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

Eric & Sandra

在這個資訊碎片化的時代,我們如何真正理解「永續」的意義?如何將它與我們的職場、生活、消費選擇緊密連結?《交匯點》是一個集結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工作者,匯聚多元知識、分享真實經驗,並提供深入觀點的 Podcast,帶你從不同角度剖析永續轉型的關鍵議題。 本節目由 永續轉型實踐家 Eric 和 生活美學實踐者 Sandra 聯合主持,他們將攜手來自企業界、學術界、創新產業、非營利組織等多方專業職人,深入對談,挖掘行業趨勢、職涯洞察,並剖析當今社會面臨的永續挑戰。我們不僅探討企業如何實踐 ESG、推動綠色創新,也關注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透過選擇與行動,為環境與社會帶來積極影響。 無論你是職場人士、創業家、社會行動者,或是剛接觸永續議題的好奇聽眾,《交匯點》將帶你發掘不同專業的交集,啟發新的思維,探索改變的可能,並提供可落實的具體行動方案,讓永續成為你生活與職涯的一部分。 📌 每週三固定更新,20-30 分鐘輕鬆收聽,讓我們一起從「交匯點」,開啟一場關於未來的對話! 商業合作請來信|gccncs@gmail.com 追蹤交匯點IG |https://www.instagram.com/exs92talk/ 私訊給我們(永續基因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cyclicbasi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EP36] [小地藝術日特輯#3][減碳型策展職人] 烤雞、精釀、偶戲、地景,這裡的藝術很Chill feat. 怡芳、小英、蕙玲、小圓

    6天前

    [EP36] [小地藝術日特輯#3][減碳型策展職人] 烤雞、精釀、偶戲、地景,這裡的藝術很Chill feat. 怡芳、小英、蕙玲、小圓

    《本集來賓》 小地藝術日工作團隊 小地藝術日 園遊會總召 小地藝術日主持人/一人一故事演出 小地藝術日 地景藝術創作-鳳梨怪 小地藝術日 地景藝術創作-山猴怪 系列集數 | EP27、EP32、EP36 《本集節目精華》 一場由土地長出的藝術節,正在美濃緊鑼密鼓地預備著。 今年第5屆「小地藝術日」,再次把藝術帶回農村生活,這場節慶仍然是社區的嘉年華。 農莊裡藏著行為藝術、孩子戴著自己做的偶面具、大人手裡端著啤酒杯裝的在地精釀,草地上還有人用鐵鍋享用烤雞野餐。 今年把「市集」改稱園遊會:除了延續無塑膠與一次性容器,攤友用葉片盛菜、舊物再生成藝術之外,也想喚醒在市集流行開始前台灣常見的園遊會氛圍。 這集交匯點第一次出外景,主持人 Eric 與 Sandra 帶你到小地藝術的活動現場「果然紅農藝生活」直擊,聽四位小地夥伴【怡芳、小英、蕙玲、小圓】分享今年好吃好玩好逛的幕後故事。 除了大型地景藝術、行為藝術表演現場演出、和精靈偶怪一起「假鬼假怪」,在小地,大家享用精釀啤酒配烤山雞的同時欣賞現場演出,絕對稱得上鄉間奢華的藝術饗宴。 這場藝術派對,不只來看,在小地藝術日,你也能一起動手、一起品嚐、一起共創! 🎧 12/6–12/7,美濃果然紅園區,帶上你的鍋碗瓢盆杯與野餐墊,來當小地藝術日的共創者。 💪 想更深入參與?加入小地志工行列! 👉 志工報名連結:https://reurl.cc/9ngVpV 《本集參考資訊》 小地藝術日將於12/6(六)、12/7(日) 10:00-17:00舉辦 詳細資訊請點擊下方小地藝術FB連結 小地藝術|https://www.facebook.com/p/小地藝術日-100068733746657/ 果然紅農藝生活|https://www.facebook.com/irisshome TV果然紅|https://www.youtube.com/user/lp89home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4 優質教育 SDG8 就業與經濟成長 SDG11 永續城鄉 SDG12 責任消費與生產 SDG13 氣候行動 SDG15 陸域生態 SDGs17 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交匯點聯絡資訊》 商業合作請來信|gccncs@gmail.com 請主持人喝咖啡| https://bento.pse.is/7esk8x 交匯點 IG 追起來 |https://www.instagram.com/exs92talk/ 私訊給永續基因FB|https://www.facebook.com/cyclicbasi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47 分钟
  2. 10月21日

