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几何?」

纪晓亮

从做设计到想设计,带你一起思考设计,几何?

  1. 1일 전

    设计不是终点,是传递意义的工具。对谈谭泽源,梁尔盾,沿风(下)

    嘉宾: 谭泽源(源泉字研创始人,字体设计师,从业10年) 梁尔盾(源泉字研联合创始人,字体与品牌设计师) 沿风(沿风工作室 & 沿风公园主理人,文创与空间设计师)内容概要:本期围绕“AI对版权行业的冲击”“设计师如何应对技术变革”“设计的本质与未来”三大话题展开深度对话。嘉宾们分享了在AI席卷各行各业的背景下,字体与文创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探讨了版权模式的崩塌与内容护城河的重建;并对设计师的角色、价值与未来方向提出了真诚而犀利的思考。 关键话题: AI对版权行业的毁灭性影响 字体、图库行业传统商业模式的崩塌AI生成内容在版权领域的“灰色地带”设计师如何从“卖版权”转向“卖文化” 设计师如何应对AI时代 AI是工具,不是替代:如何用AI辅助而非主导设计典型案例:字体开发、文创策划、视频制作中的AI使用场景学习成本与可控性:AI目前的局限与优势 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从“服务”到“生活方式”的认知演变设计是“有意义的新组合”,是“融合与共创”设计师的未来:从执行者到主理人、策划人、空间运营者 设计师的未来路径 线下空间作为新渠道:设计型咖啡店、展览空间、文创集合店从“乙方”到“主理人”:如何跳出甲乙方框架,做自己的品牌设计不是终点,而是传递意义感的工具金句节选: “AI是来帮我们节省时间的,不是来替代我们的。” “版权已死,文化永生。” “设计不是终点,而是传递意义感的工具。” “设计师最擅长的不是画画,是理解人。”案例提及: 朱志伟与“博雅宋”:字体如何解决社会问题 五条人乐队设计师胡子:用塑料袋和钢丝球做设计 易烊千玺专辑封面:主流艺人如何突破设计教条适合听众: 面临AI冲击的设计师、版权行业从业者 对文创、策展、线下空间运营感兴趣的人群 正在思考“设计究竟是什么”的创意工作者02:01 AI生成内容的版权问题:探讨保护知识产权的方法 04:02 AI技术下的版权问题与行业发展:挑战与应对 06:49 AI时代的字体设计:当下的需求与未来的发展 10:09 AI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省时省力的助手或无法控制的工具? 13:37 AI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作用:可能性与挑战 17:03 AI的思考方式:设计师如何与AI协作创造更好的作品? 20:27 AI的发展速度与人们的需求:未来的标配与鉴别能力 23:53 打破甲乙方局限,探索独特调性的实体场所——设计师的新机遇 27:18 共创设计:解决复杂问题的新途径 30:42 从设计到生活:字体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与作用 34:08 从道德谴责到解决问题:探讨字体大小对可读性的影响 37:33 易烊千玺的创意之旅:自己雕刻石头并手写毛笔字,独特的封面设计引发惊喜 听友群+V: JXLJXL36嘉宾们也都在群里哦~

    41분
  2. 9월 30일

    文创已死?三位设计师的产品思维觉醒。对谈谭泽源,梁尔盾,沿风(中)

