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兄弟姊妹,今天是教理第249條,問題是:「禮儀中的一切都不能改變嗎?」
正式回答這個問題,簡單而言:有些東西可以變,有些東西不可以變。
不能改變的基礎,是因為「那是由天主所建立的」,即通過耶穌基督。有些很明顯,有些沒那麼明顯,都由教會辨別,指出什麼可以改變,什麼不可以。因為教會有權「忠實保管」。
不能改變的很明顯,例如早前提過:代表聖體聖血的麵餅與葡萄酒,這些不可以改變。以耶穌在最後晚餐時所說的:「這是我的身體,這是我的血」,這些話不能改變。如果改變了,就不行,因為這不是個人的禮儀,而是教會的禮儀,這些內容不能變。
「然而,禮儀也含有可改變的成分;教會有權,甚至有時也有義務加以改變」。為什麼?因為禮儀非常豐富,如之前所說,要讓弟兄姊妹有一份參與。那怎樣參與呢?怎樣能夠產生感動?也要顧及這些,不只要有理性,也要有感動的空間。
譬如說音樂,沒錯,在教會的正式文件中指出:用管風琴或電子琴是最卓越、最好的,但並不排除使用其他樂器。
甚或語言方面,拉丁文是可以使用的,但使用本地不同的語言也是可以的,甚至是更好的,因為這樣更容易幫助我們明白禮儀,畢竟是母語。
又如奉獻禮,有時候學校在奉獻的時候,除了餅與酒之外,也會奉獻學生的功課、校規等等,這是一種表達。當然這些東西不能置於祭台上,只能安放祭台旁邊或下方,作為一種象徵,表達他們把自己的生活、生命都奉獻給天主。
不過,作出這些改變時,需要教會有關當局批准。所以在一個教區,就由主教掌管;涉及普世教會的改變,就需要教宗批准。
這就是為什麼,例如學校舉行禮儀,需要事先準備好,再經過禮儀委員會審核,然後由主教批准,很認真地處理。為什麼這麼嚴謹?因為這代表著我們的信仰,我們所相信的。我們在祈禱當中,也就是要表達我們所相信的,我們祈禱的內容必須反映我們的信仰。
這樣才能確保秩序,不會帶來混亂,不會出現「這個堂區這樣,那個堂區那樣」的無序狀況,有基本的秩序。
今天給大家的聖經金句是:「天主不是混亂的天主,而是平安的天主。」
——《格林多前書》第14章33節
《天主教教理簡編》第249條:禮儀中的一切都不能改變嗎?//在禮儀中,尤其在聖事禮儀中,含有不能改變的成分,那是由天主所建立的,並由教會忠實保管。然而,禮儀也含有可改變的成分;教會有權,甚至有時也有義務加以改變,以適應各民族的文化。//
#夏主教理GoodMorning #夏主教教理
#天主教教理簡編 #每日默想
#沸點製作 #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
資訊
- 節目
- 頻率每日更新
- 發佈時間2025年9月23日 下午10:30 [UTC]
- 長度3 分鐘
- 年齡分級兒少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