    [EP35][跨域整合X永續行動職人] 讓樹長大的跨域嘗試:台灣真美樹的樹真美藍圖 feat. 陳東榮

    《本集來賓》 陳東榮 台灣真美樹協會 理事長 變色龍攀樹工作室 創辦人 系列集數 | EP31、EP35 《本集節目精華》 大樹無預警倒下不一定是樹的問題,更多時候是城市在規劃時忘了給他長大和呼吸的空間。這集《交匯點》,我們再次邀請攀樹師,也是「台灣真美樹協會」理事長的陳東榮,聽他從修樹走向護樹、再拓展到「系統改造」的故事。 他說,修樹這行八成時間都在「補錯」,因為人們從一開始就種錯地方、選錯樹種。要解決問題後的問題,光靠修樹這行做不到,但是要跨產業和專業,一間工作室/公司也做不到。最合適的組織是——「台灣真美樹協會」。協會期待集合都市計畫領域專家、建築師、樹藝師、景觀園藝、永續專家、教育工作者和美學概念,一起從源頭開始讓每一棵樹能在對的位置好好長大。除了抗議砍樹之外,真美樹協會想嘗試其他方式讓「護樹」變成全民的日常。從一棵校園老樹、一座小公園開始,企業可以贊助、社區可以參與。永續不再只是報告,而是一棵棵有故事有生命的樹。 這集交匯點,一起認識台灣真美樹協會,也學習我們能怎麼讓一棵樹在城市長成美麗的大樹。 《本集參考資訊》 台灣真美樹協會www.facebook.com/twsusg2tree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4 優質教育 SDGs11 永續城鄉 SDGs13 氣候行動 SDGs15 陸域生態 SDGs17 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交匯點聯絡資訊》 商業合作請來信|gccncs@gmail.com 請主持人喝咖啡| https://bento.pse.is/7esk8x 交匯點 IG 追起來 |https://www.instagram.com/exs92talk/ 私訊給永續基因FB|https://www.facebook.com/cyclicbasi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8 分钟
  3. 10月14日

    [EP34][保育產業化職人] 生態服務給付PES和友善棲地管理標章:自然保育的價值鏈 feat. 莊孟憲

    《本集來賓》莊孟憲 蛙趣自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 創辦人暨執行長 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理事 台灣濕地保護聯盟理事 台南市社區大學研究發展學會理事 系列集數 | EP33、EP34 《本集節目精華》 生態保育在到處談永續的時代成了熱門職業。但,「價值」怎麼來? 這集的兩個關鍵字先學會: 1.「生態服務給付(PES)」,為保育行動付薪,不是補償 2.「友善棲地管理標章」,讓市場看見努力 讓消費者用錢投票。當農友組成合作社,從鮮筍賣到料理包、從產銷走到夜間賞蛙,社區就真的有了可持續的路。 想把永續做出深度的企業,除了一次性的活動,「友善採購」是更好的選擇。把在地好物納入供應鏈;進一步用 TNFD 的框架,把「調查—行動—指標」接起來:棲地面積與品質有沒有提升?物種指標有沒有回應?若農友收入卡關,企業補上那一點點缺口,生態與生計就都穩了。 青蛙阿伯莊孟憲回到《交匯點》第二集,幫我們複習了「里山精神」——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靠近、理解、一起生活。 因為要一起生活,顧生態就不能不思考居住在附近的人;因為彼此靠近,所以要嘗試把社區、公部門、企業攏在一起。莊老師喜歡用「麥芽糖」來比喻自己和團隊的角色:在公部門與在地之間黏出最大公約數:訪談、協調、一起改變。像諸羅樹蛙與竹林的共棲發展出農友合作社和諸羅樹蛙友善棲地標章。 至於你和我呢? 別亂放生、別闖人家田;報名合法的夜觀、分享前先確認正確知識、買對東西 小動作,會累積成大改變。 當市場和消費者、社區到企業都串接起來,「里山」會更近。 《本集參考資訊》 雙流自然教育中心FB | https://www.facebook.com/SLNC123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4 優質教育 SDGs 8 就業與經濟成長 SDGs 11 永續城鄉 SDGs 12 責任消費與生產 SDGs 13 氣候行動 SDGs 15 陸域生態 SDGs 17 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交匯點聯絡資訊》 商業合作請來信|gccncs@gmail.com 請主持人喝咖啡| https://bento.pse.is/7esk8x 交匯點 IG 追起來 |https://www.instagram.com/exs92talk/ 私訊給永續基因FB|https://www.facebook.com/cyclicbasi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50 分钟
  4. 10月7日

