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yptoria | Web3&加密说

Vivienne & Zhiyang

我和Zhiyang作为Web3的builder和观察者,一路走来我们都在为Web3所要构造的人类未来世界贡献微薄力量。在这里,希望和大家分享我们听到的,看到的,经历过的关于Web3和crypto的故事。 本频道的所有观点纯属两位主播个人意见,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加密行业目前还属于弱监管行业,相关加密投资有极高风险,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请先做好充分调查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主播: Vivienne (Twitter @Vivienne_smile & 即刻: Viv是Vivienne) Zhiyang (Twitter @zhiyangxyz) Cryptoria Twitter: @0x_cryptoria

  1. HÁ 2 DIAS

    Ep.139 DEX大战(下):新兴永续DEX是真实崛起还是虚假繁荣?

    继上集Layer 2技术路径分析后,本期深入探讨专用Layer 1的技术选择与战略定位。我们解析Fogo如何通过纯Firedancer网络和"追逐太阳"机制突破性能极限,对比Layer 1与Layer 2的权衡取舍。Hyperliquid凭借非有毒流量和HyperEVM生态建立的飞轮效应,已形成难以撼动的护城河。然而技术优势终将趋同,分发渠道成为决胜关键:Phantom钱包两个月为Hyperliquid带来80亿美元交易量,Morpho通过Coinbase整合迅速超越Aave。当Robinhood、Stripe等传统金融科技巨头携资本和用户基础入场,DeFi协议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可编程的分发网络和零边际成本的全球扩张能力。RWA资产上链、企业财库多元化配置将打开万亿级流动性,谁能构建最强分发网络,谁将主导下一代永续合约市场。 1. Fogo:极致性能优先的Solana系CLOB链 基于Solana虚拟机(SVM)的专用CLOB链,90%架构选择倾向性能,牺牲可组合性 押注Jump Crypto开发的Firedancer客户端(C++编写),通过奖惩机制强制验证器统一使用,确保网络速度取决于最快客户端 测试网达到46,000 TPS和20毫秒区块时间 早期采用19-30个精选许可验证器,运行高端硬件确保性能一致性和可预测性 内置CLOB应用Ambient由Doralabs开发,天然整合预言机优势 2. "追逐太阳"多本地共识机制 Follow the Sun设计:全球多地理位置部署验证器集群,任意时刻仅一组活跃 美股开市时纽约数据中心活跃,欧洲时段转移至伦敦/法兰克福,亚洲时段切换至新加坡/香港/东京 三大优势:活跃验证器同位部署实现超低延迟;追逐全球交易活动波动为活跃用户提供最优延迟;多地部署提供抗审查性和系统韧性,防止单点故障 允许做市商针对不同地区进行同位部署,最大化速度 3. Layer 1 vs Layer 2技术路径全面对比 Layer 2优势:无需冷启动和验证器网络,直接继承以太坊安全性,理论速度更快 Layer 2劣势:需定期向以太坊提交证明增加复杂性,最终结算确认受以太坊区块时间限制 专用Layer 1优势:完全控制技术栈可深度优化,不依赖外部基础层 专用Layer 1劣势:维护验证器网络成本高,需设计完整tokenomics,早期安全性不如继承以太坊 权衡核心:去中心化vs性能的永恒三难困境 4. 去中心化的权衡:风险与现实 线下排序器、同位验证器、许可验证器均在去中心化光谱上向中心化移动 物理集中带来单点风险:自然灾害、网络攻击、政府政策均可能影响系统协作 少数验证器更容易共谋和选择性审查(案例:Hyperliquid拒绝上架争议代币引发审查争论) 项目方视角:相比中心化交易所的资金托管、许可操作、不透明运作,CLOB仍保持非托管资金和链上可验证交易 渐进式去中心化获普遍接受:Hyperliquid 2025年4月才开始接受无许可验证器 5. Hyperliquid的真正护城河:流量飞轮效应 最强护城河非技术而是已建立的飞轮效应,达到"订单簿逃逸速度" 聚集大量非有毒流量(散户笨钱),对做市商是最理想对手盘 做市商更愿留在Hyperliquid因流量质量更好,竞争对手虽技术快速跟进但难撼动 HyperEVM提供新流量来源:DeFi策略构建自动在订单簿产生被动、价格不敏感交易,又是优质笨钱 链上复杂策略粘性强,不会因空投迁移平台 6. Builder Codes计划:构建分发网络 允许第三方从前端直接接入Hyperliquid交易基础设施 第三方在自己界面为用户提供Perp交易并赚取手续费分成 类似Uniswap被大量钱包集成,用户无需访问官网即可用流动性 通过优质流量构建网络效应,通过生态扩张和网络分发强化并扩大网络效应 与Solana发展路径相似:达到性能及格线后,社区和生态成为更重要竞争维度 7. 竞争策略:差异化定位寻找Niche市场 其他项目如何与Hyperliquid竞争?寻找Hyperliquid接触不到的用户群 当技术趋同时,差异化在于生态位选择和根据vision/mission做出的战略选择 技术是基础门槛,不是护城河;分发能力决定项目天花板 DeFi竞争不仅来自协议,还有传统金融科技巨头 8. DeFi流量高度集中的结构性风险 Aave前3钱包过去一年借款246亿美元,超过前20钱包总和的一半;前20钱包占所有借款量32.1% Uniswap V3前10钱包一周内产生56%交易量 少数大户流失可能严重影响协议活跃度和收入 开源环境下竞争对手易复制代码,用更高代币激励挖走大户(雇佣资本现象) Crypto大户无忠诚度,完全趋利 9. 