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商业浪潮中,社媒营销已从 “可选动作” 变为 “生存必需”。但随着平台迭代加速、用户需求多元,传统 “人力驱动” 的社媒运营模式,早已难以应对 “日更内容、跨平台覆盖、精准互动” 的多重挑战。
本期播客为《生成:AI生产力重构营销新范式》新书解读第十四章。生成式 AI 的崛起,不仅是效率工具的升级,更是从 “传播逻辑” 到 “增长逻辑” 的全面重构。
共谈嘉宾:
谭北平 — 营销科学家 MSAI联合主播 / 秒针营销科学院院长
钱峻 — 营销科学家 MSAI 联合主播 / MSAI M360 创+平台创始人
SHOWNOTES:
0:44 第十四章:社媒营销场景,从数字分身到矩阵式传播。
2:05 中国社媒营销已从简单社交工具演变为集内容、电商、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3:21 社媒营销的四大主要功能:获取洞察、体验管理、增长管理和运营管理。
8:21. 社媒运营的四个关键维度:数据运营、KOL运营、内容运营和账号管理。
11:04 AI在社媒营销中的典型应用:智能体与数字人。
17:56 社交媒体某种程度上是需要矩阵的,是多维度的社交媒体战略。
19:55 AI在社媒营销中的多元应用场景。
22:17 社媒营销的三大核心建议:提升存在感、建立流程规范、鼓励真实互动。
24:35 企业主应该制定规则,让 AI 按照你的规则来干活。
一、认知重构:社媒营销不是 “发内容”,而是 “全链路价值管理”
长期以来,部分品牌将社媒营销等同于 “发广告、找 KOL 带货”,陷入 “投入高、转化低” 的困境。事实上,中国社媒平台已从 “社交工具” 进化为 “内容 + 电商 + 服务” 的综合生态,对应的社媒营销也形成 “四大核心功能”,构成品牌增长的完整闭环。
1. 第一层:获取洞察 —— 社媒是 “用户需求的晴雨表”
社媒营销的起点不是 “做内容”,而是 “懂用户”。社交媒体上的每一次点赞、评论、分享,都是用户需求的 “显性信号”,借助 AI 技术可挖掘其 “隐性价值”:
- 行为洞察:通过 AI 追踪用户互动数据,精准定位偏好(如年轻妈妈关注 “儿童餐安全”,Z 世代在意 “美妆平替测评”);
- 情感洞察:利用 AI 分析文本、图像中的情绪倾向,判断用户对品牌的态度(正面认可、负面吐槽或中立观望),及时调整沟通策略;
- 正如剑桥分析研究所示:“获取 20 次以上用户点赞,就能比其亲人更了解用户”,社媒已成为品牌最精准的 “用户调研场”。趋势洞察:AI 捕捉平台热门话题、潜在爆火 IP,帮助品牌提前布局(如预判 “国潮茶饮” 流行,提前推出相关产品宣传)。
社媒营销的核心是 “建立用户粘性”,而非 “单向推送信息”。品牌需通过互动化运营,让用户从 “旁观者” 变为 “参与者”:
- 即时响应:用 AI 自动回复常见问题,人工处理复杂投诉,避免负面舆情发酵(如餐饮品牌通过社媒账号实时解决 “外卖漏送” 问题);
- 个性化互动:基于用户行为数据,推送定制化内容(如给健身新手推 “入门教程”,给老用户推 “进阶技巧”);
- 社区构建:建立品牌粉丝群、话题圈,鼓励用户分享使用体验(如美妆品牌发起 “妆容挑战赛”,激发 UGC 创作)。
如今的社媒平台已具备 “从种草到拔草” 的全链路转化能力,品牌可通过三大策略实现高效增长:
- 精准定位:基于 AI 用户画像,锁定目标人群,避免 “广撒网” 式投放浪费(如母婴品牌聚焦 “25-35 岁宝妈”,在小红书投放育儿内容);
- 内容创新:突破图文局限,用直播、短视频、KOL 合作提升转化(如数码品牌通过 KOL “实时测评”,直接引导用户跳转电商平台下单);
- 跨平台协作:联动线下活动、电商平台,形成 “社媒引流 - 线下体验 - 线上转化” 的闭环(如服装品牌在抖音发 “门店新品预告”,引导用户到店试穿)。
社媒运营是 “细活”,需覆盖数据、KOL、内容、账号四大核心维度,确保营销体系稳定运行:
- 数据运营:追踪用户数据、内容表现、竞品动态,为策略调整提供依据;