    [EP33][生態產業拓荒職人] 青蛙王子的起點:一週消失的棲地,二十年的保育路 feat. 莊孟憲

    《本集來賓》莊孟憲 蛙趣自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 創辦人暨執行長 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理事 台灣濕地保護聯盟理事 台南市社區大學研究發展學會理事 系列集數 | EP33、EP34 《本集節目精華》 莊孟憲,二十多年來守著諸羅樹蛙,也一路見證台灣生態保育從邊緣到逐漸被看見。這一集《交匯點》,我們跟著他回到故事的起點,聽他從「接各種工作來支撐保護棲地」的起點,到「創辦自然生態顧問公司」。這條路,一走就是二十年。 莊孟憲,人稱莊老師,也有許多生態圈的朋友戲稱他為「青蛙王子」。 為什麼? 因為他從20年前就開始守護「諸羅樹蛙」,至今還在為蛙發聲。 說到保護棲地、生態保育,莊老師戲稱連莊媽媽也說不清楚自己到底在做什麼的,也曾經是被視為「怎麼能賺錢」的行業。 那時莊老師白天兼課、晚上導覽,濕地工程盯到天亮,寫投書、講座…這麼馬不停蹄不是因為「樂在其中」,而是因為「生氣」:氣社會在經濟開發中遺忘對自然的尊重,氣政策遲滯難改。與其等,他選擇轉向一般大眾,把知識轉成解說,把憤怒化成實際行動,開始帶導覽、設計課程, 20年後,他戲稱自己已經是「青蛙阿伯」,希望生態領域的後進們可以不用再走上「日也操夜也操」的路、希望關切自然生態的新血有更好的工作環境,所以創辦了「非典型」的「蛙趣自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做生態監測與環境教育、也陪伴社區把在地知識轉化成導覽與生計。 莊老師口中的「自然生態有無限可能」可不是老王賣瓜—— 你可能沒想過台灣地形的優勢:三小時車程內從海岸、濕地、平原、到海拔三千的高山一應俱全,加上滿滿的特有種,對國際生態愛好者來說簡直是CP值破表的挖寶之旅。這是台灣生態在國際觀光上的潛力,但還有許多需要齊備的元素。 如果你也想問「我能做什麼」:先從簡單的事開始——購買對生態友善的東西、走一趟合法的夜觀。當越多「綠領」在各自位置上發光,產業與棲地就能合而為一。 下一集,我們要把鏡頭再推近:社區怎麼一起走、企業又能如何發揮那關鍵的推力。 《本集參考資訊》 蛙趣自然|https://www.facebook.com/WatchNature.co.ltd 諸羅樹蛙合作社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91501042882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4 優質教育 SDGs 8 就業與經濟成長 SDGs 11 永續城鄉 SDGs 12 責任消費與生產 SDGs 13 氣候行動 SDGs 15 陸域生態 SDGs 17 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交匯點聯絡資訊》 商業合作請來信|gccncs@gmail.com 請主持人喝咖啡| https://bento.pse.is/7esk8x 交匯點 IG 追起來 |https://www.instagram.com/exs92talk/ 私訊給永續基因FB|https://www.facebook.com/cyclicbasi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57 分钟
  5. [EP32] [小地藝術日特輯#2][農夫X孵夢策展職人] 小小土地的精靈偶怪,玩出大大的藝術能量 feat. 蔡佳蓉 羅元鴻