分发渠道决定天花板:案例解析 Robinhood应对策略:2020年仅13%用户交易期权但贡献60%以上收入;通过产品多元化(订阅、储蓄、退休金账户)提升用户生命周期价值,降低对期权大户依赖 DeFi困境:产品易复制,无许可门槛,Uniswap遭Sushiswap吸血鬼攻击;虽保持领导地位(以太坊64% DEX份额)但从巅峰90%下滑 Morpho + Coinbase整合:Coinbase推出加密抵押贷款,底层由Morpho提供;Morpho在Base链TVL迅速超越Aave;获得千万级用户触达,且是真实借贷需求非撸毛党 Phantom + Hyperliquid整合:Phantom钱包集成永续合约交易功能,底层接入Hyperliquid Builder Codes;两个月处理超80亿美元交易量;直接触达百万级Solana生态用户(炒Meme/土狗的真实Perp交易用户) 10. DeFi独特优势:可编程分发网络 传统金融科技拓展新市场需要:合规团队、各国license、对接不同技术、本地化;每个银行系统对接成本5-25万美元,不含合规和监管费用 DeFi协议一部署即全球,permissionless访问,仅需钱包和网络连接 DeFi协议可嵌入任何产品,网络效应聚集速度远超传统金融 钱包/交易所作为前端 + DeFi协议作为后端基础设施:结合Web2用户体验和分发能力 + Web3可组合性和透明度 边际成本几乎为零:Morpho无需为每个Coinbase用户支付获客成本,Hyperliquid无需为Phantom整合投入大量资源;传统金融科技每获取新用户成本几十至几百美元 11. 未来增量:RWA与企业财库 RWA资产上链趋势:美国国债、企业债、信贷产品等被代币化 Aave推出Horizon平台:机构级平台,用代币化美国国债、抵押贷款债务、机构基金作为抵押品借稳定币;桥接传统金融资产与DeFi 企业财库收益多元化:Chainlink持有36亿美元以太坊财库,从Anchorage/Coinbase单一托管质押(3-4%年化)转向Lido等链上多元化策略 财库资金规模按亿甚至百亿计算,即使小比例流向DeFi都是巨大流动性来源 财库流动性是高质量流动性:规模大、期限长、价格不敏感(又是"笨钱"非有毒流量) 12. 传统金融科技巨头入场:降维打击 Robinhood Q3财报盆满钵满,拥有成熟产品执行经验、巨大用户基础、品牌忠诚度和认知 Stripe + Paradigm合作Temple:原生支付网络区块链;Stripe在传统世界已主导支付网络 正规军执行力碾压草台班子:更专业、更快、资本和用户基础优势明显 DeFi品牌价值非护城河,但可编程分发渠道和零边际成本全球扩张是独特优势 TradeFi与DeFi界限越来越模糊,1-2年内可能完全打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00:02 Fogo项目解析:基于Solana的专用CLOB链,纯Firedancer网络+"追逐太阳"机制 07:48 Layer 1 vs Layer 2权衡:去中心化vs性能的取舍,渐进式去中心化成为行业共识 13:21 Hyperliquid真正护城河:非有毒流量飞轮效应+HyperEVM生态,已达到订单簿逃逸速度 19:00 技术趋同后的竞争:差异化定位与生态位选择,分发能力决定项目天花板 29:11 DeFi流量集中风险:80/20现象与雇佣资本问题,Robinhood产品多元化应对启示 36:02 传统金融科技入场:Robinhood、Stripe降维打击,DeFi可编程分发渠道是独特优势 40:00 分发革命案例:Morpho+Coinbase、Phantom+Hyperliquid,零边际成本整合模式 43:57 未来增量市场:RWA上链与企业财库多元化,万亿级高质量流动性入场 48:10 行业展望:Hyperliquid生态布局,TradeFi与DeFi界限模糊,分发能力主导竞争 关键词: Fogo, Firedancer, Solana, SVM, Pyth, 预言机, Hyperliquid, HyperEVM, 飞轮效应, 订单簿逃逸速度, 非有毒流量, 散户, 做市商, 分发网络, API, 手续费分成, 生态扩张, 网络效应, Phantom, Coinbase, Morpho, Aave, Base, TVL, Uniswap, Sushiswap, 吸血鬼攻击, 市场份额, Robinhood, 期权, Stripe, Paradigm, Temple, RWA, 代币化, 美国国债, Horizon, 抵押品, 稳定币, Chainlink, 财库, 质押, Lido, DeFi, 护城河, 技术门槛, 差异化, 分发能力 主播: Vivienne (Twitter @Vivienne_smile) Zhiyang (Twitter @zhiyangxyz) Twitter:@0x_cryptoria 小助手微信:trifoliumlabs 微信公众号:Cryptoria加密投研 免责声明: 所有观点纯属主播个人意见仅供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加密货币投资风险巨大,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请先做好充分调查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53min
  2. HÁ 4 DIAS

    Ep.138 DEX大战(上):新兴永续DEX是真实崛起还是虚假繁荣?

