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上班實驗室

OFF WORK LAB

不想上班,卻想探索第二人生的可能? 《不想上班實驗室》專為斜槓新手與副業探索者打造! 🎙 真實故事:邀請斜槓實踐者分享轉型經驗與挑戰。 💡 實用洞見:探討時間管理、興趣變現、斜槓心法。 📚 知識整理:不只Podcast,還有重點摘要、延伸資源。 少走冤枉路,找到屬於你的斜槓可能! 訂閱網站專欄:https://www.offworklab.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offworklab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offworklab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offworklab *每周五中午12:00上線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43 PHÚT TRƯỚC

    C29-2(下):擺脫分類焦慮 | Heptabase 進化論:從瀑布式筆記到橫向思考的「第二大腦」秘密 | 自由宣言電子報 梁文宣

    🎧 C29-2(下):擺脫分類焦慮 | Heptabase 進化論:從瀑布式筆記到橫向思考的「第二大腦」秘密 | 自由宣言電子報 梁文宣   本集《不想上班實驗室》深入探討梁文宣被貼上的「生產力」和「執行力」標籤。文宣分享,這份對效率的重視並非刻意追尋,而是源於其深植的經濟學思維。他相信人類的進步動力來自於提升生產力,套用到個人身上,即是**「提升效率,減少浪費」**。無論是數位遊牧時實踐的「交換住宿」以解決閒置成本,或是他對知識系統的建立,都圍繞著這個核心模型。 Heptabase:從瀑布式筆記到橫向思考的「第二大腦」 文宣將重點聚焦於他推廣的數位筆記系統 Heptabase。他將其定義為自己的「大腦」或「私密思緒空間」,強調其與 Notion 或 Google Docs 等線性、「瀑布式」筆記系統的本質差異。Heptabase 提供的「卡片與白板」組合,讓思考能以視覺化、「橫向」的方式展開,如同在無限大的白板上自由拼貼靈感。這種不受限的環境,更利於水平思考和跨領域點子結合。 關鍵內容與價值:生產力系統的進化與AI賦能 文宣的核心觀點在於建立個人化「第二大腦」,並提出筆記系統的**「去框架化」原則——使用者不應被複雜的理論(如卡片盒筆記法)所束縛,而應回歸「第一性原則」**,專注於解決自身痛點。 他特別強調了兩項行動價值: 放棄初始分類焦慮: 筆記初期只需將所有想法變成卡片丟入,分類是資訊「自然聚集」後才發生的事,避免不必要的思考成本。AI讓第二大腦更有威力: Heptabase 結合 AI Chat 功能,讓筆記庫成為「智慧特助」,特別適合資訊焦慮者、與AI大量互動者,甚至能幫助不擅長寫作、但善於口語表達的人,透過語音轉文字開啟內容創作。 文宣目前也提供免費的一對一新手教學,旨在幫助新用戶成功上手,避免許多人付費後卻因不知如何開始而放棄。這集提供了一套具體可操作、且結合新科技的生產力思維與工具。 本集重點 文宣的「生產力」標籤源於其經濟學思維,核心是提升效率、減少浪費。他用「交換住宿」來解決數位遊牧時的房屋閒置成本,體現經濟模型的生產力思維。Heptabase 是由卡片與白板組成的數位筆記系統,文宣將其定義為私密的「第二大腦」。Heptabase 的白板提供橫向思考環境,與 Notion 或 Google Docs 的瀑布式(線性)結構不同。文宣的諮詢服務回歸「第一性原則」,專注解決使用者問題,不強調複雜的筆記理論。他建議筆記初期完全不要分類,只需將想法丟入卡片,以減少不必要的思考成本。分類應是資訊累積後,自然形成關聯時才進行的「後設」整理。當單一白板內容過多時,應建立專屬主題的「子白板」來保持主白板視野清晰。Heptabase 特別適合 P 型(感知型)人格,不喜歡被固定邏輯和表格限制的人。Heptabase 適合三種人:資訊焦慮者、與 AI 大量互動者、有明確場景需求(如需特助)的企業家。Heptabase 的 AI Chat 功能可以與使用者的筆記庫對話,充當智慧助理或特助。透過 AI 語音轉文字工具,Heptabase 能幫助不擅長寫作但善於口語表達的人開始創作。文宣提供 30 分鐘免費一對一「Heptabase 上手指南」,幫助新用戶成功導入系統。 本集金句 「人類進步的動力,目標就是為了提升生產力,生產力會讓我們人過得更好。」「但說到底,就是提升效率,減少浪費,這樣子。」「大腦是拿來思考的,很多人把大腦拿來用記憶體。」「Heptabase扮演就是第二大腦,扮演你的特助。」「不用思考,就丟進記憶機就對了。」「分類是所有的筆記軟體進坑的時候,第一個最大的心魔。」「你只需要把腦中的想法講出來就好了。」 【想認識文宣更多】 訂閱免費電子報 【自由宣言】 https://freeshiuan.kit.com/ 想體驗文宣離職後設計的第一個數位產品? AI會議煉金術2.0 ,幫助你一分鐘抓會議重點,一鍵發出會議記錄,每週省下3-5小時 https://portaly.cc/freeshiuan/product/wlRnwuoQcFZGQFWkGSnC 【更多關於Dennis】 數位簡報室 | https://tbr.digital/ Threads | https://www.threads.com/@tbr.digital 【喬伊在說書】 Vocus | 部落格、長文| https://vocus.cc/user/@joeybookteller Facebook | 社群 | https://www.facebook.com/joeybookteller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joeybookteller/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 | https://www.threads.com/@joeybookteller Portaly | OKR諮詢 | https://portaly.cc/joeybookteller 以下了解更多不想上班實驗室 【不想上班實驗室】 Website: https://www.offworklab.com Facebook: / offworklab   instagram: / offworklab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offworklab YouTube: / @offworklab   Firstory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platforms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ffworklab.firstory.io/join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4 phút
  2. 1 NGÀY TRƯỚC

