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長進

William | 老劉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經歷了自我蛻變的成長,也不斷從書本文字、人際關係與生活經驗中,看見那些與自己產生連結的片段——那些關於愛、關於互動的喜怒哀樂,都是讓人有機會成長的契機。 我們相信,成長不必追求即刻見效或效率至上,而是在反思與察覺中,慢慢前行、持續靠近更好的方向。 這就是我們的頻道名稱:「不久長進」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1 ДН.

    EP17 | 僧人心態-成長-心智轉念的重要性

    🌱 節目開場 「新的頻道理念」想傳遞正能量與世界的美好。 希望透過對話與故事讓人相信「世界依然美好」 🧘‍♂️ 主題核心:心智的安定與轉念 ✴️ 1. 五感與心智的安定 五感(觸覺、味覺、嗅覺、聽覺、視覺)代表外界感知。 心智代表內在的情緒與判斷。 當五感與心智都安定時,才能真正看清前方道路,邁出穩定步伐。 ✴️ 2. 馬車夫的比喻 馬車=身體 五匹馬=五感 馬車夫=心智 → 若馬車夫放任馬亂跑(心智失控),人生就會偏離方向。 → 若能訓練心智、掌握五感,就能讓人生穩定前進。 🌧️ 3. 作者故事:在惡劣環境中的修煉 作者在暴雨中仍堅持前往進行的修行體驗。 雖然過程不舒服(泥地、髒亂、冷),但他選擇不逃避。 心中的轉念:「我現在在強化自己的內在與決心。」 → 困難本身即是成長的機會。 🧠 4. 雜念與心的管理 一天有約 7 萬個念頭,每 3 秒一個。 多數為焦慮、恐懼、比較、懷疑等負面聲音。 練習觀察並記錄「內心雜音」,理解自己真正的焦點與恐懼來源。 🔄 5. 重述框架(Reframing) 負面念頭如:「我做不到」、「我不夠好」 改成正向語言:「我可以用別的方法做到」、「我正在努力變得更好」。 → 以解決方案導向取代自我否定。 → 提升主動性與改變動力。 6. 抽離練習與苦行挑戰 學習「抽離」:以第三者視角觀察情緒與念頭,不被綁架。 可透過苦行與挑戰練習心智控制,例如: 減少手機、電視、甜食、酒精 練習靜坐、內觀、體能訓練 減少抱怨與比較 → 目的:讓內心安靜、穩定、接納現況。 💪 7. 心智的日常保養 像清潔身體一樣,也要「清理心智」。 馬修.李卡(Matthieu Ricard)語錄: 「應該把內心的平衡當作一種技能來培養。」 練習將負面情緒轉化為正向能量,培養任性與自信。 經常練習 → 轉念速度越快 → 越容易達到平靜。 🌟 結語 控制五感、穩定心智,是成長與幸福的基礎。 每一次轉念、每一次對負面念頭的重新詮釋,都是前進的力量。 成長的關鍵: 察覺 → 2. 接納 → 3. 抽離 → 4. 轉念 → 5. 行動。 「每一點小改變,都是持續向前的動力。」 不久長進IG: https://www.instagram.com/slowly.leveling/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1827801678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45mq6n91k1aqOJOvRXARjE KKBOX https://podcast.kkbox.com/tw/channel/5XqXdi1nIIEb5MUS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6 мин.
  2. 26 ОКТ.

    EP15 | 僧人心態-成長-洞察周遭的人事物並感到好奇

    🎙 EP15 | 僧人心態:成長——洞察周遭的人事物,並保持好奇 一、早起的價值 許多人談早起的好處,但關鍵並不只是「早起」,而是「早睡」。 若長期睡眠不足,大腦無法進行深層整理,思緒會變得混亂、情緒更容易波動。 所以與其強迫早起,不如先練習提早結束一天。 🌅 覺醒不是起得早,而是清醒地過每個早晨。 二、覺察的練習:從例行公事中看見新意 日復一日的生活容易讓我們陷入「自動導航模式」。 而成長的起點,是學會在熟悉的日常裡發現新事物。 保持好奇心、開放心態,讓思考有新的刺激與輸入。 否則人生會像一首重複播放的單曲——沒有驚喜,也沒有節奏的變化。 🌱 好奇,是心靈保持年輕的維他命。 舉個例子: 在每天的通勤路上,留意今天天空的顏色、路邊的花、或者陌生人的笑容。 這些微小的覺察,會讓你重新感受到「活著」的真實感。 三、專注的力量 「貫徹到底」——就是做一件事就專注在那一件事上。 在資訊過載的時代,專注是一種稀缺資源。 練習單一任務的執行,不僅能提升效率,也能鍛鍊心的定力。 🎯 專注是現代人的冥想。 四、從15分鐘開始的修煉 若要建立新習慣,不必激進。 試著每天早起15分鐘,用這段時間做一件能讓自己更清醒、更充實的事。 下週再提早15分鐘,慢慢建立屬於自己的晨間節奏。 這段時間可以用於以下練習: 感恩練習:列出三件你感到感激的事。 運動練習:做幾個伸展或短跑,喚醒身體。 🧘‍♂️ 這不是早起的挑戰,而是自我覺察的開端。 🎧 結語 成長,不是做更多的事,而是在既有的生活裡,活得更有覺知與好奇心。 當你能從日常細節中看見新意,世界也會開始對你展開新的故事。 不久長進IG: https://www.instagram.com/slowly.leveling/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1827801678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45mq6n91k1aqOJOvRXARjE KKBOX https://podcast.kkbox.com/tw/channel/5XqXdi1nIIEb5MUS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7 мин.
  3. 20 ОКТ.