    这期节目我们深入分析去中心化永续合约交易平台的竞争格局。hyperliquid的市场份额从年初接近99%下滑至66%,25亿美元新增资金流向Aster、Lighter、EdgeX等新平台。通过追踪84万个hyperliquid用户地址,我们发现只有7%的用户尝试过新平台,而新平台95%以上资金来自从未使用过hyperliquid的地址。Aster声称日交易量235亿美元,但数据显示其与币安交易量存在近乎完美的1:1同步关系,引发对虚假繁荣的质疑。我们全面解析CLOB(中央限价订单簿)的四大核心要求、hyperliquid的成功要素、以及Layer 2技术路线的竞争态势,为理解DEX战争提供完整框架。 1. 市场格局变化:真实增长还是空投泡沫? hyperliquid跨链桥锁仓量从20亿增至50亿美元,但市场份额从99%降至66% 25亿美元新增资金流向竞争对手:Aster(币安系,12亿)、Lighter(a16z+Robinhood投资,10亿)、EdgeX(Amber孵化,3亿) 链上数据分析:7%的hyperliquid用户尝试新平台,新平台95%资金来自新地址 核心疑问:增长是用户迁移+市场扩张,还是空投预期驱动的女巫账户? 2. Auster数据疑云:1:1同步的交易量 Auster声称日交易量235亿美元,是hyperliquid的数倍 DefiLlama创始人发现:Aster交易量与币安存在相同时间、规模、交易对的完美同步 数据透明度:Crypto优势在于链上数据可追踪,但需深入分析判断真实性 3. hyperliquid成功要素:为何打败DYDX? 技术突破:70毫秒固定区块时间、验证器同位部署、零手续费、取消订单优先机制 流动性飞轮:非有毒流量(散户笨钱)→吸引做市商→提供深度流动性→收紧价差→吸引更多用户 2024年11月空投后达到"订单逃逸速度":自我维持的网络效应形成,无需外部激励 HyperEVM推出:智能合约平台与订单簿深度集成,TVL突破10亿美元(截至5月) 4. CLOB四大核心要求:为何通用公链难以实现? 要求一:低于100毫秒端到端延迟(以太坊12秒出块/Solana随机验证器均不达标) 要求二:同位服务(做市商服务器与撮合引擎部署同一数据中心,降低网络延迟) 要求三:无手续费或可预测费用(做市商利润仅几个基点,无法承受不可预测的高额手续费) 要求四:MEV保护(防止套利者通过高手续费抢先交易狙击做市商) 5. 做市商保护机制:平台生存的关键 流动性是平台核心竞争力,必须保护做市商而非散户 hyperliquid取消订单优先:价格突变时做市商获得70毫秒窗口期取消旧报价 非有毒流量定义:价格不敏感的散户投机者,对做市商风险最低、利润最稳定 有毒流量定义:高频套利者仅在确定盈利时出手,做市商对战必亏 6. Layer 2技术路径:专用vs通用的权衡 Layer 2优势:链下执行+链上结算,理论延迟亚5毫秒,无需维护验证器网络,ZK证明保证正确性 专用CLOB Layer 2:独立设计交易逻辑(Lighter、Bullet、Hibachi、Paradex),牺牲可组合性换取极致性能 通用Layer 2:保持生态组合性(MegaETH的GTE、WCM、Valhalla),但需与其他应用竞争区块空间,面临拥堵和gas费问题 混合模型:Valhalla链下订单簿+链上风险引擎/清算,兼顾性能与可组合性 7. 分发能力的决定性作用 技术趋同时代:技术是必要非充分条件,分发能力成为胜负关键 案例一:Morpho通过Coinbase整合,TVL在Base链迅速超过Aave 案例二:Phantom钱包集成hyperliquid,两个月产生80亿美元交易量 Builder Codes计划:hyperliquid允许第三方通过API接入,分享手续费构建分发网络 8. 市场规模与增长空间 中心化交易所永续合约日交易量:千亿美元级别 链上永续合约占比:1-2%,百亿美元市场空间 hyperliquid现状:66%市场份额,日交易量约10亿美元,距天花板仍很远 监管环境变化+用户对资金安全需求提升,链上迁移趋势持续 9. 竞争格局历史类比 Uniswap曾占DEX市场90%以上份额,现仅64%(以太坊上) Aave在借贷领域同样面临激烈竞争 先发优势难转化为永久垄断:Crypto领域网络效应建立需时间沉淀,但技术窗口期仅数月至一年 春秋战国时期:大格局已定,细分赛道群雄逐鹿,合并或被吞并 10. Delta中性策略与Alpha收益解析 Beta:市场风险/波动性;Delta Neutral:通过对冲使Beta变中性 Alpha:跑赢大盘的超额收益,考验基金经理选股能力 Liminal项目案例:在hyperliquid做空对冲现货头寸,赚取稳定Alpha收益 随着协议规模扩大,源源不断注入被动价格不敏感流量,强化飞轮效应 05:46 hyperliquid成功机制:对比传统对冲基金,详解众包模式三大创新 12:40 市场份额变化与竞争格局:hyperliquid从99%降至66%,25亿美元流向Aster/Lighter/EdgeX 19:15 非有毒流量vs有毒流量:散户笨钱对做市商价值,做市商保护对平台流动性的决定性作用 26:32 HyperEVM与生态扩展 36:04 市场规模与增长空间 44:49 CLOB四大要求深度解析 48:35 同位服务与物理距离 55:00 手续费与做市商盈利模型 01:01:36 MEV保护机制详解 关键词: hyperliquid、CLOB、中央限价订单簿、Aster、Lighter、EdgeX、做市商、流动性、MEV保护、同位服务、Layer 2、专用链、通用链、ZK证明、可组合性、HyperEVM、订单逃逸速度、飞轮效应、Delta中性、分发能力、价格发现、滑点、AMM、dYdX、Solana、以太坊、验证器、区块时间、MegaETH、Bullet、Hibachi、Paradex、Valhalla、Lighter、抢先交易、套利者、散户、高频交易、Phantom、Coinbase、Base、TVL、市场份额、空投、女巫账户、链上数据、币安 主播: Vivienne (Twitter @Vivienne_smile) Zhiyang (Twitter @zhiyangxyz) Twitter:@0x_cryptoria 小助手微信:trifoliumlabs 微信公众号:Cryptoria加密投研 免责声明: 所有观点纯属主播个人意见仅供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加密货币投资风险巨大,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请先做好充分调查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1h2min
  3. HÁ 6 DIAS