    C29-2(上):天堂地獄裁員通知對決 | 當你被當作「貼紙」撕下,如何重拾自我價值? | 心情紀錄寫作走完悲傷五階段 | 自由宣言電子報 梁文宣

    🎧 C29-2(上):奢華平價裁員對決: 當你被當作「貼紙」撕下,如何重拾自我價值? | 終結「要是當初」的遺憾,踏實朝前走的哲學 | 自由宣言電子報 梁文宣 從溫柔道別到冰冷裁員,體現職場文化衝擊 本集延續梁文宣的職涯轉折故事,開場即以 Joey 自身在 Google 被裁員時所受到的「溫柔與共情」待遇,與文宣在加密貨幣公司被通知離職時,主管「未開視訊、如同機器人般宣讀」的冰冷SOP進行對比。這種極端差異的描寫,不僅點出不同職場文化對個人的衝擊,更帶出了文宣在裁員當下,對自我價值產生徹底否定的感受:他發現自己不是可被替換的「螺絲釘」,而是一張撕下來也無需彌補的「貼紙」。 寫作的救贖與「次要目標」的實踐 文宣將這份被否定的情緒與經歷,透過寫作進行**加速走過了悲傷五階段。他將失業頭兩週的心路歷程每日更新,意外獲得前所未有的迴響。這份「帶有恨意」的告別,最終轉化為感謝**——感謝公司斬斷了他想斜槓卻不敢離職的後路,並提供資遣費作為全心投入個人事業的最佳出場方式。寫作七年,積累的信任與能力,讓他能在此關鍵時刻將故事講好,並獲得貴人相助,證明自己的價值「只是需要被貼在新的地方」。 斜槓的本質:從妥協到平靜的終極狀態 在隨後的斜槓哲學探討中,文宣提供了深刻的見解:他認為遠距工作是斜槓最好的溫床,獎勵高效率、讓人有時間放大個人價值。他指出斜槓若沒有「輸出」與「商業模式」的考量,最終只會淪為逃避現實的妥協。然而,斜槓帶來的最終價值不是極致的幸福或焦慮,而是一種**「平靜」(Peace)**。因為你正在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會再有「要是當初有另一種人生該有多好」的悔恨,這才是活出「次要目標」人生的終極狀態。 本集重點 文宣在被裁員時,主管未開視訊,溝通如同機器人般冰冷,使他感受到自我價值被徹底否定。他將被裁員的感受比喻為「貼紙」,認為自己是被撕下來也無需補上的無用零件。他將失業經歷寫成文章,獲得前所未有的流量,證明人們對真實故事的渴望。寫作是加速走過悲傷五階段的最佳工具,讓他在半個月內完成心態轉變。他最終感謝公司裁員,認為這是他不敢主動做的決定,是全心投入個人事業的最佳出場方式。寫作七年,累積的能力與信任,讓他能在人生重大轉折時,獲得貴人幫助並重新找到自我價值。他沒有接受新的數據分析工作,因為意識到自己只是在「吃老本」,熱情已轉移到寫作與個人品牌。遠距工作獎勵高效率,是開始斜槓生涯最好的方法。斜槓若有輸出與變現可能,是個人價值的放大;若無,可能淪為逃避工作的妥協。斜槓會同時加劇人生的「完整」與「分裂」:完整來自興趣實踐,分裂來自正職與斜槓的孤立。斜槓應該從興趣導向開始摸索,但確定方向後必須思考其商業模式與長期前景。探索斜槓的過程是更了解自己,但正職與斜槓並存的身份混亂會讓人迷失。斜槓不會帶來極致的幸福或焦慮,而是讓你獲得一種穩定的「平靜」(Peace)。獲得平靜的關鍵,是不再悔恨「要是當初有另一種人生該有多好」,而是踏實前進。 本集金句 「以前我們說我們是螺絲釘,我們是可以被拆下來的螺絲釘,但我發現我不是,我根本就是貼紙。」「我只是想要接住他們的狀態,他們兩個瞬間在鏡頭前面(動容),你怎麼這樣講,然後他們兩個就,就是,一邊一個在擦眼淚。」「我只記錄我每天的想法...不要想要寫作要寫文章影響誰,你做的是document,你只是記錄而已。」「我其實蠻感謝公司裁我的。就是,天啊,這真的是我可能一輩子都不敢做的決定,但是你幫我做了,這感覺真好。」「我撕下貼紙馬上被塗了膠水,可以黏在其他地方上了。」「我寫作六七年,就是為了這一刻,為了這個重大人生的pivot,這麼大的轉折,我會有一個能力去把我心中的想法好好地講出來。」「我其實有點心虛。你知道數據分析,你沒辦法再到下個境界。」「斜槓會讓你更平靜。我會用peace這個字...你不會有那麼多的悔恨,你反而是很踏實的往一個方向走。」「如果你沒有讓別人知道的話,你就是默默的...斜槓就永遠就是個嗜好而已。」 【想認識文宣更多】 訂閱免費電子報 【自由宣言】 https://freeshiuan.kit.com/ 想體驗文宣離職後設計的第一個數位產品? AI會議煉金術2.0 ,幫助你一分鐘抓會議重點,一鍵發出會議記錄,每週省下3-5小時 https://portaly.cc/freeshiuan/product/wlRnwuoQcFZGQFWkGSnC 【更多關於Dennis】 數位簡報室 | https://tbr.digital/ Threads | https://www.threads.com/@tbr.digital 【喬伊在說書】 Vocus | 部落格、長文| https://vocus.cc/user/@joeybookteller Facebook | 社群 | https://www.facebook.com/joeybookteller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joeybookteller/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 | https://www.threads.com/@joeybookteller Portaly | OKR諮詢 | https://portaly.cc/joeybookteller 以下了解更多不想上班實驗室 【不想上班實驗室】 Website: https://www.offworklab.com Facebook: / offworklab   instagram: / offworklab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offworklab YouTube: / @offworklab   Firstory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platforms 免費追蹤,更新資訊不漏接: https://open.firstory.me/join/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ffworklab.firstory.io/join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5 phút
  3. 2 NGÀY TRƯỚC