    嘉宾: 谭泽源(源泉字研创始人,字体设计师,从业10年) 梁尔盾(源泉字研联合创始人,字体与品牌设计师) 沿风(沿风工作室 & 沿风公园主理人,文创与空间设计师)内容概要:本期围绕“文创产品的本质”“设计与商业的平衡”“AI对设计行业的影响”三大话题展开。三位嘉宾从自身实践出发,探讨了文创产品如何跳出“文化符号”的局限,成为真正具有情绪价值与功能性的“产品”;分享了中山公园字体展背后的策展逻辑与文创开发心得;并对AI时代下设计师的角色与字体行业的未来进行了深度思考。 关键话题: 文创的本质是什么?文创≠文化衍生品,而是情绪载体、功能产品避免“为文化而文化”,要回归用户真实场景案例:中山装帆布包、听水观竹装置、博物馆文创的商业模式 文创产品的开发逻辑从“作品思维”转向“产品思维”功能、成本、情绪价值的三者平衡失败案例:过度设计、脱离用户场景成功案例:博物馆奇妙夜、Jellycat、泡泡玛特 策展与文创的结合中山公园字体展的策展细节:透明布水景、打卡装置、文化传播如何用低成本实现高传播:物料复用、赞助合作、政府支持展览不仅是展示,更是内容IP的孵化 AI对设计行业的影响AI是工具,不是替代字体行业历来受技术变革影响(刻字→激光→软件→AI)设计师应学会用AI解放生产力,专注创意与打磨金句节选: “文创不是文化,是温度。” “产品是解决人的问题,作品是解决自己的问题。” “AI是来帮我们节省时间的,不是来替代我们的。” “设计师最擅长的不是画画,是理解人。”适合听众: 文创产品开发者、策展人、品牌设计师 对设计商业化、AI与设计结合感兴趣的人群 正在思考“作品→产品”转型的设计师02:01 字体文化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一个小院里的视觉盛宴 04:01 创意与公益:咖啡店字体文化展的独特魅力 06:32 公益行动,传承精神——一万以内的预算,却带来巨大影响! 09:49 全国中山公园文化交流会:推广中山文化的力量与挑战 13:05 年轻人喜爱的潮流品牌:深度文化与视觉内容的完美结合 16:20 从商品到方法:重新思考文创的意义与价值 19:38 创意无界:探索基于情绪的价值与文化无关的设计 22:56 探索产品与作品之间的区别:思路、基因和未来走向的差异 26:13 创意与成本的平衡:中山装帆布包的制作工艺与销售策略 29:28 清华美术馆周边游:学生群体的夏日流量与成功案例分析 32:46 博物馆与景点儿的创意碰撞:文化衫和玩具的销售奇迹 36:03 AI对字体行业的影响与展望:挑战与机遇并存 听友群+V: JXLJXL36嘉宾们也都在群里哦~

    39분
  3. 9월 23일

    文化不是拿来鬼畜的,是拿来尊重的。对谈谭泽源,梁尔盾,沿风(上)

    嘉宾: 谭泽源(源泉字研创始人,字体设计师,从业10年) 梁尔盾(源泉字研联合创始人,字体与品牌设计师) 沿风(沿风工作室 & 沿风公园主理人,文创与空间设计师)内容概要:本期节目以“字体设计与文化传承”为核心,探讨在AI技术冲击下,字体行业的现状与未来。三位来自不同背景的设计师——谭泽源、梁尔顿和岩峰——分享了他们创业的初心、对字体品质的坚持,以及如何通过字体与文化的结合,推动汉字美学的大众认知。 关键话题: 字体行业的现状与挑战:AI生成字体的普及与“下沉市场字体”泛滥字体品质的下滑与文化传承的断层企业定制字体的价值与市场需求 创业初心与品牌定位:源泉字眼:不止于字库,更注重字体文化与创新岩峰公园:从插画、视频到文创空间的转型路径如何通过实体空间(如咖啡店+展览)传递字体文化 案例深度解析:中山体与中山公园展览:为什么选择“中山文化”作为字体主题?如何平衡学术性、文化性与传播性?展览背后的社会意义与受众反馈 设计与文化的未来:字体不仅是工具,更是文化与情感的载体如何在商业与理想之间找到平衡?年轻品牌如何通过内容差异化建立认知?金句节选: “我们不是字库设计师,我们是字体文化从业者。” “字体不只是视觉工具,它是中国文化的底层代码。” “我们希望通过字体,让生活更美好。” “文化不是拿来鬼畜的,是拿来尊重的。”适合听众: 对字体设计、文创、品牌创业感兴趣的设计师与创作者 关注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结合的听众 正在思考AI时代下设计价值的设计从业者02:01 探索字体设计的奥秘:十年磨砺,只为呈现最佳效果! 04:06 探秘济南南济南中山公园:一个年轻品牌的故事! 07:34 推动中国汉字文化发展:我们应该如何影响普通人? 11:31 打造企业精品字,提升企业形象,让字体成为您的企业标志! 15:21 探索企业定制字体:品牌形象与文化内涵的完美结合 19:12 用户感知与字之间的重要关联:中国文化中的文字传承与创新 23:03 字体设计的文化从业者视角:与专业字库公司的差异与动机 26:55 共同养育IP:通过字体让生活更美好的探索与思考 30:48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让爱在当今社会焕发新生——孔子文化研究院的使命与愿景 34:34 老爷爷和老奶奶的浪漫邂逅:中山公园展览厅的感动之旅 38:31 年轻人的创新思维:天下为公与济南文化的碰撞 42:21 从马背到城市:济南的独特魅力与年轻人的审美偏好 听友群+V: JXLJXL36嘉宾们也都在群里哦~