    【浅聊一周】比特币闪崩至9.8万后反弹|ETF日流出5.6亿创8月最大|稳定币存量半年首降

    市场过山车行情:比特币从10万美元暴跌至9.8万美元后反弹;ETF本周流出超10亿美元,11月8日单日流出5.584亿创8月来最大;Fidelity、Blackrock领跌;以太坊ETF净流出超4亿;Solana ETF获批后10天累计流入3.6亿表现亮眼 机构与链上数据对比:Strategy持有64.1万枚比特币本周维持性买入;比特币交易所余额降至213万枚,以太坊降至1220万枚;巨鲸在恐慌中持续囤币,与ETF资金外流形成鲜明对比 稳定币存量首次下降:本周下降19亿美元为半年来首次,市场弹药库缩减意味增量资金放缓,进入自筹资金和内部循环阶段 技术面分析:比特币在95000-98000美元中期调整底部区间形成强支撑,摩根大通预测6-12个月内可能升至17万美元;以太坊触及3000美元关键支撑位开始反弹;Solana在146-149美元两次探底 川普连任一年政策:行政命令和天才法案标志监管转变,任命加密友好监管者;但政府关门拖延立法进展可能推迟至2027年;英国、爱尔兰、哈萨克斯坦等国际监管持续推进 量子计算威胁:预计2026年25-30%比特币易受攻击,还有2-10年窗口期;比特币通过BIP 360探索后量子安全;以太坊账户抽象优势明显仅1%供应量易受攻击 Defi安全与技术进展:Balancer遭1.29亿美元黑客攻击影响多链;Harmonic获600万美元开发Solana每秒百万笔交易系统;Monad 11月24日主网启动;区块链支付联盟BPC成立,2024年链上支付超20万亿美元 企业动态:Robinhood第三季度加密收入飙升300%至2.68亿美元,考虑持有比特币;Ripple获5亿美元战略融资估值400亿;Polymarket获Intercontinental Exchange 20亿美元投资估值80亿,准确预测纽约市长选举 投融资:本周16个项目筹集6.3亿美元;数字资产国库配置5.64亿美元;Ripple收购Polysign扩大机构托管能力 关键词: 比特币、以太坊、Solana、ETF、清算、反弹、稳定币、机构托管、Strategy、BMNR、Robinhood、Ripple、Polymarket、量子计算、Balancer、黑客攻击、Harmonic、Monad、BPC、跨链、加密政策、监管、央行、Coinbase、哈萨克斯坦、加密储备、预测市场、融资、并购、Citadel、Fortress、Polysign、Formal、Donor Lab、Liquid、Paradigm、摩根大通、技术面分析、支撑位、中期调整、流动性、巨鲸、链上数据 主播: Vivienne (Twitter @Vivienne_smile) Coral (Twitter @Coral_Liu2000) Zhiyang (Twitter @zhiyangxyz) Twitter:@0x_cryptoria 小助手微信:trifoliumlabs 微信公众号:Cryptoria加密投研 免责声明: 所有观点纯属主播个人意见仅供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加密货币投资风险巨大,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请先做好充分调查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22min
  4. 6 DE NOV.