    C29-1:追求財富自由之下的次要目標 | 從 PM 到數位游牧一人公司 - 失業三個月,他如何高效搭建個人事業? | 自由宣言電子報 梁文宣

    🎧 C29-1:追求財富自由之下的次要目標 | 從 PM 到數位游牧一人公司 - 失業三個月,他如何高效搭建個人事業? | 自由宣言電子報 梁文宣 本集《不想上班實驗室》專訪了梁文宣,一位在職涯轉折期展現驚人執行力的高效能工作者。主持人 Joey 與 Dennis 首次介紹這位朋友,讚嘆他在失業僅三個月內,迅速將個人事業(包括電子報、課程與內容)搭建起來。文宣諮詢服務中的精準時間掌控(30分鐘內完成破冰、拆解、解決方案與總結),讓主持人聯想到 Google 頂尖 PM 的效率與系統性。 訪談從文宣對**「寫作」的深刻定義作為引子。他將寫作視為一種「哀人(內向者)活在大家面前最好的方法」,是認識自己、獨處與獲取能量**的方式。這種直面內心、將「心路歷程」寫成 SOP 的習慣,從他學生時代的國企所推薦心得、國科會計畫分享就已開始。 職涯路徑與心靈啟示:從追逐趨勢到次要目標 文宣的職涯軌跡始於資料科學、數據分析,隨後追逐趨勢進入充滿波動的加密貨幣產業。這段經歷讓他體悟到**「金錢帶來的快樂是短暫的」,並透過《致富心態》這本書的道理,在短短一兩年內體驗了傳統投資需耗時十幾年才能感受到的貪婪、恐懼與脆弱**。最終,他選擇將重心從加密貨幣拉回更能帶來長久快樂的個人品牌與寫作上。 他引人深思地指出:我們追求的夢想不該是「財富自由」,而是「僅次於財富自由的那個次要目標」。 裁員與遠距工作的透徹領悟:努力不是唯一KPI 訪談後半段,文宣分享了他在遠距工作的調適過程,以及在加密貨幣公司經歷多輪裁員後的心路歷程。他發現自律的脆弱,並體會到**「努力真的沒用,重要的是你的位置」**。這份透徹的領悟讓他對裁員有了心理準備,將人生的 KPI 轉向「怎麼成為一個更好的人」,而非「努力成為一個更好的員工」。 本集為文宣的故事做了精彩的鋪陳,並預告下集將深入討論他如何經營電子報,以及他在被裁員當下,那段讓主管動容落淚的對話。 本集重點 梁文宣在失業三個月內,迅速建立起包含電子報、課程的個人事業。他將寫作定義為「內向者(I人)認識自己和獲取能量的最佳方法」。寫作習慣始於學生時代,喜歡將心路歷程寫成心得文幫助他人,如國科會計畫分享。他透過自嘲文與「我就爛」圖片,開始了日更的「30天挑戰計畫」,以公眾監督來自我激勵。他認為將「最醜的話」講出來,能降低被他人攻擊時的受傷程度。從于為暢的電子報開始,他發現寫作可以作為「一人公司」的商業模式。在加密貨幣產業的經歷,讓他體會到投資的貪婪、恐懼與脆弱,並意識到短期投機的快樂是短暫的。他放棄了全職投資的想法,因為那不是他想要的生活型態,重心轉回個人品牌與寫作。人生的追求不該是「財富自由」,而是「僅次於財富自由的那個次要目標」。他透過兩年的遠距工作與數位遊牧,學習了如何調適作息、認識自己的操作法則。他發現遠距工作或數位遊牧的自由需要時間適應,自律比想像中脆弱。經歷多輪裁員後,他體悟到在職場上「努力沒用,重要的是你的位置」。他將人生的 KPI 轉向「怎麼成為一個更好的人」,而非「努力的做好員工」。在裁員發生前,他對這一天早已有所準備,心態上已從「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中解脫。 本集金句 「寫作是I人活在大家面前最好的方法。」「我覺得寫作是認識自己最好的方法,然後寫作是很好獨處的方法。」「讓下次你遇到我的時候,你可以用這個話來追我,你可以來鞭我,沒關係,畢竟我都講出來了。」「當你去付費買東西的時候,你才會更有自驅力去把它東西學好。」「我喜歡他(于為暢)的生活模式,我喜歡他的一人公司的這個理念,我喜歡他的教育觀。」「加密貨幣是一個可以讓你在一年甚至一個月就體驗整個這本書的道理。」「它讓我認識到說,原來我投資的時候是多麼不快樂,我的一天會怎麼改變,我會一直盯著盤,那不是我要的生活。」「如果今天把錢當作你人生的 KPI 的話,可能很大概率會是個悲劇。」「我們每個人該追求的不是財富自由,而是僅次於財富自由的那個次要目標是什麼?」 「至少在職場上的話,我是覺得努力沒什麼用的,這個完全同感,不是努力沒用,應該說努力不是唯一的 KPI。」 【想認識文宣更多】 訂閱免費電子報 【自由宣言】 https://freeshiuan.kit.com/ 想體驗文宣離職後設計的第一個數位產品? AI會議煉金術2.0 ,幫助你一分鐘抓會議重點,一鍵發出會議記錄,每週省下3-5小時 https://portaly.cc/freeshiuan/product/wlRnwuoQcFZGQFWkGSnC 【更多關於Dennis】 數位簡報室 | https://tbr.digital/ Threads | https://www.threads.com/@tbr.digital 【喬伊在說書】 Vocus | 部落格、長文| https://vocus.cc/user/@joeybookteller Facebook | 社群 | https://www.facebook.com/joeybookteller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joeybookteller/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 | https://www.threads.com/@joeybookteller Portaly | OKR諮詢 | https://portaly.cc/joeybookteller 以下了解更多不想上班實驗室 【不想上班實驗室】 Website: https://www.offworklab.com Facebook: / offworklab   instagram: / offworklab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offworklab YouTube: / @offworklab   Firstory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platforms 免費追蹤,更新資訊不漏接: https://open.firstory.me/join/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ffworklab.firstory.io/join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32 phút
  4. 4 NGÀY TRƯỚC

    C28-4:「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放手,是為了讓他飛得更穩 | 建立高質量「情感存摺」的賦權式安全感育兒法 | 《活成一道光》作者 Cynthia 黃馨儀