- KOL 运营:根据品牌定位选择适配 KOL(如科技产品找 “数码测评大 V”,母婴产品找 “育儿博主”),用 AI 评估合作效果;
- 内容运营:制定符合品牌风格的内容策略,应对 “高频更新” 需求;
- 账号管理:维护品牌自有账号,处理日常运营与危机公关(如西贝、上海儿童餐外卖等事件,需通过账号快速回应)。
二、技术破局:AI 如何重构社媒营销的 “三大核心场景”
面对社媒营销的复杂需求,单纯靠人力早已力不从心。生成式 AI 的出现,不仅解决了 “效率问题”,更打开了 “新玩法”,其中 “智能体接管账号”“数字人应用”“矩阵式传播” 三大场景,正在成为品牌破局的关键。
1. 场景一:智能体接管 —— 让 AI 成为 “24 小时社媒管家”
过去,品牌需专人 “盯盘” 社媒账号,手动发布内容、分析数据;如今,AI 智能体可实现 “全自动运营”:
- 智能选题:AI 分析当日平台趋势,结合历史数据确定内容方向(如节日节点推 “促销内容”,热点事件推 “关联话题”);
- 自动创作:生成符合平台风格的内容(如小红书 “种草文案”、抖音 “短平快脚本”),甚至可优化标题、配图;
- 某美妆品牌就通过 AI 构建 “内容洞察 - 生成 - 测评” 闭环:AI 先分析用户 “护肤痛点”,生成测评内容,再根据反馈优化下一期主题,实现 “内容自迭代”。需注意的是,AI 是 “辅助者” 而非 “替代者”—— 需结合人类对品牌价值观、突发热点的判断,避免内容 “生硬无感”。实时优化:定时发布内容后,AI 监测互动数据,自动调整后续投放(如某篇内容点赞率低,下次调整标题或发布时间)。
数字人(虚拟数字人)曾是 “几十万成本” 的 “奢侈品”,如今已成为 “免费可用” 的营销载体:
- 成本骤降:2023 年制作数字人需几十万,2024 年降至三四千,2025 年部分平台已提供免费服务;
- 能力升级:从 “形象克隆” 延伸到 “语音克隆”“记忆克隆”—— 可模拟品牌 CEO 形象直播(如京东 “采购东哥” 数字人),可实时读取用户提问互动(快手数字人用于餐饮店铺直播),甚至可定制服务(如用央视主持人数字人给老年人读新闻);
- 场景多元:适用于直播带货、客服答疑、短视频创作等场景,实现 “24 小时不间断运营”(如奶茶品牌用数字人在抖音直播,无需考虑主播排班)。
社媒营销的未来,一定是 “矩阵化”—— 品牌需在多平台、多账号覆盖不同受众,就像线下 “多开店” 一样:
- 矩阵逻辑:通过 “品牌账号 + KOL 账号 + 员工账号(KOS)+ 用户账号(KOC)”,形成全方位传播网(如华为既有余承东高管账号,也有各 BU 账号,还有员工 “全员营销” 账号);
- AI 赋能:解决 “内容差异化” 难题 —— 同一主题,AI 可调整为符合不同平台风格的内容(如小红书侧重 “图文种草”,抖音侧重 “短视频互动”);
- 实战案例:环球网校仅用 2 人团队 + AI 工具(讯飞汇文),运营 50 个小红书账号,发布 2000 多篇内容,头部账号单篇互动量超 2000 次,大幅降低运营成本。
三、实战指南:2025 年做好社媒营销的 “三大核心策略”
很多品牌抱怨 “做社媒没效果”“投流回报率低”,本质是没抓住 AI 时代的运营逻辑。结合大量案例,做好社媒营销需把握三大策略:
1. 策略一:先建 “存在感”,再求 “爆款”
社媒营销的基础是 “让用户看到你”。有了 AI 和数字人,品牌可轻松实现 “多账号运营”—— 如 20 人团队维护 50 个账号,通过高频次、多场景内容覆盖目标用户。
- 关键原则:不要追求 “完美内容”,用户更接受 “真实、活泼” 的表达(如特朗普用社交媒体打造 IP,靠的是 “情绪化、有个性” 的内容);
- 互动价值:即使内容有瑕疵,甚至引发用户反对,也是 “好事”—— 这意味着用户愿意开口,品牌获得了沟通机会,
Information
- Show
- FrequencyUpdated Semiweekly
- PublishedOctober 25, 2025 at 12:16 AM UTC
- Length29 min
- Episode2
- RatingCle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