    46분
  4. 9월 3일

    AI是左脑的极致,而设计是右脑的涌现。重聚品牌设计师彭林(下)

    本期播客延续上期对话,深入探讨设计师如何通过“构想”与“逻辑”结合的方式完成创造性工作,如何看待AI技术对设计行业的影响,以及设计师如何通过线下实践与社会设计找到新的价值空间。彭林分享了从“工程师思维”到“人文思维”的转变历程,并提出了设计师在AI时代应强化的核心能力。 🔑 关键讨论点: 设计中的“构想”与“逻辑”构想(Abduction):一种直觉性、涌现式的思考方式,是创造力的核心来源(如乔布斯、牛顿)。逻辑(归纳/演绎):基于数据与经验的推演方式,适合验证与迭代。设计师应兼具“构想力”与“逻辑力”,形成“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工作方法。 设计师的独特能力读图能力:对图像、视觉语言的敏感度与解读能力。文化建构力:将社会趋势、文化情绪转化为品牌表达的能力。身体感知力:对美学、情绪、身体记忆的共鸣能力。 AI时代的设计师定位AI擅长左脑工作(效率、复制、数据处理),但缺乏右脑的创造力、文化敏感与人性连接。设计师应强化“人文设计”能力,做AI无法替代的情感化、文化化、系统化设计。AI生成内容(如视频、文案)虽效率高,但缺乏“背后的解释系统”,难以建构真正有生命力的品牌。 线下实践与社会设计彭林正在尝试通过展览、摄影、社区活动等方式,探索线下人与人连接的价值。推荐阅读《社区设计》(山崎亮),强调“连接人与人”比“设计空间”更重要。设计师可通过社会实验、内容输出、方法论总结等方式构建个人影响力。 设计公司的未来形态设计公司应成为“媒体公司+设计公司”,通过内容输出构建行业影响力。内容创作需兼具“手工感”与“系统性”,避免被AI生成的“工业化内容”淹没。线下活动、社群运营、社会设计是设计师突围的新路径。💡 金句摘录: “构想是设计中最原初的生成力量。” “AI是左脑的极致,设计是右脑的涌现。” “设计师应做AI无法替代的人文设计。” “线下连接的价值,远高于线上刷屏的流量。” “设计公司应该是媒体公司+设计公司。”📚 提及案例与概念: 人物/品牌:乔布斯、牛顿、鸟屋书店、何同学、刘润、吴晓波 概念:构想(Abduction)、身体感知、读图能力、AI暴政、社区设计 书籍:《社区设计》(山崎亮)、《智人之上》(赫拉利)听友群+V: JXLJXL36 嘉宾们也都在群里哦~

    56분
  5. 8월 27일

    人的逻辑,为什么比商业的逻辑更重要?重聚品牌设计师彭林(上)