    9月30日

    [EP32] [小地藝術日特輯#2][農夫X孵夢策展職人] 小小土地的精靈偶怪,玩出大大的藝術能量 feat. 蔡佳蓉 羅元鴻

    《本集來賓》蔡佳蓉、羅元鴻 小地藝術日創辦人 小孩趣市集創辦人 果然紅農藝生活工作室創辦人 系列集數 | EP27、EP32、EP36 《本集節目精華》 上一集,我們聽見小地藝術日如何從土地長出。這一集我們邀請今年首次接下總召的蔡佳蓉分享第五屆小地藝術日的精彩內容。她透過「龍夢系統」讓小地藝術日從單一夢想轉為夥伴集體共創:熱血者全力投入,顧問陪伴引導,實習生邊做邊學,三種角色皆有屬於自己的位置。 第五屆主題「精靈偶怪」,把「魔神啊」與山林傳說化為偶戲與地景藝術,觀眾不只來看表演,還能和藝術互動。不只如此,為每屆小地拉開序幕的「伯公的祝福」與「客家八音」表演,持續將客家文化融入小地,結合「精靈偶怪」辦裝遊行、互動藝術驚喜,今年的小地比往年更精彩可期。同時也要提醒大家:小地持續零廢棄原則,記得帶好「鍋碗瓢盤」和餐具到現場大快朵頤一番。 小地藝術日不靠政府、自籌自辦,已走到第五屆。這股能量來自在地居民的支持和各界夥伴的投入。今年的小地藝術日會有什麼樣的新感受?歡迎你與這集交匯點,一起走進這片因友善農法而處處有蝴蝶蜻蜓飛舞的小地裡。 小地藝術日將於12/6(六)、12/7(日) 舉辦 詳細資訊請點擊下方小地藝術FB連結 《本集參考資訊》 小地藝術|https://www.facebook.com/p/小地藝術日-100068733746657/ 果然紅農藝生活|https://www.facebook.com/irisshome TV果然紅|https://www.youtube.com/user/lp89home 《交匯點聯絡資訊》 商業合作請來信|gccncs@gmail.com 請主持人喝咖啡| https://bento.pse.is/7esk8x 交匯點 IG 追起來 |https://www.instagram.com/exs92talk/ 私訊給永續基因FB|https://www.facebook.com/cyclicbasis/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4 優質教育 SDG8 就業與經濟成長 SDG11 永續城鄉 SDG12 責任消費與生產 SDG13 氣候行動 SDG15 陸域生態 SDGs17 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5 分钟
  6. [EP31][攀樹教官X生質循環職人] 攀樹與循環再生:從一棵樹到一把土的社區故事 feat. 陳東榮

