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漫游 Edgerunner

E.6 城乡规划视角的灾害治理:机制、实践与决策的全景式探索

本期以灾害与城乡规划的交织为主题,探索灾害与人类社会的复杂关联。本期嘉宾是于高校城乡规划系任职副教授的邹老师,我们从解读灾害的定义与分类为起点,剖析城市扩展与灾害风险的平衡点,再到探索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与多方协作构建韧性社会。同时,这一期节目还重点还关注了特定的政治体制下的灾害治理模式,以及从应急响应到灾后重建的机制优化,分享了实现可持续的灾害防治和城乡发展的实践经验。

当今人类活动引发的环境变化显著增加了自然灾害的频率和强度,例如澳大利亚持续性的森林大火难以扑灭,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侵袭原本从未受灾的地区,极端灾害事件变得愈加频繁。这一系列连锁反应对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均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也对我们的城乡规划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例如近期备受关注的加州山火事件引发了各界的讨论,其中更深刻的是从这件事情我们看到了灾害防治模式与机制背后的政治性。

/时间轴 Timeline/

00:10 本期节目介绍

01:32 灾害跟我们自身的相关性

02:48 灾害的定义与分类​:

分类1:自然灾害 vs 人为灾害

分类2:Hazard 和 Disaster(潜在威胁与实际后果的区分)

04:45 自然灾害、生态系统与城乡规划的交织​

  • 04:53 城乡规划与自然灾害的多重关联​

  • 06:37 风险与开发的博弈:如何平衡城市扩展与自然灾害的风险?​

06:37 发展与灾害:如何实现平衡?​

  • 07:17 无序扩张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08:48 经济、社会与灾害防护的耦合发展​

09:56 从反应到预防:新时代的防灾创新之路​

11:26 不同政治体制下的“自下而上”城市灾害治理——纽约检修脚手架和中国信息化的灾害播报​

14:30 政府、部门与极端气候:高效合作是防灾的关键​

  • 14:36 如何优化应急响应和灾后重建机制?​

  • 18:57 政府在灾害管理中的“指挥官”角色​

  • 21:41 政府与社区如何在灾害面前高效协作?​

30:18 多尺度构建的防灾体系​

33:14 灾难防治技术的发展​

  • 38:32 韧性、环境评估指标​

  • 41:58 多学科交叉人员的研究参与​

  • 42:26 评估指标的对象才是重点​

44:39 灾难预测技术有哪些?​

/参考书目Reference/

Guo, X., Cheng, J., Yin, C., Li, Q., Chen, R., & Fang, J. (2023). The extraordinary Zhengzhou flood of 7/20, 2021: How extreme weather and human response compounding to the disaster. Cities, 134, 104168.

Zou, F., Che, E., & Long, M. (2023).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geological hazard risk with different hazard indexes in mountainous areas.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413, 137467.

/找到我们 Contact/

Instagram: jiahuaddd

Instagram: arrowanneee

Email: jiahuaddd@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