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丁聊天室

Dingzeyu Li

跟随李丁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各种各样的知识。最近的话题主要是投资,学术界工业界的职场讨论,和创业经历。 Contact us at liding@halfmaker.com

  1. -5 J

    85. 环球教职面试之旅 -- 4个教职Offer如何选择

    江玥教授个人主页: https://yuejiang-nj.github.io/ 欢迎来到新一期的李丁聊天室! 本期我们第四次请到了江玥教授,她刚刚结束了一场“环球”教职申请,并最终选择加入犹他大学(University of Utah)担任助理教授。 在这场信息量巨大的访谈中,江玥教授分享了她非同寻常的求学经历、海投10个国家80多所学校的硬核策略、在7个国家进行17场on-site面试的独特体验,以及在收到4个offer后,最终做出选择的完整心路历程。无论你是正在攻读博士、准备寻找教职,还是对学术界充满好奇,相信本期节目都会给你带来巨大的启发和鼓励。 时间轴: - 00:40 嘉宾介绍:江玥教授曲折复杂的求学经历(马里兰 - 德国马普所 - 芬兰HCI博士) 。 - 02:23 全球海投策略:为何在没有博后经历的情况下,一口气申请了10个国家的80多所学校 ? - 06:41 欧洲(英、瑞、德)面试为何不顺利?当研究方向被评价为“太软”或“不够HCI” 。 - 08:50 澳洲、中国、美国、加拿大的面试体验相对更积极,感受到了对研究方向的认可 。 - 09:31 面试中收到的“奇葩”质疑:“你的毕业学校太差了”、“为什么本硕博的学校越读越差?” 。 - 11:16 如何从4个Offer中做选择? - 12:21 来自犹他大学所有面试官的“零差评”反馈和雪片般的欢迎邮件,让人倍感温暖 。 - 13:27 对签证难度的考量:澳洲和加拿大的签证可能比美国更难 ? - 15:02 地理位置与学术中心:在芬兰的经历让她更倾向于学术中心北美 。 - 17:50 澳洲和英国过短的PhD学制(3.5-4年)可能会让学生未来必须读博后 - 21:30 学术圈教授们普遍的担忧:经费、招生、教学负担、地理位置,以及一位好系主任的重要性 。 - 27:55 “拒信”背后的温暖:那些拒绝了她,却给了她最大感动的学校和教授们 - 32:22 西蒙菲莎大学系主任每周的“超详细”进度更新邮件 。 - 35:22 阿尔伯塔大学教授在拒信后,主动联系其他院系推荐她,并用自己被DeepMind拒绝的经历来安慰她 。 - 43:21 如果重来一次,最大的改变是“更自信一点”,面试表现和最终结果并非强相关 。 - 45:08 建议面试安排不要太满,注意休息和调整时差,避免因过度疲劳影响发挥 。 - 47:26 并不后悔海投和多面试,因为这帮助她真正想清楚了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工作环境 。 - 50:51 给非顶尖名校学生的鼓励:毕业院校的背景确实有影响,但并非决定性因素 。 - 52:35 江玥教授新实验室招募:欢迎有CS、数学等技术背景的学生加入,共同探索HCI领域 ! 关注我们: https://lidingzeyu.com/podcast/subscribe 如果你喜欢本期节目,请不要忘记点赞、订阅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也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和问题。 李丁的联系方式: Signal (+1) 206-745-2849 邮件 podcast@dingzeyu.li Whatsapp (+1) 206-745-2849 Youtube 留言:https://youtu.be/-n5Pc6yQ7S4 微信 ID 是 "李丁泽宇" 的拼音 联系李丁来聊聊天啊! 制作团队 李丁泽宇 https://dingzeyu.li

    53 min
  2. 12 JUIL.

    84. HCI研究能反哺AI吗? 聊Accessibility研究和HCI研究的挑战

    嘉宾:Anhong Guo 郭安鸿 https://guoanhong.com/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的助理教授郭安鸿。安鸿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人机交互系统 (Human-AI Systems),尤其在无障碍 (Accessibility) 有诸多成果。 在这期深度对话中,我们与安鸿教授探讨了从博士生到终身教职助理教授的心路历程、AI技术浪潮对HCI研究的冲击与机遇、指导学生的经验,以及申请教职时那些不为人知的“内幕”。无论你是对HCI和AI研究充满好奇的学生,还是正在学术道路上探索的同行,相信这期内容都会给你带来启发。 00:00 嘉宾介绍:密歇根大学安鸿教授,主攻人机交互 (HCI) 与AI系统 01:04 教授的暑期生活:在西雅图拜访大公司,寻找合作机会与真实世界影响力 03:07 学术界的暑假:科研、写经费(Grant)与参加会议的平衡 05:07 恭喜 NSF Career Award 07:33 科研之路的演变:从移动交互到无障碍 (Accessibility) 研究的转变 11:14 课题组风格:做广还是做专? 12:24 为什么密歇根大学是做医疗健康研究的沃土? 15:03 无障碍研究的挑战与魅力:创造从“不可能”到“可能”的体验 17:47 Accessibility研究的难题 23:08 AI浪潮冲击:大型语言模型 (LLM) 如何改变我们的研究? 27:35 HCI能否反哺AI?怎么定义问题和创建Benchmark来影响上游 33:16 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合作:以密歇根大学与OpenAI的合作为例 40:12 每个项目都有专属网站?聊聊域名背后的逻辑与科研推广 43:27 科研成果的转化:学校如何处理发明披露和专利申请? 47:14 让代码开源和系统上线 (Deploy) 有多重要? 51:59 从学生到教授:如何指导学生?兴趣对齐与接受反馈是关键 01:01:36 揭秘教职招聘委员会:申请教职时,运气和“独特契合度”有多重要? 01:05:05 求职Talk的终极目标:如何说服非你领域的专家? 01:08:47 安娜堡是怎样的城市?一个多次被评为“美国最宜居”的地方 李丁的联系方式: Signal (+1) 206-745-2849 邮件 podcast@dingzeyu.li Whatsapp (+1) 206-745-2849 Youtube 留言:https://youtu.be/DOHYE01u63I 微信 ID 是 "李丁泽宇" 的拼音 联系李丁来聊聊天啊! 制作团队 李丁泽宇 https://dingzeyu.li