    🎧 C27-4:「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放手,是為了讓他飛得更穩 | 建立高質量「情感存摺」的賦權式安全感育兒法 | 《活成一道光》作者 Cynthia 黃馨儀 放下指令,開始對話——賦權式育兒哲學 本集《活成一道光》的教育篇,實則是一堂深度的人生決策課與領導力課。作者黃馨儀(Cynthia)分享的育兒觀,超越了單純的親子教育,直指賦予選擇權、承擔責任的核心哲學。她挑戰了傳統「為孩子鋪路」的思維,主張父母應從「指揮官」轉型為「顧問與引導者」,讓孩子從小就學會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核心觀點:高品質陪伴與「倒吃甘蔗」的長期效益 Cynthia的策略奠基於強大的心理安全感。她有意識地在孩子幼年時,投入高質量的陪伴時間,稱之為**「關係和情感的存摺」**。這筆存摺讓孩子擁有足夠的底氣去探索與挑戰,知道無論結果如何,家庭永遠是後盾。 這種育兒方式在前期雖然「比較難帶」——因為孩子不會再盲目服從指令(如父親的「8點40分必須洗澡」),父母必須花費大量時間進行對話、反思與解釋。然而,長期效益卻是**「倒吃甘蔗」:孩子在小學高年級後,能發展出強大的獨立思考、自理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父母無需再費心力下指令。這套邏輯與高效的團隊領導**思維如出一轍:賦權而非指令,才能養出獨立自主、富有創造力的成員。 指令背後的真實恐懼:釐清你的「為什麼」 訪談中最震撼人心的洞察,是Cynthia引導我們去拆解「指令」背後的真正情緒。當父母說「你不准太晚回來」,核心往往是「我會擔心你的安全」。她鼓勵父母坦誠地表達恐懼與愛(「我會擔心你...」),而非用命令去掩飾。同時,她透過蘇格拉底式的詰問,挑戰父母在教育選擇上(如補習、學英文)的動機,究竟是為了滿足孩子的需求,還是為了緩解自己的焦慮。真正的「好」,只有孩子自己知道,而父母的職責是陪他找到那條他想去的遠方。 本集重點 父母應引導孩子探索「他想要的好是什麼」,而不是為他鋪好一條自己認為最好的路。孩子從小的選擇權(如選馬桶、決定是否補習)應被尊重,以培養獨立判斷能力。賦予孩子選擇權的同時,必須清楚告知潛在風險,並讓他自己承擔選擇的後果與責任。高品質陪伴是建立「關係和情感存摺」的關鍵,讓孩子擁有強大的心理安全感。強大的安全感,能讓孩子更勇於挑戰自己,並理解父母的暫時缺席(借款)不會影響關係。用對等的大人視角看待孩子,避免童言童語,能培養其早熟與獨立自主的意識。父母面對孩子應扮演「顧問」,提供資訊、分析利弊,而非「指揮官」下達指令。指令式教育會使孩子缺乏獨立思考與判斷能力,凡事依賴父母。透過蘇格拉底式的提問(如「為什麼是8點40分?」),能引導孩子思考指令背後的原因。許多教育決定(如補習)的動機,可能是為了緩解父母「怕輸在起跑點」的焦慮,而非孩子的真實需求。父母的指令往往掩蓋了核心情緒,應坦誠地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擔心」與「愛」。育兒如同團隊領導,賦權式管理能培養出獨立思考、能自主解決問題的「倒吃甘蔗」式團隊。當孩子有獨立觀點時,父母應放手讓他嘗試「第四種選項」,即使父母無法預知結果。父母應經常反思:如果讓孩子做決定的「最糟狀況」自己能承受,就應該放手讓他去試錯與學習。 本集金句 「你自己做選擇,你會比較有感覺。那你比較有感覺,你就比較願意去做。」「我沒有硬要你。但是你要自己做選擇,你就是自己承擔責任。」「我在存一個關係和情感的存摺,因為我想要讓他的安全感是足夠強大的。」「他是我的孩子,但他也不是我的孩子。」「如果追求快、只下指令,我們其實喪失了好多其他的可能性跟機會。」「我會擔心你會摔下來…你不要太晚回來。這才是核心的情緒。」「最根本的原因是這樣,所以要說的是這個。」「我不知道,因為我走的是我走過的路…最終你會走出你自己的路。」「到底我如果要他依照我的決定去做,我在意的是他,還是在意那個決定?還是在意的是?是自己。」「我們都知道的遊戲規則是大老二的遊戲規則,可是他在打橋牌。那我怎麼知道我的遊戲規則與他適用呢?」 【想了解更多 Cynthia 黃馨儀與《活成一道光》?】 🌟「活成一道光:打造個人品牌的偉大航道」新書79折👉🏻👉🏻👉🏻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12416?loc=M_0009_001 🌟12/6(六)14-17@高雄  更多消息歡迎追蹤: 📍Cynthia FB:https://www.facebook.com/hsinyi.huang3 📍Cynthia IG:https://instagram.com/cynthiapuppy_huang 📍安辛上路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user/ibrand/platforms 📍不只是媽媽Cynthia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CynthiaLifeandWorld 📍Cynthia的「閃耀自我🌟品牌x職場學習所」共學社群:https://reurl.cc/MO577n 【想了解夢想顯化與OKR行動法:願景落地的雙動力】 這是一場結合「願景顯化」與「行動聚焦」的工作坊  三場免費直播 + 一天全天工作坊 | 幫助你暫停空轉,讓夢想種子真正開花結果 https://forms.gle/6BsMUk1wb1YLJmpj9 【喬伊在說書】 Vocus | 部落格、長文| https://vocus.cc/user/@joeybookteller Facebook | 社群 | https://www.facebook.com/joeybookteller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joeybookteller/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 | https://www.threads.com/@joeybookteller Portaly | OKR諮詢 | https://portaly.cc/joeybookteller 以下了解更多不想上班實驗室 【不想上班實驗室】 Website: https://www.offworklab.com Facebook: / offworklab   instagram: / offworklab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offworklab YouTube: / @offworklab   Firstory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platforms 免費追蹤,更新資訊不漏接: https://open.firstory.me/join/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9 phút
  5. 17 THG 10