    Ep.137 Crypto&AI项目估值:当摩根大通遇见众包AI对冲基金

    这期节目我们深入剖析了Numerai —— 一个融合Crypto与AI的创新型对冲基金项目。2025年8月,华尔街巨头摩根大通承诺向Numerai投资5亿美元,这一消息使其原生代币NMR在24小时内暴涨190%,市值从6000万美元飙升至1.74亿美元,交易量达12.4亿美元。我们将全面解析Numerai的商业模式、代币经济学、估值方法以及潜在风险,为大家提供一个评估Crypto+AI项目的完整框架。 1. Numerai的创新模式:众包对冲基金 传统对冲基金依靠内部分析师团队,封闭式运作,收取2%管理费+20%业绩提成 Numerai向全球开放,邀请所有量化分析师提供加密金融数据和机器学习模型 预测准确者获得NMR代币奖励,预测失败者质押的代币被销毁 截至2025年9月,平台拥有超3万注册参与者,4363个活跃质押模型 2. 核心运作机制与护城河 数据加密技术:所有金融数据经过混淆处理,防止商业机密泄露和作弊 质押激励机制:参与者需质押NMR代币,用真金白银证明对模型的信心 元模型聚合:将全球顶尖分析师的优秀模型集合成Meta Model指导交易 飞轮效应:优质数据→更多参与者→多样化模型→稳定元模型→更好业绩→更多资金→更高奖励 3. 团队背景与历史对比 创始人Richard Craib:康奈尔大学数学系毕业,曾管理150亿美元全球股票基金 开发出金融数据正则化技术,成为Numerai的核心技术基础 核心团队仅6人,精简但高度依赖创始人决策 对比失败案例Quantopian(2011-2020):缺乏激励机制,最终因业绩不佳倒闭 4. 业绩表现与资金规模 2022年AUM为6000万美元,2024年5月增至1.73亿,2025年中期达4.5亿 三年内AUM增长7.5倍,年化增长率约95% 2023年经历回撤,但2024年恢复至14%年化收益 10年累计向数据科学家发放3710万美元奖励,2025年前8个月发放373万 5. 代币经济学:NMR的三重价值支撑 质押需求:参与者需质押NMR参与预测竞赛,目前质押72.6万枚(800-1200万美元) 销毁机制:预测失败者的质押代币被永久销毁,通缩效应 回购机制:对冲基金利润的30-50%用于市场回购NMR,减少流通供应 总量设计:初始1100万枚,现流通760万枚,预计2028年释放300万枚作为奖励 6. 估值分析:Messari三种情景预测 方法论:预测对冲基金收入×企业价值倍数÷流通代币数量=每枚NMR内在价值 熊市情景(AUM年化增长9%):2029年估值折现至2025年约2470万美元,每枚NMR价值3.25美元 标准情景(AUM年化增长42%):2029年估值折现至2025年约2.318亿美元,每枚NMR价值26.49美元 牛市情景(AUM年化增长56%):2029年估值折现至2025年约7.312亿美元,每枚NMR价值82.11美元 7. 估值关键变量分析 AUM规模是核心驱动因素:管理费基于AUM,业绩提成也依赖AUM基数 企业价值倍数:参考传统量化对冲基金Man Group(1.9倍),给予Numerai 2-5倍溢价 摩根大通背书效应:降低其他机构投资者顾虑,触发羊群效应 增长放缓合理性:量化策略有容量限制,规模越大收益率通常下降 8. 风险评估:四大维度潜在隐患 业务风险:量化策略非永动机,2023年曾大幅回撤;团队仅6人,高度依赖创始人;竞争加剧,传统巨头(Two Sigma、Citadel)资源更雄厚 技术风险:智能合约不可升级,存在未知漏洞;数据可能被逆向工程破解;小团队应对系统故障能力有限 监管风险:NMR是否被定义为证券存在不确定性;对冲基金受SEC/CFTC监管,政策收紧可能增加运营成本 市场性风险:跨越传统金融与Crypto两界,双重市场波动;NMR价格波动可能影响参与者积极性 9. 商业模式可持续性分析 收入结构:按9.5亿美元AUM计算,年收入约5000万美元(950万管理费+3800万业绩提成) 成本结构:运营成本约1000万美元,剩余4000万用于奖励发放和回购 造血机能:基金业绩直接支撑代币价值,非纯靠代币炒作 不确定性:回购金额由团队自由裁量,2028年300万枚释放可能造成抛压 10. Case Study价值与启示 提供Crypto+AI项目估值的完整框架:商业模式、团队背景、代币经济学、估值方法、风险评估 传统金融与加密技术融合的典型案例:DCF模型与Crypto估值方法结合 网络效应与先发优势的护城河建立:需时间沉淀,技术窗口期仅数月至一年 谨慎投资建议:全球金融市场不确定性高,保留子弹比盲目出手更重要 05:46 Numerai创新模式解析:对比传统对冲基金封闭运作,详解Numerai众包模式的三大创新机制(数据加密、质押激励、元模型聚合)和创始人背景 12:40 参与规模与历史对比:展示3万+参与者和4363个活跃模型数据,对比Quantopian失败案例,总结Numerai成功的三大要素 19:15 业绩表现与数据护城河:回顾2017-2024业绩波动(2023年回撤后2024年恢复),强调Numeraire Signals独特数据集形成的竞争壁垒 26:32 代币经济学三重机制:详解NMR的质押、销毁、回购三重作用,以及初始供应分配和已销毁340万枚形成的通缩压力 36:04 价值捕获完整闭环:阐述从对冲基金业绩到代币升值再到吸引参与者的正向循环,以及基于9.5亿AUM的收入和成本结构 44:49 经济模型可持续性分析:评估10年奖励发放和国库变化,指出2028年释放计划、回购不确定性等潜在风险点 48:35 估值方法论与三情景预测:采用Messari方法(收入×倍数÷流通量),设定熊市/标准/牛市三种AUM增长情景和对应的2029年收入预测 55:00 企业价值倍数与估值结论:参考Man Group给出2-5倍倍数,折现后得出每枚NMR价值3.25/26.49/82.11美元,当前11.5美元在标准情景被低估66% 01:01:36 四大风险维度全面评估:系统分析业务风险(团队依赖、竞争)、技术风险(合约漏洞)、监管风险(证券定性)、市场性风险(双重波动),作为Crypto+AI项目估值框架范本 关键词: Numerai、对冲基金、众包、量化交易、NMR、质押、销毁、回购、摩根大通、资产管理规模、数据加密、机器学习、飞轮效应、Quantopian、Richard Craib、代币经济学、估值模型、Messari、DCF、通缩机制、智能合约、风险评估、量化策略、护城河、网络效应、先发优势、TAM、折现率、风险、Crypto+AI、正则化、Two Sigma、Citadel、流动性、国库管理 主播: Vivienne (Twitter @Vivienne_smile) Zhiyang (Twitter @zhiyangxyz) Twitter:@0x_cryptoria 小助手微信:trifoliumlabs 微信公众号:Cryptoria加密投研 免责声明: 所有观点纯属主播个人意见仅供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加密货币投资风险巨大,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请先做好充分调查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1h10min
  5. 5 DE NOV.