    9月23日

    [EP31][攀樹教官X生質循環職人] 攀樹與循環再生:從一棵樹到一把土的社區故事 feat. 陳東榮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4 優質教育 SDGs8 就業與經濟成長 SDGs11 永續城鄉 SDGs13 氣候行動 SDGs15 陸域生態 SDGs17 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本集來賓》 陳東榮 變色龍攀樹工作室 創辦人 以樹為師・全台串連大樹聚 發起人 系列集數 | EP31、EP35 《本集節目精華》 剪頭髮可以快狠準,但樹木若用「快速理樹」斷頭式修剪,卻會埋下危機。這集《交匯點》的來賓攀樹師「教官」陳東榮,談他如何把攀樹從運動變成專業、教育與社區共學的場域。他指出「小傷口、少量修剪」,才能讓樹健康長久。 陳東榮,從學校教官退伍後成為攀樹師,他不只教丙級攀樹教練,也推動一種新的攀樹公共實踐。當攀樹走進社區,他集結攀樹教練群一起,透過「公園認養」照顧社區公園裡的樹。除了讓樹更健康,這也是一種跨界的地方創生,避免樹木被「快剪」。 在彰化梧鳳社區,他用攀樹做「社區營造」,和梧鳳社區發展協會、梧鳳國小及埔心鄉公所清潔隊共創「從一棵樹到一把土」,把修剪枝條、落葉與廚餘轉化為再生土,回饋校園與社區綠化。當樹被好好對待,人與社區也能重拾樹蔭、微風和安全。 今年,是他發起的「以樹為師・全台串連大樹聚」第三屆,邀請人們在同一天、同一時間,因一棵樹而聚,重新思考我們與自然的關係。 想知道修樹為什麼與社區、教育、循環息息相關?一起來聽這集《交匯點》,在教官的故事裡,找到人與樹共好的無限可能。 《本集參考資訊》 變色龍攀樹工作室|https://www.facebook.com/CTCS201810/ 颱風樹倒|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9mtjaVLh5/?mibextid=wwXIfr 《交匯點聯絡資訊》 商業合作請來信|gccncs@gmail.com 請主持人喝咖啡| https://bento.pse.is/7esk8x 交匯點 IG 追起來 |https://www.instagram.com/exs92talk/ 私訊給永續基因FB|https://www.facebook.com/cyclicbasi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8 分钟
  7. 9月16日

    [EP30][農業格外品職人] 幫助企業與農夫ESG互惠的非營利農業公關公司 feat. 游子昂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4 優質教育 SDGs 8 就業與經濟成長 SDGs 12 責任消費與生產 SDGs 13 氣候行動 SDGs 17 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本集來賓》游子昂 社團法人台灣食農創生發展協會理事長 格外農品共同創辦人與執行長 系列集數 | EP30 《本集節目精華》 台灣農業的結構性困境,多重又難解:極端氣候、人口老化、缺工、價格被大中盤綁定…這麼多難題,怎麼解?社團法人台灣食農創生發展協會理事長游子昂硬是從ESG浪潮中找到一條小農和格外農產品的專屬道路。這集交匯點帶你看見:當永續遇上農業,善用新法規上路契機化挑戰為契機,為小農開出一條新生路。 十年前,他以「格外品」創業,把原本會被丟棄的水果透過加工與再設計,轉換成循環經濟的新商品。這不只是翻轉浪費,更是為農業找到價值的起點。接著,他又成立「財團法人台灣食農創生發展協會」,將其定位為「非營利的農業公關公司」,一端連結農民,一端對接企業,把小農的產能與大企業的永續需求兜在一起。 在這裡,協會不是單純的服務窗口,而是雙方之間的「潤滑劑」與「緩衝帶」。對企業而言,ESG不是口號,而是需要被量化的數據與具體的行動;對農友而言,合作不只是交貨,更涉及現金流、訂金、合約條款等細節保障。協會的角色,就是把這些需求對齊,將永續報告裡的冷冰冰指標,翻譯成可落地的農業方案。 從企業員工餐廳改用格外品,到設計家庭日、志工日,甚至探索碳中和旅行,這些活動不只是CSR表演,而是能真實反映在農民收益人口、種植面積與減碳數據上的合作模式。格外農品提供產品線,協會設計服務方案,兩者互補成為一套可持續運作的模式。 中小微企業想踏入ESG合作的三大原則是什麼?企業持續創造影響力而非只為交卷的ESG怎麼做? 這集交匯點,我們從農業轉型的新路徑切入,帶你找到小農轉型和企業ESG都在尋找的答案。 《本集參考資訊》 社團法人台灣食農創生發展協會資訊|https://www.farmylife.org.tw/ 格外農品|https://www.goodwillfoods.com/ 格外農品格來聊Podcast|https://bento.pse.is/857k9d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7 分钟
  8. 9月9日