    C28-3:跨世代個人品牌經營策略與高效閱讀術 | 職場品牌化:凸顯你的優勢亮點 | 《活成一道光》作者 Cynthia 黃馨儀

    🎧 C28-3:跨世代個人品牌經營策略與高效閱讀術 | 職場品牌化:凸顯你的優勢亮點 | 《活成一道光》作者 Cynthia 黃馨儀 本集延續了與嘉賓黃馨儀(Cynthia)的深度對談,聚焦於個人品牌經營的核心策略與跨世代應用。訪談一開始便引用了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的名言:「個人品牌就是當你不在場時,別人所談論的你。」 Cynthin強調,個人品牌不僅限於網路上的「自媒體」,它涵蓋了你在線上線下所有場域的言行舉止與呈現樣貌。 效率閱讀的秘密武器:篩選與輸出 在進入個人品牌主軸前,Cynthia分享了她驚人的高效率閱讀習慣(至八月已讀近60本書)。她的祕訣在於**「目的性閱讀」:先透過目次和前言鎖定與目的最相關的章節,快速組裝知識框架,而非從頭到尾死讀。這種將閱讀視為「備課與輸出工具」**的模式,極大地提升了知識的應用與累積速度,為其個人品牌的專業度奠定了基礎。 跨世代個人品牌策略:對號入座的選擇 訪談核心圍繞著X、Y、Z世代在經營個人品牌上的差異化策略。Cynthia強調,選擇賽道和渠道的核心原則是**「挑自己喜歡、舒服、擅長」**的,才能持續。 對於X世代(40-50歲以上),若不習慣網路,實體場域(如讀書會、演講、商會)的經營同樣是一種有效的個人品牌建立。不必迷信流量紅利,應選擇最省力且適合自己的方式。對於Y世代(夾在中間、有網路基礎),挑戰在於選擇合適的社群平台。雖然短影音(Reels/Tiktok)有流量紅利,但若不擅長,應回歸文字或長影音等能穩定輸出的媒材。重點是精準受眾,而非盲目追求高流量。對於Z世代(網路原生、強調自我主張與意義感),他們擁有天然的自媒體優勢。Cynthia提醒他們,要享受探索摸索的過程,但要警惕數字迷信,避免為了「凸顯自己」而失去真實性,並持續反思:「這是我想要的樣子嗎?」 結論:將自己當作品牌經營 無論身處哪個世代,個人品牌經營的概念都應應用於職場。將自己視為一個品牌來經營,能讓主管或老闆更清楚你的優勢與亮點,進而知道如何**「更知道怎麼用你」**,是提升職場價值、避免走彎路、並達成個人目標的關鍵。 本集重點 個人品牌定義是:「當你不在場時,別人所談論的你」,涵蓋線上與線下所有場域。自媒體是放大個人品牌影響力的工具,但不完全等同於個人品牌本身。高效率閱讀的秘訣是先看目次、前言,挑選與目的相關的章節,進行「目的性」閱讀。閱讀應被視為一種低成本、高智慧的投資,透過他人的經驗避免走彎路。經營個人品牌的核心原則是:挑選自己「喜歡、舒服、擅長」的賽道與渠道,才能長期持續。X世代(40-50歲以上)不需糾結於網路,實體場域(演講、讀書會、商會)同樣是有效的個人品牌經營。Y世代(夾在中間)的挑戰在於選擇社群平台,應權衡短影音的高流量與自身不擅長所造成的消耗。不必迷信流量紅利,應以精準受眾為目標,讓開課或合作單位能感受到專業性並主動找上門。Z世代(網路原生)在自媒體運作上具天賦,但需警惕迷信流量與數字,保持真實。Z世代應享受自我探索與摸索的過程,即使主題或工作常換,重點是知道「為什麼換」。保持自媒體的真實性,持續思考「這個是我想要被看見的樣子嗎?」避免留下未來後悔的「黑歷史」。無論哪個世代,都要避免為追求流量而造成消耗、焦慮或分裂,使個人價值被放大。將自己當作一個品牌經營,能讓職場老闆更清楚你的優勢亮點,知道「怎麼用你」。職場工作者亦需經營個人品牌,以凸顯自身優勢,提高在組織內的價值。 本集金句 「所謂的個人品牌,就是當你不在這個地方的時候,別人所談論的你。」「電子書就是裡面我隨時大概都有一百多本書。」「聰明人透過自己的經驗去學習。但是有智慧的人是透過他人的經驗去學習。他幫你走過了一些路,可以幫你避免一些彎路。」「自媒體是幫助個人品牌能夠快速有效放大的一個工具,但它並不完全是個人品牌。」「不要迷信流量紅利。因為第一個是,流量紅利所在的地方不見得是你喜歡跟擅長的。」「我如果可以外包,我真的就外包了。但我目前還沒有那個打算。」「不要為了特別想要凸顯自己而凸顯自己。因為你知道有的時候我們為了想要凸顯自己,會做一些看起來很酷的東西。」「你每次的換工作,或是你每次換自媒體的主題,你知道你為什麼換嗎?那你本來的A工作跟B工作。你一定是不喜歡A工作才換,但你知道你不喜歡這個之後,你有辦法知道你喜歡什麼嗎?」 【想了解更多 Cynthia 黃馨儀與《活成一道光》?】 🌟「活成一道光:打造個人品牌的偉大航道」新書79折👉🏻👉🏻👉🏻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12416?loc=M_0009_001 🌟12/6(六)14-17@高雄  更多消息歡迎追蹤: 📍Cynthia FB:https://www.facebook.com/hsinyi.huang3 📍Cynthia IG:https://instagram.com/cynthiapuppy_huang 📍安辛上路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user/ibrand/platforms 📍不只是媽媽Cynthia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CynthiaLifeandWorld 📍Cynthia的「閃耀自我🌟品牌x職場學習所」共學社群:https://reurl.cc/MO577n 【想了解夢想顯化與OKR行動法:願景落地的雙動力】 這是一場結合「願景顯化」與「行動聚焦」的工作坊  三場免費直播 + 一天全天工作坊 | 幫助你暫停空轉,讓夢想種子真正開花結果 https://forms.gle/6BsMUk1wb1YLJmpj9 【喬伊在說書】 Vocus | 部落格、長文| https://vocus.cc/user/@joeybookteller Facebook | 社群 | https://www.facebook.com/joeybookteller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joeybookteller/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 | https://www.threads.com/@joeybookteller Portaly | OKR諮詢 | https://portaly.cc/joeybookteller 以下了解更多不想上班實驗室 【不想上班實驗室】 Website: https://www.offworklab.com Facebook: / offworklab   instagram: / offworklab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offworklab YouTube: / @offworklab   Firstory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platforms 免費追蹤,更新資訊不漏接: https://open.firstory.me/join/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3 phút
  6. 17 THG 10

    C28-2(下):你的「有錢」畫面到底是什麼?釐清初衷、放大個人價值的務實變現邏輯 | 擺脫「別人覺得應該要」的焦慮與分裂 | 《活成一道光》作者 Cynthia 黃馨儀