    「Cryptoria的朋友们」从亚马逊码农到全球首个新元稳定币发行者:我的十年支付创业史

    StraitsX创始人兼CEO Tianwei这期和我们深度分享新加坡稳定币生态的发展全貌。作为全球首个新元稳定币XSGD的发行者,Tianwei从亚马逊工程师转型支付创业十年,见证并推动了新加坡从支付创新到稳定币落地的完整历程。从服务币安、Coinbase等头部交易所,到与支付宝、Grab合作实现跨境扫码支付,Tianwei分享了稳定币真正落地应用场景的实战经验,以及新加坡监管创新对行业发展的关键作用。 1. 稳定币发行的三大核心能力 合规合法:获得新加坡金管局认可的稳定币发行者牌照 支付渠道:作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打通法币入金出金通道 应用场景:最关键也最难的一环,需要持续探索5年以上 品牌信任:支付行业容错率为零,必须建立长期信任 2. 新加坡稳定币监管的独特优势 走在全球监管前端:支持区块链技术革新,反对投机炒币 沙盒机制灵活:允许创新企业在监管框架内试验 从电子钱包到稳定币发行者:2020年开始独立稳定币法案 多层次金融体系:支持央行货币、银行存款、私营稳定币共存 3. 稳定币的真实应用场景突破 交易所入金出金:最早期的应用场景,服务全球主流交易所 跨境扫码支付:与支付宝Alipay Plus、Grab合作,覆盖4-5万商户 虚拟货币银行:为稳定币虚拟银行提供基础设施服务 线下消费:在新加坡和印尼拥有20万商户支持稳定币支付 4. Purpose Bound Money(用途指定货币)创新 智能合约嵌入监管逻辑:将使用限制编程到货币本身 解决政府补贴发放难题:自动识别可用商户和时间限制 疫情期间的应用:促进本地小额消费,支持本地商家 去中心化监管:降低人工审核成本,提高效率 5. CBDC与私营稳定币的共存逻辑 三层货币体系:Wholesale CBDC、银行代币化存款、私营稳定币 一对一升级关系:技术革新而非行业颠覆 应用场景差异:不同类型货币服务不同用户群体 不影响货币供应:私营稳定币一对一储备,不参与借贷 6. 从亚马逊工程师到支付创业者的转型 技术背景优势:在AWS从事分布式计算,深刻理解区块链本质 创业初心:解决跨境汇款痛点,帮朋友代购收款困难 硅谷经验积累:早期参与比特币、以太坊挖矿,见证技术革新 十年深耕支付:从Y Combinator起步,逐步获得全套支付牌照 7. Stripex的战略定位与未来布局 ToB基础设施公司:为前端平台提供稳定币、支付、发卡服务 聚焦亚洲市场:华人主导团队,深耕新加坡、印尼、香港、台湾 Visa Principal License:可向9个亚洲国家直接发卡 技术无感化:让用户在不知不觉中使用稳定币,降低门槛 00:02 - Tianwei的支付创业十年历程以及StraitsX公司概况 07:50 - 从亚马逊工程师到支付创业者:代购收款难题引发的创业契机与回新加坡发展的决定 15:00 - 区块链技术革新本质与新加坡监管优势:比特币、以太坊的技术突破及金管局的开放态度 22:00 - Purpose Bound Money创新应用:用途指定货币如何解决政府补贴发放难题 30:38 - StraitsX全面业务布局:为虚拟货币银行提供基础设施及Visa发卡能力 34:19 - CBDC与私营稳定币的共存逻辑:三层货币体系的技术升级路径 38:56 - 五年愿景与稳定币的应用场景王道:后端技术革新让用户无感使用 42:40 - 创业挑战与未来市场布局:监管合规压力及聚焦亚洲市场的战略定位 关键词: 新加坡、稳定币、StraitsX、XSGD、XUSD、支付、区块链、金管局、监管、牌照、交易所、币安、Coinbase、Crypto.com、支付宝、Grab、跨境支付、扫码、CBDC、央行数字货币、虚拟货币银行、Neobank、Visa、发卡、印尼、东南亚、法币、入金出金、应用场景、合规、电子钱包、PayNow、二维码、以太坊、比特币、亚马逊、AWS、创业、基础设施 主播: Vivienne (Twitter @Vivienne_smile) Zhiyang (Twitter @zhiyangxyz) Twitter:@0x_cryptoria 小助手微信:trifoliumlabs 微信公众号:Cryptoria加密投研 免责声明: 所有观点纯属主播个人意见仅供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加密货币投资风险巨大,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请先做好充分调查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47min
  6. 4 DE NOV.

    Ep.136 预测市场:金融创新还是披着科技外衣的博彩业?