    1 h 10 min
  3. 21 JUIN

    83. 在横滨开会 / 读书分享 - Facebook内幕与中亚游记

    嘉宾:张明瑞 Mingrui Zhang https://drustz.com/ 本期节目,李丁从刚参加完的日本的CHI聊起,分享了在大型学术/行业会议中的社交见闻与心得。我们深入探讨了两本近期阅读的书籍——揭秘Facebook文化的《Careless People》和描绘中亚风土的《失落的卫星》,并犀利吐槽了科技巨头的平台责任与公司文化。最后,他们还分享了AI工具 NotebookLM 在生活中的一个奇妙用法,探讨技术如何以意想不到的方式介入我们的生活。 书的链接 - Careless People: A Cautionary Tale of Power, Greed, and Lost Idealism Sarah Wynn-Williams https://amzn.to/4kSNbF9 - 失落的卫星:深入中亚大陆的旅程 刘子超 https://amzn.to/449NUdJ 00:00 欢迎收听本期月更节目 00:57 第一次参加线下CHI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05:29 学术社交:在大型会议(CHI)与小型会议(UIST)的不同感受与策略 12:06 大厂“钞能力”:科技公司在大型会议中的赞助与Party文化 16:49 读书分享(一):从Meta内幕八卦聊起《Careless People》这本书 22:31 “大公司天生作恶”?从缅甸事件看科技平台的监管责任与困境 28:38 从腾讯到苹果,我们真的没得选吗? 31:30 Tumblr的衰落与苹果App Store的“双重标准” 34:30 风水轮流转:对比今年Google I/O与苹果WWDC的亮点与槽点 36:03 读书分享(二):一本关于中亚的有趣但“居高临下”的游记《失落的卫星》 46:45 AI能否帮我们“过滤”掉书中不喜欢的观点? 49:40 脑洞大开:我们用Google的NotebookLM来分析情侣吵架 52:23 AI的新用法:把高深论文和复杂知识转化为易懂的播客 李丁的联系方式: Signal (+1) 206-745-2849 邮件 podcast@dingzeyu.li Whatsapp (+1) 206-745-2849 Youtube 留言:https://youtu.be/9CxsMIbMPvo 微信 ID 是 "李丁泽宇" 的拼音 联系李丁来聊聊天啊! 制作团队 李丁泽宇 https://dingzeyu.li

    54 min
  4. 14 JUIN

    82. 当你的伴侣也是同事:两位教授的学术生活与情绪价值

    Ge Gao: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xBfgUNoAAAAJ&hl=en Huaishu Peng: https://huaishu.me 两位老师是同期入职的同事,也是生活中的伴侣。 本期节目,他们将分享作为Assistant Professor在学术界工作六年的心路历程,探讨独特的“佛系”带学生方法、Tenure-track期间的挑战与思考,以及如何在学术道路上相互扶持,共同成长。 00:00 欢迎来到李丁聊天室 00:14 嘉宾介绍:高教授 & 彭教授 02:47 会在一所学校待一辈子吗?关于跳槽与工作环境的看法 08:06 “佛系”导师的带学生之道:如何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 12:25 学术界的工作生活平衡:Faculty看起来Chill,实际真的如此吗? 15:27 导师与学生:同频的重要性与不同的工作风格 19:21 师生关系中的有效沟通:如何处理分歧与不适? 21:16 同为教授的伴侣,工作之外聊什么? 22:32 聊聊“情绪价值”:不善于给积极反馈怎么办? 34:41 学徒式教育:如何关心学生的职业与人生发展? 44:12 六年Tenure-track心路历程与反思 48:42 如果能重来,希望在一开始多招些学生 52:12 “我比我以为的做得要好”:面对疫情等不确定性的成长 55:22 伴侣的信念感:学术道路上的情绪支持 57:24 给青年学者的建议:读Post-doc作为缓冲期的好处 01:00:26 如何看待追逐Trending Topic的研究? 01:05:02 给听众和研究者们的建议与祝福 李丁的联系方式: Signal (+1) 206-745-2849 邮件 podcast@dingzeyu.li Whatsapp (+1) 206-745-2849 Youtube 留言:https://youtu.be/rqMdPArzYqY 微信 ID 是 "李丁泽宇" 的拼音 联系李丁来聊聊天啊! 制作团队 李丁泽宇 https://dingzeyu.li

    1 h 7 min

Notes et avis

5
sur 5
9 notes

À propos

跟随李丁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各种各样的知识。最近的话题主要是投资,学术界工业界的职场讨论,和创业经历。 Contact us at liding@halfmaker.com

Vous aimeriez peut‑être aus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