    本期播客围绕设计师在甲方工作中的体验展开,彭林分享了从京东、小罐茶等企业出来后对设计价值的重新思考。他提出设计师不应只停留在“商业执行”层面,而应成为“文化建构者”,通过美学与文化的共振赋能品牌。对话还深入探讨了“文化母体”与“美学共振”的区别、品牌“劲儿”的来源,以及设计师如何在新消费时代找到自己的定位。 🔑 关键讨论点: 甲方设计师的困境设计师在大型企业(如京东)中常被视为“执行工具”,缺乏对文化与美学价值的重视。汇报机制强调“流量、转化、业绩”,忽视设计背后的思考与文化价值。设计师难以在甲方环境中发挥文化建构与美学引领的作用。 设计与文化、美学的关系文化母体:左脑共识,基于共同文化认知的符号系统(如华与华的传播策略)。美学共振:右脑共识,基于身体记忆与文化情绪的直观感受(如三顿半、ABC等品牌的视觉语言)。设计师应具备“读图能力”“文化敏感度”和“价值观外化”能力。 品牌的“劲儿”与系统性建构品牌的“劲儿”来自于其内在的价值观与外在表达的一致性。品牌建构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从价值主张出发,贯穿产品、视觉、文案、行为等多个维度。设计师应帮助品牌完成“从0到1”的文化与美学建构,而非仅执行表面设计。 设计师的角色转变从“商业逻辑”转向“人的逻辑、文化逻辑、美学逻辑”。设计师应成为“被追逐”的对象,而非“被指挥”的执行者。独立工作室更能发挥设计师的文化与美学影响力。 甲乙方合作中的价值观对齐品牌的价值观应源自创始人,但需结合商业逻辑与文化趋势。设计师应深入理解创始人的价值观,而非强加个人理念。外部设计机构在品牌建构中面临深度与时间不足的挑战。💡 金句摘录: “设计师不应被商业收编,而应成为文化的建构者。” “美学共振是身体与文化的双重共鸣。” “品牌的‘劲儿’来自于价值观的内外统一。” “人的逻辑大于商业的逻辑。” “设计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是表面功夫。”📚 提及案例与概念: 品牌案例:无印良品、阿拉亚、内外、三顿半、王老吉、脑白金 设计师/建筑师:青山周平、原研哉 概念:文化母体、美学共振、符号动物、系统性叙事、价值观外化 听友群+V: JXLJXL36嘉宾们也都在群里哦~

    1시간
  6. 8월 20일

    餐饮业存在哪些设计服务缺口?对谈餐饮人郭奇(下)

    嘉宾简介:郭奇博士,05级经管MBA,曾任清华大学MBA校友导师,曾任职国内最大管理咨询公司,现为味奇投资公司总裁,旗下拥有盛百味连锁餐厅,渡娘火锅连锁餐厅,姐夫很面连锁餐厅,渡娘的茶,渡小面品牌等等。“渡娘火锅” 是京城知名的人气火锅餐厅之一,市场口碑前三名。 设计不仅仅是审美,更是理解客户。从推到拉再到合作,设计师与客户的最佳关系是什么?选址背后的深层逻辑、餐饮行业的翻台率真谛,以及设计师如何洞察人群需求,一切都在这期节目中揭晓。让我们一起探索设计与商业的交融之道吧! 02:04 选址的底层逻辑:商业模型与地理位置的完美匹配 04:09 设计师的核心能力:对某一类人群的深刻理解与代表力 07:33 透视餐饮企业成功的关键:品牌关联、客群选择与营销策略 11:21 应对变革的餐饮企业:寻求性价比与场景需求的平衡 15:10 突破生存困境:成为那百分之一的思考和策略 18:57 消费场景的融合与替代:购物新售中心与快便利店的对比 22:44 餐饮行业创新案例:米村拌饭与供应链解决方案的成功之路 26:32 经济下行下的餐饮新趋势:自助餐、快餐和情绪价值餐饮的崛起 30:20 山野系火锅店的成功之道:环境、产品和社交价值的综合优势 34:07 山野戏:火爆市场的背后是否隐藏着限制其持续发展的因素? 37:56 跳海模式的成功与挑战:酒吧业者的思考与转型 41:42 激发潜能:探索每个人固有的能力和天赋 听友群+V: JXLJXL36嘉宾们也都在群里哦~

    46분

소개

从做设计到想设计,带你一起思考设计,几何?

좋아할 만한 다른 항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