    这期节目我们深入剖析了预测市场这个在2024年爆发的赛道。Polymarket月交易量从6200万美元暴涨至21亿美元,涨幅超3200%,大选后仍维持在6.5-8亿美元区间,是大选前的10倍以上。我们将分析预测市场的增长逻辑、流动性挑战、商业模式、头部市场与长尾市场的价值差异,以及这个行业未来的博彩化趋势和AI结合的可能性。 1. 预测市场的爆发与现状 2024年成为预测市场元年,Polymarket和Kalshi成为媒体频繁引用的数据源 预测市场通过真金白银投票,比传统民调更准确地反映市场共识 Polymarket大选后交易量从20.8亿降至7.21亿,但仍稳定在高位 体育赛事、明星八卦、经济数据、加密货币价格成为持续交易主题 2. 流动性问题:预测市场的致命挑战 理论丰满现实骨感:要成为上万亿级行业,流动性是最大瓶颈 大部分市场流动性极差,只有少数头部市场能正常运作 二八原则:20%的项目创造80%的价值,1-2%的头部市场贡献90%以上交易量 需要足够的对手盘才能形成有效市场,否则价格波动剧烈 3. 市场格局与竞争态势 Polymarket:融资7000万美元,估值90亿美元,最初对美国用户关闭 Kalshi:融资2.65亿美元,估值20-50亿美元,美国合规运营的预测市场 2024年8月Kalshi交易量(5.61亿)一度超过Polymarket(3.23亿) 健康的竞争推动产品、合规、用户体验多维度优化 4. 商业模式与估值逻辑 投资人认为预测市场天花板可能超越股票市场(100万亿美元级别) 理论上任何有不确定性的事件都可金融化,但实际门槛很高 高估值基于TAM(Total Addressable Market)想象空间 参与者分为"精明投资者"和"韭菜",后者才是流动性核心 5. 头部市场vs长尾市场的价值辩论 头部市场特征:高关注度、强情感投入、持续信息流、明确结算标准 长尾市场(如"我家猫生几胎")缺乏流动性,无法吸引足够参与者 头部市场贡献90%以上交易量,长尾市场更适合娱乐和社交功能 消费内容和投资的核心区别:是否需要真金白银参与 6. 博彩化趋势与未来发展 预测市场本质上越来越接近博彩行业,但通过金融化包装 获客成本高昂,需要用户补贴和流动性激励 Loyalty Program分级制度,社交内容深度整合 监管框架将越来越严格,类似传统博彩行业的牌照制度 7. 技术创新与应用场景 连续变量市场提供更高参与度 AI作为参与者、辅助工具和市场创造者的三重角色 可能出现预测ETF/指数基金,如"2028民主党候选人指数" 社交功能:跟单、网红预测者、投注记录展示 00:02 流动性挑战与预测市场本质:专业投注者的信息优势,连续变量市场创新 01:07 预测市场2024爆发现状:负面新闻与玩家涌入并存,从大选到日常生活 06:38 PMF验证与持续增长:大选后交易量稳定高位,找到产品市场契合 11:25 交易量深度分析:体育、八卦、经济数据成为持续交易主题 16:51 流动性核心问题:对手盘决定市场,大部分市场流动性极差 26:17 市场格局与竞争:Polymarket vs Kalshi的合规路径与估值差异 39:06 TAM想象空间:VC认为可超越股市,任何不确定性可金融化 46:25 参与者类型分析:精明投资者vs韭菜,情感投入驱动真金白银 52:44 创新方向探索:连续变量市场、永续合约结合、新交易模式 56:31 长尾vs头部市场:二八原则,头部贡献90%交易量 01:02:41 头部市场四大特征:高关注度、强情感、持续信息流、明确结算 01:08:43 博彩化趋势:高获客成本、忠诚度计划、社交整合、监管趋严 01:13:03 AI三种结合方式:参与者、辅助工具、市场创造者 关键词: 预测市场、Polymarket、Kalshi、流动性问题、头部市场、长尾市场、信息聚合器、博彩行业、获客成本、监管合规、AI交易机器人、连续变量市场、Limitless、社交功能、跟单、预测ETF、民调、TAM、商业模式、估值逻辑、情感投入、结算标准、二八原则、CFTC、Constitution DAO、永续合约 主播: Vivienne (Twitter @Vivienne_smile) Zhiyang (Twitter @zhiyangxyz) Twitter:@0x_cryptoria 小助手微信:trifoliumlabs 微信公众号:Cryptoria加密投研 免责声明: 所有观点纯属主播个人意见仅供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加密货币投资风险巨大,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请先做好充分调查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1h16min
  7. 2 DE NOV.