    🎧 C28-2(下):你的「有錢」畫面到底是什麼?釐清初衷、放大個人價值的務實變現邏輯 | 擺脫「別人覺得應該要」的焦慮與分裂 | 《活成一道光》作者 Cynthia 黃馨儀 在這個「人人皆可斜槓」的時代,許多人視斜槓為擺脫現狀、追求財務自由的捷徑。然而,本集專訪嘉賓黃馨儀(Cynthia)卻以極為務實且深刻的視角,揭示了斜槓作為**「離職過渡策略」**的實務面與陷阱。Cynthia坦言,面對外商優渥的舒適圈(高薪資、高福利),她缺乏直接離職的勇氣,因此選擇了斜槓作為一個「待副業收入接近主業」的過渡。 核心觀點:節奏管理與家庭優先 這種「齊頭並進」的策略,如同「蠟燭兩頭燒」,讓她一度陷入極度的混亂與分裂。Cynthia強調,這種混亂的根源不在於斜槓本身,而在於**「過度加速」與「缺乏餘裕」。她提醒聽眾,應利用本業的淡旺季來調整斜槓節奏,並為突發風險(家庭、健康、工作緊急任務)預留緩衝。更重要的是,當她意識到為了加速斜槓進程而對孩子失去耐心、家庭關係惡化時,她果斷地將脫離職場的目標時程從兩年拉長到四五年,以家庭優先**為核心,接受「不完美」的現況。 斜槓的真諦:價值放大與自我實現 Cynthia堅信,斜槓不該是收入的附屬品,而應是**「個人價值與生活品質的放大器」。當本業已經是收入導向,斜槓便該以興趣為導向**,追求自我實現。她提出一個犀利的邏輯:**「做喜歡的事才能做得久、才能做得好、才有機會變現。」**若斜槓只是痛苦地跳入另一個「坑」,那便失去了它完整人生的意義。 避免盲從與焦慮:釐清核心O 節目後半段,Cynthia透過教練式提問的案例,深刻闡述了自我提問與伴侶溝通的重要性。她質疑「有錢」的意義,並揭示了許多人只是在追逐「別人覺得應該要」或「數字目標」而導致分裂與焦慮。最終的核心目標,不應是單一的數字,而是像案例中體現的:「與所愛的人在一起過美好生活」。斜槓,應該是讓你更成為自己,更完整生活的一道光亮,而非帶來分裂與妥協的枷鎖。 本集重點 斜槓作為過渡策略,通常源於對放棄本業舒適圈(高薪資福利)的恐懼。斜槓與本業並行,若過度加速,會導致時間與精力被「三頭燒」而產生混亂與分裂感。混亂的根源在於個人選擇與缺乏緩衝,為求快速脫離職場而接案過多,與本業衝突。應利用對本業淡旺季的掌握,來調整斜槓的節奏並預留風險緩衝。將脫離職場的時程拉長(如從一年到四年),其差距在生命總長度中可能不顯著,不必為此過度加速。個人品牌累積是「無限賽局」,重點在於持續性,應以「最忙時也能維持」的頻率開始。斜槓的規劃必須以家庭優先與初衷為核心,避免因斜槓造成家庭關係惡化。釐清優先排序、設定合理可行的目標、接受現狀的不完美,才能讓斜槓使生活更完整。斜槓應以興趣導向而非收入導向,因為「喜歡」才能持續打磨,做得久、做得好,進而變現。若無法保證賽道賺錢,至少選擇喜歡的事,享受過程中的開心。斜槓應是個人價值的放大與自我實現,不應是另一種妥協或讓生活更累。透過自我提問與伴侶溝通,持續釐清斜槓決策背後,是「你真正想要的」還是「別人覺得你應該要的」。真正的核心目標,應是值得嚮往的美好生活,而不是盲目追逐數字目標。金錢與生活不是非黑即白,中間有灰色地帶,達到滿足開銷與畫面的平衡即可。 本集金句 「你一定要先做自己喜歡的事,因為你做自己喜歡的事,你才能做得久。做得久,你才能夠做得好。做得好,才有辦法變現。」「你很急,把自己搞得很混亂很分裂,會不會反而沒辦法脫離職場?」「四年也不過就佔可能不到,真的不到百分之十耶,不到百分之十的東西,你要這麼的堅持嗎?」「重點是你一開始可能半個小時,可是你培養起這樣的習慣,你讓自己走得下去,因為這就是一場無限賽局,人生就是一場無限賽局。」「我是因為想要好好的照顧家庭,所以我才選擇斜槓。可是我卻因為有了斜槓,沒辦法來照顧家庭,這是我要的嗎?」「我明明就是希望我們家更好,結果看起來沒有一個人變開心,那是我要的嘛。」「人貴在知這句話很重要。我們越瞭解自己,我們越知道每一面的自己都是自己,那你的生活自然就會更完整。」「你收入導向,那你就在本業就好,本業不就收入導向嗎。」「你在現實生活當中都這麼妥協了。你為什麼要再找一個斜槓去妥協咧?」「如果你只看有錢,你就會一直追逐那個金錢的目標,你就會生活很分裂,去妥協。」 【想了解更多 Cynthia 黃馨儀與《活成一道光》?】 🌟「活成一道光:打造個人品牌的偉大航道」新書79折👉🏻👉🏻👉🏻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12416?loc=M_0009_001 🌟12/6(六)14-17@高雄  更多消息歡迎追蹤: 📍Cynthia FB:https://www.facebook.com/hsinyi.huang3 📍Cynthia IG:https://instagram.com/cynthiapuppy_huang 📍安辛上路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user/ibrand/platforms 📍不只是媽媽Cynthia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CynthiaLifeandWorld 📍Cynthia的「閃耀自我🌟品牌x職場學習所」共學社群:https://reurl.cc/MO577n 【想了解夢想顯化與OKR行動法:願景落地的雙動力】 這是一場結合「願景顯化」與「行動聚焦」的工作坊  三場免費直播 + 一天全天工作坊 | 幫助你暫停空轉,讓夢想種子真正開花結果 https://forms.gle/6BsMUk1wb1YLJmpj9 【喬伊在說書】 Vocus | 部落格、長文| https://vocus.cc/user/@joeybookteller Facebook | 社群 | https://www.facebook.com/joeybookteller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joeybookteller/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 | https://www.threads.com/@joeybookteller Portaly | OKR諮詢 | https://portaly.cc/joeybookteller 以下了解更多不想上班實驗室 【不想上班實驗室】 Website: https://www.offworklab.com Facebook: / offworklab   instagram: / offworklab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offworklab YouTube: / @offworklab   Firstory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platforms 免費追蹤,更新資訊不漏接: https://open.firstory.me/join/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4 phút
  7. 15 THG 10

