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麦之声 | M&M studio

62. 2025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和运动会

今年人形机器人的新闻事件似乎特别多,上期播客聊了WAIC和WRC,这期王同学想聊聊今年年内举行的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看看这些看似 “搞笑” 的比赛,到底藏着多少行业发展的趋势?人形机器人的 “成长阵痛” 又有什么启示?

今年的上半年的机器人马拉松,虽然很多参赛者“洋相百出”,莫名摔倒的,找不到方向的,全程离不开人类保姆的遥控,最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凭借主场优势赢得了这场“充满欢乐”的冠军,用时2小时40分钟。

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比赛项目更加丰富,更加全面的展示人形机器人各方面的运动能力。虽然有了更多人想看机器人的笑话,比赛中也的确贡献了很多鬼畜名场面。尽管仍存技术短板,人形机器人行业已收获足够关注度,这本身就是关键进展。任何新兴行业都难逃 “泡沫生成 - 破裂 - 理性成长” 的周期,而强大的行业影响力正是长期发展的基石。作为横跨科技与服务领域的黄金赛道,人形机器人既能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人力短缺问题,又叠加了 AI 技术突破的东风,堪称 “不火天理难容”。​

当然,上期播客提到的三大核心难题 —— 真实应用场景挖掘、成本控制突破、专业人才培养 —— 均非一日之功,既需要技术沉淀,更需要持续的社会关注。因此,人形机器人马拉松、运动会等赛事成为理想平台:既让企业得以展示技术实力以吸引资本与人才,又能通过生动科普凝聚社会共识。​

更重要的是,人形机器人的 “类人属性” 具有天然优势 —— 大众可轻松将对人类活动的兴趣投射其中,这种本能共鸣感是其他科技产品难以比拟的,为行业从技术探索走向社会接纳提供了关键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