    [EP29][里長X紫絲帶防暴職人] 看不見的風暴:無暴生活的社區作法 feat. 許婉羚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3 健康與福祉 SDGs4 優質教育 SDGs5 性別平等 SDGs16 制度的正義與和平 SDGs17 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本集來賓》許婉羚 經歷| 三民區千歲里里長 三民區幸福千歲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社區防暴宣講員 系列集數 | EP28、EP29 《本集節目精華》 和水患風災相較,家庭暴力與老人虐待更難以言說,也更難預防。因為說起家暴很敏感,但更敏感的是沒有人說。這一集,我們跟著婉羚里長走進「紫絲帶社區」,看她如何從生活化的宣講,到安心據點的布建,把「無暴」變成千歲里的日常安全感。 上一集談到千歲里如何建立水患自主防災與韌性社區;但除了風雨,更要重視「看不見的風暴」——家暴。紫絲帶社區聚焦六大性別暴力:老人保護、親密關係暴力、兒少保護、性騷擾、跟蹤騷擾與身心障礙者保護。千歲里首要挑戰是「老人保護」與「親密關係暴力」,因為里內三成是長輩,常因照顧壓力衍生忽視或情緒虐待。婉羚直言:「有時候老老照顧,會把怨氣出在老人身上。」她提醒里民:聽到不對勁要敢通報,先找鄰長、里長,再交給警察和社工。 要拿到「一朵花」認證並不容易,必須兩年累積課程與紀錄,並有合格宣講員。婉羚一年至少講十五場,還要走進其他里,讓宣導變得貼近生活:長袖遮掩瘀青、訊息狂傳是騷擾、尾隨不語就是跟騷。 除了課程,千歲里還布建十五個安心據點:藥局、美容院、旅館、冷氣行、鄰長家等,讓受暴者能先落腳安頓,再由店家協助通報。婉羚笑說:「靠人脈去拜託,意外成功率很高。」因為守護社區是大家的責任。 面對「家醜不可外揚」的文化,里民一開始抗拒,但「長輩上過幾次課後,反而會主動通報」。從沈默到敢打電話的轉變,正是社區力量的價值。如今,千歲幸福社區已獲紫絲帶「一朵花」認證,不只達到要求,更是一份承諾,未來三年將持續前進。 在我們眼裡,里長或許只是地方選舉的一個職位;但從上一集談到的「水患自主防災」、「韌性社區」到家暴防治,里長的角色其實是里民歲月靜好的防護網。從防水閘門到防暴宣講,從雨量桶到安心據點,許婉羚展現了同樣的態度:「勇敢去做,只要對的事就去做。」 這一集,交匯點邀你一起走進千歲里,看見一位里長如何拆解華人社會的晦暗沉默,替居民解開最隱晦的暴力焦慮,也替社區築起一層真正安心的韌性。 《本集參考資訊》 紫房子|https://phouse.mohw.gov.tw/ 家暴零容忍與通報管道(113 專線、鄰長、里長、警察、社工) 男性關懷專線(0800-013-599)|https://www.mohw.gov.tw/cp-16-36734-1.html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45 分钟

关于

在這個資訊碎片化的時代,我們如何真正理解「永續」的意義?如何將它與我們的職場、生活、消費選擇緊密連結?《交匯點》是一個集結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工作者,匯聚多元知識、分享真實經驗,並提供深入觀點的 Podcast,帶你從不同角度剖析永續轉型的關鍵議題。 本節目由 永續轉型實踐家 Eric 和 生活美學實踐者 Sandra 聯合主持,他們將攜手來自企業界、學術界、創新產業、非營利組織等多方專業職人,深入對談,挖掘行業趨勢、職涯洞察,並剖析當今社會面臨的永續挑戰。我們不僅探討企業如何實踐 ESG、推動綠色創新,也關注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透過選擇與行動,為環境與社會帶來積極影響。 無論你是職場人士、創業家、社會行動者,或是剛接觸永續議題的好奇聽眾,《交匯點》將帶你發掘不同專業的交集,啟發新的思維,探索改變的可能,並提供可落實的具體行動方案,讓永續成為你生活與職涯的一部分。 📌 每週三固定更新,20-30 分鐘輕鬆收聽,讓我們一起從「交匯點」,開啟一場關於未來的對話! 商業合作請來信|gccncs@gmail.com 追蹤交匯點IG |https://www.instagram.com/exs92talk/ 私訊給我們(永續基因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cyclicbasi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你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