本土芯片产能就能喘口气,不至于全靠台湾供货。可花旗的质疑也不是空穴来风,英特尔和台积电要是技术合不拢,运营拧巴,这合资公司没准儿变成个“四不像”,到头来谁都救不了谁。
市场反应也挺有意思。英特尔股价虽然涨了,但台积电美国存托凭证跌了6%,投资者明显对这事儿信心不足。再加上特朗普刚扔出“对等关税”炸弹,全球市场这两天已经蒸发6.5万亿美元市值,半导体行业更是人人自危。这时候搞合资,时机是不是有点尴尬?英特尔要是听花旗的,缩回CPU老窝,可能短期内还能稳住阵脚;可要是硬着头皮跟台积电绑一块儿,赌输了怕是连翻本的机会都没了。
好了,今天的分析就到这儿。我是晓晨,如果你觉得这期节目有点意思,记得点赞关注,咱们下期接着聊那些市场上让人抓狂又好笑的事儿。最后提醒一句,以上内容纯属分析娱乐,仅供参考,别拿它当你的投资依据,毕竟市场这东西,比天气预报还难猜!下期见!
Информация
- Подкаст
- ЧастотаЕженедельно
-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6 апреля 2025 г. в 02:34 UTC
- Длительность4 мин.
- ОграниченияБез ненормативной лексик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