    【浅聊一周】USDC链上活动超越USDT|Mastercard收购Zerohash|RWA 2028年或达2万亿

    市场概况:比特币10.9万美元涨2.3%;以太坊3821美元涨2.8%;ETF流出6亿美元;24小时清算8.8亿美元 Clarity Act法案:2026年初通过概率80%,明确CFTC管数字商品、SEC管证券型代币;对DeFi规则更宽松;行业已筹集2.6亿美元推动 数字欧元:2027年试点、2029年推出;开发成本13亿欧元;不使用区块链技术;美国禁止CBDC转而支持稳定币 稳定币变局:JP Morgan报告USDC链上活动超越USDT;USDC市值增长72%达740亿,USDT增32%;欧洲MiCA框架移除USDT利好USDC;Revolut为6500万用户推出零费用稳定币转换;Mastercard谈判20亿美元收购Zerohash,技术将被Morgan Stanley用于2026年加密业务 Coinbase:Q3收入19亿超预期,Base实现盈利;CEO随意提及关键词引发预测市场争议 Tether AI:推出Genesis 1数据集(410亿代币)和Qweek Workbench本地AI应用 RWA代币化:摩根大通完成首笔区块链私募基金交易;Standard Chartered预测2028年RWA市场达2万亿美元(5600%增长);以太坊推出机构整合指导网站,DeFi存款1180亿、托管稳定币3080亿 ETF扩张:21Shares提交HyperLiquid ETF;SEC审查90+份申请;BTC和ETH基金管理资产超1780亿 并购融资:4起并购;26项目融资3.49亿美元,Brown Labs 1500万、Zar 1290万领衔 AI+Crypto:AI Agent革新DeFi财富管理;预测本世纪末90%链上活动由AI完成;Coinbase Wallet整合MCP协议;Worldcoin与游戏巨头合作推广人类证明,1700万用户注册 关键词:比特币、以太坊、USDC、USDT、稳定币、Clarity Act、CFTC、SEC、DeFi、数字欧元、CBDC、MiCA、Revolut、Mastercard、Zerohash、Coinbase、Base、预测市场、Tether、AI、RWA、代币化、摩根大通、Standard Chartered、以太坊、ETF、并购、融资、AI Agent、Worldcoin 主播: Vivienne (Twitter @Vivienne_smile) Coral (Twitter @Coral_Liu2000) Zhiyang (Twitter @zhiyangxyz) Twitter:@0x_cryptoria 小助手微信:trifoliumlabs 微信公众号:Cryptoria加密投研 免责声明: 所有观点纯属主播个人意见仅供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加密货币投资风险巨大,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请先做好充分调查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17min
  8. 30 DE OUT.

    Ep.135 稳定币专用链:从通用区块链到垂直整合的必然演进

    这期节目我们深入探讨了稳定币专用链的发展趋势。稳定币年交易量已超40万亿美元,远超PayPal,但现有通用区块链却无法满足其特定需求。我们将分析为什么需要专为稳定币设计的区块链,当前市场格局如何,以及这个赛道的投资逻辑和未来应用场景。 1. 为什么需要稳定币专用链 通用区块链的三大致命缺陷:费用不确定性、隐私泄露、结算不确定性 过去五年中心化交易所仅USDT转账就花费3.372亿美元gas费 企业级应用需要确定性结算、隐私保护和可预测费用 2. 核心应用场景分析 前三大用例(交易所抵押品、新兴市场储值、储蓄产品)在通用链上已运行良好 真正需要专用链的是支付、跨境结算、贸易融资等企业级场景 稳定币流通速度维持1.5左右,说明大规模支付应用尚未发生 3. 市场格局四象限分析 机构最爱型:Circle的Arc(靠近发行商+深度金融整合) 中立合作型:Codex(保持距离+广泛机构合作) 独立探索型:Plasma(Tether系+比特币侧链实验) 垂直整合是关键战略:从发行到基础设施到合规全链条掌控 4. 代币价值逻辑 Plasma的XPL可能成为Tether的"代理资产" Circle不给Arc发币:上市公司无需稀释股东利益 叙事投资vs基本面投资:估值可能严重偏离协议价值 5. 监管与CBDC的影响 天才法案收紧将导致发行商集中化 合规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 CBDC短期互补、长期可能替代,但服务不同市场 6. 未来应用场景 跨境支付(全球年规模150万亿美元) 薪资发放(货币不稳定国家的刚需) 程序化支付(充电桩、订阅服务、自动驾驶等高频小额场景) 02:08 稳定币交易量已超40万亿美元,远超PayPal 04:18 为什么现有通用区块链不够用?三大致命缺陷分析 07:06 透明度带来的隐私灾难:商业机密与薪资支付问题 10:53 低费用不是核心竞争力,稳定币应用尚未规模化 14:36 四大应用场景:真正需要专用链的是企业级市场 19:01 市场格局四象限:从机构整合到独立探索 26:17 Plasma与Tether的深度绑定关系 32:45 交易所稳定币链的护城河与代币价值来源 39:06 代币价值逻辑:Plasma可能成为Tether的代理资产 46:25 监管收紧的三大影响:集中化、合规竞争力、跨境限制 52:17 CBDC vs稳定币:短期互补长期替代的争议 56:47 未来爆发场景:跨境支付、薪资发放、程序化支付 关键词: 稳定币链、垂直整合、Arc、Plasma、Circle、Tether、Codex、隐私保护、跨境支付、企业级应用、监管合规、天才法案、CBDC、代币经济、分发能力、贸易融资、程序化支付、稳定币、XPL 主播: Vivienne (Twitter @Vivienne_smile) Zhiyang (Twitter @zhiyangxyz) Twitter:@0x_cryptoria 小助手微信:trifoliumlabs 微信公众号:Cryptoria加密投研 免责声明: 所有观点纯属主播个人意见仅供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加密货币投资风险巨大,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请先做好充分调查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1h

Classificações e avaliações

5
de 5
4 avaliações

Sobre

我和Zhiyang作为Web3的builder和观察者,一路走来我们都在为Web3所要构造的人类未来世界贡献微薄力量。在这里,希望和大家分享我们听到的,看到的,经历过的关于Web3和crypto的故事。 本频道的所有观点纯属两位主播个人意见,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加密行业目前还属于弱监管行业,相关加密投资有极高风险,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请先做好充分调查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主播: Vivienne (Twitter @Vivienne_smile & 即刻: Viv是Vivienne) Zhiyang (Twitter @zhiyangxyz) Cryptoria Twitter: @0x_cryptoria

Você também pode gostar 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