    EP14 | 僧人心態-成長-目的 | 蠍子的本性 × 你的法:遇刺仍助人的選擇

    不久長進 EP14 僧人心態-成長-目的 前兩天參加了 AI 破浪者論壇與「人生整理課」,收穫滿滿,也遇到很多有能量的老闆們—那種互相灌溉、一起成長的感覺,真的很棒。 我決定把這些內容整理成電子報與文章,長期分享給有興趣的你。你會想接收哪種類型的內容? 請在留言告訴我:你想看讀書重點、活動體驗速記,還是人生心法? 回到書裡的「僧人心態」: 有個寓言——聖人救了掉河的蠍子,被蜇了;旁人問為何還要救,聖人說:「蜇人是蠍子的本性,幫助是我的本性。」 本性與目的分明,外界就不容易動搖我們。這也是我在「成長—第二部」讀到的關鍵:找到你的法(你的內在運作模式),然後把它變成你的價值供給別人。 法的公式: 熱情 + 專長 + 有用 = 你的法 四象限小檢視(自我定位快表格): • 擅長但沒有熱情 → 評估是否為職能替代或短期任務 • 擅長且有熱情 → 黃金區,放大投入 • 不擅長無熱情 → 排除或外包 • 不擅長但有熱情 → 學習/投資的長期選項 擁抱你的法 拓展你的法 這週小練習: 觀察 3 個你日常做的動作,試問:「這件事對我有意義嗎?」 請身邊最了解你的人,說出他們覺得你「最美好」的那一刻(越具體越好),把那份回饋記錄下來。 總結 別人的法不是你的法 你無法成為那個不是你的人 但你可以成為真正的你 從本質進行發展 不久長進IG: https://www.instagram.com/slowly.leveling/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1827801678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45mq6n91k1aqOJOvRXARjE KKBOX https://podcast.kkbox.com/tw/channel/5XqXdi1nIIEb5MUS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8 мин.
  4. 6 ОКТ.

    EP12 | 僧人心態-歡迎光臨我的內心客棧-放下恐懼

    不久長進 EP12 僧人心態-歡迎光臨我的內心客棧 恐懼不是你的敵人, 它其實是「生命正在提醒你:你還在乎。」 我們害怕失敗、害怕失去、害怕別人怎麼看自己。 但僧人的修煉不是「驅走恐懼」, 而是「學會與恐懼共處」。 問自己: -我最害怕的是什麼? -當恐懼出現時,我身體的反應是什麼? 你就從無意識反應者,變成了有意識的觀察者。 用呼吸把自己帶回當下 恐懼讓我們的心飛到未來、腦海中卡在結果裡。 試著用呼吸讓自己「回到平靜的狀態」: 吸氣4秒,停頓1秒,吐氣6秒。 告訴自己:「我正在感受恐懼。」 呼吸,會讓你從焦慮中慢慢重啟安全感。 練習:恐懼覺察日記 每天花5分鐘寫下: 1️⃣ 今天讓我害怕的事是什麼? 2️⃣ 這份恐懼背後,我真正害怕的是什麼? 3️⃣ 如果放下控制,最糟的結果是什麼? 4️⃣ 我能從這份恐懼學到什麼? 寫完後,深呼吸三次, 感謝這份恐懼—— 它正在帶你看見「更成熟的自己」。 總結 下次當你感到焦慮、害怕、想逃避時, 先別急著壓抑這個情緒。 ⠀ 而是對自己說: 「歡迎光臨我的內心客棧——恐懼,我看見你了。」 恐懼從來不是要擊敗的敵人, 而是引導你走回真實自我的老師。 不久長進IG: https://www.instagram.com/slowly.leveling/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1827801678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45mq6n91k1aqOJOvRXARjE KKBOX https://podcast.kkbox.com/tw/channel/5XqXdi1nIIEb5MUS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4 мин.

Об этом подкасте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經歷了自我蛻變的成長,也不斷從書本文字、人際關係與生活經驗中,看見那些與自己產生連結的片段——那些關於愛、關於互動的喜怒哀樂,都是讓人有機會成長的契機。 我們相信,成長不必追求即刻見效或效率至上,而是在反思與察覺中,慢慢前行、持續靠近更好的方向。 這就是我們的頻道名稱:「不久長進」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Вам может также понравиться