    C28-2(上):認識自己,比市場洞察更重要 | 錯過了父親最後一面,才發現老闆的無可取代是...? | 《活成一道光》作者 Cynthia 黃馨儀

    C28-2(上):認識自己,比市場洞察更重要 | 錯過了父親最後一面,才發現老闆的無可取代是...? | 《活成一道光》作者 Cynthia 黃馨儀 「用最冷靜的理性和最溫柔的感性,將生命中的巨大衝擊,轉化為照亮他人的《一道光》。」 本集《不想上班實驗室》深入探討「斜槓四階段」與「個人品牌」的底層邏輯。我們邀請了作家 Cynthia 黃馨儀,以其新書《活成一道光》的框架,為斜槓者提供了一條從自我探索到市場變現的清晰路徑。 內容主線由**「認識自己」啟程。Cynthia強調,在啟動斜槓旅程之前,最關鍵的課題是辨識你真正的價值觀與人生需求**。她以自身從高壓外商品牌經理人轉向個人品牌的經歷,揭示了價值觀不匹配所帶來的長期失衡。 一個令人心痛的轉折點:在職場全力以赴的Cynthia,因為工作繁忙,錯過了父親病重離世的最後一面。當她打電話請假時,老闆首先關心的卻是「專案進度」和「電腦是否帶回去」,而非家人的安危。這一刻,她痛苦地意識到:「對我來說,真正無可取代的是我的家人;而我的老闆認為無可取代的是績效,不是我這個人。」這場價值觀的巨大衝擊,成為她轉向追求彈性、能兼顧家庭的斜槓人生的核心動力。 節目將Cynthia的書中精華與斜槓四階段對應: 從「認識自己」(斜槓萌芽前) 到「洞察市場」(評估考慮) 再到「傳遞價值」(嘗試執行) 最終是「專業化與變現」(第四階段)。 她提供的內容策略「情趣用品四原則」(情意濃、有趣味、用處對、品質好)和「鑽石五力」(覺察、學習、耐挫、續航、影響力),為我們提供了在這個AI知識泛濫的時代,打造個人品牌護城河的具體行動指南。 最終,本集帶給我們的價值是:**不必等到生命中的重大挫折才被迫檢視自我。**透過Cynthia的經驗與書中練習,我們可以提前覺察、校準內在價值觀,讓每一次選擇都更貼近自己內心真正的渴望,活出自己最閃耀的「一道光」。 本集重點 認識自己是斜槓與個人品牌的起點,是所有選擇的依循準則。斜槓四階段(從未考慮、評估考慮、嘗試執行、專業化)與《活成一道光》的四大章節高度對應。過去的每一個選擇,都隱含了當時的價值觀與情境原則,回顧能幫助更了解自己。Cynthia曾以為自己追求工作成就,後來才覺察到,家庭的愛與照顧才是更核心的價值觀。當工作回報與家庭投入失衡時,幸福感會出現斷裂,促使人必須回頭檢視。因外商工作繁忙,Cynthia錯過父親最後一面,而老闆的反應更讓她意識到「績效無可取代,我這個人可以被取代」的職場現實。家庭是Cynthia的第一順位,價值觀不匹配是她轉向可兼顧的斜槓與個人品牌的主因。在「評估考慮」階段,需洞察市場,評估自身能力與賽道需求的適配度,並衡量時間、情緒等多重成本。個人品牌的內容策略應遵循「情趣用品」四原則:情意濃、有趣味、用處對、品質好。在AI時代,知識技法並不稀缺,「溫度與感受」才是人類創作者的護城河。專業化的底層能力是「鑽石五力」:覺察力、學習力、耐挫力、續航力、影響力。不必等到重大生命衝擊,透過閱讀與經驗分享可提前「預演」情境,覺察並規劃價值觀。斜槓專業化不僅是變現,更是心理韌性(耐挫與續航)與長期信任的複合工程。 本集金句 「認識自己是你最重要的一件課題,因為一旦你認識自己,你知道自己的價值觀是什麼,你在做選擇的時候,你才能夠依循自己內心真正的想要,而不是社會上認為你應該要。」「我發現,真正無可取代的是我的家人;而我的老闆認為無可取代的是績效,不是我這個人。」「我希望我愛的人,我重要的人也可以感受到我覺得他們很重要,然後我很愛他們。」「如果這件事情原因是這樣,那一直以來我升官加薪,我應該會愈來愈快樂嗎?為什麼沒有?我中間有一些事情一定不太對嘛。」「我一直到現在我都還是很熱愛,把我的點子變成現實,甚至可以換錢回來的那個過程。」「現在是個不缺知識技法的年代,因為AI可以產生好多東西。但AI沒有辦法傳遞溫度。」 【想了解更多 Cynthia 黃馨儀與《活成一道光》?】 🌟「活成一道光:打造個人品牌的偉大航道」新書79折👉🏻👉🏻👉🏻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12416?loc=M_0009_001 🌟12/6(六)14-17@高雄  更多消息歡迎追蹤: 📍Cynthia FB:https://www.facebook.com/hsinyi.huang3 📍Cynthia IG:https://instagram.com/cynthiapuppy_huang 📍安辛上路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user/ibrand/platforms 📍不只是媽媽Cynthia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CynthiaLifeandWorld 📍Cynthia的「閃耀自我🌟品牌x職場學習所」共學社群:https://reurl.cc/MO577n 【想了解夢想顯化與OKR行動法:願景落地的雙動力】 這是一場結合「願景顯化」與「行動聚焦」的工作坊  三場免費直播 + 一天全天工作坊 | 幫助你暫停空轉,讓夢想種子真正開花結果 https://forms.gle/6BsMUk1wb1YLJmpj9 【喬伊在說書】 Vocus | 部落格、長文| https://vocus.cc/user/@joeybookteller Facebook | 社群 | https://www.facebook.com/joeybookteller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joeybookteller/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 | https://www.threads.com/@joeybookteller Portaly | OKR諮詢 | https://portaly.cc/joeybookteller 以下了解更多不想上班實驗室 【不想上班實驗室】 Website: https://www.offworklab.com Facebook: / offworklab   instagram: / offworklab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offworklab YouTube: / @offworklab   Firstory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platforms 免費追蹤,更新資訊不漏接: https://open.firstory.me/join/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3 phút
  8. 14 THG 10

    C28-1:怎麼克服冒牌者症候群與完美主義內耗? | 如何用利他願景,驅動你走過所有困難? | 《活成一道光》作者 Cynthia 黃馨儀

    🎧 C28-1:怎麼克服冒牌者症候群與完美主義內耗? | 如何用利他願景,驅動你走過所有困難? | 《活成一道光》作者 Cynthia 黃馨儀 為什麼你明明已經很優秀,卻總覺得自己是個「冒牌者」?為什麼你只看得到成績單上「缺少的 3 分」,而不是「得到的 97 分」? 本集《不想上班實驗室》由 Joey、Emeline 深度對談暢銷書《活成一道光》作者 Cynthia 黃馨儀。Cynthia 在節目中毫無保留地揭露了她從外商女強人轉向個人品牌背後的內在掙扎:冒牌者症候群與完美主義如何造成巨大的內耗。 她透過薩提爾冰山模型的自我探索,將追溯到童年時期的菁英教育與體罰經驗——因為數學考 97 分、歷史考 95 分,仍因「不該錯的粗心」被打。這段經歷,形塑了她**「聚焦缺失分數」的思維慣性,讓她即使在優越的國中資優班中,面對來自更頂尖環境的同學,仍感到深深的落差與自我懷疑**。 然而,Cynthia 的故事不是抱怨,而是轉化。她分享了如何將追求卓越的壓力,轉換為一種**「像玩遊戲般迭代實驗」**的樂趣。她以企業內訓的回饋分數(從 4.72 分到 4.94 分)為例,將每次復盤(Revisit)視為在 CS(射擊遊戲)中尋找「爆頭點」——不斷測試變數,享受自我挑戰與求證的過程。 最終,驅動她克服冒牌者心態、出版**《活成一道光》的,是她為女兒打造一個「充滿可能性」世界的利他願景**。她相信透過自身的微光,能讓身邊的人更好,而這些「光」將會循環,最終為女兒創造一個更正向美好的成長環境。這份**「為何(Why)」,成為她堅持不懈、勇闖「個人品牌偉大航道」**的終極動力。 我們聽了這集以後,學到了什麼?(行動/價值) 對於所有優秀卻內耗的聽眾:你需要停止聚焦於「缺少的 3 分」,並開始自我探索行為模式背後的童年創傷與信念。嘗試將追求卓越的壓力,轉化為**「遊戲化迭代」的樂趣,享受每次復盤與實驗的求證過程。找到一個比你個人成就更重要的利他願景(活成一道光),讓這個「Why」成為你突破冒牌者症候群的終極動機**。 本集重點 Cynthia 曾因數學考 97 分、歷史考 95 分,仍因「不該錯的粗心」而被體罰,這段經歷形塑了她聚焦缺失分數的思維模式。她的童年經歷了資優班與提早升學的菁英教育,但進入國中資優班後,因家境與學習背景差異,產生落差感與自我懷疑。她透過薩提爾冰山模型進行自我探索,追溯到童年事件與經歷對她追求完美和冒牌者症候群的影響。Cynthia 坦言,冒牌者症候群加上完美主義會造成巨大的內耗,這個模式雖然曾帶來成功,但無法保證未來的成功。驅動她克服心理障礙、出版《活成一道光》的,是她渴望為女兒創造一個「充滿可能性」世界的利他願景。她相信「活成一道光」的精神,是透過自身微小的善意舉動(如對公車司機說辛苦了),影響並點亮周圍的人。她將追求企業內訓回饋分數的卓越過程(從 4.72 分到 5 分),轉化為一種**「像玩遊戲般迭代實驗」**的樂趣。她會仔細復盤每次授課,將學員背景、需求等變數納入考量,以數據求證下一次的改進方向。Cynthia 的書名副標「打造個人品牌的偉大航道」,源自於她對熱血動漫《海賊王》的喜愛與共好、夢想實現的意涵。她認為個人品牌不只是自媒體,而是一個把人當作品牌來經營的過程。她的恩師福哥建議,企業內訓的學員回饋分數至少要達到 4.7 分以上,並應以 5 分為目標。知道「為何」(Why),就能忍受**「任何」(How/What)**,願景的畫面對她克服困難至關重要。她從國中資優班的經歷中察覺到,眼界太小是產生「以為自己還不錯」的錯覺的原因。她現在的心態是,她已得到 97 分,但她想試試看 98 分的可能性,而非再糾結於失去的 3 分。 本集金句 「我當時冒牌者症候群非常非常嚴重,也是拖了很久。」「我一直很相信,我們都能夠影響,我們可以,範圍不用很廣,但我們每個人一定都有自己的影響力。」「你不知道有誰會因為你的光而走出黑暗。」「她會知道這個世界上有非常多的機會和可能性,她會跟我從小到大成長的過程不太一樣...」「一旦我找到這樣的畫面,跟所謂的願景的時候,我就突然覺得,這本書,冒牌者症候群也不重要了。」「你關注的就會影響你的思維模式,所以我一直在關注的是我少了那三分,而不是去想我得了九十七分。」「我就把它當作一個 game 在玩。」「那不是物質條件,那是讓她覺得,原來什麼事情我都可以試試看,的這種充滿比較正向美好的環境。」 【想了解更多 Cynthia 黃馨儀與《活成一道光》?】 🌟「活成一道光:打造個人品牌的偉大航道」新書79折👉🏻👉🏻👉🏻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12416?loc=M_0009_001 🌟12/6(六)14-17@高雄  更多消息歡迎追蹤: 📍Cynthia FB:https://www.facebook.com/hsinyi.huang3 📍Cynthia IG:https://instagram.com/cynthiapuppy_huang 📍安辛上路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user/ibrand/platforms 📍不只是媽媽Cynthia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CynthiaLifeandWorld 📍Cynthia的「閃耀自我🌟品牌x職場學習所」共學社群:https://reurl.cc/MO577n 【想了解夢想顯化與OKR行動法:願景落地的雙動力】 這是一場結合「願景顯化」與「行動聚焦」的工作坊  三場免費直播 + 一天全天工作坊 | 幫助你暫停空轉,讓夢想種子真正開花結果 https://forms.gle/6BsMUk1wb1YLJmpj9 【喬伊在說書】 Vocus | 部落格、長文| https://vocus.cc/user/@joeybookteller Facebook | 社群 | https://www.facebook.com/joeybookteller instagram | 圖文 | https://www.instagram.com/joeybookteller/ Threads | 長短文、即時訊息 | https://www.threads.com/@joeybookteller Portaly | OKR諮詢 | https://portaly.cc/joeybookteller 以下了解更多不想上班實驗室 【不想上班實驗室】 Website: https://www.offworklab.com Facebook: / offworklab   instagram: / offworklab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offworklab YouTube: / @offworklab   Firstory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platforms 免費追蹤,更新資訊不漏接: https://open.firstory.me/join/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6ouil8i00fi01xsh73w1l0x/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32 phút

Giới Thiệu

不想上班,卻想探索第二人生的可能? 《不想上班實驗室》專為斜槓新手與副業探索者打造! 🎙 真實故事:邀請斜槓實踐者分享轉型經驗與挑戰。 💡 實用洞見:探討時間管理、興趣變現、斜槓心法。 📚 知識整理:不只Podcast,還有重點摘要、延伸資源。 少走冤枉路,找到屬於你的斜槓可能! 訂閱網站專欄:https://www.offworklab.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offworklab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offworklab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offworklab *每周五中午12:00上線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Có Thể Bạn Cũng Thí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